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代言人这个“1”,你用对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代言人这个“1”,你用对了吗?

赚钱难,花钱更难。

作者:师姐

众所周知,在数学的算法中,1+1=2。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1+1>2,也就是我们俗称的“1+1>2效应”,即充分发挥每一个“1”的价值,并让其产生相互的协同作用。

这个3月,欧诗漫携旗下面膜全新代言人林更新,通过自制微综艺——《寻白记》,也佐证了“1+1>2”效应。并由此实现了品牌、代言人、营销方式三方面价值的最大化。

2月26日,在欧诗漫方面宣布林更新为其面膜全新代言人的同时,也结合林更新“美白探寻官”的身份,抛出欧诗漫自制微综艺《寻白记》预告,引发粉丝期待及网络热议。

3月8日,林更新微博首发《寻白记》视频第一集,便在24小时之内收获了全网1300万次的播放量、16万次的微博转发量以及10万次的点赞量。截至目前,#林更新寻白记#这一话题在微博已获得1.8亿次阅读、108.9万次讨论。

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化妆品品牌聘请明星作为代言人,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一系列营销活动,早已称不上新鲜事儿。可以说,自化妆品行业盛行“明星代言”的风气以来,品牌方搭载明星的影响力及号召力,进行自我形象的传播,已然大势所趋。

不过,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在此过程中也造成了品牌、代言人、营销方式三方面的脱节。典型如,此前某国产品牌形象代言人受邀参与一档国内综艺节目,在节目中使用、露出的却是另一国外品牌的护肤品。由此,引发网友对于“明星自用产品”和“明星代言产品”的热议。

显然,消费者因“爱豆”代言了某款产品,进而产生购买行为的现象是现实存在的。而这一点,也正是明星代言的重要价值之一。表面上来看,消费者争论或不满的,是爱豆这种稍带些“欺骗”意味的代言方式。但究其根本,或许还在于品牌、代言人及营销方式三者未能实现有效融合,以打动消费者。

不难发现,以往品牌及代言人与消费者的沟通,大多通过电视广告实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一沟通方式或许更为多样化,但同时,品牌们也仍在寻找更为有效且接地气的营销方式,来“讨好”消费者,例如各种层出不穷的跨界、蹭热门IP等。

也就意味着,当下品牌代言人于消费者而言,不再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画中人”,而更应该走出荧幕与之进行互动。也只有这样,品牌才能进一步通过代言人发挥其影响力。

此次欧诗漫《寻白记》独创的浸入式“微综艺”,让代言人林更新走出大荧幕来到“珍珠之源”德清,围绕“珍珠白要你真的白”主题,以美白探寻官的视角展开寻白奇妙旅程,并通过林更新的“东北式唠嗑”,将欧诗漫五十年珍珠美肤历史娓娓道来。这一做法,不仅打破了浸入式营销在线下难以大范围开展、场景化营销局限于线下的状况,更集综艺感、趣味性、代入感于一体,深层次彰显了品牌与代言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相认同。

另外,除品牌代言人的“称职”表现外,品牌本身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亦扮演着关键角色。

如3月9日,林更新一条“大概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微博,配图是敷着面膜的他。随后,欧诗漫官方微博便转发了这条微博并附文“有点眼熟”,得到了粉丝们的挑逗和逼问,“怎么眼熟,说出来”。

紧接着,3月10日,欧诗漫官方微博又发布一条微博,邀请粉丝参与互动获取林更新寻白礼,紧追第一集播出的舆论热度,延续粉丝效应。至此,便有粉丝直接留言询问其下一集《寻白记》的播出时间,表示“剧荒了急需输血”。

这一过程中,“欧诗漫”、“林更新”、“《寻白记》”、“消费者”四个元素一直紧密相连,且将欧诗漫品牌的传播面和影响力扩散到最大化。显然,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代言人、营销方式三个层面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消费者或许需要更加新颖的营销方式、更帅气的代言人以及更接地气的品牌,但唯有将这些层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踩中他们的消费节奏,进一步为品牌的发展助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代言人这个“1”,你用对了吗?

赚钱难,花钱更难。

作者:师姐

众所周知,在数学的算法中,1+1=2。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1+1>2,也就是我们俗称的“1+1>2效应”,即充分发挥每一个“1”的价值,并让其产生相互的协同作用。

这个3月,欧诗漫携旗下面膜全新代言人林更新,通过自制微综艺——《寻白记》,也佐证了“1+1>2”效应。并由此实现了品牌、代言人、营销方式三方面价值的最大化。

2月26日,在欧诗漫方面宣布林更新为其面膜全新代言人的同时,也结合林更新“美白探寻官”的身份,抛出欧诗漫自制微综艺《寻白记》预告,引发粉丝期待及网络热议。

3月8日,林更新微博首发《寻白记》视频第一集,便在24小时之内收获了全网1300万次的播放量、16万次的微博转发量以及10万次的点赞量。截至目前,#林更新寻白记#这一话题在微博已获得1.8亿次阅读、108.9万次讨论。

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化妆品品牌聘请明星作为代言人,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一系列营销活动,早已称不上新鲜事儿。可以说,自化妆品行业盛行“明星代言”的风气以来,品牌方搭载明星的影响力及号召力,进行自我形象的传播,已然大势所趋。

不过,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在此过程中也造成了品牌、代言人、营销方式三方面的脱节。典型如,此前某国产品牌形象代言人受邀参与一档国内综艺节目,在节目中使用、露出的却是另一国外品牌的护肤品。由此,引发网友对于“明星自用产品”和“明星代言产品”的热议。

显然,消费者因“爱豆”代言了某款产品,进而产生购买行为的现象是现实存在的。而这一点,也正是明星代言的重要价值之一。表面上来看,消费者争论或不满的,是爱豆这种稍带些“欺骗”意味的代言方式。但究其根本,或许还在于品牌、代言人及营销方式三者未能实现有效融合,以打动消费者。

不难发现,以往品牌及代言人与消费者的沟通,大多通过电视广告实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一沟通方式或许更为多样化,但同时,品牌们也仍在寻找更为有效且接地气的营销方式,来“讨好”消费者,例如各种层出不穷的跨界、蹭热门IP等。

也就意味着,当下品牌代言人于消费者而言,不再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画中人”,而更应该走出荧幕与之进行互动。也只有这样,品牌才能进一步通过代言人发挥其影响力。

此次欧诗漫《寻白记》独创的浸入式“微综艺”,让代言人林更新走出大荧幕来到“珍珠之源”德清,围绕“珍珠白要你真的白”主题,以美白探寻官的视角展开寻白奇妙旅程,并通过林更新的“东北式唠嗑”,将欧诗漫五十年珍珠美肤历史娓娓道来。这一做法,不仅打破了浸入式营销在线下难以大范围开展、场景化营销局限于线下的状况,更集综艺感、趣味性、代入感于一体,深层次彰显了品牌与代言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相认同。

另外,除品牌代言人的“称职”表现外,品牌本身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亦扮演着关键角色。

如3月9日,林更新一条“大概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微博,配图是敷着面膜的他。随后,欧诗漫官方微博便转发了这条微博并附文“有点眼熟”,得到了粉丝们的挑逗和逼问,“怎么眼熟,说出来”。

紧接着,3月10日,欧诗漫官方微博又发布一条微博,邀请粉丝参与互动获取林更新寻白礼,紧追第一集播出的舆论热度,延续粉丝效应。至此,便有粉丝直接留言询问其下一集《寻白记》的播出时间,表示“剧荒了急需输血”。

这一过程中,“欧诗漫”、“林更新”、“《寻白记》”、“消费者”四个元素一直紧密相连,且将欧诗漫品牌的传播面和影响力扩散到最大化。显然,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代言人、营销方式三个层面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消费者或许需要更加新颖的营销方式、更帅气的代言人以及更接地气的品牌,但唯有将这些层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踩中他们的消费节奏,进一步为品牌的发展助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