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腾讯平均每天赚2个亿,2017年132笔投资也将迎来变现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腾讯平均每天赚2个亿,2017年132笔投资也将迎来变现期

平均一天赚2个亿,腾讯2017年成绩看起来十分亮眼,收入和盈利再一次达到一个新高度。

文|Tree

昨日(3月22日),腾讯公布了2017年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腾讯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377.6亿元,同比增长56%;年度盈利额724.71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归母净利润715.1亿元,同比增长74%。

平均一天赚2个亿,腾讯2017年成绩看起来十分亮眼,收入和盈利再一次达到一个新高度。

1

游戏撑起“半边天”

“吃鸡”手游尚未商业化

从财报各项业务成绩看,游戏依然撑起了腾讯的“半边天”。

财报显示,腾讯2017年增值服务收入1539.83亿元,占总收入的65%。相比于2016年,增值收入增长42.83%。

增值服务业务主来自网络游戏收入(手机游戏和PC端游戏)和社交网络收入(视频和直播订购、游戏虚拟道具收入)。而从腾讯第四季度增值服务业务的收入看,却出现了环比下滑,相比第三季度下滑5.2%。

在网络游戏方面,腾讯第四季度收入243.7亿元,同比增长31.95%,环比下滑9.22%;手游端第四季度实现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57.94%,环比下滑7.14%。

从以上数据看,腾讯在第四季度游戏业务出现下滑的态势。对此,腾讯解释,在PC端方面是由于第四季度虚拟道具销售推广活动较少,而手机端则由于来自角色扮演游戏及射击类手机游戏贡献减少,以及新的角色扮演手机游戏及其他新手机游戏发布排期的影响。

随着“吃鸡”游戏逐渐火热,《王者荣耀》的活跃程度逐渐减弱。腾讯推出的两款“吃鸡”游戏——《绝地求生:刺激战场》和《绝地求生:全军出击》,虽然在生存射击品类游戏中日活最高,但目前该游戏仍专注于用户体验,商业化尚未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继《王者荣耀》被人民日报“点名”之后,腾讯方面也收到外界诸多争议。不过,“小马哥”倒一直十分自信地面对外界非议。就在刚过去不久的两会上,马化腾一人“舌战群儒”,在数十位两会代表的热议中为游戏正名,此举让随后发言的政协委员王建国骂其“伪善”。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吃鸡”游戏走向商业化,未来腾讯在游戏上的收入又将升上一个台阶。但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对于游戏的正面导向依然需要注意,毕竟如果在政策上出问题,那倾塌就可能在一夜之间了。

2

社交、支付等领域表现亮眼

目标股价550港元

除了游戏这“半边天“,腾讯在其他领域的表现,也十分强劲。

财报中以下几组数据显示:

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9.89亿,同比增长11.2%。春节后,合并月活跃账户超过10亿。截止2018年1月,腾讯已推出58万个小程序,日活跃账户超过1.7亿个;

QQ月活跃账户7.83亿,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2.71亿。就QQ而言,年龄为21岁或以下用户的智能终端活跃账户同比增长,并且每个用户使用时间亦增加,表明QQ在年轻用户中有较高粘度;

QQ空间月活跃账户5.63亿,校园空间进一步提升高中及大学覆盖率;

媒体广告收入增长22%,达到41.21亿元,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82.4亿元,增长68%,网络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9%;

腾讯视频日活跃账户截止2017年第四季度达到1.37亿,同比增长44%,订阅用户达到5600万,同比增长121%。

游戏的“霸主”地位、社交领域的垄断、移动支付的大举入侵、小程序的崛起、泛娱乐的发展……腾讯帝国已经在线上线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一步步占领市场优势。

针对腾讯2017年业绩,摩根士丹利今日也发布投资研究报告,对腾讯股票给出了“增持”评级,目标股价定为550港元。截止今日收盘,腾讯股价为439.4港元,总市值突破4.17万亿港元。

摩根士丹利目标股价与腾讯股价走势图对比

3

2017年132笔投资

项目逐步上市迎来收割期

与此同时,在公布财报的同一天,腾讯又以约3.69亿欧元(约人民币28.62亿元)的价格,收购育碧5%的股份,并与其达成战略合作,将在中国市场引入多款育碧研发的PC、手机游戏。

育碧是全球领先的视频游戏开发商,腾讯的入股可以说是“强强联手”,腾讯可以吸收育碧旗下诸多知名游戏,丰富了腾讯的“游戏IP库”,育碧也通过腾讯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

在腾讯的发展路径上,投资的步伐一直也走得很快,而2017年,腾讯的投资业务也变得“高调”起来。

从财报看,腾讯年度收入成本达到1208亿元,同比增长79%,主要来自包括订购视频等内容和直播服务的内容成本、投资成本、支付相关和云等技术扩大投入等。

据IT桔子收录统计,腾讯在2017年共计132笔投资,从数量上看,超过该年阿里巴巴和百度的投资总和,领域涉及游戏、动漫、媒体、社交、出行、通信等方方面面,包括摩拜单车、蔚来汽车、耀客传媒、快手、美团点评、京东物流、万达商业、海澜之家、永辉超市等。

可见,除了文化领域,腾讯在新零售和新消费领域也在投资布局。

而在今年3月还未过完,腾讯又做出了20笔投资,包括E轮40亿元的斗鱼TV、B轮4.6亿美元的虎牙直播、33.17亿元战略投资新丽传媒等,几乎每天都在“买买买”。

不过,腾讯的投资也逐渐收割变现,截止2017年12月31日止,腾讯其他收益净额合计201.4亿元,主要包括因若干投资公司的陆续上市,如易鑫、Netmarble、Sea、众安保险及搜狗的首次公开售股等。

另外,快手、斗鱼和虎牙于近期先后公布了IPO计划,腾讯早些年投资的B站也即将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拥有庞大业务体系的腾讯帝国也逐渐迎来它的“投资回报期”。

马化腾在昨日下午香港举行的业绩会上,表示将继续增加于视频、支付、云、人工智能及智能零售等领域的投资,这将会在短期内对盈利有些影响,但预计这些投资将成为长期增长的主要动力。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腾讯

5.8k
  • 腾讯混元视频生成工具全新开源
  • DeepSeek致谢腾讯技术团队:对DeepEP的优化,是一次“huge speedup”代码贡献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腾讯平均每天赚2个亿,2017年132笔投资也将迎来变现期

平均一天赚2个亿,腾讯2017年成绩看起来十分亮眼,收入和盈利再一次达到一个新高度。

文|Tree

昨日(3月22日),腾讯公布了2017年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腾讯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377.6亿元,同比增长56%;年度盈利额724.71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归母净利润715.1亿元,同比增长74%。

平均一天赚2个亿,腾讯2017年成绩看起来十分亮眼,收入和盈利再一次达到一个新高度。

1

游戏撑起“半边天”

“吃鸡”手游尚未商业化

从财报各项业务成绩看,游戏依然撑起了腾讯的“半边天”。

财报显示,腾讯2017年增值服务收入1539.83亿元,占总收入的65%。相比于2016年,增值收入增长42.83%。

增值服务业务主来自网络游戏收入(手机游戏和PC端游戏)和社交网络收入(视频和直播订购、游戏虚拟道具收入)。而从腾讯第四季度增值服务业务的收入看,却出现了环比下滑,相比第三季度下滑5.2%。

在网络游戏方面,腾讯第四季度收入243.7亿元,同比增长31.95%,环比下滑9.22%;手游端第四季度实现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57.94%,环比下滑7.14%。

从以上数据看,腾讯在第四季度游戏业务出现下滑的态势。对此,腾讯解释,在PC端方面是由于第四季度虚拟道具销售推广活动较少,而手机端则由于来自角色扮演游戏及射击类手机游戏贡献减少,以及新的角色扮演手机游戏及其他新手机游戏发布排期的影响。

随着“吃鸡”游戏逐渐火热,《王者荣耀》的活跃程度逐渐减弱。腾讯推出的两款“吃鸡”游戏——《绝地求生:刺激战场》和《绝地求生:全军出击》,虽然在生存射击品类游戏中日活最高,但目前该游戏仍专注于用户体验,商业化尚未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继《王者荣耀》被人民日报“点名”之后,腾讯方面也收到外界诸多争议。不过,“小马哥”倒一直十分自信地面对外界非议。就在刚过去不久的两会上,马化腾一人“舌战群儒”,在数十位两会代表的热议中为游戏正名,此举让随后发言的政协委员王建国骂其“伪善”。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吃鸡”游戏走向商业化,未来腾讯在游戏上的收入又将升上一个台阶。但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对于游戏的正面导向依然需要注意,毕竟如果在政策上出问题,那倾塌就可能在一夜之间了。

2

社交、支付等领域表现亮眼

目标股价550港元

除了游戏这“半边天“,腾讯在其他领域的表现,也十分强劲。

财报中以下几组数据显示:

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9.89亿,同比增长11.2%。春节后,合并月活跃账户超过10亿。截止2018年1月,腾讯已推出58万个小程序,日活跃账户超过1.7亿个;

QQ月活跃账户7.83亿,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2.71亿。就QQ而言,年龄为21岁或以下用户的智能终端活跃账户同比增长,并且每个用户使用时间亦增加,表明QQ在年轻用户中有较高粘度;

QQ空间月活跃账户5.63亿,校园空间进一步提升高中及大学覆盖率;

媒体广告收入增长22%,达到41.21亿元,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82.4亿元,增长68%,网络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9%;

腾讯视频日活跃账户截止2017年第四季度达到1.37亿,同比增长44%,订阅用户达到5600万,同比增长121%。

游戏的“霸主”地位、社交领域的垄断、移动支付的大举入侵、小程序的崛起、泛娱乐的发展……腾讯帝国已经在线上线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一步步占领市场优势。

针对腾讯2017年业绩,摩根士丹利今日也发布投资研究报告,对腾讯股票给出了“增持”评级,目标股价定为550港元。截止今日收盘,腾讯股价为439.4港元,总市值突破4.17万亿港元。

摩根士丹利目标股价与腾讯股价走势图对比

3

2017年132笔投资

项目逐步上市迎来收割期

与此同时,在公布财报的同一天,腾讯又以约3.69亿欧元(约人民币28.62亿元)的价格,收购育碧5%的股份,并与其达成战略合作,将在中国市场引入多款育碧研发的PC、手机游戏。

育碧是全球领先的视频游戏开发商,腾讯的入股可以说是“强强联手”,腾讯可以吸收育碧旗下诸多知名游戏,丰富了腾讯的“游戏IP库”,育碧也通过腾讯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

在腾讯的发展路径上,投资的步伐一直也走得很快,而2017年,腾讯的投资业务也变得“高调”起来。

从财报看,腾讯年度收入成本达到1208亿元,同比增长79%,主要来自包括订购视频等内容和直播服务的内容成本、投资成本、支付相关和云等技术扩大投入等。

据IT桔子收录统计,腾讯在2017年共计132笔投资,从数量上看,超过该年阿里巴巴和百度的投资总和,领域涉及游戏、动漫、媒体、社交、出行、通信等方方面面,包括摩拜单车、蔚来汽车、耀客传媒、快手、美团点评、京东物流、万达商业、海澜之家、永辉超市等。

可见,除了文化领域,腾讯在新零售和新消费领域也在投资布局。

而在今年3月还未过完,腾讯又做出了20笔投资,包括E轮40亿元的斗鱼TV、B轮4.6亿美元的虎牙直播、33.17亿元战略投资新丽传媒等,几乎每天都在“买买买”。

不过,腾讯的投资也逐渐收割变现,截止2017年12月31日止,腾讯其他收益净额合计201.4亿元,主要包括因若干投资公司的陆续上市,如易鑫、Netmarble、Sea、众安保险及搜狗的首次公开售股等。

另外,快手、斗鱼和虎牙于近期先后公布了IPO计划,腾讯早些年投资的B站也即将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拥有庞大业务体系的腾讯帝国也逐渐迎来它的“投资回报期”。

马化腾在昨日下午香港举行的业绩会上,表示将继续增加于视频、支付、云、人工智能及智能零售等领域的投资,这将会在短期内对盈利有些影响,但预计这些投资将成为长期增长的主要动力。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