正在阅读:

壳牌:2020年后全球LNG供应或面临短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壳牌:2020年后全球LNG供应或面临短缺

继2011-2015年的投资大潮后,全球几乎没有新增LNG项目做出最终投资决定。

图片来源:壳牌 提供

随着全球LNG需求侧胃口大开,供应商看到了更多商机。

3月13日,壳牌在北京发布的《2018液化天然气(LNG)前景报告》(下称《报告》)称,2018-2035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预计年均增长2%,是总体能源需求增长速度的两倍,LNG需求则将以年均4%的速度增长。未来20年,天然气在全球能源需求增量中的占比将超过四成。

“为满足长期需求的增长,全球需要更多的LNG上游项目投资。”壳牌壳牌能源执行副总裁Steve Hill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如果近期没有新增LNG生产项目达成,2020年后全球可能出现LNG供应短缺。

《报告》显示,继2011-2015年的投资大潮后,全球几乎没有新增LNG项目做出最终投资决定。由于LNG项目一般需要至少四年才能投产,新增供给预计要在2020年后才会出现。

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天然气和电力下游市场竞争加剧。因深层次的市场驱动因素,LNG买家需求开始发生变化。

大部分LNG供应商仍然寻求长期合同以获取项目融资,但买家为了保持在下游发电和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力,倾向于更短期、更少量及灵活性更高的合同。

2017年,LNG贸易的平均合约期限不到七年,与20年的长期协议相比,期限大大缩短。同时,一些新兴LNG买家的信用评级和传统买家相比,仍有些差距。

“要确保天然气在未来的有效供应,买卖双方之间的诉求不匹配问题亟待解决,否则LNG项目开发商将难以做出最终投资决定。”Steve Hill表示。

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Steve Hill建议,采购方可以采取长中短期协议组合方式进行LNG采购,也可以请中间商撮合双方需求最终达成交易。

《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LNG需求增长2900万吨,超出预期30%,总量达到2.93亿吨。LNG现货的交易量首次达到1100船以上,即每天约三船。

去年,LNG市场呈现出非常清晰的需求“拉动”趋势,而非供应“推动”,需求“拉动”主要来自亚洲和南欧的传统进口市场。

“亚洲和欧洲的传统进口国继续保持强劲需求,仅亚洲需求就增长了1700万吨,这一数字接近全球第五大LNG出口国印度尼西亚2017年的产量。”壳牌天然气一体化及新能源业务执行董事魏思乐(Maarten Wetselaar)表示。

《报告》显示,去年日本仍然保持全球最大LNG进口国的地位,中国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国。受经济持续增长和“煤改气”政策的推动,去年中国LNG总需求量达到3800万吨。

作为中国最大的LNG供给商,壳牌中国区天然气副总裁沈柏霖表示,虽然中国LNG长期协议供应量在2014-2017年间翻倍,但冬季仍需现货以满足强劲的季节性需求。“未来,中国市场可以考虑长贸协议和中短期协议组合方式进口LNG。”沈柏霖说。

谈及去年冬天中国北方“气荒”引发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沈柏霖表示,目前中国天然气存储设施的建设缺少经济上的激励,天然气经销商把存储设施的建设看作是成本,因此较少进行投资。如果从经济激励角度去调整这种做法,可以发现投资存储设施是有经济利益的,会产生回报,将吸引更多的人进行投资。

他认为,这种激励因素有两方面,第一是存储设施本身可以进行交易;第二,由于不同时期的天然气价格是不同的,因此,拥有了存储设施的一方可以去低买高卖,从中获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壳牌:2020年后全球LNG供应或面临短缺

继2011-2015年的投资大潮后,全球几乎没有新增LNG项目做出最终投资决定。

图片来源:壳牌 提供

随着全球LNG需求侧胃口大开,供应商看到了更多商机。

3月13日,壳牌在北京发布的《2018液化天然气(LNG)前景报告》(下称《报告》)称,2018-2035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预计年均增长2%,是总体能源需求增长速度的两倍,LNG需求则将以年均4%的速度增长。未来20年,天然气在全球能源需求增量中的占比将超过四成。

“为满足长期需求的增长,全球需要更多的LNG上游项目投资。”壳牌壳牌能源执行副总裁Steve Hill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如果近期没有新增LNG生产项目达成,2020年后全球可能出现LNG供应短缺。

《报告》显示,继2011-2015年的投资大潮后,全球几乎没有新增LNG项目做出最终投资决定。由于LNG项目一般需要至少四年才能投产,新增供给预计要在2020年后才会出现。

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天然气和电力下游市场竞争加剧。因深层次的市场驱动因素,LNG买家需求开始发生变化。

大部分LNG供应商仍然寻求长期合同以获取项目融资,但买家为了保持在下游发电和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力,倾向于更短期、更少量及灵活性更高的合同。

2017年,LNG贸易的平均合约期限不到七年,与20年的长期协议相比,期限大大缩短。同时,一些新兴LNG买家的信用评级和传统买家相比,仍有些差距。

“要确保天然气在未来的有效供应,买卖双方之间的诉求不匹配问题亟待解决,否则LNG项目开发商将难以做出最终投资决定。”Steve Hill表示。

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Steve Hill建议,采购方可以采取长中短期协议组合方式进行LNG采购,也可以请中间商撮合双方需求最终达成交易。

《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LNG需求增长2900万吨,超出预期30%,总量达到2.93亿吨。LNG现货的交易量首次达到1100船以上,即每天约三船。

去年,LNG市场呈现出非常清晰的需求“拉动”趋势,而非供应“推动”,需求“拉动”主要来自亚洲和南欧的传统进口市场。

“亚洲和欧洲的传统进口国继续保持强劲需求,仅亚洲需求就增长了1700万吨,这一数字接近全球第五大LNG出口国印度尼西亚2017年的产量。”壳牌天然气一体化及新能源业务执行董事魏思乐(Maarten Wetselaar)表示。

《报告》显示,去年日本仍然保持全球最大LNG进口国的地位,中国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国。受经济持续增长和“煤改气”政策的推动,去年中国LNG总需求量达到3800万吨。

作为中国最大的LNG供给商,壳牌中国区天然气副总裁沈柏霖表示,虽然中国LNG长期协议供应量在2014-2017年间翻倍,但冬季仍需现货以满足强劲的季节性需求。“未来,中国市场可以考虑长贸协议和中短期协议组合方式进口LNG。”沈柏霖说。

谈及去年冬天中国北方“气荒”引发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沈柏霖表示,目前中国天然气存储设施的建设缺少经济上的激励,天然气经销商把存储设施的建设看作是成本,因此较少进行投资。如果从经济激励角度去调整这种做法,可以发现投资存储设施是有经济利益的,会产生回报,将吸引更多的人进行投资。

他认为,这种激励因素有两方面,第一是存储设施本身可以进行交易;第二,由于不同时期的天然气价格是不同的,因此,拥有了存储设施的一方可以去低买高卖,从中获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