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个意大利工程师眼中的中国彩妆市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个意大利工程师眼中的中国彩妆市场

研发越复杂,体验越便捷。

作者:晓晓

1972年诞生于世界彩妆之都意大利伦巴第大区的米兰,莹特丽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代加工企业,彩妆自然也成为其扬名立万的标签。

从意大利到中国,现任莹特丽(中国区)彩妆研发总监的Cecilia Almasio,将优秀的彩妆研发及管理经验带入中国,在此期间,她也对中国彩妆市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进入中国

有机化学专业毕业的Cecilia,她的彩妆研发事业从意大利起航,并于2014年进入莹特丽意大利公司。

▍Cecilia

事实上,意大利不仅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彩妆产业,同时也是时装大国。据华丽志报道,全球约65%的彩妆产品都产自意大利的伦巴第大区。而莹特丽的诞生地米兰则被誉为时装之都,时尚的摇篮。环境的孕育,使得意大利的彩妆研发被赋予了更多的流行元素。

“相比中国,一个产品会在市场上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言,意大利的彩妆推陈出新则要快得多。”在Cecilia看来,彩妆研发创新一方面是基于技术,这一部分是建立在化学逻辑之上,有着相对严密的程序。另一方面,灵感源于生活、食物、时装、时尚等方方面面,流行的一切皆可应用其中。“我们设计的产品要走在潮流的前面,至少要和潮流同步。”

2015年12月,随着莹特丽在中国彩妆研发中心成立,Cecilia也于2016年来到中国,目前负责莹特丽科技(苏州)和莹特菲勒(上海)的彩妆研发工作。其主攻领域也由最初的笔类产品开发,扩大到目前涉及粉类、口红、睫毛膏、眼线液等彩妆全品类的研发。

感受市场变化与需求差异

在不算长的中国工作经历中,Cecilia很快意识到中国彩妆市场的良好发展潜能。从口红的多样化需求,到眉妆的流行,再到眼影产品的使用,她看到了一派健康向荣的景象。

▍莹特丽科技(苏州)工厂

Cecilia明显感受到的一个现象是中国市场“口红经济”的爆发,随着彩妆消费的成熟,口红产品已逐渐覆盖所有的色彩、质地和不同形态,她认为消费对色彩的需求也更多了。

“刚到上海,我就看到街头上许多发色各异的年轻女孩。”这让她很受触动。而在此之前,她传统认知中的中国女性是相对内敛和含蓄的。比如,欧美人所使用的色彩感很强的眼影产品对于中国女性来说则显得太过大胆。

一方面是中国市场对于彩妆的需求日益旺盛,而另一方面,如何正视欧美与中国市场的需求差异,将自身的研发经验与中国市场结合,开发出更贴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彩妆产品,成为Cecilia进入中国后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

比如,基于欧美女性的眼部结构比较立体、深邃,而亚洲女性则相对扁平化的差异,二者对眼部彩妆产品的需求也不同。“在眼线产品的使用上,亚洲女性更容易造成晕染,同样的眼影产品她们的使用效果也完全不一样。”Cecilia表示,此前主要针对欧美消费者开发的一些彩妆产品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产品研发:复杂与简单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入了解这一需求差异后,其团队于近期研发的一款眼线液笔,不仅在出水性以及防水性上有着出色表现,抗晕染力则成为一大突出亮点,在中国市场受到欢迎。

▍莹特丽实验室

另外,在她看来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以便捷著称的气垫类产品风靡亚洲,而欧美消费者则较常使用粉刷式上妆的粉底产品。“当然,通常在亚洲获得成功的创新产品也会被欧美研发中心所借鉴,比如,根据欧美市场需求在气垫产品上做出创新升级,这将会是一大突破。”

作为配方师以及技术管理人员,Cecilia也不断强调团队合作的力量。“市场变化很快,要在现有条件下结合各方力量缩短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她表示,一个产品从市场调查、配方开发、包材到生产,涉及到很多个部门,一个成功产品是一个团队各个部门协力合作的结果。

“我们每天都在面临着挑战。”Cecilia表示,一个创新产品的研发周期至少需要一年。虽然彩妆的基础研发并不复杂,但是在肤感、色彩和持久度上始终可以要求更好。同时,如何让配方里的原料相容性更好,如何让产品保持更好的稳定性,也是需要不断打磨和研究的重点。另一方面,在她看来,中国市场对于价格会更敏感,如何保证在同等品质下做出成本更低的产品,也将是非常有价值的创新。

“产品在我们手中经历了繁复的研发程序,从而到了消费者手中时,它就会变得很简单了。”在采访结束时,Cecilia如此总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个意大利工程师眼中的中国彩妆市场

研发越复杂,体验越便捷。

作者:晓晓

1972年诞生于世界彩妆之都意大利伦巴第大区的米兰,莹特丽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代加工企业,彩妆自然也成为其扬名立万的标签。

从意大利到中国,现任莹特丽(中国区)彩妆研发总监的Cecilia Almasio,将优秀的彩妆研发及管理经验带入中国,在此期间,她也对中国彩妆市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进入中国

有机化学专业毕业的Cecilia,她的彩妆研发事业从意大利起航,并于2014年进入莹特丽意大利公司。

▍Cecilia

事实上,意大利不仅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彩妆产业,同时也是时装大国。据华丽志报道,全球约65%的彩妆产品都产自意大利的伦巴第大区。而莹特丽的诞生地米兰则被誉为时装之都,时尚的摇篮。环境的孕育,使得意大利的彩妆研发被赋予了更多的流行元素。

“相比中国,一个产品会在市场上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言,意大利的彩妆推陈出新则要快得多。”在Cecilia看来,彩妆研发创新一方面是基于技术,这一部分是建立在化学逻辑之上,有着相对严密的程序。另一方面,灵感源于生活、食物、时装、时尚等方方面面,流行的一切皆可应用其中。“我们设计的产品要走在潮流的前面,至少要和潮流同步。”

2015年12月,随着莹特丽在中国彩妆研发中心成立,Cecilia也于2016年来到中国,目前负责莹特丽科技(苏州)和莹特菲勒(上海)的彩妆研发工作。其主攻领域也由最初的笔类产品开发,扩大到目前涉及粉类、口红、睫毛膏、眼线液等彩妆全品类的研发。

感受市场变化与需求差异

在不算长的中国工作经历中,Cecilia很快意识到中国彩妆市场的良好发展潜能。从口红的多样化需求,到眉妆的流行,再到眼影产品的使用,她看到了一派健康向荣的景象。

▍莹特丽科技(苏州)工厂

Cecilia明显感受到的一个现象是中国市场“口红经济”的爆发,随着彩妆消费的成熟,口红产品已逐渐覆盖所有的色彩、质地和不同形态,她认为消费对色彩的需求也更多了。

“刚到上海,我就看到街头上许多发色各异的年轻女孩。”这让她很受触动。而在此之前,她传统认知中的中国女性是相对内敛和含蓄的。比如,欧美人所使用的色彩感很强的眼影产品对于中国女性来说则显得太过大胆。

一方面是中国市场对于彩妆的需求日益旺盛,而另一方面,如何正视欧美与中国市场的需求差异,将自身的研发经验与中国市场结合,开发出更贴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彩妆产品,成为Cecilia进入中国后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

比如,基于欧美女性的眼部结构比较立体、深邃,而亚洲女性则相对扁平化的差异,二者对眼部彩妆产品的需求也不同。“在眼线产品的使用上,亚洲女性更容易造成晕染,同样的眼影产品她们的使用效果也完全不一样。”Cecilia表示,此前主要针对欧美消费者开发的一些彩妆产品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产品研发:复杂与简单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入了解这一需求差异后,其团队于近期研发的一款眼线液笔,不仅在出水性以及防水性上有着出色表现,抗晕染力则成为一大突出亮点,在中国市场受到欢迎。

▍莹特丽实验室

另外,在她看来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以便捷著称的气垫类产品风靡亚洲,而欧美消费者则较常使用粉刷式上妆的粉底产品。“当然,通常在亚洲获得成功的创新产品也会被欧美研发中心所借鉴,比如,根据欧美市场需求在气垫产品上做出创新升级,这将会是一大突破。”

作为配方师以及技术管理人员,Cecilia也不断强调团队合作的力量。“市场变化很快,要在现有条件下结合各方力量缩短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她表示,一个产品从市场调查、配方开发、包材到生产,涉及到很多个部门,一个成功产品是一个团队各个部门协力合作的结果。

“我们每天都在面临着挑战。”Cecilia表示,一个创新产品的研发周期至少需要一年。虽然彩妆的基础研发并不复杂,但是在肤感、色彩和持久度上始终可以要求更好。同时,如何让配方里的原料相容性更好,如何让产品保持更好的稳定性,也是需要不断打磨和研究的重点。另一方面,在她看来,中国市场对于价格会更敏感,如何保证在同等品质下做出成本更低的产品,也将是非常有价值的创新。

“产品在我们手中经历了繁复的研发程序,从而到了消费者手中时,它就会变得很简单了。”在采访结束时,Cecilia如此总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