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青红两色棋子,被推入缩地成寸的山河战局。石纹幻化的士兵弯弓射箭,电光火石间,破碎山河。
天下莫如一局棋,九州缥缈知音稀。短短90秒的CG片头,没有出现一个真人,却用隐喻、画面、氛围,镂刻下“铁甲依然在”,也将《九州缥缈录》的野心尽数托出。
3月13日2018柠萌影业新品发布会上,《九州缥缈录》发布了这支全CG片头。不是预告片,不是片花混剪,而是电视剧正片片头,并且没有走MV片头的国产剧老路,而是彻头彻尾的没有出现全剧的任何一个演员。
有人为其视效惊艳,有人为其勾勒的九州世界慨叹,也有人为没出现一个演员遗憾。而硬糖君觉得最值得击节称赏的,却恰恰是最后一点——
一部怀抱“东方史诗”野心的剧集,并没有向流量市场过度献媚,而是选择了更美剧的工业流程,和更完整的艺术表达。虽然我们现在尚无法得知,这是勇气,还是冒进。
铁甲依然在
选择失传已久的古老游戏、中国传统迷恋的“石”作为表达载体,《九州缥缈录》的片头意象先行,显出古朴又神秘的东方气质,粗而不糙,亦真亦幻。纵然观者没有“九州”基础知识,仍能令人澎湃。
鲜血的弥漫,冰面的凝结。首先出现的两个画面,已经暗喻了整个片头所呈现的“冷酷”与“热血”的对抗。青田棋子中,石材纹理幻化出的士兵射出一箭,拉开了整个战局。
接下来,鲜血与冰面首次对冲,矛盾似一触即发。隐约的雾气之中,传来千军万马的奔腾呼啸,紧张的氛围弥散开来;一番厮杀之后,青田棋子和鸡血棋子分列各处,犬牙交错,势均力敌;平坦的棋盘起伏成山河形状,群山蜿蜒,河流奔涌。天下,原是一盘“棋局”。
画面拉远,幽邃的背景之中是悬空的棋盘。从天而降的马蹄踏来,顷刻间踏碎方才的“微缩”河山。野火熊熊燃烧,当观众的心绪被引领到最高点时,风骨铮铮的五个大字“铁甲依然在”凝固了画面。而火焰的声音未熄。原来,真正的争夺才刚刚开始。
闻道天下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以棋作为意象,其实并不新鲜。难得的是《九州缥缈录》片头所展示的棋,并非我们熟悉的围棋、象棋,而是更为古朴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六博棋。
棋盘棋子的古朴形态成为概念片头的起始,把中国古代对石的迷恋加入其中,取鸡血石以喻热血,取青田石以喻冷酷,用石材原生纹理演变出人物形象,又加入血与冰的对抗,隐约象征九州飘渺录中北陆与中州,天驱与辰月的冲突。
对于普通观众,这是视觉震撼和解谜的好奇心。而对于“九州”书粉,当然能从棋局中解读出更多:
九州天下大乱,东陆华人皇室微弱,诸侯自立。北路蛮人部落间自相残杀,姬野与吕归尘在乱世中成长,并分别成为统领南北的帝王,从而开启了九州新的南北对抗时代。无论是冰与血,还是青田棋子与鸡血棋子,踏碎山河,天下将倾。石的冷峻,血的残酷,厮杀的惨烈,都让人血脉喷张,壮怀激烈。
片头进化论
纯CG的片头固然震撼,不过硬糖君也理解一些观众的质疑:用剧集的精彩内容剪一个片头再配上音乐,哪里就比不上“一个人都看不到”的CG片头了?那样信息含量和观看门槛还更低呢。
的确,国产剧集的传统做法一般都是MV式的片头。对于制作方来说,它快速高效节约成本,眼尖的观众还能从片头嗅到剧集后段情节发展的蛛丝马迹。再有热心网友拿来剪辑成各种cut短视频,更能起到预热作用了。
可是,当我们把目光放到工业化程度更成熟的欧美剧,就会发现,以HBO为典型代表的美剧制作越来越看重“片头”。而且,越是大公司,越是看重品牌效应的长线项目,越注重片头。有好片头不一定是好美剧,但好美剧一定有一个好片头。
以HBO的神剧《西部世界》第一季为例,它的片头运用的是“人造模型”和“乳胶”的概念,去掉字幕和剧集信息,不明就里的观众或许会以为它就是一个“机器人工厂”的监控小视频。
但对于观看过该剧的观众则不然,《西部世界》片头的玄妙就在于意象的先行,剧情的隐匿:短短数十秒的时间,可能连剧情简介都读不完。瞄准“人造人”与“人类”的冲突,以及对于“人造人”伦理道德的拷问,工业化时代的“冰冷”,才是它俘获人心的地方。
国产剧的片头注重内容和效率,而欧美剧的片头更在乎主题和氛围。多数欧美剧的片头都更注重感觉,而非情节,更擅长用氛围充分调动观众胃口。《九州缥缈录》这种先发片头的形式,和片头的艺术表现方法,显然更接近于美剧的产业模式。
在美剧中,“重片头”时代使得片头已演变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连艾美奖都设有“最佳片头设计奖”。2017年,《西部世界》、《美国众神》、《王冠》均获得此项提名,而最终斩获的是《怪奇物语》。这几部剧集均是概念先行,依靠精巧的构思和画面赢得了专业的认可。
在这方面,《九州缥缈录》的片头可能还无法与美剧中的翘楚平分秋色,但从其先放出片头的做法,和片头的内容质量来看,还是有一定底气的。各种中国元素的创新运用,也避免了对美剧的“同质化”模仿。
破局东方史诗
在硬糖君看来,《九州缥缈录》片头最可取处,正是这种真正属于东方的审美况味。CG这种由西方发端、引领,并且我们接受的也是西方式审美启蒙的技术,在国产影视的运用中,经常有强烈的东西杂糅之感。而这次柠萌数码“去CG化”的制作理念,可以说是很好的规避了CG在传达古典内容时的违和感。
“因为CG对材质的表现往往容易圆润精致,高光表现上容易产生塑料或工业感,而显轻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一直要求CG制作团队在模型,材质,特效,灯光制作上更有机,更原生的表现。”柠萌数码CEO韩雷介绍。
作为一家以CG技术为支撑的原创内容公司,柠萌数码的团队成员包括前期设计、动画、特效等专业人才,其中不乏参与过《功夫熊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国际项目的海归制作人才。而《九州缥缈录》,正是其开山之作。
片头中的棋盘棋子是个微观世界,要在这样微观的空间与材质里表现生死搏杀、千军万马、山川河流。要求在物理模拟的体积比例上足够宏大,在材质细节上足够丰富,这些无疑为CG制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棋子的纹理如何显得更加天然,也一度是团队反复揣摩的细节点:人工绘出纹理缺乏自然的分布,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调整;气势恢弘的血浪,也非一蹴而就。每次血浪形态上的调整都需要用一周的时间。片头最终呈现的血浪是充满生机的,而非计算机处理出来的单纯颜色的死板的液体元素。
而这些技术的运用,关键还是服务于“九州”的灵魂:乱世双雄,以九州为棋盘,以天下为赌注,最终铁骑踏破山河。棋局已碎,铁甲仍在。传说已经结束,而历史才刚刚开始。
“我虽然做cg工作很多年,但我一直觉得,技术是服务于内容的。”韩雷说。《九州缥缈录》cg片头先发的工业模式、视效对内容的精确表达,很大程度源于柠萌影业与子公司柠萌数码的高效配合。
国产剧cg制作,通常被视为后期,大多为“外包”制作。一方面传统影视公司对CG相对外行,容易“掉坑”;另一方面特效公司对剧情的理解也不够深入,容易雷同。
由此造成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国产剧宣称对视效、CG的巨大投入,而观众们得到的却是不敢恭维的“五毛特效”、“页游特效”。
国产CG的“破局”关键在哪?或许还是要回到对产业链的重新整合。由柠萌影业牵头成立的柠萌数码,作为一家技术公司,有了内容公司的基因,也就有了平衡技术与艺术的底层结构。
柠萌影业和柠萌数码的关系,一方面是常规影视剧内容的协作,另一方面,则是不同的内容创作机构进行双线齐进。柠萌影业是基于拍摄的制作,柠萌数码则是基于高品质CG制作技术的艺术创作,类似于美国大制片公司的模式,比如皮克斯工作室之于迪士尼、蓝天工作室之于派拉蒙。
重“技”不炫技,用古朴的东方意象还原一段铁血史诗,《九州缥缈录》用让人不舍得快进的片头,开启了对国产剧工业化流程的新探索。而这次国剧对“东方史诗”的冲击能否最终达成,编剧老师恐怕更加任重道远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