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视频】拍完这部恐怖片,导演自己疯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视频】拍完这部恐怖片,导演自己疯了

据说导演因为公映时的嘘声备受打击,之后不得不接受了三个月的精神治疗。

今天我们来聊一部正儿八经的吸血鬼电影,名字就叫《吸血鬼》。

那么问题来了

猜猜下面哪一个是吸血鬼?

答对了你可以考虑加入门萨俱乐部

答错了也不怪你,因为——

一。个。也。不。是。

这是丹麦电影大师卡尔·西奥多·德莱叶1932年的经典作品《吸血鬼》。

影片上映后,获得了影评界的一致好评,但票房却惨败。

主要原因是观众连哪一个是吸血鬼都没搞清。

来来来,万圣节一起看吸血鬼

关灯特约,请勿转载

文/一冰

不分享 就捣蛋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位神秘的吸血鬼到底长什么样子:

用一句诗形容:安能辨我是雌雄?

好像和现在电影里的吸血鬼画风不一样啊?!

她还有一个非常玛丽苏的名字:玛格丽特·肖邦

这部73分钟的《吸血鬼》里,吸血鬼竟然只出场了不到5分钟?!

全片就这一个吸血画面……

看不清?放大了再仔细看看。

连獠牙都没露!

WTF?!

其实这是导演有意削弱了吸血鬼的存在感。人家是大师,不会用血淋淋的感官刺激来吓唬观众。

德莱叶要另辟蹊径,表现人被吸血鬼影响之后呈现出的怪异精神状态,从心理层面上让人发怵。下面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男主角名叫艾伦·格雷,他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始终直勾勾地看着前方,非常creepy。

格雷酷爱神鬼故事,总是幻想自己也身在其中。

来到这个吸血鬼出没的古堡后,他就不断地做噩梦。

他来到了一个破败的庭院,看到墙上的半截影子,是一个瘸腿人。

只见这个晃晃悠悠的影子开始移动,格雷跟随其后。

终于影子来到了本体的身边,二者合二为一。

瘸腿人是吸血鬼的帮凶。他的影子仿佛是一个使者,指引着格雷来到这个被吸血鬼掌控的“阴间”世界。

接着更多影子在房间里动起来,有跳舞的人,有乐手,有摇摆的钟表,还有空转的轮盘……充满了不可名状的诡异感。

这一位是反派医生。但不仅不行医,反而也是吸血鬼的帮凶,试图诱惑人喝下毒药。

相比吸血鬼那张难辨雌雄的脸,神情阴森的医生反而更让人感到可怖。

这间屋子是吸血鬼和变态医生的藏身之所,吸血鬼所到之处都有骷髅陪伴,强化了她作为死神的形象。

突然——

代表邪恶的影子里伸出一把枪,一个人应声倒地。

中枪的是古堡的主人,随后吸血鬼掳走了他的大女儿莱欧娜。

被吸血的姐姐倒在长凳上

像极了文艺复兴作品当中受难者的形象

被吸血后,莱欧娜感受到死亡的脚步正在临近。

她逐渐被恶魔附身,这表情把妹妹吉赛尔吓得不轻。

更特别的是,德莱叶使用高光摄影来凸显姐姐精神世界的裂变。

这种处理对后来的电影人影响很大。比如库布里克在《闪灵》中就是学习了本片的做法,用强烈的特写高光来表现作家的精神分裂。

给你点颜色看看

明当明的发疯,比暗搓搓的吓人更为恐怖

妹妹被姐姐怪异的情绪感染,也变得神情恍惚,甚至还能听到窗外别人听不到的声音。

姐姐受伤后医生来给看病,医生却想趁机让她喝下毒药,把姐姐变成祭品,以此增强吸血鬼的力量。

格雷一把夺过毒药救下了姐姐。但这时,狡猾的医生已经绑架走了妹妹。

片中没有一个正常人,每个角色都有脱离常人状态的怪异之处,让观众背脊发凉。

演员要有“神经”气质,这是德莱叶的选角标准。

演医生的这个演员是德莱叶在火车上认识的,人家本来是正儿八经的大学讲师。找他来演反派就是因为他长得比较吓人。

而出演吸血鬼的这位更加离奇,德莱叶本来是登门邀请另一位演员的,结果那个演员的妈来开了门。就这样,老妈抢了女儿的饭碗。

整部影片中只有姐姐这个角色是由职业演员出演的,因为姐姐需要表现从正常到神经的转变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套表演。

再来欣赏一遍:

相比之下,其他人只要睁着眼睛梦游就好。

后来,格雷出现了灵魂出窍的幻觉。(这个85年前的特效值一块)

灵魂在游荡时,看到了一口棺材,棺材板一掀开,里面居然是自己的尸体!

观众看这个镜头的时候,相当于是在棺木内看着一具尸体,就问你恐不恐怖?

这个桥段后来还被伯格曼借鉴到了《野草莓》当中。

德莱叶为格雷尸体的棺木上开了一个窗口,使尸体也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尸体的视点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观众头一次能够透过尸体的眼睛看棺木外的场景,让人汗毛凛凛。

格雷的尸体“眼睁睁”地看着外面的人把自己钉进棺材

尸体被抬到户外,垂直仰拍的镜头也是从未有过的

这种混乱视点的表现手法后来在新浪潮中受到戈达尔的推崇,而德莱叶整整早了半个世纪。

灵魂的巡礼结束,格雷又回到了他的肉身。

他和古堡的老仆在一本书中发现了杀死吸血鬼的方法,于是一同撬开吸血鬼的坟墓,老仆一钎子扎进了吸血鬼的胸膛。吸血鬼,卒。

医生脚底抹油似的二度逃跑,他躲进了一座废弃的磨坊。四面铁网像笼子一般困住了医生。他无路可逃,被倾泻而下的面粉活活淹死。

另一边格雷救出了被囚禁的妹妹,抱得美人归。

二人坐着小船通过一片雾蒙蒙的水域,从彼岸来到此岸,象征着他们从冥界回到了阳间。

男主角格雷的扮演者,当年其实是硬生生买下了这个角色。

事情是这样的:

之前德莱叶拍了史诗巨制《圣女贞德蒙难记》,但票房惨淡,导致没人敢再投钱给他。

当得知德莱叶缺钱拍《吸血鬼》的时候,财大气粗、酷爱鬼怪故事的尼古拉斯伯爵决定投资一波,而要求只有一个:人家要当男主角~(不小心连字都变粉红了呢)

德莱叶在拍《吸血鬼》之前曾说过,要证明自己也能拍商业片。但是也一定会融入个人的印记,绝不会做一部雷同的片子。

结果还是太超前,观众看不懂,票房依旧惨败。

这位影迷,说好的要坚强呢?

卡尔·西奥多·德莱叶

据说导演因为公映时的嘘声备受打击,之后不得不接受了三个月的精神治疗。

这里我想借豆瓣上另一位影迷的话来评价德莱叶的“失败”:

这个世上有许多人争先恐后想分一杯艺术的羹,最后只能在艺术的门外徘徊;而德莱叶的愿望只是拍一部挣钱的片子,结果却被自己的艺术细胞出卖。

德莱叶的画面构图非常精美。

他借鉴了丹麦著名画家哈默修伊的作品,充满了“框”(门框、窗框、画框……)的运用,赋予电影构图上的美感,空间上的纵深感。

威尔汉姆-哈默修伊的作品

左:《室内》 右:《白色的门》

《吸血鬼》中有大量和“框”相关的画面

影片中多次出现格雷从外看窗户里的镜头,导演都特地给这扇窗户加上了网格,来表现格雷深陷鬼怪故事难以自拔的心理状态。

格雷身体被限制在“外面”,精神上却被困在“里面”

因为当时拍摄用的胶片感光度不高,所以夜戏也是在白天拍摄的。德莱叶的御用摄影师马特在摄影机上蒙上了薄薄的一层纱,来模仿月光下朦胧的效果。

最后格雷牵着妹妹的手走出森林,迎接微熹的晨光。

这画面像极了法国画家科罗笔下的田园风光,梦幻的外景设计再次体现了德莱叶超高的艺术品味。

摩特枫丹的回忆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科罗

惊悚大师希区柯克曾经评价,《吸血鬼》是唯一一部值得他看两遍的吸血鬼电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视频】拍完这部恐怖片,导演自己疯了

据说导演因为公映时的嘘声备受打击,之后不得不接受了三个月的精神治疗。

今天我们来聊一部正儿八经的吸血鬼电影,名字就叫《吸血鬼》。

那么问题来了

猜猜下面哪一个是吸血鬼?

答对了你可以考虑加入门萨俱乐部

答错了也不怪你,因为——

一。个。也。不。是。

这是丹麦电影大师卡尔·西奥多·德莱叶1932年的经典作品《吸血鬼》。

影片上映后,获得了影评界的一致好评,但票房却惨败。

主要原因是观众连哪一个是吸血鬼都没搞清。

来来来,万圣节一起看吸血鬼

关灯特约,请勿转载

文/一冰

不分享 就捣蛋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位神秘的吸血鬼到底长什么样子:

用一句诗形容:安能辨我是雌雄?

好像和现在电影里的吸血鬼画风不一样啊?!

她还有一个非常玛丽苏的名字:玛格丽特·肖邦

这部73分钟的《吸血鬼》里,吸血鬼竟然只出场了不到5分钟?!

全片就这一个吸血画面……

看不清?放大了再仔细看看。

连獠牙都没露!

WTF?!

其实这是导演有意削弱了吸血鬼的存在感。人家是大师,不会用血淋淋的感官刺激来吓唬观众。

德莱叶要另辟蹊径,表现人被吸血鬼影响之后呈现出的怪异精神状态,从心理层面上让人发怵。下面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男主角名叫艾伦·格雷,他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始终直勾勾地看着前方,非常creepy。

格雷酷爱神鬼故事,总是幻想自己也身在其中。

来到这个吸血鬼出没的古堡后,他就不断地做噩梦。

他来到了一个破败的庭院,看到墙上的半截影子,是一个瘸腿人。

只见这个晃晃悠悠的影子开始移动,格雷跟随其后。

终于影子来到了本体的身边,二者合二为一。

瘸腿人是吸血鬼的帮凶。他的影子仿佛是一个使者,指引着格雷来到这个被吸血鬼掌控的“阴间”世界。

接着更多影子在房间里动起来,有跳舞的人,有乐手,有摇摆的钟表,还有空转的轮盘……充满了不可名状的诡异感。

这一位是反派医生。但不仅不行医,反而也是吸血鬼的帮凶,试图诱惑人喝下毒药。

相比吸血鬼那张难辨雌雄的脸,神情阴森的医生反而更让人感到可怖。

这间屋子是吸血鬼和变态医生的藏身之所,吸血鬼所到之处都有骷髅陪伴,强化了她作为死神的形象。

突然——

代表邪恶的影子里伸出一把枪,一个人应声倒地。

中枪的是古堡的主人,随后吸血鬼掳走了他的大女儿莱欧娜。

被吸血的姐姐倒在长凳上

像极了文艺复兴作品当中受难者的形象

被吸血后,莱欧娜感受到死亡的脚步正在临近。

她逐渐被恶魔附身,这表情把妹妹吉赛尔吓得不轻。

更特别的是,德莱叶使用高光摄影来凸显姐姐精神世界的裂变。

这种处理对后来的电影人影响很大。比如库布里克在《闪灵》中就是学习了本片的做法,用强烈的特写高光来表现作家的精神分裂。

给你点颜色看看

明当明的发疯,比暗搓搓的吓人更为恐怖

妹妹被姐姐怪异的情绪感染,也变得神情恍惚,甚至还能听到窗外别人听不到的声音。

姐姐受伤后医生来给看病,医生却想趁机让她喝下毒药,把姐姐变成祭品,以此增强吸血鬼的力量。

格雷一把夺过毒药救下了姐姐。但这时,狡猾的医生已经绑架走了妹妹。

片中没有一个正常人,每个角色都有脱离常人状态的怪异之处,让观众背脊发凉。

演员要有“神经”气质,这是德莱叶的选角标准。

演医生的这个演员是德莱叶在火车上认识的,人家本来是正儿八经的大学讲师。找他来演反派就是因为他长得比较吓人。

而出演吸血鬼的这位更加离奇,德莱叶本来是登门邀请另一位演员的,结果那个演员的妈来开了门。就这样,老妈抢了女儿的饭碗。

整部影片中只有姐姐这个角色是由职业演员出演的,因为姐姐需要表现从正常到神经的转变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套表演。

再来欣赏一遍:

相比之下,其他人只要睁着眼睛梦游就好。

后来,格雷出现了灵魂出窍的幻觉。(这个85年前的特效值一块)

灵魂在游荡时,看到了一口棺材,棺材板一掀开,里面居然是自己的尸体!

观众看这个镜头的时候,相当于是在棺木内看着一具尸体,就问你恐不恐怖?

这个桥段后来还被伯格曼借鉴到了《野草莓》当中。

德莱叶为格雷尸体的棺木上开了一个窗口,使尸体也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尸体的视点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观众头一次能够透过尸体的眼睛看棺木外的场景,让人汗毛凛凛。

格雷的尸体“眼睁睁”地看着外面的人把自己钉进棺材

尸体被抬到户外,垂直仰拍的镜头也是从未有过的

这种混乱视点的表现手法后来在新浪潮中受到戈达尔的推崇,而德莱叶整整早了半个世纪。

灵魂的巡礼结束,格雷又回到了他的肉身。

他和古堡的老仆在一本书中发现了杀死吸血鬼的方法,于是一同撬开吸血鬼的坟墓,老仆一钎子扎进了吸血鬼的胸膛。吸血鬼,卒。

医生脚底抹油似的二度逃跑,他躲进了一座废弃的磨坊。四面铁网像笼子一般困住了医生。他无路可逃,被倾泻而下的面粉活活淹死。

另一边格雷救出了被囚禁的妹妹,抱得美人归。

二人坐着小船通过一片雾蒙蒙的水域,从彼岸来到此岸,象征着他们从冥界回到了阳间。

男主角格雷的扮演者,当年其实是硬生生买下了这个角色。

事情是这样的:

之前德莱叶拍了史诗巨制《圣女贞德蒙难记》,但票房惨淡,导致没人敢再投钱给他。

当得知德莱叶缺钱拍《吸血鬼》的时候,财大气粗、酷爱鬼怪故事的尼古拉斯伯爵决定投资一波,而要求只有一个:人家要当男主角~(不小心连字都变粉红了呢)

德莱叶在拍《吸血鬼》之前曾说过,要证明自己也能拍商业片。但是也一定会融入个人的印记,绝不会做一部雷同的片子。

结果还是太超前,观众看不懂,票房依旧惨败。

这位影迷,说好的要坚强呢?

卡尔·西奥多·德莱叶

据说导演因为公映时的嘘声备受打击,之后不得不接受了三个月的精神治疗。

这里我想借豆瓣上另一位影迷的话来评价德莱叶的“失败”:

这个世上有许多人争先恐后想分一杯艺术的羹,最后只能在艺术的门外徘徊;而德莱叶的愿望只是拍一部挣钱的片子,结果却被自己的艺术细胞出卖。

德莱叶的画面构图非常精美。

他借鉴了丹麦著名画家哈默修伊的作品,充满了“框”(门框、窗框、画框……)的运用,赋予电影构图上的美感,空间上的纵深感。

威尔汉姆-哈默修伊的作品

左:《室内》 右:《白色的门》

《吸血鬼》中有大量和“框”相关的画面

影片中多次出现格雷从外看窗户里的镜头,导演都特地给这扇窗户加上了网格,来表现格雷深陷鬼怪故事难以自拔的心理状态。

格雷身体被限制在“外面”,精神上却被困在“里面”

因为当时拍摄用的胶片感光度不高,所以夜戏也是在白天拍摄的。德莱叶的御用摄影师马特在摄影机上蒙上了薄薄的一层纱,来模仿月光下朦胧的效果。

最后格雷牵着妹妹的手走出森林,迎接微熹的晨光。

这画面像极了法国画家科罗笔下的田园风光,梦幻的外景设计再次体现了德莱叶超高的艺术品味。

摩特枫丹的回忆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科罗

惊悚大师希区柯克曾经评价,《吸血鬼》是唯一一部值得他看两遍的吸血鬼电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