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诗兰黛旗下的DARPHIN朵梵最近登陆中国选择先在天猫开旗舰店。当然,据我们所知,未来线下开店亦是很快的事。
主打自然香氛、适用于敏感肌……包括以各种花卉来衬托产品和品牌。看包外有点像是走欧舒丹的路数,而产品倒是像Aesop这样的。不过,按照公司方面的讲法,目前这个品牌在国内并没有刻意对标的,朵梵填补了集团这一领域的空白。
而这样的定位应该是会迎合现代城市人的口味。官方公布的资料,这个专注于芳疗护肤的品牌诞生于1958年,在集团内部和香氛品牌祖 玛珑和设计师品牌汤姆 福特被定为在高端。
看了几款它的明星产品,其实价格还算“亲民”
也有高端的,就是除皱之类的。
雅诗兰黛引入新品可算是意料之中。众所周知,美国本土的零售业大环境不景气。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abrizio Freda此前承认,“我们的中小型品牌和旅游零售渠道,以及许多成熟市场、新兴市场一样表现强劲。正如预期所示,这种增长势头已经部分被持续的宏观挑战所抵销,这些挑战包括美国中型百货商店的零售量下降,中东市场减缓的影响,香港经济的持续疲软,以及美国和法国较上一年逊色的表现。”
不过,集团在2018年一季度的成绩亮眼——集团净销售额达到32.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8.7亿美元相比增长14%。“我们的业绩受益于中国,中国香港,旅游零售和全球线上业务的持续增长,欧洲几个成熟和新兴市场的优秀表现”Fabrizio Freda。
雅诗兰黛方面宣称,借助中国经济腾飞的东风,中国市场已跃升为公司第一大国际市场,为近年来公司保持的强劲发展势头和杰出财务表现作出了突出贡献。
几乎所有的外资美妆品牌的销量在这片沃土上得意迅猛发展。一位传统百货公司的高层告诉我,过去数年这家公司的业绩一直在下滑,“没有人来买衣服、鞋子了。但我们一楼的美妆柜台的业绩是唯一在增长的业务。”
引入新品牌无疑可以能够为大集团再抢一波粉丝。
当初引入的祖 玛珑
及汤姆 福特无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成为推动公司中国业务发展的重要助力。
这让公司方面相信,这个品牌借助东风也同样能够复制这样的成功。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我们发现天猫如今成了一些国际化妆品新品的首发地。
朵梵并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此前科蒂旗下主打健康医学护肤的Philosophy也是选择先上天猫再开线下店。好玩的是,首度进入中国的Philosophy当时甚至都连自家中方官网都未建。
还有不少人都会找代购买过的澳洲Aesop,也选择天猫国际首次进入中国。
就我们目前观察来看这些尝试对于那些小众的新品牌来说效果不错。
原因是这些品牌相对小众,所以通过数字化的精准营销和口碑传播,短时间内在中国年轻人间建立了强大的知名度,以远低于线下专柜等传统渠道运营成本迅速占领这一兴起的细分市场。这样的“发酵式”传播销售在线下任何一家城市任何一个专柜都无法达到。
成功的案例不少。比如在2017年突然流行的“安瓶”就是西班牙药妆品牌通过天猫国际成功孵化“安瓶”这一进口品类。
此后引发欧莱雅、雅诗兰黛、兰蔻等跨国500强美妆品牌效仿,也纷纷推出“安瓶”系列。
此前该西班牙品牌ISDIN的 CEO Juan Naya曾对外透露,2016年,该公司在全球营业额达1.8亿欧元,其中40%来自国际业务。2017年,ISDIN在天猫国际销售额已占其中国市场总份额的85%,按照未来三到五年中国市场规划,ISDIN八成市场份额依然会放在天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