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一轮反弹趋势下,数字货币正走向病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一轮反弹趋势下,数字货币正走向病变

反弹的愈快愈高,病变的就愈深愈重。

无法想象今天的比特币交易市场里“币圈”投资者们有多疯狂。可能是比特币行情在持续整个月的断崖式暴跌后,终于在今日凌晨迎来一次重要涨幅。在这里就要提到3月19日-20日这两天进行的G20峰会。

众所众知,这次峰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讨论话题正是围绕数字加密货币进行展开。尽管关于数字货币监管及发展的讨论内容细则还没有整理并对外公开发表,但关于“加密货币的含义及其底层技术的潜在应用展开”以及“不妨碍创新的情况下降低风险”的理念已经在二十个国家之间达成集体共识。

再次陷入疯狂的币圈

很显然,这样的积极结果对当下磨盘了近一个月的数字货币市场行情来说,是重大利好。峰会前,币圈投资者就早早预测,国家会开始出面针对这一疯狂投资市场进行严厉管控,于是市场做空者数不胜数。这点在我进的几大币圈微信群里表现尤为明显,处处都弥漫着消极绝望的氛围。但这种负面情绪很快在今日G20峰会结束时就已终结,于是,币圈再次迎来新一轮的“全民疯狂”。

(数据来源华尔街见闻)

7300美元、7700美元、8100美元、8700美元...仅仅几个小时过去,比特币市场行情最高涨幅达1400美元(截至发文时比特币兑美元价格8433.40美元/个)。同时,EOS、GCT、Chat、INK、CDT等多种数字货币均启动上涨。各区块链比特币论坛、直播室、币圈微信群、电报群、qq群开始活跃热闹,做多者与水军陆续呈猛虎下山之势充斥在这些激情高涨的人群中间,喊起了进攻抄底的冲锋号。

自此,市场外更多韭菜排着队开始入场,而磨刀霍霍的收割者带着得意的满足归隐幕后。这种趋势下的数字加密货币市场还是健康的吗?

数字货币正走向病变

很显然已经不是。如果说中本聪的那本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正试图构建下一个美好的时代,那很遗憾,99%的人在区块链技术应用这一层面早已走偏了轨道。

或许在投机利益的驱使下,有人依然能保持乐观。就如高盛曾以这样的数据“2000年3月美国科网泡沫的见顶时,纳斯达克和标普500的总市值是美国GDP的101%(占全球GDP的31%);2018年1月底数字货币总市值也不过是全美GDP的3.2%(占全球GDP的0.8%)。”就得出结论:即便数字货币泡沫破裂,也不会对金融体系造成太大冲击。

但事实是,谁也无法掌控这样一种新型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究竟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对传统金融体系产生何种程度的变革性影响。除非有一天,央行宣布开始发行数字加密货币。

无论是股市、原油、黄金,亦或是数字加密货币市场,健康稳定持久地发展对全球金融体系来说才是正确的,并且市场理应共同努力保持和维护这种良性发展状态。可惜在每次疯狂市场行情来到时,投机者总会变得失去理性判断从而做出惊人之举。但这与我们人的自控力和智力并无多大关联,仅仅因为人都是逐利的。

杠杆加资、抄底重仓、超短线进出...在投机者面前,一枚数字货币能为他们带来多少经济收益,这才是最重视也是唯一被关注的点。而那些诞生在其背后的缜密逻辑或突破性的区块链技术,who care?

病入膏肓的逐利者

就在币圈欣欣向荣之时,链圈内同样热闹非凡。只不过与币圈的“逐利”不同,链圈投机者们玩弄的是“附势”。随着区块链热度骤升,企图“蹭热点”的上市公司也屡见不鲜。如果说数字货币市场正走向病变,那过渡炒作区块链概念可以说逐步病入膏肓。

3月16日,中国第一批创业板上市企业——银江股份(股票代码:300020)在其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银江股份”上发表文章称“参投企业数牛金服与浙江千麦司法鉴定中心达成战略合作,落地了全球首张区块链电子数据司法鉴定证书。”就在当日这篇文章发布后,上午10点银江股份盘中涨停报12.19元,而后,该文章就被删除。等再次进入银江股份微信公众号历史消息页时,已经找不到该文章。

这个小伎俩并没有躲过监管层的严查。就在昨天3月19日,银江股份发布公告称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说明是否存在蹭区块链热点概念炒作股价的动机、公司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文章是否存在虚假或误导性宣传以及删除相关文章的原因。

就在该事件仍在处理过程中时,今日登录银江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后发现,其关于收到深交所关注函的公告已经被删除...复盘银江股份“附势”区块链这一热点进行投机逐利的整个事件来看,过渡炒作区块链概念面临的风险似乎并没有威胁到这些逐利者。那问题来了,那些因为逐利者们玩把戏导致的普通投资者非正常投资损失,who care?

最终,投机取巧者还是那拨人,只是战场从股市转向了币圈或链圈。牛市、熊市、震荡、横盘……新一轮反弹趋势下,数字货币正走向病变,逐利者们更是病入膏肓。反弹的愈快愈高,病变的就愈深愈重。艰难前行中,或许我们最需要的还是一剂能够“醒世”的良药。

作者介绍:

任远洋,专注新能源,无人驾驶,汽车出行,区块链,创业投资产业的传播与服务;微信:ryy11230,公众号【商政见闻】(ID:zxclsszx)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一轮反弹趋势下,数字货币正走向病变

反弹的愈快愈高,病变的就愈深愈重。

无法想象今天的比特币交易市场里“币圈”投资者们有多疯狂。可能是比特币行情在持续整个月的断崖式暴跌后,终于在今日凌晨迎来一次重要涨幅。在这里就要提到3月19日-20日这两天进行的G20峰会。

众所众知,这次峰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讨论话题正是围绕数字加密货币进行展开。尽管关于数字货币监管及发展的讨论内容细则还没有整理并对外公开发表,但关于“加密货币的含义及其底层技术的潜在应用展开”以及“不妨碍创新的情况下降低风险”的理念已经在二十个国家之间达成集体共识。

再次陷入疯狂的币圈

很显然,这样的积极结果对当下磨盘了近一个月的数字货币市场行情来说,是重大利好。峰会前,币圈投资者就早早预测,国家会开始出面针对这一疯狂投资市场进行严厉管控,于是市场做空者数不胜数。这点在我进的几大币圈微信群里表现尤为明显,处处都弥漫着消极绝望的氛围。但这种负面情绪很快在今日G20峰会结束时就已终结,于是,币圈再次迎来新一轮的“全民疯狂”。

(数据来源华尔街见闻)

7300美元、7700美元、8100美元、8700美元...仅仅几个小时过去,比特币市场行情最高涨幅达1400美元(截至发文时比特币兑美元价格8433.40美元/个)。同时,EOS、GCT、Chat、INK、CDT等多种数字货币均启动上涨。各区块链比特币论坛、直播室、币圈微信群、电报群、qq群开始活跃热闹,做多者与水军陆续呈猛虎下山之势充斥在这些激情高涨的人群中间,喊起了进攻抄底的冲锋号。

自此,市场外更多韭菜排着队开始入场,而磨刀霍霍的收割者带着得意的满足归隐幕后。这种趋势下的数字加密货币市场还是健康的吗?

数字货币正走向病变

很显然已经不是。如果说中本聪的那本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正试图构建下一个美好的时代,那很遗憾,99%的人在区块链技术应用这一层面早已走偏了轨道。

或许在投机利益的驱使下,有人依然能保持乐观。就如高盛曾以这样的数据“2000年3月美国科网泡沫的见顶时,纳斯达克和标普500的总市值是美国GDP的101%(占全球GDP的31%);2018年1月底数字货币总市值也不过是全美GDP的3.2%(占全球GDP的0.8%)。”就得出结论:即便数字货币泡沫破裂,也不会对金融体系造成太大冲击。

但事实是,谁也无法掌控这样一种新型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究竟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对传统金融体系产生何种程度的变革性影响。除非有一天,央行宣布开始发行数字加密货币。

无论是股市、原油、黄金,亦或是数字加密货币市场,健康稳定持久地发展对全球金融体系来说才是正确的,并且市场理应共同努力保持和维护这种良性发展状态。可惜在每次疯狂市场行情来到时,投机者总会变得失去理性判断从而做出惊人之举。但这与我们人的自控力和智力并无多大关联,仅仅因为人都是逐利的。

杠杆加资、抄底重仓、超短线进出...在投机者面前,一枚数字货币能为他们带来多少经济收益,这才是最重视也是唯一被关注的点。而那些诞生在其背后的缜密逻辑或突破性的区块链技术,who care?

病入膏肓的逐利者

就在币圈欣欣向荣之时,链圈内同样热闹非凡。只不过与币圈的“逐利”不同,链圈投机者们玩弄的是“附势”。随着区块链热度骤升,企图“蹭热点”的上市公司也屡见不鲜。如果说数字货币市场正走向病变,那过渡炒作区块链概念可以说逐步病入膏肓。

3月16日,中国第一批创业板上市企业——银江股份(股票代码:300020)在其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银江股份”上发表文章称“参投企业数牛金服与浙江千麦司法鉴定中心达成战略合作,落地了全球首张区块链电子数据司法鉴定证书。”就在当日这篇文章发布后,上午10点银江股份盘中涨停报12.19元,而后,该文章就被删除。等再次进入银江股份微信公众号历史消息页时,已经找不到该文章。

这个小伎俩并没有躲过监管层的严查。就在昨天3月19日,银江股份发布公告称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说明是否存在蹭区块链热点概念炒作股价的动机、公司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文章是否存在虚假或误导性宣传以及删除相关文章的原因。

就在该事件仍在处理过程中时,今日登录银江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后发现,其关于收到深交所关注函的公告已经被删除...复盘银江股份“附势”区块链这一热点进行投机逐利的整个事件来看,过渡炒作区块链概念面临的风险似乎并没有威胁到这些逐利者。那问题来了,那些因为逐利者们玩把戏导致的普通投资者非正常投资损失,who care?

最终,投机取巧者还是那拨人,只是战场从股市转向了币圈或链圈。牛市、熊市、震荡、横盘……新一轮反弹趋势下,数字货币正走向病变,逐利者们更是病入膏肓。反弹的愈快愈高,病变的就愈深愈重。艰难前行中,或许我们最需要的还是一剂能够“醒世”的良药。

作者介绍:

任远洋,专注新能源,无人驾驶,汽车出行,区块链,创业投资产业的传播与服务;微信:ryy11230,公众号【商政见闻】(ID:zxclsszx)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