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社科院官网消息,河南省委原书记谢伏瞻已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至此,这位前“国务院首席智囊”主政地方五年后重回北京任职。
1月24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共2158人,谢伏瞻名列其中,在中共界别。
1月30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河南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172人。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也名列其中。
这种既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也当选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双重身份”,在全国较为少见。这也引起媒体对于其职务有可能调整的猜测。
两会之后的3月21日,5省区党委主要负责人职务调整,其中,王国生任河南省委委员、常委、书记,不再担任青海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王建军任青海省委书记;谢伏瞻不再担任河南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值得关注的是,新华社的这则消息中明确,谢伏瞻另有任用。
3月22日,社科院官网公布,谢伏瞻出任中国社科院院长第七任院长、党组书记。
公开资料显示,谢伏瞻生于1954年8月。1986年9月攻读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工业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后,进入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中心预测部工作,担任助理研究员。
在外界眼中,谢伏瞻是“专家型官员”、前“国务院首席智囊”。曾两次荣获中国经济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也曾两进两出国务院核心智囊机构。
1993年至2006年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13年,历任国研中心办公厅主任、国研中心副主任等职;2008年至2013年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近5年,担任主任一职。从国研中心到国务院研究室之间的“间隔”,也就是2006年10月至2008年5月,出任国家统计局局长。
国研中心和国务院研究室都是为高层决策提供服务的智库机构,国务院研究室被称为“中南海智库”,主要为国务院主要领导(总理、副总理和国务委员)服务,负责起草重要讲话,承担综合性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任务。
谢伏瞻担任国务院研究室主任的近5年间,几乎参与起草了前总理温家宝所有重要讲话,参加了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文件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起草工作,并组织起草了2009年至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全国两会闭幕后,中国政府网就曾刊发文章《国研室主任谢伏瞻解读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谢伏瞻“空降”河南,出任省长,开始了其仕途履历中第一次主政地方。3年后,2016年3月,谢伏瞻接替郭庚茂任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于1977年5月建立。第一任院长胡乔木,第二任院长马洪,第三任院长胡绳,第四任院长李铁映,第五任院长陈奎元,第六任院长王伟光。
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上,中国社科院前任院长王伟光已出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