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六月份有机食品零售商Whole Foods全食超市被收购登上各大版头条以来,零售业一众商家便惶惶不可终日,外界对于收购者电商巨头、利润收割机、行业搅局者Amazon后期计划的揣测也甚嚣尘上。
“外星人”搅局
在Amazon以137亿美元收购Whole Foods后,虽然后者店铺数量不到500家,但“外星人”的这种扩张明显刺激了传统商店不惜花费血本进行变革。于此同时,投资者见风使舵,从今年到现在Kroger和Walmart的股票市场市值合起来已缩水超过300亿美元。
与业内拥有改革条件和资源的巨头们不同,杂货零售小玩家则面临更大风险——Southeastern Grocers东南食品超市与上几周宣布重组,关闭全美700家门店中的94家。紧接着,总部位于纽约、拥有170家门店的TopsFriendly Markets也申请了破产。
即使在收购之前,食品超市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微薄的利润、激烈的竞争,还有整个行业整整五年平均只有2%的缓慢增长已经将他们慢慢推向悬崖的边缘。
“1美元”食品店和药房明显增加,餐包行业的兴起也让食品超市失去了一部分消费者的关注。 一些连锁店在关闭,外来者入侵却呈野火燎原之势。
来自德国连锁超市Lidl门店一开,便会让竞争对手不得不以降价来求生存——在美国全境拥有1,750家商店的Aldi,近五年来大兴土木,在1,300家门店的重新装潢上投入500亿美元的同时,又推出另外近750家新址——三年来,品牌销售的有机增长已经超过200%。
虽然距交易达成时隔一年,面对哀鸿遍野的食品零售,Amazon还没有完全透露自己的计划,但他显然是带着雄心而来。
品牌+多渠道机会
Whole Foods通过Amazon获得了更广的线上曝光,而Amazon通过WholeFoods增加了实体分布。
对于Amazon来说,Whole Foods填补了自己在食品超市行业被视为“不正经网络公司”的短板。虽然公司可以自己搭建实体平台,但使业务规模增长既花钱又耗时;同时,继续以在线的方式兜售食品,始终也打破不了利润微薄的怪圈,在长期发展上有损公司的盈利能力。
Whole Foods的出现,将Amazon的食品业务提高到了一个新台阶——不仅有现成的业务平台,还有技术和供应链支持,同时还为Amazon提供了一个最终可以在自己网络平台上进行销售的知名品牌。
有趣的是,美国民众对于在线购买食物仍心存芥蒂。借用Whole Foods在行业内的地位和声誉,Amazon在线销售食品的质量、新鲜程度和信用度都可以得到保证——完成了Amazon自己依靠单一品牌无法达成的任务。
目前,只有一些Amazon的消费者会在Whole Foods购买食品,将后者门店设置成取货点,人流量和销售额都会提高。同时,对于Amazon来说,将智能助理Echo或者平板电脑等公司自己研发的产品放入这些门店,WholeFoods便在自己的市场营销和供应链中扮演崭新角色。
但是,机会总是伴有危险,在新管理体制下,这家在线巨头面临着诸多挑战——新库存系统的采用、空旷的货架……导致了来自多个城市Whole Foods消费者的抱怨,不过Amazon面临的最大危机还不是这个——也许这艘搭载了Whole Foods的小船说翻就翻?
Whole Foods在过去经营各城市不同门店时更像独立的食品杂货店——允许各自为政,在库存和货架管理上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被称为Foragers(食物搜集者)的员工会在当地寻找像自制果酱或者蘸汁这样产品进行采购,而产品的制造者会负责库存,WholeFoods也会给他们机会来在店内展示自己的商品或是与顾客面对面地建立联系。
但自收购以来,Whole Foods的高级管理层已更换了大部分人马,虽然CEOJohn Mackey在公司被收购前曾出言保证“支持当地产品和供应商”,但是WholeFoods已经逐渐转向另外一种模式——在对产品展示向本地食品制造者征收一定费用的同时,采用Walmart等统超市使用的中心化库存管理系统。
在放弃利用本地员工寻找本地商品的同时,公司不仅向产品展示收费,也会同时要求销售超过30万美元的商家根据产品种类和送货情况支付3%-5%的费用——这引起了众多小型本地食品供应商的抵触情绪。在此种情况下,大家对于商店中”大品牌可以无限制打压小制造商”的担忧同也到达顶峰。
由此,Whole Foods不得不在这周一召集一部分供应商解释此事。
虽然针对被Amazon收购后的Whole Foods讨伐之声不绝,但一些老朋友还是对其抱有乐观态度。
20世纪90年代初期,Whole Foods用赏心悦目的设计和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种类将一个家庭作坊式的沉睡产业变为一个500亿规模的市场。同时,公司也成为这些产品通向大众市场的主要桥梁。
Natasha Case在回忆起自己的品牌冰淇淋频Coolhaus首次登上WholeFoods货架时的情景,不由得露出微笑:WholeFoods在生产制造、包装、口味选择、价格设定上都帮了她大忙,公司还帮她免费设计了印有创始人照片和品牌故事的广告宣传画。
尽管感受到了一些来自Amazon的轻视,但是“Whole Foods有20多年的历史,那些让这个品牌成功的特质,也是收购者Amazon会选择它的原因——WholeFoods总可以在任何人之前把握住市场的趋势。”某食品品牌创始人这么评价。
启示录
现在,Whole Foods仍然是小食品品牌通向大众市场的桥梁,与此同时,品牌严格选择上架产品的标准也给那些进入货架的品牌贴上了高质量的标签,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也许,Amazon会再创Whole Foods的辉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