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腾讯的野望:如何打好网络游戏和数字内容这两张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腾讯的野望:如何打好网络游戏和数字内容这两张牌?

腾讯早已把网络游戏和数字内容的触角伸向了全球。

文/曹瀛琰

3月21日下午,腾讯在香港举行了业绩会,正式发布腾讯2017年财报。甚少出现在媒体前的董事会主席“小马哥”马化腾光彩亮相,并表示,腾讯将在提供游戏、新闻、娱乐,移动支付等服务的基础上,也需要持续并加大对金融、新零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领域的投资力度。

从2017年腾讯的财报来看,网络游戏和数字内容才是腾讯短期收入的“大头”。财报显示,腾讯四季度收入663.92亿元,同比增长51%,环比增长2%。

光鲜数字的背后是腾讯在网络游戏和数字内容的全面布局,依托爆款产品和独角兽企业,腾讯泛娱乐龙头的地位在国内屹立不倒。“小马哥”直言:“在和阿里巴巴的竞争中斩获更大市场份额。”

腾讯的野望仅止于此吗?显然不是,腾讯早已把网络游戏和数字内容的触角伸向了全球。

1

网络游戏:海外PC端制作能力成主要目标

根据腾讯的财报,2017年网络游戏收入增长32%至243.67亿元,尽管占比有所下降,但依然达到37%;社交网络收入增长45% 至人民币155.80亿元,该项增长主要由于订购视频流媒体及直播等数字内容服务与游戏内虚拟道具销售的收入增长。

可以看出,网络游戏和游戏内虚拟道具销售使腾讯获得了巨额收益。事实上,在网络游戏和数字内容这两个国内泛娱乐领域的重要市场中,腾讯始终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网络游戏市场从PC端竞技游戏《英雄联盟》、移动端竞技游戏《王者荣耀》,到风靡一时的“大逃杀”类竞技游戏《绝地逃生:刺激战场》,都是腾讯抢占市场份额的利器。

对网络游戏略有研究的人应该也可以看出了,《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绝地求生:刺激战场》等爆款的原型版权均来自海外PC端网游制作公司,腾讯承担国内发行代理,进而腾讯通过资本渠道入股或收购制作公司取得一定议事权,进行移动版本的衍生研发。

对国内市场,腾讯也对PC端网游和移动端网游有不一样的布局。在PC端,不可能逆转用户向移动端转移的社会趋势,因而以组织专业电子竞技比赛、推广突破性新游戏,提高核心用户的参与度,持续发展个人电脑游戏专营权,巩固平台影响力;而在移动端,则是腾讯向来擅长的领域,通过做大流量,一方面通过虚拟道具付费获得收益,另一方面则对竞技型移动端网游开展官方比赛,做大产业链条,正如腾讯总裁刘炽平在业绩会上所说:“我们相信有用户数的话,它未来一定是可以变现的。”

从腾讯海外投资情况来看,2017年至今,在网络游戏领域,腾讯精准地网罗了一批海外PC端游戏制作公司,代表作为《过山车大亨》的Frontier Developments、推出第一视角VR游戏《Coffin Dodgers-VR》和PC端竞技场战斗游戏《超级热血锦标赛(HyperBrawl Tournament)》的Milky Tea;更为重量级的,则是2017年9月战略投资蓝洞(Bluehole),而标的公司正是风靡当前的网络游戏《绝地求生》的制作公司;就在2天前,3月21日凌晨,老牌游戏制作公司更是发行公告,腾讯将作为长期投资者以约4.52亿美元收购育碧5%的股份。

2017年以来腾讯海外投资游戏企业

数据来源:麻辣娱投整理

相对于频繁的国内投资,腾讯在海外游戏市场的动作不多,却一个比一个精准,一次比一次深入人心,尤其战略投资育碧不仅给国内游戏玩家了更大的希望,也给坚实了腾讯在全球游戏市场的地位和声望,毕竟,育碧用了三年时间强烈反对财团维旺迪的收购,并转投腾讯。

以腾讯擅长的操作方式,育碧旗下的诸多大型游戏,如《彩虹六号》、《刺客信条》、《看门狗》等都有可能由腾讯代理国内发行,国际一流的游戏质量加上超强的发行能力,引爆国内市场几乎是必然,之后,再由腾讯操刀进行移动端衍生研发,强化营收能力,网易、三七互娱、完美世界等国内游戏厂商看来只能望向腾讯的背影了。

2

数字内容:从泛娱乐角度全面布局

首先来看腾讯财报中对数字内容业务经营现状的描述:

可以看到,影视剧、网络文学、音乐正是腾讯数字内容的重要领域,事实上,这三大领域也正是腾讯“泛娱乐战略”的核心,对数字内容的经营,也可以视作腾讯对泛娱乐的经营。

如果说腾讯在网络游戏领域的海外投资遵循了“国外生产—国内消费”的思维模式,那么在数字内容领域的海外投资则恰恰相反,是“国内生产—国外消费”的思维模式。

麻辣娱投整理了2017年以来腾讯在数字内容领域进行的海外投资,分别是泰国的数字内容平台Ookbee、美国的社交音乐平台Smule、加拿大的数字内容平台WP和美国的影视制片公司Skydance Media。而这些企业,也正一一对应了腾讯影视剧、网络文学、音乐这三大数字领域。

2017年以来腾讯海外投资数字内容企业

数据来源:麻辣娱投整理

在影视剧领域中,Skydance Media无疑是业内巨擘,出品的电影涉及动作、科幻、冒险等多个类型,《碟中谍》《星际迷航》《特种部队》《壮志凌云》更是叫好又叫座的经典影片,其培育出的IP早已成为经典。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腾讯和Skydance将联手投资电影、电视剧和视频游戏项目,并且在各自国家向对方提供专业帮助。

坐拥阅文集团这一巨大的国内IP池,如何进一步放大IP价值、挖掘优秀IP潜力、将其有效变现,始终是困扰腾讯,也是腾讯始终在探索的必然方向。这次的合作,可以想见腾讯将进一步严格筛选原创IP,将真正具备国际化思维的有潜质的IP递送给具备国际化制作能力的团队,从全球领域去思考IP的衍生和变现。从这一环考虑,腾讯的战略格局和高度,远远不是其他泛娱乐运营企业所能达到的。

刚刚在香港上市的阅文集团也于3月19日发布了首份年度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实现营收41亿元,同比增长60.2%;净利润5.561亿元,同比增长1415%。但值得注意的是,财报中同样体现阅文集团在某些关键运营指标,如月付费用户、月活跃用户、付费比率等与去年上半年相比均出现了下滑。腾讯的网络文学经营并非高枕无忧。

理所当然的,当国内竞争白热化的阶段,何不将目光转向国外,开拓新的消费市场?毕竟,早有报道,国外网络文学读者沉迷中国仙侠、穿越文学;我国网络文学等新兴业态的创新又绝对全球领先,内容质量、产量和服务模式几乎成熟。

海外音乐市场早已经是腾讯垂涎已久的目标,2014年在香港上线的免费音乐流媒体服务产品《Joox》已经在东南亚收割了大批用户,成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与泰国市场份额最大的音乐类APP。为加强对海外市场的渗透,腾讯采用了资本策略,有报道称,腾讯曾在2017年初尝试收购全球流媒体音乐老大Spotify,但被拒绝。

未发生的事无法评论起好坏,但腾讯无疑是幸运的。2017年,抖音凭借“音乐+视频+社交”的模式成为短视频领域的耀眼明星,而腾讯领投的Smule在产品的基本模型上也有“音乐+视频+社交”的相似之处;且Smule作为创业公司,推出新产品或者进行产品改进,也更为便捷。这使腾讯在海外市场的打法更有灵活性。

腾讯作为国内互联网巨头、泛娱乐领域的老大哥,打好网络游戏和数字内容这两张牌,几乎是腾讯作为文化企业必须要做到的事,而腾讯真正的野望,更应是借助网络游戏和数字内容,链接国内外各类产业资源、高新技术和消费市场,同时,腾讯的义务也更应被赋予承担跨国文化传输、交流的重任。腾讯的野望,也是中国文化的野望。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腾讯的野望:如何打好网络游戏和数字内容这两张牌?

腾讯早已把网络游戏和数字内容的触角伸向了全球。

文/曹瀛琰

3月21日下午,腾讯在香港举行了业绩会,正式发布腾讯2017年财报。甚少出现在媒体前的董事会主席“小马哥”马化腾光彩亮相,并表示,腾讯将在提供游戏、新闻、娱乐,移动支付等服务的基础上,也需要持续并加大对金融、新零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领域的投资力度。

从2017年腾讯的财报来看,网络游戏和数字内容才是腾讯短期收入的“大头”。财报显示,腾讯四季度收入663.92亿元,同比增长51%,环比增长2%。

光鲜数字的背后是腾讯在网络游戏和数字内容的全面布局,依托爆款产品和独角兽企业,腾讯泛娱乐龙头的地位在国内屹立不倒。“小马哥”直言:“在和阿里巴巴的竞争中斩获更大市场份额。”

腾讯的野望仅止于此吗?显然不是,腾讯早已把网络游戏和数字内容的触角伸向了全球。

1

网络游戏:海外PC端制作能力成主要目标

根据腾讯的财报,2017年网络游戏收入增长32%至243.67亿元,尽管占比有所下降,但依然达到37%;社交网络收入增长45% 至人民币155.80亿元,该项增长主要由于订购视频流媒体及直播等数字内容服务与游戏内虚拟道具销售的收入增长。

可以看出,网络游戏和游戏内虚拟道具销售使腾讯获得了巨额收益。事实上,在网络游戏和数字内容这两个国内泛娱乐领域的重要市场中,腾讯始终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网络游戏市场从PC端竞技游戏《英雄联盟》、移动端竞技游戏《王者荣耀》,到风靡一时的“大逃杀”类竞技游戏《绝地逃生:刺激战场》,都是腾讯抢占市场份额的利器。

对网络游戏略有研究的人应该也可以看出了,《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绝地求生:刺激战场》等爆款的原型版权均来自海外PC端网游制作公司,腾讯承担国内发行代理,进而腾讯通过资本渠道入股或收购制作公司取得一定议事权,进行移动版本的衍生研发。

对国内市场,腾讯也对PC端网游和移动端网游有不一样的布局。在PC端,不可能逆转用户向移动端转移的社会趋势,因而以组织专业电子竞技比赛、推广突破性新游戏,提高核心用户的参与度,持续发展个人电脑游戏专营权,巩固平台影响力;而在移动端,则是腾讯向来擅长的领域,通过做大流量,一方面通过虚拟道具付费获得收益,另一方面则对竞技型移动端网游开展官方比赛,做大产业链条,正如腾讯总裁刘炽平在业绩会上所说:“我们相信有用户数的话,它未来一定是可以变现的。”

从腾讯海外投资情况来看,2017年至今,在网络游戏领域,腾讯精准地网罗了一批海外PC端游戏制作公司,代表作为《过山车大亨》的Frontier Developments、推出第一视角VR游戏《Coffin Dodgers-VR》和PC端竞技场战斗游戏《超级热血锦标赛(HyperBrawl Tournament)》的Milky Tea;更为重量级的,则是2017年9月战略投资蓝洞(Bluehole),而标的公司正是风靡当前的网络游戏《绝地求生》的制作公司;就在2天前,3月21日凌晨,老牌游戏制作公司更是发行公告,腾讯将作为长期投资者以约4.52亿美元收购育碧5%的股份。

2017年以来腾讯海外投资游戏企业

数据来源:麻辣娱投整理

相对于频繁的国内投资,腾讯在海外游戏市场的动作不多,却一个比一个精准,一次比一次深入人心,尤其战略投资育碧不仅给国内游戏玩家了更大的希望,也给坚实了腾讯在全球游戏市场的地位和声望,毕竟,育碧用了三年时间强烈反对财团维旺迪的收购,并转投腾讯。

以腾讯擅长的操作方式,育碧旗下的诸多大型游戏,如《彩虹六号》、《刺客信条》、《看门狗》等都有可能由腾讯代理国内发行,国际一流的游戏质量加上超强的发行能力,引爆国内市场几乎是必然,之后,再由腾讯操刀进行移动端衍生研发,强化营收能力,网易、三七互娱、完美世界等国内游戏厂商看来只能望向腾讯的背影了。

2

数字内容:从泛娱乐角度全面布局

首先来看腾讯财报中对数字内容业务经营现状的描述:

可以看到,影视剧、网络文学、音乐正是腾讯数字内容的重要领域,事实上,这三大领域也正是腾讯“泛娱乐战略”的核心,对数字内容的经营,也可以视作腾讯对泛娱乐的经营。

如果说腾讯在网络游戏领域的海外投资遵循了“国外生产—国内消费”的思维模式,那么在数字内容领域的海外投资则恰恰相反,是“国内生产—国外消费”的思维模式。

麻辣娱投整理了2017年以来腾讯在数字内容领域进行的海外投资,分别是泰国的数字内容平台Ookbee、美国的社交音乐平台Smule、加拿大的数字内容平台WP和美国的影视制片公司Skydance Media。而这些企业,也正一一对应了腾讯影视剧、网络文学、音乐这三大数字领域。

2017年以来腾讯海外投资数字内容企业

数据来源:麻辣娱投整理

在影视剧领域中,Skydance Media无疑是业内巨擘,出品的电影涉及动作、科幻、冒险等多个类型,《碟中谍》《星际迷航》《特种部队》《壮志凌云》更是叫好又叫座的经典影片,其培育出的IP早已成为经典。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腾讯和Skydance将联手投资电影、电视剧和视频游戏项目,并且在各自国家向对方提供专业帮助。

坐拥阅文集团这一巨大的国内IP池,如何进一步放大IP价值、挖掘优秀IP潜力、将其有效变现,始终是困扰腾讯,也是腾讯始终在探索的必然方向。这次的合作,可以想见腾讯将进一步严格筛选原创IP,将真正具备国际化思维的有潜质的IP递送给具备国际化制作能力的团队,从全球领域去思考IP的衍生和变现。从这一环考虑,腾讯的战略格局和高度,远远不是其他泛娱乐运营企业所能达到的。

刚刚在香港上市的阅文集团也于3月19日发布了首份年度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实现营收41亿元,同比增长60.2%;净利润5.561亿元,同比增长1415%。但值得注意的是,财报中同样体现阅文集团在某些关键运营指标,如月付费用户、月活跃用户、付费比率等与去年上半年相比均出现了下滑。腾讯的网络文学经营并非高枕无忧。

理所当然的,当国内竞争白热化的阶段,何不将目光转向国外,开拓新的消费市场?毕竟,早有报道,国外网络文学读者沉迷中国仙侠、穿越文学;我国网络文学等新兴业态的创新又绝对全球领先,内容质量、产量和服务模式几乎成熟。

海外音乐市场早已经是腾讯垂涎已久的目标,2014年在香港上线的免费音乐流媒体服务产品《Joox》已经在东南亚收割了大批用户,成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与泰国市场份额最大的音乐类APP。为加强对海外市场的渗透,腾讯采用了资本策略,有报道称,腾讯曾在2017年初尝试收购全球流媒体音乐老大Spotify,但被拒绝。

未发生的事无法评论起好坏,但腾讯无疑是幸运的。2017年,抖音凭借“音乐+视频+社交”的模式成为短视频领域的耀眼明星,而腾讯领投的Smule在产品的基本模型上也有“音乐+视频+社交”的相似之处;且Smule作为创业公司,推出新产品或者进行产品改进,也更为便捷。这使腾讯在海外市场的打法更有灵活性。

腾讯作为国内互联网巨头、泛娱乐领域的老大哥,打好网络游戏和数字内容这两张牌,几乎是腾讯作为文化企业必须要做到的事,而腾讯真正的野望,更应是借助网络游戏和数字内容,链接国内外各类产业资源、高新技术和消费市场,同时,腾讯的义务也更应被赋予承担跨国文化传输、交流的重任。腾讯的野望,也是中国文化的野望。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