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打假不止315,快用区块链查查你买的货是真是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打假不止315,快用区块链查查你买的货是真是假

区块链打假了解一下。

平时剁手前就会擦亮双眼,无论是网购海淘还是超市扫货,都会留意商品的原产地,条形码前两位,和故意放在角落的made in 某地。

检查防伪标签,或扫描商品包装上的二维码进行官网认证,也是常用的验货手段。

但之前算得上是“值得信赖”的聚美优品,和网易考拉海购等大型网购平台,频频爆出卖假货消息,吓得黑莓酱赶紧给化妆品囤货扫码验明正身。

结果老司居然在一旁泼冷水,说有的商家联合物流公司一起造假,篡改物流信息,掩盖真实发货地址,硬是给假货打上“空运”物流信息。

假冒防伪标识的小印刷厂小广告更是占据各个村头的电灯柱。

伪劣产品上还复制了正品的二维码,扫一扫包装虽然显示正品,但这馅儿吧,早就给换了个透。

打假这么多年,难道就没有一种给力一点的打法吗?

立马就有人说,区块链打假了解一下。

说到区块链这个玄幻的东西,不少人处于即使看遍了所有“一文看懂区块链”,却依旧看!不!懂的状态。

黑莓酱就将区块链和商品溯源结合,给大伙儿简单讲一讲。

其实,区块链提供的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授信,正品商家可将产品从原材料生产,到流通营销的每一个节点上的信息,都记录到区块链上。

借助区块链的加密和信息不可修改只能增加的特性,防止商品制造信息和物流信息被恶意修改。

用户通过扫描等溯源手段,获得的不再仅是商品原产地那么简单,跨越品牌商、渠道商、零售商、消费者的每一个节点信息都可浏览。

而“去中心化”说的就是每次信息的录入都不止保存在单一渠道上,所有供应链上的参与者都能独立得到一份资料。

这就借助了P2P传输的特点,以从迅雷下载资源为例:

当你从迅雷下载了一部电影,保存在自家电脑里之后,即使有人在线上对电影进行删减,已下载的电影并不会有任何改动,还能将自己保存的完整版电影重新分享到迅雷上供其他用户下载。

一旦某个节点数据丢失,可以基于分布式账本实现数据的快速恢复,为供应链全流程信息管理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可以说区块链就是一种全民参与信息记账的技术方案,

随着区块链的兴起,不少电商平台开始研究利用区块链不可修改的天然防伪特性,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去年,京东联合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部门,和五粮液、雀巢等生鲜领域,和高档消费品领域的品牌商,成立“京东品质溯源防伪联盟”。

三方将逐步通过联盟链(区块链的一种)的方式,实现线上线下零售的商品追溯与防伪,通过京东APP、PC、微信、QQ等多渠道全面展示给消费者。

如通过京东APP找到订单,点击“一键溯源”或直接扫描产品上的溯源码就可以溯源信息。

比如该产品从牛的出生、生长、检疫、屠宰、加工到运输全部节点的所有信息,甚至具体到入仓时间和温度及抽检报告等细节。

而这个月初,阿里巴巴旗下子公司Lynx International宣布,已成功将区块链技术整合到该公司的跨境物流业务中。

即天猫电商平台通过与物流公司菜鸟的合作,在其跨境供应链中采用区块链技术。

根据官方说法,其基于区块链的系统记录了有关进口货物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生产、运输、海关、检验和第三方核查等。

除了进口业务,阿里巴巴还推出了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医疗和食品质量控制行业项目。

据估计,该公司的区块链系统已经更新了包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天津等地的超过来自50个国家约3万件进口商品的详细信息。

有的人可能会说区块链防伪不过是一种伪高级的复杂化商品溯源方式,查看信息的方式还是通过二维码等方式,进行网络页面的跳转。

假货商再复制一个二维码,或者将“假酒”装到“真瓶”里,不还是假货。

而区块链的好处就在于,哪个零售商向哪个消费者售出何种商品的这一条信息都能被记录下来,买之前抬头看看最后经手的零售商是不是面前那一个。

坏蛋们总不能当着你的面把假酒放进真瓶里吧。再说了假酒是进瓶了,真酒难道拿去倒掉吗?

这样一来造假成本太高。

同时,由于商品生产制作流通的相关信息全部公开透明,质检部门和执法部门可以随时利用大数据对商品进行比对,一旦发现异常信息即可沿着区块链信息迅速查获。

然而,由于区块链技术尚未成熟,所有节点均需要进行大量运算来验证真实信息,较大程度上对全网的运算能力造成了浪费。

详细的商品信息越多,对正品的保障就越大,但大量信息对全网的传输效率和存储空间等方面造成较大的挑战。

加之,目前区块链的技术成本非常高,而这种打假成本往往会通过商品涨价后由消费者承担。

虽然目前区块链上加密信息不可修改的特性,从面世7年以来未被攻破。

但未来量子计算机出现后,就能在短时间内将密码破译,区块链的授信价值将大打折扣,即便是应用了区块链技术的进行溯源防伪。

如果源头开始的信息就是假的,那接下来整条区块链上的信息就都没有可信性了。

因此,谁来监管最初的认证是个问题。

无论科技如何发达,只要有人想骗你,总能找到空子钻,你觉得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打假不止315,快用区块链查查你买的货是真是假

区块链打假了解一下。

平时剁手前就会擦亮双眼,无论是网购海淘还是超市扫货,都会留意商品的原产地,条形码前两位,和故意放在角落的made in 某地。

检查防伪标签,或扫描商品包装上的二维码进行官网认证,也是常用的验货手段。

但之前算得上是“值得信赖”的聚美优品,和网易考拉海购等大型网购平台,频频爆出卖假货消息,吓得黑莓酱赶紧给化妆品囤货扫码验明正身。

结果老司居然在一旁泼冷水,说有的商家联合物流公司一起造假,篡改物流信息,掩盖真实发货地址,硬是给假货打上“空运”物流信息。

假冒防伪标识的小印刷厂小广告更是占据各个村头的电灯柱。

伪劣产品上还复制了正品的二维码,扫一扫包装虽然显示正品,但这馅儿吧,早就给换了个透。

打假这么多年,难道就没有一种给力一点的打法吗?

立马就有人说,区块链打假了解一下。

说到区块链这个玄幻的东西,不少人处于即使看遍了所有“一文看懂区块链”,却依旧看!不!懂的状态。

黑莓酱就将区块链和商品溯源结合,给大伙儿简单讲一讲。

其实,区块链提供的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授信,正品商家可将产品从原材料生产,到流通营销的每一个节点上的信息,都记录到区块链上。

借助区块链的加密和信息不可修改只能增加的特性,防止商品制造信息和物流信息被恶意修改。

用户通过扫描等溯源手段,获得的不再仅是商品原产地那么简单,跨越品牌商、渠道商、零售商、消费者的每一个节点信息都可浏览。

而“去中心化”说的就是每次信息的录入都不止保存在单一渠道上,所有供应链上的参与者都能独立得到一份资料。

这就借助了P2P传输的特点,以从迅雷下载资源为例:

当你从迅雷下载了一部电影,保存在自家电脑里之后,即使有人在线上对电影进行删减,已下载的电影并不会有任何改动,还能将自己保存的完整版电影重新分享到迅雷上供其他用户下载。

一旦某个节点数据丢失,可以基于分布式账本实现数据的快速恢复,为供应链全流程信息管理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可以说区块链就是一种全民参与信息记账的技术方案,

随着区块链的兴起,不少电商平台开始研究利用区块链不可修改的天然防伪特性,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去年,京东联合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部门,和五粮液、雀巢等生鲜领域,和高档消费品领域的品牌商,成立“京东品质溯源防伪联盟”。

三方将逐步通过联盟链(区块链的一种)的方式,实现线上线下零售的商品追溯与防伪,通过京东APP、PC、微信、QQ等多渠道全面展示给消费者。

如通过京东APP找到订单,点击“一键溯源”或直接扫描产品上的溯源码就可以溯源信息。

比如该产品从牛的出生、生长、检疫、屠宰、加工到运输全部节点的所有信息,甚至具体到入仓时间和温度及抽检报告等细节。

而这个月初,阿里巴巴旗下子公司Lynx International宣布,已成功将区块链技术整合到该公司的跨境物流业务中。

即天猫电商平台通过与物流公司菜鸟的合作,在其跨境供应链中采用区块链技术。

根据官方说法,其基于区块链的系统记录了有关进口货物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生产、运输、海关、检验和第三方核查等。

除了进口业务,阿里巴巴还推出了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医疗和食品质量控制行业项目。

据估计,该公司的区块链系统已经更新了包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天津等地的超过来自50个国家约3万件进口商品的详细信息。

有的人可能会说区块链防伪不过是一种伪高级的复杂化商品溯源方式,查看信息的方式还是通过二维码等方式,进行网络页面的跳转。

假货商再复制一个二维码,或者将“假酒”装到“真瓶”里,不还是假货。

而区块链的好处就在于,哪个零售商向哪个消费者售出何种商品的这一条信息都能被记录下来,买之前抬头看看最后经手的零售商是不是面前那一个。

坏蛋们总不能当着你的面把假酒放进真瓶里吧。再说了假酒是进瓶了,真酒难道拿去倒掉吗?

这样一来造假成本太高。

同时,由于商品生产制作流通的相关信息全部公开透明,质检部门和执法部门可以随时利用大数据对商品进行比对,一旦发现异常信息即可沿着区块链信息迅速查获。

然而,由于区块链技术尚未成熟,所有节点均需要进行大量运算来验证真实信息,较大程度上对全网的运算能力造成了浪费。

详细的商品信息越多,对正品的保障就越大,但大量信息对全网的传输效率和存储空间等方面造成较大的挑战。

加之,目前区块链的技术成本非常高,而这种打假成本往往会通过商品涨价后由消费者承担。

虽然目前区块链上加密信息不可修改的特性,从面世7年以来未被攻破。

但未来量子计算机出现后,就能在短时间内将密码破译,区块链的授信价值将大打折扣,即便是应用了区块链技术的进行溯源防伪。

如果源头开始的信息就是假的,那接下来整条区块链上的信息就都没有可信性了。

因此,谁来监管最初的认证是个问题。

无论科技如何发达,只要有人想骗你,总能找到空子钻,你觉得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