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端酒店的亚朵酒店,因持续打造IP跨界酒店而扩大知名度。既去年和网易严选联合打造了IP酒店的“爆款”,这次,他们又看上了同样最近跨界频繁的知乎,以及它的吉祥物“刘看山”。

这间IP酒店选址在上海的一家直营店,取名为“有问题酒店”,目前知乎主题房只有4间房,分别有2个主题:电影、旅行。每种主题房里都植入了相关元素。此外,通道地毯和墙画里的恶搞海报都充满着两个主题元素的氛围。

普通用户也同样能感受到主题酒店里的“知乎元素”。除了在酒店不少细节处都放入了刘看山的造型外;大堂内测,则是有知乎问答元素融合的新 ,加入了知乎元素后,增添了新的文化互动体验感。有趣的是,知乎在酒店隐藏了不少问题,问题下有关于这则问题的浏览数和关注数,并设有二维码,扫码直接查看问题。

相对去年的网易严选酒店,以及前不久联合9家IP的“亚朵奇妙夜”快闪酒店,这家知乎酒店显得有些中规中矩。若是从调性来说,两者都属于文化人文属性较强的品牌,在场景设计中更自然一些。
选择IP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若加上快闪店,这已经是亚朵操盘的第6个IP主题酒店了。我们整理了亚朵IP酒店的时间轴:

第一家IP酒店在2016年开业。合作方皆是文化属性很强的品牌,和吴晓波合作的吴酒店首创了IP酒店模式,并在主题房内推行IP商品售卖,与《sleep no more》的合作,则切入了另一个更垂直的群体:戏剧爱好者和《sleep no more》的戏迷,这些群体是注重品质生活的中产一族,也是亚朵酒店的目标受众。

IP合作的拐点出现在去年8月,MUJI Hotel 要开业的消息络绎不绝,亚朵·网易严选酒店倒是抢占先机先开业了,为这两个品牌都赚足了眼球,高达1000元的“严选房”引来的争议反而使得亚朵的话题热度达到了全年最高点。
如果说上两个文化色彩浓厚的IP与亚朵的“文化体验式酒店”的定位高度融合的话,和网易严选的跨界合作无疑让亚朵尝到了流量的甜头,接下来IP矩阵的侧重方向正在往大流量型的互联网平台倾斜,似乎也预示着亚朵正转向大众化生活方式的策略。
这是明智的做法,近一年互联网巨头对好的线下活动如饥似渴,而“IP主题酒店”对互联网公司来说,无疑可以是标杆型项目。亚朵也看到了这一点,通过置换合作的方式,实现借势的同时,也为彼此留下标杆案例。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为亚朵带来了更广、用户画像更清晰的用户群体,玩法更灵活,让社交、交互、科技感更融入酒店。
IP为亚朵带来了什么?
除了足够的营销噱头外,IP酒店单房溢价是肯定的。在携程上,THE DRAMA的主题房价格都是1000元以上,同样,网易严选的主题房,携程价也在1000元左右,而亚朵市中心普通大床房的价格区间是400元-600元,IP房的溢价几乎是增长了1倍。 严选酒店的客房订购都非常可观,并没有因为“严选房”话题减弱而降低销量。

另外,营销活动需要和投入产出比挂钩,作为重资产酒店行业,我想亚朵应该会关心一个IP为集团带来的长期效应。从前期投入上来看,最大的成本来自装潢和宣传造势。如果亚朵对IP选择眼光独到,单个房间的边际成本会越来越小。
通过持续的案例打造,亚朵已将品牌与IP酒店做了强关联,品牌效应实现了极大增值。当然,如何把控项目的持续效益,IP的选择是关键所在。可以看出,亚朵在调性上做出了让步,选择流量型IP。
既需要足够的话题度和流量,又要有相符的品牌调性,最后还能坦诚合作,像知乎这样soul mate式的IP,目前来看,的确有些可遇不可求。
赛道越来越挤,光靠IP跨界可不行
亚朵敢于尝试的背后是中国酒店住宿业结构的改变。
自2013年起,传统酒店集体开始往中端酒店发力。以亚朵、桔子水晶为首的新锐中端酒店快速崛起。
这项慢生意正成为旅游业的风口 颜值高、体验好,文化属性强,目标受众的同样来自于注重品质生活、崇尚个性的都市年轻人。民宿已成为

精品酒店和民宿的边界开始模糊,赛道里的竞争者越来越多。如何在整个行业里提升品牌壁垒? 除了IP酒店,亚朵也正在探索提升服务效率、优化用户体验等更有的解决方案。在第四空间的基础上,亚朵在今年提出了打造新式住宿空间的方法论:“5新造物法——即新空间、新制造、新技术、新金融与新能源。
当然,这套方法论还在践行中。
36氪给亚朵创始人王海军的专访里,提到亚朵要打造”标准个性化“服务——即如同阿里巴巴提出的千人千面,提供符合酒店属性的
就好比时下互联网流行的“新零售”,用数据对传统的空间做IP酒店计划是提高品牌增值和流量导入的双刃剑,而打磨出符合当下酒店业的标准个性化服务体系,也许才是亚朵可以真正实现壁垒的关键所在。
撰文:锐裘 编辑:丁猫
本文来自锐裘(id:rachelhui_say),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部分图片来自亚朵官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