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候鸿亮王晓晖谈剧集创作:专业性待提高,现实主义史诗创作需突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候鸿亮王晓晖谈剧集创作:专业性待提高,现实主义史诗创作需突破

“每一个创作者要看见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千万不要考虑市场现在流行什么就去拍什么。”

作者:陆兮影

26日下午,“走进新时代——中国电视剧北京论坛” 在北京春季电视节目交易会上举行,央视电视剧频道副总监秦振贵,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制片人侯鸿亮,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著名导演刘江,著名编剧王宛平及著名演员陈数悉数出席,探讨了剧集品质、制作门槛、网络播出、现实题材等诸多“新时代”剧集制播话题。

“各行各业都会涌进来,专业性就难能可贵”

作为“品质好剧”的代名词,正午阳光近两年打造了《琅琊榜》《欢乐颂》《北平无战事》《外科风云》等多部爆款、口碑制作。对于“如何选择题材和把握方向”,候鸿亮认为,作为制片人最重要的是两件事,“第一个是你拍什么,第二个是你怎么拍。”

他说,“我们不要自己骗自己。每一个创作者要看见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千万不要考虑市场现在流行什么就去拍什么。当时《伪装者》播完以后出来二十多个剧,这就是跟风。不见得是你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就还是要慎重。我特别骄傲的是我之前所拍过的所有的戏,我个人都是喜欢的。”

关于“怎么拍”,候鸿亮认为,行业的门槛仍然很低,“各行各业都会涌进来,专业性就难能可贵。”

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鸿亮

“而且,现在风险特别大。”不放弃对专业性的追求,还源自对当前市场的判断。“现在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过去我们有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互联网平台,现在能买得起版权的可能就剩下三四家。过去所有卫视都能播新剧,或者是一些不错的首轮剧,现在只剩下六七家。作为制作公司也是一样。”

他说,“制作公司可能注册的有两万多家,拍过戏的有几千家,实际能够每年坚持有一部戏的,可能也就是几十家,或者是上百家。这个时候就是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是胜者,否则就被淘汰。不要觉得可以无视市场规律,无视专业技能,觉得只要有了钱、有了演员、有了IP可以拍一部戏,不是的。”

在年初刚刚播完的口碑大剧《和平饭店》中,饰演日方高级侦缉专家、同时是中共地下党员的陈数,由于在剧中干练、果断的“御姐”形象备受好评。在她看来,行业门槛低辐射到了电视剧的很多工种,“包括表演。我不想把表演这件事情过于妖魔化,但是就像我当时不做舞蹈演员,坚持要去上中戏一样。我觉得做一件事情,还是要去学习它。”

“必须在最短时间给用户最好的东西”

“在网络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如何对外的学习?特别是有了网络平台的存在,多数观众在看英剧、美剧、日剧、韩剧,我们是不是应该关注一下这些受欢迎的外国剧目,为什么中国观众会喜欢它?”如今,电视剧渐渐“网络化”,年轻观众看剧的注意力也越来越向网络倾斜。

陈数认为,喜欢这些外国剧目的原因除了文化差异,表现手段、审美、甚至价值观上都有可借鉴之处。

比如,女性角色的崛起,似乎为国剧流行的“大女主”情结提供了另一种参照。“欧美剧中传递出来女性在社会当中的担当和独立,更丰富的个人魅力,在很多国产剧当中不那么容易找得到。这几年日韩剧中的‘大女主’,有职场的、有生活的,表现层次非常丰富。”

她不禁反问,“应该怎么来表达女性角色?难道只是依然像最传统的方式,只能用女性的柔软、脆弱、无奈,接受男性帮助的方式去表达吗?我想这种方式在今天已经不太适合,当代审美下,女性应该呈现的是那些更成熟的东西。”

从平台的角度,王晓晖则站在“媒介即讯息”的高度,指出了网络平台的特性对剧集制作的诸多影响。

在他看来,用户对互联网上的内容使用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时间越来越不够用,“所有的互联网应用都在争夺24小时,不仅是影视剧内容,而是所有有趣的、有用的东西在竞争,可能因为一个剧不好看,就玩微博、玩微信、打游戏去了。这要求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给用户最好的东西,抓住注意力。”

二是选择越来越多,在点播式的互联网上,“用户觉得不好马上就跑到下一个内容去了。在这种观看模式下,对剧集制作的方式、方法都会有挑战。”

此外,互联网也为剧集收看提供了更加碎片化、场景化的方式。并且,“在互联网能够播的类型也是百花齐放,每个圈层的受众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类型。”

“现实主义的那种感觉又回来了”

王晓晖指出,未来爱奇艺会将目光聚焦在三类剧上:一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孤芳不自赏》等“老少咸宜剧”;二是《琅琊榜》等“能显示出平台追求的”有品质、有情怀的剧;三是史诗类头部大剧。

对于最后一类,候鸿亮心有戚戚。作为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剧的《大江大河》讲述了1978到1992年间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作为先行者的三个年轻人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浮沉故事。

作为该剧制片人,候鸿亮指出,在做这部剧的过程中,他读了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激荡十年》,又将《腾讯传》《阿里传》及刘强东《我的创业史》都悉数读过。

看过之后他突然觉得“中国现在是真正意义上世界强国,但是我们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诗电视剧作品来表现中国现状,所以我也在找相应的创作团队写今天的故事,这是我们最该表现的,而恰恰也是我们作品里目前缺席的。”

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及未来三年的多个重大节点,秦振贵指出,央视已提前规划了十几部现实题材剧,目前都在动态跟踪的过程当中,“从大的宏观层面去切入的,也有从老百姓的角度去切入的。”

“从后台的观测,百分之七八十的现实题材受到欢迎,所以现实题材怎么拍好,是新时代电视剧一个最重要的关注点。”但他同时感叹,“尤其是改革开放近十年以来,当代题材太难写了,中国这十年来的变化确实是风雷激荡,在当下我们也在找很多好的合作伙伴,研究能不能在当代题材、现实题材上做一些突破。”

刘江的新剧《归去来》与王宛平担任编剧的《好久不见》,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年轻一代的创业故事。由唐嫣、罗晋领衔主演的《归去来》讲述了年轻二代归国创业的故事,向来擅长拍现实题材的刘江认为,“我们现在很重要的时代特征,是从物质极大的丰富走向了精神的极大丰富,我们也该给观众有营养的精粮,不能老给粗粮,‘娱乐至死’就是粗粮——摔一个大马趴,乐了,那是感官刺激,毫无营养。”

“这几年在创作上有老同志新问题的感觉,”创作出《幸福像花儿一样》《金婚》《新上海滩》的编剧王宛平指出,自己“以前的创作路子遇到一些障碍,不受欢迎了。我跟张国立老师之前拍过《金婚》,他说你现在写的东西不像你写的了。我说,国立老师我们还写成《金婚》那个样子,还会有人看吗?他当时无言。”

“那时是2016年。”王宛平说道,“但这两年感觉好多了,现实主义的那种感觉又回来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候鸿亮王晓晖谈剧集创作:专业性待提高,现实主义史诗创作需突破

“每一个创作者要看见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千万不要考虑市场现在流行什么就去拍什么。”

作者:陆兮影

26日下午,“走进新时代——中国电视剧北京论坛” 在北京春季电视节目交易会上举行,央视电视剧频道副总监秦振贵,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制片人侯鸿亮,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著名导演刘江,著名编剧王宛平及著名演员陈数悉数出席,探讨了剧集品质、制作门槛、网络播出、现实题材等诸多“新时代”剧集制播话题。

“各行各业都会涌进来,专业性就难能可贵”

作为“品质好剧”的代名词,正午阳光近两年打造了《琅琊榜》《欢乐颂》《北平无战事》《外科风云》等多部爆款、口碑制作。对于“如何选择题材和把握方向”,候鸿亮认为,作为制片人最重要的是两件事,“第一个是你拍什么,第二个是你怎么拍。”

他说,“我们不要自己骗自己。每一个创作者要看见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千万不要考虑市场现在流行什么就去拍什么。当时《伪装者》播完以后出来二十多个剧,这就是跟风。不见得是你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就还是要慎重。我特别骄傲的是我之前所拍过的所有的戏,我个人都是喜欢的。”

关于“怎么拍”,候鸿亮认为,行业的门槛仍然很低,“各行各业都会涌进来,专业性就难能可贵。”

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鸿亮

“而且,现在风险特别大。”不放弃对专业性的追求,还源自对当前市场的判断。“现在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过去我们有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互联网平台,现在能买得起版权的可能就剩下三四家。过去所有卫视都能播新剧,或者是一些不错的首轮剧,现在只剩下六七家。作为制作公司也是一样。”

他说,“制作公司可能注册的有两万多家,拍过戏的有几千家,实际能够每年坚持有一部戏的,可能也就是几十家,或者是上百家。这个时候就是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是胜者,否则就被淘汰。不要觉得可以无视市场规律,无视专业技能,觉得只要有了钱、有了演员、有了IP可以拍一部戏,不是的。”

在年初刚刚播完的口碑大剧《和平饭店》中,饰演日方高级侦缉专家、同时是中共地下党员的陈数,由于在剧中干练、果断的“御姐”形象备受好评。在她看来,行业门槛低辐射到了电视剧的很多工种,“包括表演。我不想把表演这件事情过于妖魔化,但是就像我当时不做舞蹈演员,坚持要去上中戏一样。我觉得做一件事情,还是要去学习它。”

“必须在最短时间给用户最好的东西”

“在网络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如何对外的学习?特别是有了网络平台的存在,多数观众在看英剧、美剧、日剧、韩剧,我们是不是应该关注一下这些受欢迎的外国剧目,为什么中国观众会喜欢它?”如今,电视剧渐渐“网络化”,年轻观众看剧的注意力也越来越向网络倾斜。

陈数认为,喜欢这些外国剧目的原因除了文化差异,表现手段、审美、甚至价值观上都有可借鉴之处。

比如,女性角色的崛起,似乎为国剧流行的“大女主”情结提供了另一种参照。“欧美剧中传递出来女性在社会当中的担当和独立,更丰富的个人魅力,在很多国产剧当中不那么容易找得到。这几年日韩剧中的‘大女主’,有职场的、有生活的,表现层次非常丰富。”

她不禁反问,“应该怎么来表达女性角色?难道只是依然像最传统的方式,只能用女性的柔软、脆弱、无奈,接受男性帮助的方式去表达吗?我想这种方式在今天已经不太适合,当代审美下,女性应该呈现的是那些更成熟的东西。”

从平台的角度,王晓晖则站在“媒介即讯息”的高度,指出了网络平台的特性对剧集制作的诸多影响。

在他看来,用户对互联网上的内容使用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时间越来越不够用,“所有的互联网应用都在争夺24小时,不仅是影视剧内容,而是所有有趣的、有用的东西在竞争,可能因为一个剧不好看,就玩微博、玩微信、打游戏去了。这要求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给用户最好的东西,抓住注意力。”

二是选择越来越多,在点播式的互联网上,“用户觉得不好马上就跑到下一个内容去了。在这种观看模式下,对剧集制作的方式、方法都会有挑战。”

此外,互联网也为剧集收看提供了更加碎片化、场景化的方式。并且,“在互联网能够播的类型也是百花齐放,每个圈层的受众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类型。”

“现实主义的那种感觉又回来了”

王晓晖指出,未来爱奇艺会将目光聚焦在三类剧上:一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孤芳不自赏》等“老少咸宜剧”;二是《琅琊榜》等“能显示出平台追求的”有品质、有情怀的剧;三是史诗类头部大剧。

对于最后一类,候鸿亮心有戚戚。作为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剧的《大江大河》讲述了1978到1992年间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作为先行者的三个年轻人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浮沉故事。

作为该剧制片人,候鸿亮指出,在做这部剧的过程中,他读了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激荡十年》,又将《腾讯传》《阿里传》及刘强东《我的创业史》都悉数读过。

看过之后他突然觉得“中国现在是真正意义上世界强国,但是我们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诗电视剧作品来表现中国现状,所以我也在找相应的创作团队写今天的故事,这是我们最该表现的,而恰恰也是我们作品里目前缺席的。”

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及未来三年的多个重大节点,秦振贵指出,央视已提前规划了十几部现实题材剧,目前都在动态跟踪的过程当中,“从大的宏观层面去切入的,也有从老百姓的角度去切入的。”

“从后台的观测,百分之七八十的现实题材受到欢迎,所以现实题材怎么拍好,是新时代电视剧一个最重要的关注点。”但他同时感叹,“尤其是改革开放近十年以来,当代题材太难写了,中国这十年来的变化确实是风雷激荡,在当下我们也在找很多好的合作伙伴,研究能不能在当代题材、现实题材上做一些突破。”

刘江的新剧《归去来》与王宛平担任编剧的《好久不见》,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年轻一代的创业故事。由唐嫣、罗晋领衔主演的《归去来》讲述了年轻二代归国创业的故事,向来擅长拍现实题材的刘江认为,“我们现在很重要的时代特征,是从物质极大的丰富走向了精神的极大丰富,我们也该给观众有营养的精粮,不能老给粗粮,‘娱乐至死’就是粗粮——摔一个大马趴,乐了,那是感官刺激,毫无营养。”

“这几年在创作上有老同志新问题的感觉,”创作出《幸福像花儿一样》《金婚》《新上海滩》的编剧王宛平指出,自己“以前的创作路子遇到一些障碍,不受欢迎了。我跟张国立老师之前拍过《金婚》,他说你现在写的东西不像你写的了。我说,国立老师我们还写成《金婚》那个样子,还会有人看吗?他当时无言。”

“那时是2016年。”王宛平说道,“但这两年感觉好多了,现实主义的那种感觉又回来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