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先睹为快】为什么我们要看几十年的机甲怪兽大乱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先睹为快】为什么我们要看几十年的机甲怪兽大乱斗?

机甲打怪兽,可以不止是直男的浪漫。

4年前,《环太平洋》在吉尔莫·德尔·托罗的打造下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片中他赋予怪兽、机甲猎人不同于以往的风格,令观众眼前一亮。3月23日,由斯蒂文·S·迪奈特执导的第二部《环太平洋:雷霆再起》,让机器人打怪兽的奇观再度与内地观众见面。

从金刚到哥斯拉,从铁人28号到EVA,巨型机器人与怪兽之间的对抗此起彼伏。这样的故事,为什么这么容易吸引当代观众的眼球?

要在怪兽片中玩出新花样并不容易,因为这一类型跟随商业电影的发展,历史悠久。巨型怪兽袭击城市的故事毫不稀奇,当观众不再满足跟人类类似“体积”的吸血鬼、人造人以及类似于现实中存在的动物在银幕上挥洒时,从视觉上展现更大尺度的灾难成为必然。超人类的、如一栋楼大小的怪兽站在城市当中,能够从最基础的视觉上给予观众刺激。

最早成气候的怪兽电影系列,当属1954年出现在日本的“哥斯拉”系列。这一形象和故事,受到了《金刚》和另一部怪兽片的启发,外形上也参考了恐龙,但将怪兽与核武器连接起来还是首次。在最初的设定中,哥斯拉这只怪兽的诞生,正是来源于人类进行氢弹试爆造成的核污染。

1954年版《哥斯拉》

高级的怪兽系列,从来都承载着人类对真实世界出现的威胁的想象,将一些可能无法直接体会到的危机具象化,哥斯拉在遭遇过核打击的日本诞生实属必然。

这样的影片跟单纯追求视觉刺激而拍摄的Cult片有着明显的区别。此时怪兽还是以“独角戏”的形式出现,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现有的武器和科技进行对抗,通常都是在常规方式遭遇了重重失败后,凭借少数人的奇招勉强获得胜利。

集动作、恐怖、悬疑、科幻等热卖元素于一身,加上最终人类获胜的鼓舞人心的结局,让怪兽片很自然地成为最新的卖座类型,商业的系列化不可避免。

从怪兽的单一角度进行展现,是怪兽片的第一阶段。此时真正具有反思和讲述寓言性故事的影片并不太多,只要在怪兽的构建上对观众进行视觉上的刺激,就能在当时获得比较好的收益。

在哥斯拉之后十二年诞生的,是同样产自日本导演圆谷英二的“奥特曼”系列。这时人们面对怪兽不再束手无措,因为有了降临地球的正义伙伴奥特曼前来作战。跟怪兽同样巨大的奥特曼是传说中的“宇宙警察”,为了追捕逃亡的怪兽来到地球。在两大巨型外星力量的对抗中,地球成为他们一次又一次作战的战场。

1966年第一代奥特曼打小怪兽

相比“哥斯拉”系列对环境污染的反思、在对抗中展现人类的无力感,“奥特曼”系列找到了为人类代言的力量,走向了更加低龄化、脸谱化的正义对抗邪恶,奥特曼如何打小怪兽成为影片的核心看点,人类自身的力量与喜悲,成为外星力量相互对抗的点缀。这样的简化和可复制化也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主要的放映平台,也从电影银幕转变成为更加普及化的电视荧屏,培养了更多观众。

这样寻找到对等的对抗力量,或许能够看做怪兽电影的第二阶段。不过,也因为低龄化的处理,对抗的力量单一地来自于外星生命,科学技术还没有成为人类能够完全依赖的武器。不过,外星人即怪兽的概念,被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就比如吉尔莫·德尔·托罗执导的《环太平洋》,他让怪兽的作用纯粹且相对理性,不再是外星人,而成为外星人对地球的环境改造和殖民的一种战略性生物武器。

在《环太平洋:雷霆再起》的导演斯蒂文·S·迪奈特的童年,“奥特曼”系列也是他所钟爱的怪兽片之一,“我从小就超爱日本的怪兽片《奥特曼》、《The Space Giants》等,还有邵氏的功夫片和一些西方的同类电影,我在《环太平洋:雷霆再起》里表现的风格,就是将这些我从小耳濡目染的元素杂糅在一起翻滚后形成的。”

将《环太平洋:雷霆再起》的决战战场放在东京,可见导演日本深受怪兽片的影响

不过,如果对抗的双方都是外来者,便成为从局外人的立场讲故事,很难让观众与角色建立更深的共情,跟“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也没啥区别。站个队、加点油,也就到头了。

跟怪兽片同时在日本掀起商业高潮的,是巨型机器人的走红。从1958年横山光辉的《铁人28号》到1972年永井豪的《魔神Z》,让人类操纵的巨型机器人成为数代少年的梦想。《环太平洋》中危险流浪者的造型,也是像《铁人28号》的致敬,而驾驶舱在头部,也是《魔神Z》带来的传统之一。

《铁人28号》

其中最大的突破,就是让读者能够通过主角,想象自身具备了同怪兽一般的强大力量。不仅对战后的日本少年有着极大的鼓舞,其强大的代入感在世界范围内都能掀起机甲热潮。

其中最知名的或许就是“高达”系列。从动画、漫画、小说、剧场版电影到游戏,这一诞生自1979年的系列作品直到今天依然在推出市场反馈极好的新作,让“高达”这一名词作为载人机甲的统称这一,占据了主流文化的一席之地。

跟怪兽片不同,载人机甲从一开始就处于相对公平的对抗当中,帝国与反抗军、普通人与强化人、联邦与独立……机甲只是他们在战争、权力斗争中的筹码,并不会形成面对怪兽这一类需要集中全部力量才能对抗的局面。

《高达SEED》

量产、特殊机种的不同,驾驶员能力的差异,这些因素让机甲对战,跟真实的战场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也正是高达系列在后来能够突破单一的少年市场,备受成年人喜爱的原因之一。表面的机甲对战之下,讲述的依旧是人们在面对战争的考验时做出的选择,其中的人性是共通的。

这与1984年孩之宝公司打造的《变形金刚》有着本质的区别。《变形金刚》中的汽车人和霸天虎同样是来自外太空的赛博坦星,都有着自身独立的思考而无需人类控制。

1984年最早上映的《变形金刚》跟后来的电影版有着非常大的不同

汽车人作为人类的伙伴,霸天虎是希望掌控世界的坏人,对立的形式跟《奥特曼》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双方都以高效的团队进行作战,拟人化程度较高。通过变形、组合等结合玩具进行营销的方式,《变形金刚》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

真正将“载人型机器人打怪兽”这一概念发扬光大的,则是1995年庵野秀明执导的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这部作品将怪兽与机器人进行的一次非常合适的有机结合,此时对立的双方,不再是具备同等能力和思维的两方,分别是精神脆弱的青少年驾驶者与只想战斗的巨型怪兽使徒。

《新世纪福音战士》的使徒来源神秘,目的非常一致的都是希望引发第三次冲击,能力不同形态多变。三名主要驾驶员,无一都是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在承受任务的同时还要融入日常生活。

《新世纪福音战士》EVA对战使徒

而《新世纪福音战士》将宗教传说带入故事,从自我反思的另一个层面提供了更多值得回味的线索,其带来的神秘感与角色独特的个性相结合,将故事从老套的打斗当中解救出来。

其实准确的说,《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的EVA并不是机器人,而是由人类开发的没有灵魂的生命体,而且操纵方式有别于其他驾驶类机甲,靠的是驾驶舱里注满LCL液体,让驾驶者与EVA进行神经链接同步。

这不是将其他机甲操作中复杂的操作模式简单化那么简单,而是赋予了驾驶员与机体的通感,能够开启AT立场击溃敌人,也在受伤时感到痛疼,真切感受到死亡的威胁,甚至存在心态崩溃时被精神污染的可能。

这也是《环太平洋》的故事基点所在。正是因为机甲(Jaeger,第一部中翻译为贼鸥)无法通过简单的操作系统进行控制,片中科学家才决定通过“心灵同步”的形式让驾驶员与机甲相连,而单人负荷过大,一般都至少需要双人共同进行操作,这便对两位驾驶员之间的“通感”有着极大的要求。

《环太平洋》中的机甲驾驶舱

这样的通感,建立在两名驾驶员头盔中同时注入的进行呼吸的黄色液体上,这与《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的LCL液体极为相似。在神经链接的同时,托罗导演或许是为了打造更加直观的观感,直接将驾驶员的肢体动作与机甲相结合,用“二手未来”的风格打造实打实的脚步连接,增强了机甲的粗粝感。

两名驾驶员之间建立联系后,记忆、情感和感受都得到完全的共享,这让《环太平洋》有了探索角色过去、进入心灵深处的可能,技术的灵活运用,最终还成为找到怪兽弱点的制胜法宝。

《环太平洋》中罗利正是在麻子深陷记忆当中时,看到了她的过去

这一概念跟《新世纪福音战士》中通过LCL液体进行“精神污染”的情况格外相似,也大幅提高了机甲驾驶员的准入门槛,甚至为了达成两人之间的协调,还需要他们处于兄弟、父子、准恋人等相对特殊的关系当中。

不过,等到了第二部《环太平洋:雷霆再起》里,驾驶员之间的关系不再如此特殊,驾驶复仇流浪者的主角奈特和杰克,只是相识多年的同学好友,用饰演奈特的斯科特·伊斯特伍德的话说,他们二位“拥有非常深厚的友情,配合很默契”。不过,二人并没有在实战中失去伙伴的经历,杰克玩世不恭的个性也让影片的氛围更加轻松。

发生改变的还有驾驶舱。从第一部到第二部中间十年的时间里,驾驶舱的操作原理基本没变,新增了驾驶室内对机甲周边的悬浮显示屏,比如躲避飞弹时,驾驶员的身边真的会出现一枚模拟的正在飞来的飞弹,驾驶员躲避时身体的移动跟机甲完全同步。

全新的控制室里,布满了悬浮显示屏

与此同时,《环太平洋:雷霆再起》里机甲的运动也更加流畅,《环太平洋》中的金属摩擦和笨重感都已经减轻很多,机动性最强的机甲“军刀雅典娜”甚至已经在城市里进行翻腾跳跃等高度灵活的动作。

在少数观众看来,正是因为托罗导演在第一部中将机甲的钢铁质感做到极致,让每一次走路和捶打都充满了“机油味”,这样的真实感才让《环太平洋》在无数的怪兽、机甲作品中脱颖而出,第二部中那些高科技感,反而将其类型风格冲淡。

出现在东京的全新怪兽

类似这样风格的变化还有很多。第一部的海战、夜战,在第二部中也变成了大量白天在城市里的作战。第二部中出现在东京的三只怪兽(Kaiju),动作更加迅速,颜色亮丽且进攻方式更加多样,甚至还有如同变形金刚那样的合体技能,变成一只巨大的怪兽,更加难以对付。第一部拳拳到肉的战斗方式,第二部中也变成了各种发光武器。

三只怪兽合体后成为远大于机甲的巨型怪兽

斯蒂文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受《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影响。在《环太平洋:雷霆再起》中,邵氏制造的无人机甲被“感染”后,成为打开虫洞迎接怪兽的关键点。这样的感染与操纵,跟EVA三号机的遭遇如出一辙,无人机也明显与《Air/真心为你》的量产EVA有着联系。

斯蒂文·S·迪奈特并不介意观众进行对比,这是他对自己风格的诠释。“在拍摄前我就与吉尔莫聊过,跟他说了我的构思。他给了我很多建议,因为当时他不得不去拍《水形物语》,他就跟我说‘如果你在拍摄过程中有任何需要,随时来找我。但你要记住很重要的一点,你得拍一部斯蒂文·S·迪奈特的《环太平洋》,而不是吉尔莫·德尔·托罗的,你必须拍出自己的风格’。这个建议鼓励我去尝试自己的风格。”

可惜,《环太平洋》虽然在内地的一片叫好声中,获得近6.9亿元票房成绩,位列2013年第五,但北美只有1亿美元票房的成绩,远低于影片预期,尤其是对这类制作成本1.9亿美元的大作来说,如此低的票房几乎算是对续作判了死刑,托罗对怪兽文化的痴迷并没有将这一类型带上高峰。好在,有了万达对传奇影业的收购,才让《环太平洋:雷霆再起》有了可能。

怪兽片发展至今几十年历史,从帝国大厦上金刚的怒吼,到哥斯拉喷射着核能射线,再到巨大机器人的层出不穷,这一题材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热门、过度消费、过气、再回暖的曲线,如今既没有超级英雄片那样引领国际潮流的能力,又不会像表现现实的战争片在内地受到热捧。

起码,看上去会更加酷炫

从电影发展的角度来首,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机器人打怪兽这样或多或少散发出陈旧气息的故事,需要有人讲出新意、开拓创新。正如斯蒂文·S·迪奈特说的,“也许我会做出一些让某些死忠粉不喜欢的决定,但我如果想让这个系列延续下去,必须把握机会,冒险拓宽宇宙观,吸引更多的观众。”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先睹为快】为什么我们要看几十年的机甲怪兽大乱斗?

机甲打怪兽,可以不止是直男的浪漫。

4年前,《环太平洋》在吉尔莫·德尔·托罗的打造下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片中他赋予怪兽、机甲猎人不同于以往的风格,令观众眼前一亮。3月23日,由斯蒂文·S·迪奈特执导的第二部《环太平洋:雷霆再起》,让机器人打怪兽的奇观再度与内地观众见面。

从金刚到哥斯拉,从铁人28号到EVA,巨型机器人与怪兽之间的对抗此起彼伏。这样的故事,为什么这么容易吸引当代观众的眼球?

要在怪兽片中玩出新花样并不容易,因为这一类型跟随商业电影的发展,历史悠久。巨型怪兽袭击城市的故事毫不稀奇,当观众不再满足跟人类类似“体积”的吸血鬼、人造人以及类似于现实中存在的动物在银幕上挥洒时,从视觉上展现更大尺度的灾难成为必然。超人类的、如一栋楼大小的怪兽站在城市当中,能够从最基础的视觉上给予观众刺激。

最早成气候的怪兽电影系列,当属1954年出现在日本的“哥斯拉”系列。这一形象和故事,受到了《金刚》和另一部怪兽片的启发,外形上也参考了恐龙,但将怪兽与核武器连接起来还是首次。在最初的设定中,哥斯拉这只怪兽的诞生,正是来源于人类进行氢弹试爆造成的核污染。

1954年版《哥斯拉》

高级的怪兽系列,从来都承载着人类对真实世界出现的威胁的想象,将一些可能无法直接体会到的危机具象化,哥斯拉在遭遇过核打击的日本诞生实属必然。

这样的影片跟单纯追求视觉刺激而拍摄的Cult片有着明显的区别。此时怪兽还是以“独角戏”的形式出现,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现有的武器和科技进行对抗,通常都是在常规方式遭遇了重重失败后,凭借少数人的奇招勉强获得胜利。

集动作、恐怖、悬疑、科幻等热卖元素于一身,加上最终人类获胜的鼓舞人心的结局,让怪兽片很自然地成为最新的卖座类型,商业的系列化不可避免。

从怪兽的单一角度进行展现,是怪兽片的第一阶段。此时真正具有反思和讲述寓言性故事的影片并不太多,只要在怪兽的构建上对观众进行视觉上的刺激,就能在当时获得比较好的收益。

在哥斯拉之后十二年诞生的,是同样产自日本导演圆谷英二的“奥特曼”系列。这时人们面对怪兽不再束手无措,因为有了降临地球的正义伙伴奥特曼前来作战。跟怪兽同样巨大的奥特曼是传说中的“宇宙警察”,为了追捕逃亡的怪兽来到地球。在两大巨型外星力量的对抗中,地球成为他们一次又一次作战的战场。

1966年第一代奥特曼打小怪兽

相比“哥斯拉”系列对环境污染的反思、在对抗中展现人类的无力感,“奥特曼”系列找到了为人类代言的力量,走向了更加低龄化、脸谱化的正义对抗邪恶,奥特曼如何打小怪兽成为影片的核心看点,人类自身的力量与喜悲,成为外星力量相互对抗的点缀。这样的简化和可复制化也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主要的放映平台,也从电影银幕转变成为更加普及化的电视荧屏,培养了更多观众。

这样寻找到对等的对抗力量,或许能够看做怪兽电影的第二阶段。不过,也因为低龄化的处理,对抗的力量单一地来自于外星生命,科学技术还没有成为人类能够完全依赖的武器。不过,外星人即怪兽的概念,被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就比如吉尔莫·德尔·托罗执导的《环太平洋》,他让怪兽的作用纯粹且相对理性,不再是外星人,而成为外星人对地球的环境改造和殖民的一种战略性生物武器。

在《环太平洋:雷霆再起》的导演斯蒂文·S·迪奈特的童年,“奥特曼”系列也是他所钟爱的怪兽片之一,“我从小就超爱日本的怪兽片《奥特曼》、《The Space Giants》等,还有邵氏的功夫片和一些西方的同类电影,我在《环太平洋:雷霆再起》里表现的风格,就是将这些我从小耳濡目染的元素杂糅在一起翻滚后形成的。”

将《环太平洋:雷霆再起》的决战战场放在东京,可见导演日本深受怪兽片的影响

不过,如果对抗的双方都是外来者,便成为从局外人的立场讲故事,很难让观众与角色建立更深的共情,跟“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也没啥区别。站个队、加点油,也就到头了。

跟怪兽片同时在日本掀起商业高潮的,是巨型机器人的走红。从1958年横山光辉的《铁人28号》到1972年永井豪的《魔神Z》,让人类操纵的巨型机器人成为数代少年的梦想。《环太平洋》中危险流浪者的造型,也是像《铁人28号》的致敬,而驾驶舱在头部,也是《魔神Z》带来的传统之一。

《铁人28号》

其中最大的突破,就是让读者能够通过主角,想象自身具备了同怪兽一般的强大力量。不仅对战后的日本少年有着极大的鼓舞,其强大的代入感在世界范围内都能掀起机甲热潮。

其中最知名的或许就是“高达”系列。从动画、漫画、小说、剧场版电影到游戏,这一诞生自1979年的系列作品直到今天依然在推出市场反馈极好的新作,让“高达”这一名词作为载人机甲的统称这一,占据了主流文化的一席之地。

跟怪兽片不同,载人机甲从一开始就处于相对公平的对抗当中,帝国与反抗军、普通人与强化人、联邦与独立……机甲只是他们在战争、权力斗争中的筹码,并不会形成面对怪兽这一类需要集中全部力量才能对抗的局面。

《高达SEED》

量产、特殊机种的不同,驾驶员能力的差异,这些因素让机甲对战,跟真实的战场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也正是高达系列在后来能够突破单一的少年市场,备受成年人喜爱的原因之一。表面的机甲对战之下,讲述的依旧是人们在面对战争的考验时做出的选择,其中的人性是共通的。

这与1984年孩之宝公司打造的《变形金刚》有着本质的区别。《变形金刚》中的汽车人和霸天虎同样是来自外太空的赛博坦星,都有着自身独立的思考而无需人类控制。

1984年最早上映的《变形金刚》跟后来的电影版有着非常大的不同

汽车人作为人类的伙伴,霸天虎是希望掌控世界的坏人,对立的形式跟《奥特曼》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双方都以高效的团队进行作战,拟人化程度较高。通过变形、组合等结合玩具进行营销的方式,《变形金刚》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

真正将“载人型机器人打怪兽”这一概念发扬光大的,则是1995年庵野秀明执导的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这部作品将怪兽与机器人进行的一次非常合适的有机结合,此时对立的双方,不再是具备同等能力和思维的两方,分别是精神脆弱的青少年驾驶者与只想战斗的巨型怪兽使徒。

《新世纪福音战士》的使徒来源神秘,目的非常一致的都是希望引发第三次冲击,能力不同形态多变。三名主要驾驶员,无一都是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在承受任务的同时还要融入日常生活。

《新世纪福音战士》EVA对战使徒

而《新世纪福音战士》将宗教传说带入故事,从自我反思的另一个层面提供了更多值得回味的线索,其带来的神秘感与角色独特的个性相结合,将故事从老套的打斗当中解救出来。

其实准确的说,《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的EVA并不是机器人,而是由人类开发的没有灵魂的生命体,而且操纵方式有别于其他驾驶类机甲,靠的是驾驶舱里注满LCL液体,让驾驶者与EVA进行神经链接同步。

这不是将其他机甲操作中复杂的操作模式简单化那么简单,而是赋予了驾驶员与机体的通感,能够开启AT立场击溃敌人,也在受伤时感到痛疼,真切感受到死亡的威胁,甚至存在心态崩溃时被精神污染的可能。

这也是《环太平洋》的故事基点所在。正是因为机甲(Jaeger,第一部中翻译为贼鸥)无法通过简单的操作系统进行控制,片中科学家才决定通过“心灵同步”的形式让驾驶员与机甲相连,而单人负荷过大,一般都至少需要双人共同进行操作,这便对两位驾驶员之间的“通感”有着极大的要求。

《环太平洋》中的机甲驾驶舱

这样的通感,建立在两名驾驶员头盔中同时注入的进行呼吸的黄色液体上,这与《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的LCL液体极为相似。在神经链接的同时,托罗导演或许是为了打造更加直观的观感,直接将驾驶员的肢体动作与机甲相结合,用“二手未来”的风格打造实打实的脚步连接,增强了机甲的粗粝感。

两名驾驶员之间建立联系后,记忆、情感和感受都得到完全的共享,这让《环太平洋》有了探索角色过去、进入心灵深处的可能,技术的灵活运用,最终还成为找到怪兽弱点的制胜法宝。

《环太平洋》中罗利正是在麻子深陷记忆当中时,看到了她的过去

这一概念跟《新世纪福音战士》中通过LCL液体进行“精神污染”的情况格外相似,也大幅提高了机甲驾驶员的准入门槛,甚至为了达成两人之间的协调,还需要他们处于兄弟、父子、准恋人等相对特殊的关系当中。

不过,等到了第二部《环太平洋:雷霆再起》里,驾驶员之间的关系不再如此特殊,驾驶复仇流浪者的主角奈特和杰克,只是相识多年的同学好友,用饰演奈特的斯科特·伊斯特伍德的话说,他们二位“拥有非常深厚的友情,配合很默契”。不过,二人并没有在实战中失去伙伴的经历,杰克玩世不恭的个性也让影片的氛围更加轻松。

发生改变的还有驾驶舱。从第一部到第二部中间十年的时间里,驾驶舱的操作原理基本没变,新增了驾驶室内对机甲周边的悬浮显示屏,比如躲避飞弹时,驾驶员的身边真的会出现一枚模拟的正在飞来的飞弹,驾驶员躲避时身体的移动跟机甲完全同步。

全新的控制室里,布满了悬浮显示屏

与此同时,《环太平洋:雷霆再起》里机甲的运动也更加流畅,《环太平洋》中的金属摩擦和笨重感都已经减轻很多,机动性最强的机甲“军刀雅典娜”甚至已经在城市里进行翻腾跳跃等高度灵活的动作。

在少数观众看来,正是因为托罗导演在第一部中将机甲的钢铁质感做到极致,让每一次走路和捶打都充满了“机油味”,这样的真实感才让《环太平洋》在无数的怪兽、机甲作品中脱颖而出,第二部中那些高科技感,反而将其类型风格冲淡。

出现在东京的全新怪兽

类似这样风格的变化还有很多。第一部的海战、夜战,在第二部中也变成了大量白天在城市里的作战。第二部中出现在东京的三只怪兽(Kaiju),动作更加迅速,颜色亮丽且进攻方式更加多样,甚至还有如同变形金刚那样的合体技能,变成一只巨大的怪兽,更加难以对付。第一部拳拳到肉的战斗方式,第二部中也变成了各种发光武器。

三只怪兽合体后成为远大于机甲的巨型怪兽

斯蒂文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受《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影响。在《环太平洋:雷霆再起》中,邵氏制造的无人机甲被“感染”后,成为打开虫洞迎接怪兽的关键点。这样的感染与操纵,跟EVA三号机的遭遇如出一辙,无人机也明显与《Air/真心为你》的量产EVA有着联系。

斯蒂文·S·迪奈特并不介意观众进行对比,这是他对自己风格的诠释。“在拍摄前我就与吉尔莫聊过,跟他说了我的构思。他给了我很多建议,因为当时他不得不去拍《水形物语》,他就跟我说‘如果你在拍摄过程中有任何需要,随时来找我。但你要记住很重要的一点,你得拍一部斯蒂文·S·迪奈特的《环太平洋》,而不是吉尔莫·德尔·托罗的,你必须拍出自己的风格’。这个建议鼓励我去尝试自己的风格。”

可惜,《环太平洋》虽然在内地的一片叫好声中,获得近6.9亿元票房成绩,位列2013年第五,但北美只有1亿美元票房的成绩,远低于影片预期,尤其是对这类制作成本1.9亿美元的大作来说,如此低的票房几乎算是对续作判了死刑,托罗对怪兽文化的痴迷并没有将这一类型带上高峰。好在,有了万达对传奇影业的收购,才让《环太平洋:雷霆再起》有了可能。

怪兽片发展至今几十年历史,从帝国大厦上金刚的怒吼,到哥斯拉喷射着核能射线,再到巨大机器人的层出不穷,这一题材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热门、过度消费、过气、再回暖的曲线,如今既没有超级英雄片那样引领国际潮流的能力,又不会像表现现实的战争片在内地受到热捧。

起码,看上去会更加酷炫

从电影发展的角度来首,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机器人打怪兽这样或多或少散发出陈旧气息的故事,需要有人讲出新意、开拓创新。正如斯蒂文·S·迪奈特说的,“也许我会做出一些让某些死忠粉不喜欢的决定,但我如果想让这个系列延续下去,必须把握机会,冒险拓宽宇宙观,吸引更多的观众。”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