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能源也有环境问题 要页岩气还是要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能源也有环境问题 要页岩气还是要水?

页岩气属于新能源,但仍不算绿色能源,页岩气开发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似乎难以躲开环境问题的考验。

页岩气引发的新能源革命早已成为热点话题。随着传统能源体系受到冲击,一些国家将大量资源投向了页岩气开发,并从中获得了丰厚回报。

美国是页岩气发展最快的国家。美国天然气联盟(America's Natural Gas Alliance)的研究显示,2010年,页岩气产业给美国总计带来了60万个工作岗位,并创造了770亿美元的GDP。该联盟预计,2015年页岩气产业将给美国总计带来87万个工作岗位,并将创造1,180亿美元的GDP。

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页岩气产量约为2,750亿立方米,当年中国页岩气产量仅为2.76亿立方米。但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的估算,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技术可采页岩气资源,储量达1,115万亿立方米,几乎是美国的两倍。

不过,开发这些储量似乎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页岩气属于新能源,但仍不算绿色能源,页岩气开发似乎难以躲开环境问题的考验。

开采页岩气需要使用一种被称为“水力压裂”的技术,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在一些地区,大量用水可能影响居民、其他行业和自然生态。

另外,“水力压裂”后产生的废水可能包含有毒化学物质,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这些废水的排放将导致钻井周边地区受到污染。

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 Institute)在9月份发布的报告中分析了中国页岩气开发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报告称,中国对页岩气的勘探最开始集中在四川盆地,在过去几年内钻了大约100口井,之后又发现塔里木盆地拥有中国页岩气资源的最大储存量。

但报告表示,超过60%的中国页岩气场分布在基准水资源压力高到极高、或者干旱的区域。塔里木盆地拥有中国页岩气资源的最大储存量,但该区域的页岩气场有超过95%的面积不仅面临极高基准水资源压力或干旱的情况,还面临极高地下水资源压力和水资源季节波动性的威胁。

不仅是中国,即便在水资源较为充足的美国,页岩气开采在经历了多年的繁荣发展后,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环境问题。

去年,美国杜克大学的学者们研究了马赛勒斯页岩(Marcellus Shale)废水排放对美国宾州西部水质的影响,并在美国化学学会旗下《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了论文

研究人员发现,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页岩油气开采所带来的废水有时仅仅通过盐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随后被直接排放至当地河流中。河流下游的氯元素和溴元素浓度都超过了应有的水平。此外,在废水排放点,放射性排放物镭226的浓度较上游高出了200倍以上,甚至超过了核废水排放时所规定的最高浓度。

同样在去年,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的学者也进行了研究。他们对德克萨斯州北部巴涅特页岩(Barnett Shale)周围100个私人水井进行了取样,发现在油气井的三公里内,一些水样的砷、硒、锶和可溶固态物含量超出了美国环保署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上述两篇论文分别提到的马赛勒斯页岩和巴涅特页岩,都属于美国页岩气开采的热点地区。

今年8月份,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全国“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会议上表示,力争到2020年使中国页岩气产量达到300亿立方米。2012年发布的“十二五”页岩气发展规划显示,当时的计划是2020年页岩气产量达到600-1000亿立方米,这意味着现在的产量目标至少下调了50%。

这种做法或许是对的。中国页岩气开采技术较为落后,相关环保措施也没有完全提上日程。在这种现状下,要水比要页岩气似乎更为明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能源也有环境问题 要页岩气还是要水?

页岩气属于新能源,但仍不算绿色能源,页岩气开发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似乎难以躲开环境问题的考验。

页岩气引发的新能源革命早已成为热点话题。随着传统能源体系受到冲击,一些国家将大量资源投向了页岩气开发,并从中获得了丰厚回报。

美国是页岩气发展最快的国家。美国天然气联盟(America's Natural Gas Alliance)的研究显示,2010年,页岩气产业给美国总计带来了60万个工作岗位,并创造了770亿美元的GDP。该联盟预计,2015年页岩气产业将给美国总计带来87万个工作岗位,并将创造1,180亿美元的GDP。

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页岩气产量约为2,750亿立方米,当年中国页岩气产量仅为2.76亿立方米。但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的估算,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技术可采页岩气资源,储量达1,115万亿立方米,几乎是美国的两倍。

不过,开发这些储量似乎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页岩气属于新能源,但仍不算绿色能源,页岩气开发似乎难以躲开环境问题的考验。

开采页岩气需要使用一种被称为“水力压裂”的技术,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在一些地区,大量用水可能影响居民、其他行业和自然生态。

另外,“水力压裂”后产生的废水可能包含有毒化学物质,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这些废水的排放将导致钻井周边地区受到污染。

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 Institute)在9月份发布的报告中分析了中国页岩气开发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报告称,中国对页岩气的勘探最开始集中在四川盆地,在过去几年内钻了大约100口井,之后又发现塔里木盆地拥有中国页岩气资源的最大储存量。

但报告表示,超过60%的中国页岩气场分布在基准水资源压力高到极高、或者干旱的区域。塔里木盆地拥有中国页岩气资源的最大储存量,但该区域的页岩气场有超过95%的面积不仅面临极高基准水资源压力或干旱的情况,还面临极高地下水资源压力和水资源季节波动性的威胁。

不仅是中国,即便在水资源较为充足的美国,页岩气开采在经历了多年的繁荣发展后,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环境问题。

去年,美国杜克大学的学者们研究了马赛勒斯页岩(Marcellus Shale)废水排放对美国宾州西部水质的影响,并在美国化学学会旗下《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了论文

研究人员发现,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页岩油气开采所带来的废水有时仅仅通过盐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随后被直接排放至当地河流中。河流下游的氯元素和溴元素浓度都超过了应有的水平。此外,在废水排放点,放射性排放物镭226的浓度较上游高出了200倍以上,甚至超过了核废水排放时所规定的最高浓度。

同样在去年,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的学者也进行了研究。他们对德克萨斯州北部巴涅特页岩(Barnett Shale)周围100个私人水井进行了取样,发现在油气井的三公里内,一些水样的砷、硒、锶和可溶固态物含量超出了美国环保署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上述两篇论文分别提到的马赛勒斯页岩和巴涅特页岩,都属于美国页岩气开采的热点地区。

今年8月份,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全国“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会议上表示,力争到2020年使中国页岩气产量达到300亿立方米。2012年发布的“十二五”页岩气发展规划显示,当时的计划是2020年页岩气产量达到600-1000亿立方米,这意味着现在的产量目标至少下调了50%。

这种做法或许是对的。中国页岩气开采技术较为落后,相关环保措施也没有完全提上日程。在这种现状下,要水比要页岩气似乎更为明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