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冯玉娟
采访 | 冯玉娟 吴金娇
编辑 | 孙策
火山石投资何时正式对外宣布成立,章苏阳已经记不清了,他甚至从没想过要记住。
“那天是愚人节吧?谁发的信息啊?”发稿是6月份,愚人节是他宣布退休的日子,首发来自一家创投媒体,这些章苏阳都不记得,“这方面我是很木的,大家感觉很有意义的日子,我一般不记得,跟我没有关系,我不会刻意去记那些东西”。
过去的
投了很多上市公司,但章苏阳说他只敲过一次钟,因为是女性创始人,格外支持下,之后的企业上市敲钟,一次都没有去过。
“去干嘛呢?无所谓,做成了就完了嘛”。但提到“激动”二字,章苏阳还是能清晰回忆起与邵亦波通电话的场景。
那是2003年6月的一个夜晚,在IDG做得风生水起的章苏阳和同事吴颖在晋江出差,晚上章苏阳接到了易趣创始人邵亦波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说,有个叫eBay的公司,愿意兼并易趣网,听到消息的章苏阳有点小激动,连声赞叹“这个事情多好啊”。
彼时,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余韵还未消退,企业和资本都在谨慎观望,没人能预测寒潮何时退去,这个时间点,有人愿意出大价钱收购,对易趣和投资方无疑是个喜讯。
最终,易趣接受了这笔交易。日后有人假设:如果当初易趣没被卖掉,或许它能成为“阿里巴巴”。但章苏阳说他从不假设,“所有的事情都不要去假设,如果假定不卖,你有一千种答案那又怎么呢?我不去想这些东西,我比较正常。”
易趣卖了,但章苏阳和易趣的缘分没有断。十三年后的一天下午,在火山石投资的办公室里,氪信创始人朱明杰和章苏阳坐到了一起,此时的章苏阳刚创办火山石不久,朱明杰也正为新一轮融资四处奔波。当天上午,朱明杰刚见完红杉资本的几位合伙人,晚上,他还要和高榕资本的三位合伙人聊聊。
“投缘”是朱明杰对这次谈话的总结。携程、eBay曾获得章苏阳的投资,而这两家公司也正是朱明杰的老东家,谈及过往,章苏阳颇具幽默地为他讲述了当年邵亦波穿着大裤衩跟自己谈融资的场景。
原以为“德高望重”的章苏阳会像徐小平老师一样和自己谈谈情怀,但让朱明杰意外的是,那天章苏阳更多是在谈技术。
“他很懂技术,可以看得很深,比别人看得更深”,朱明杰清晰地记得,谈话那天是周四,周五,章苏阳就带着火山石另外两位合伙人直接到了氪信办公室,周六就签下TS,而红杉还在等着下周一的项目过会。
好奇心
提及对章苏阳的印象词,朱明杰脱口而出“好奇心”,他回忆起氪信还在中山SOHO办公的时候。有一天章苏阳找他谈事,看到办公楼内有做洗衣机和电动车的项目,章苏阳立马走上前去,认真研究了起来,然而以往,朱明杰甚至从没关心过这些人是干嘛的。
焦梓和刘凯感觉更甚。他们一个是投资助理,一个是副总裁,都曾是章苏阳任职IDG时候的下属。理念契合、合作愉快,是他们加入这里的原因。
“跟他一起工作很开心,不太会有距离感”,焦梓说,虽然章苏阳手机玩的不是很溜,很少发朋友圈,也从不玩手游,但实际上他“非常跟进潮流”。
团队外出聚餐,章苏阳会一个人跑到附近的商场逛逛,看看是否出了新潮的东西;出席活动遇上头发长了,他会专门去趟理发店,剪发或烫发,日常他还很注重护肤……
所以即便知道章苏阳不爱运动,但听说他要练拳击的时候,焦梓也一点不感到诧异,“章总挺出其不意的,很愿意尝试一些新的东西”。
不过章苏阳说他练拳击纯粹是为了锻炼心肺,“因为我不喜欢跑步,跑步太枯燥了,我都不理解他们那帮跑马拉松的,怎么能在那跑,但是拳击,只要打个两轮,你心跳马上上去,”章苏阳手臂猛然抬高说。
小时候的章苏阳是个野性子,会练习用拳头把一块砖砸成两半,所以虽然拳法不好,但章苏阳一直觉得自己有个硬拳头。
直到某天,章苏阳练拳的时候遇到一位创业者,那个拳头让章苏阳印象深刻,“不一样,他那骨头长得特别突”,章苏阳攒起拳头,指着突起的指骨说道,“如果是拳跟拳的话就特别占优势,我跟他验了一把”,两拳相碰,有人拍了下来,章苏阳于是把这张照片换作了微信头像,至今没改。
“没有什么意义,就是说我还能跟年轻人打成一片,仅此而已”,在章苏阳看来,“喜欢不喜欢是一回事,能不能又是一回事,我感觉到在我这个岁数里,跟年轻人打交道,我还算可以的。”
“有的人在他那个年纪啊,一般板着个脸很无聊,但章总挺有意思,他是个很有人情味、很好玩的人,也是很有好奇心的人”,刘凯是个90后,初次见面,他就觉得章苏阳不太一样。
那时候,刘凯还是个在投资机构实习的学生,有一天章苏阳到复旦演讲,刘凯争取到和他交流的机会,两人约在酒店大堂聊聊。
刚进大堂,章苏阳就觉得不对,“这环境是不是太正式了!我们出去看看别的地方”,走到路边看见一家猫屎咖啡,“猫屎咖啡喝过吗”?刘凯摇摇头。“我也没喝过,就这家吧!”于是两人都尝到了人生中第一杯猫屎咖啡。
就像当年放弃国企厂长的金饭碗一样,章苏阳的选择里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基因。“做厂长不能一直保持好奇心,做厂长要保持所有的东西,今天是这样,明天还是这样”,所以对章苏阳而言,做VC好像是个必然的结果,“到目前为止,我感觉不到去干其他东西,会比干这个东西更适合我”。
经典VC
2016年4月1日,章苏阳正式对外宣布从IDG荣誉退休,没人知道接下来他会做什么,所以在那段空闲的日子里,章苏阳收到了很多提议:“是不是可以做顾问啊,venture partner啊,或者一起办个学院啊?”但最终,章苏阳还是选择了投资,宣布退休后的两个月,他创办了火山石投资。
“我想做点事,但你让我炒股,我也不会,让我去做十亿以上的东西,去跟有利益关系的人打交道,我也不愿意,我其他事都不会干,我只能干这个”,章苏阳想,假定他退休再做点VC的事,大家应该能理解。
有人说这一次他成了创业者,章苏阳极力否认,“所有投资人都不能叫创业者,所谓真正的创业者,一定是自己做公司、做业务的,而投资人只是拿了钱再放了。投资人跟创业者不一样,他承担的压力是不一样的,沉淀到最后都是创业者的压力”。
但同时,章苏阳表示自己也有压力,很好的项目没投进、投资的公司出了大问题,他都会感到焦虑,“各行各业都会有压力,关键是说他对本身的一个状态的不确定性,关键在这里”。
章苏阳很清楚自己要走的路,身处VC二十余载,章苏阳说他没有所谓钦佩的同行或对手,但他认为,在VC市场上有这么两个人是值得说的,一个是红杉资本的沈南鹏,一个是经纬中国的张颖,他们都是中国顶级投资机构的引领者,“什么道理我不知道,但他们一定是成功的”。
章苏阳没想过像他们一样成功,也没想让火山石成为第二个红杉或经纬,他不要火山石做一个大而全的公司,而是“一个精的VC,一个典型的经典VC”。
生物医疗和先进TMT是火山石打造经典VC的重点关注领域,在火山石投资的30个项目中,这两个领域的投资占比接近70%,其中,医疗项目健客网、吉因加,新技术项目Geek+都已成为行业千里马。
医学出身的刘凯,是吉因加的主导投资人,早在IDG的时候,刘凯就已经对基因测序进行了行业分析,他在学生时期的创业项目也是跟基因测序有关的,所以当吉因加出现的时候,刘凯很快就捕捉到了。
在刘凯之上的章苏阳和董叶顺,对医疗领域的投资能力也早被业界认可,专业团队的支撑,让火山石能长久且专注于医疗领域的布局。
“我们在医疗方面实际上是四样,一个是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将来可能会考虑微生物组学,另外是先进的检测和治疗仪器,第四可逐步介入新药”,对于未来的投资方向,章苏阳已经十分明确。
当被问及是否会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章苏阳表达了肯定,但他同时说道:“相互之间如果能够相互支持,这是最好的,也可以说产业链,但用产业链,大家会感觉我讲话比较土,因为有点官话,太学术了”。
就像认为“产业链”是老套的表述一样,章苏阳同样认为现在的互联网公司,从今年开始就会逐渐沦为传统意义上的公司。所以火山石要关注的,将是以智能技术为主的先进TMT。
“AI+数据,将会像当年的互联网一样,对各行各业做一次重整,医疗和智能,以智能技术为主的TMT,将来都会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对于这种交叉科学,章苏阳表现出了十足的自信,“越交叉对我们越好,最好把几个东西结合在一起,我们来判别最好。”
刘凯也深有同感,“这是科学上的趋势,每一个事情都不单单是一个学科的事情,而是多个学科的事情”,如果去看其他赛道,刘凯也不会恐慌,在他看来,跨领域投资考验的不是一个人的知识储备,而是学习能力,“VC不是靠你原来学什么来做这个,主要看你的学习能力,短时间内,两三个月能不能把这个事情搞清楚”。
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火山石的策略很简单:2到3个月,只看一个领域,先做行业分析、理清产业链,再分析现阶段产业的哪部分最适合投资,接着找出细分领域,然后见项目,见完之后假设要投,再往项目所在产业的上下游延伸。这一套逻辑,对火山石团队来说,早已驾轻就熟。
谈及机构现状,章苏阳和刘凯的回答惊人的一致:“So far so good”。火山石会做多久,章苏阳不知道,但他说,“只要能够始终跟紧这个时代,感觉到还是有投一些好公司的自信”,他都会做下去,“无非是花的精力多一点、少一点而已”。
今年是章苏阳进入VC行业的第24个年头,59岁的章苏阳依然冲在一线,他说:“我们这个行业,你必须在一线,你只要一年不在一线,你就废掉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