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爱奇艺上市,视频业为什么依旧“反互联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爱奇艺上市,视频业为什么依旧“反互联网”

如果“付费增长”和“成本支出”之间形成平衡的时间差拉的过大,资本市场不得不承担亏损带来的资金输血。问题是,资本还有多少耐心。

反马太效应

3月29日,爱奇艺登录纳斯达克。

对于爱奇艺这个竞争对手,腾讯的孙忠怀倒是非常适时机的带刺儿的说了句:“上市只是拿到一笔钱”。

他认为,视频业关键取决于长期运营,追求短期财务目标没有太大意义,腾讯视频没有上市打算,因为上市解决不了最终问题。

腾讯家大业大,底子厚,自是不必眼红的。

当然,孙忠怀说的也是实情。如果IT的特征是摩尔定律,那么互联网的标志是马太效应和头部优势,从而带来持续性增长的潜力。

从这点看,视频业长期的表现,的确是反互联网的。有人会说,内容市场的马太效应还不明显吗?

这话没错儿。注意力经济本就是头部效应经济。

问题是,内容领域本身的头部效应的特点,不代表视频业也能形成所谓的头部效应。

除非达成两个条件:

1、要么单个视频平台完成对头部内容的垄断。

但是内容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单视频平台很难垄断“头部内容”,或者说,某时间范围内的垄断,也具有偶然性。

内容垄断,除了曾经依靠行政干预的体制媒体,市场上没有先例。

即便是强大如迪士尼,也不是依靠对内容的垄断,而是靠深厚完整的内容价值开发链条来支撑其体量和估值的。

2、要么以爱奇艺、腾讯、优酷为代表的整个视频业,能对头部内容进行垄断。

显然,渠道越来越自由化和碎片化的大背景下,这很难做到。头部内容,不会只生长于长视频为代表的三大平台。

我们可以先假设,视频业的生长支撑点是“内容至上”。

这种情况下,以上两个条件只要达成一个,视频业便能形成护城河,从而形成互联网的马太效应。

可是,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此,从成长性和故事性来看,视频业这种将“内容”视为唯一支撑点这个前提,是很值得怀疑的。

当下,用户依附内容,而内容依附资本而不是平台的特点,导致这还是个能用钱解决问题的行业。

钱,当然不是护城河。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爱奇艺上市前,腾讯视频披露自家付费用户达6259万。爱奇艺IPO招股说明书显示付费用户6010万。

“会员业务”作为爱奇艺上市最重要的“故事”,腾讯似乎在提醒华尔街,喂,这家伙付费用户还没我多,其付费会员增长还要面对我大腾讯的竞争。

孙忠怀的意思无非是,面对腰缠万贯的腾讯,爱奇艺是不该值很多钱的。

技术能否成为支撑脚

说一个被默认但未被重视的现象。

想必,大家已注意到,但咸肉再强调一下,腾讯视频和优酷,都是腾讯和阿里娱乐生态链中的一环。

2016年以后,这两家其实已不再强调平台独立性。目前市场上,依旧确立独立发展路线的只剩爱奇艺。

问题是,仅靠“内容”这个支撑点,不依靠生态协作,单体的视频平台,不足以被认为是具有巨头潜力的。

那么,这里提出第二个问题,“技术”有没有可能成为视频业除“内容”之外的第二支撑点和故事。

上市时,龚宇提到,爱奇艺6000多员工中一半是工程师,特别强调技术驱动。

这句话大抵可以被视为对该问题的战略性审视。

不过,龚宇没有给出具体方向性的技术想象空间。

这里的“技术”,不是指改善“用户体验”和“业务”的通用技术,而是能否形成类似“今日头条”的技术概念。

这个概念,可以被用来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并且具有落地性和独创性。从而完成去“内容唯一”化。形成核心优势。

当然,这个问题三大平台肯定都是思考,至少目前为止都没有答案。

目前围绕视频平台构成的想象空间,还是依托内容展开的,主要是两个泛方向。

1、是向Netflix靠拢。

2、是向迪士尼靠拢。

但无论是Netflix,还是迪士尼,商业层面,都没有倾向于使用技术来讲述故事。曾流行过的VR\AR倒是短暂提供过某种可行性。

不过,VR\AR显然中短期内的落地性太差。个人判断,即便是爱奇艺,对技术的商业故事期待还是持保守态度。

根据招股书披露,爱奇艺募资的50%用于扩展和加强内容,10%用于加强技术,40%为运营资金及其他公司事务。

这也和龚宇说得相符。

即便他提过,信息流广告等也有望成为业绩增长的新驱动力。爱奇艺已布局泡泡社交产品等相关业务来打基础。

显然,对技术的使用和商业化方案,龚宇是简单一笔带过,说的顶多也是另一个视频端的信息流类“今日头条”。

而且,很可能还不是具有战略性方向的产品。大概率看,是以“尝试”和“顺应潮流”为准则的投入。

但即便是今日头条的故事能完成,不过是几大营收增长级中的一级,更何况这个故事已大众化,也很难有今日头条当年成长当中的先发优势。

商业层面,能否像今日头条那样,围绕技术再造一个更有趣的故事,而非“今日头条”化,不仅爱奇艺,各大平台,或许都还没有具体的想象力落地。

因此爱奇艺仅仅拿出10%来对进行技术投入也能理解。

付费故事的问题

长期以来,爱奇艺都是个令人尊敬的公司。

爱奇艺不太玩“忽悠”,不是个爱讲故事的公司,即便讲故事,肯定是有数据和过硬事实来支撑。

某种程度,爱奇艺对外的品牌公关比较倾向于“无为”。品牌调性和外部环境,大多是靠项目支撑起来的。这点和此前的腾讯还是蛮像的,较务实。

当然“无为”不是个贬义词。

这次爱奇艺上市也没讲什么好故事。如果非要说有“故事”,这个故事也是朴素到不加任何修辞。

爱奇艺说,营收层面主要来自“广告”和“付费”。

简单分析一下,广告占比46.9%,是大头。但是广告根本称不上“故事”,属于传统业务部分。

无论是通过技术来解决广告的流程化和标准化,还是龚宇提到的信息流,虽然有展望和愿景的成分,都缺乏独特性。

“付费”(会员)占比37.6%。这才是爱奇艺主要的“故事”。这一块,老外容易懂,更何况Netflix这个标杆在前。

问题是,付费这个“故事”还不够分量。爱奇艺上市当天跌破发行价,截至当日收盘为15.55美元,下跌13.61%。

原因是什么?是对爱奇艺的付费故事不看好?也不是。由于国内市场的特殊性。

大致有以下几点值得考量:

1、相较标杆公司且具有独角兽光环的Netflix,视频业务在国内已属于传统业务,更别提前有优酷和土豆的退市;

2、Netflix吃的是全球市场。爱奇艺吃的是国内市场,还是三大平台抢夺分食。具有可预见的市场天花板;

3、欧美用户的付费习惯底子好,Netflix即便只是吃存量市场也能吃个饱,其盈利预期是可见的。

可国内的内容消费是从免费开始的,像Netflix那样形成规模性的优质付费还是有难度的。

尤其一线城市会员拓展空间已逐渐接近天花板,会员业务需要向三四线下沉,从无到有,无论教育成本,还是时间成本,都不低;

虽然长期还是看好的。可视频业需要面对的是中短期财务问题。

同时,视频业目前养活自己还是问题。

如果“付费增长”和“成本支出”之间形成平衡的时间差拉的过大,资本市场不得不承担亏损带来的资金输血。问题是,资本还有多少耐心。

4、即便国内视频平台想出海,内容市场有特殊性,出于政治成本、价值观成本的大背景考虑,想吃全球市场还比较困难。

最后,额外说一句,作为爱奇艺的缔造者,龚宇持股实在太少了。

当李彦宏替代龚宇敲响钟声的时候,个人想说的是,李彦宏的这种控制欲,大抵是得了阿里的病,却没有阿里的内功和铁血霸气。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爱奇艺

3.9k
  • 视频平台关注老龄化市场,短视频火爆推动长视频转型
  • 观众口味变了,爱奇艺等长视频平台剧集“回归现实”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爱奇艺上市,视频业为什么依旧“反互联网”

如果“付费增长”和“成本支出”之间形成平衡的时间差拉的过大,资本市场不得不承担亏损带来的资金输血。问题是,资本还有多少耐心。

反马太效应

3月29日,爱奇艺登录纳斯达克。

对于爱奇艺这个竞争对手,腾讯的孙忠怀倒是非常适时机的带刺儿的说了句:“上市只是拿到一笔钱”。

他认为,视频业关键取决于长期运营,追求短期财务目标没有太大意义,腾讯视频没有上市打算,因为上市解决不了最终问题。

腾讯家大业大,底子厚,自是不必眼红的。

当然,孙忠怀说的也是实情。如果IT的特征是摩尔定律,那么互联网的标志是马太效应和头部优势,从而带来持续性增长的潜力。

从这点看,视频业长期的表现,的确是反互联网的。有人会说,内容市场的马太效应还不明显吗?

这话没错儿。注意力经济本就是头部效应经济。

问题是,内容领域本身的头部效应的特点,不代表视频业也能形成所谓的头部效应。

除非达成两个条件:

1、要么单个视频平台完成对头部内容的垄断。

但是内容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单视频平台很难垄断“头部内容”,或者说,某时间范围内的垄断,也具有偶然性。

内容垄断,除了曾经依靠行政干预的体制媒体,市场上没有先例。

即便是强大如迪士尼,也不是依靠对内容的垄断,而是靠深厚完整的内容价值开发链条来支撑其体量和估值的。

2、要么以爱奇艺、腾讯、优酷为代表的整个视频业,能对头部内容进行垄断。

显然,渠道越来越自由化和碎片化的大背景下,这很难做到。头部内容,不会只生长于长视频为代表的三大平台。

我们可以先假设,视频业的生长支撑点是“内容至上”。

这种情况下,以上两个条件只要达成一个,视频业便能形成护城河,从而形成互联网的马太效应。

可是,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此,从成长性和故事性来看,视频业这种将“内容”视为唯一支撑点这个前提,是很值得怀疑的。

当下,用户依附内容,而内容依附资本而不是平台的特点,导致这还是个能用钱解决问题的行业。

钱,当然不是护城河。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爱奇艺上市前,腾讯视频披露自家付费用户达6259万。爱奇艺IPO招股说明书显示付费用户6010万。

“会员业务”作为爱奇艺上市最重要的“故事”,腾讯似乎在提醒华尔街,喂,这家伙付费用户还没我多,其付费会员增长还要面对我大腾讯的竞争。

孙忠怀的意思无非是,面对腰缠万贯的腾讯,爱奇艺是不该值很多钱的。

技术能否成为支撑脚

说一个被默认但未被重视的现象。

想必,大家已注意到,但咸肉再强调一下,腾讯视频和优酷,都是腾讯和阿里娱乐生态链中的一环。

2016年以后,这两家其实已不再强调平台独立性。目前市场上,依旧确立独立发展路线的只剩爱奇艺。

问题是,仅靠“内容”这个支撑点,不依靠生态协作,单体的视频平台,不足以被认为是具有巨头潜力的。

那么,这里提出第二个问题,“技术”有没有可能成为视频业除“内容”之外的第二支撑点和故事。

上市时,龚宇提到,爱奇艺6000多员工中一半是工程师,特别强调技术驱动。

这句话大抵可以被视为对该问题的战略性审视。

不过,龚宇没有给出具体方向性的技术想象空间。

这里的“技术”,不是指改善“用户体验”和“业务”的通用技术,而是能否形成类似“今日头条”的技术概念。

这个概念,可以被用来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并且具有落地性和独创性。从而完成去“内容唯一”化。形成核心优势。

当然,这个问题三大平台肯定都是思考,至少目前为止都没有答案。

目前围绕视频平台构成的想象空间,还是依托内容展开的,主要是两个泛方向。

1、是向Netflix靠拢。

2、是向迪士尼靠拢。

但无论是Netflix,还是迪士尼,商业层面,都没有倾向于使用技术来讲述故事。曾流行过的VR\AR倒是短暂提供过某种可行性。

不过,VR\AR显然中短期内的落地性太差。个人判断,即便是爱奇艺,对技术的商业故事期待还是持保守态度。

根据招股书披露,爱奇艺募资的50%用于扩展和加强内容,10%用于加强技术,40%为运营资金及其他公司事务。

这也和龚宇说得相符。

即便他提过,信息流广告等也有望成为业绩增长的新驱动力。爱奇艺已布局泡泡社交产品等相关业务来打基础。

显然,对技术的使用和商业化方案,龚宇是简单一笔带过,说的顶多也是另一个视频端的信息流类“今日头条”。

而且,很可能还不是具有战略性方向的产品。大概率看,是以“尝试”和“顺应潮流”为准则的投入。

但即便是今日头条的故事能完成,不过是几大营收增长级中的一级,更何况这个故事已大众化,也很难有今日头条当年成长当中的先发优势。

商业层面,能否像今日头条那样,围绕技术再造一个更有趣的故事,而非“今日头条”化,不仅爱奇艺,各大平台,或许都还没有具体的想象力落地。

因此爱奇艺仅仅拿出10%来对进行技术投入也能理解。

付费故事的问题

长期以来,爱奇艺都是个令人尊敬的公司。

爱奇艺不太玩“忽悠”,不是个爱讲故事的公司,即便讲故事,肯定是有数据和过硬事实来支撑。

某种程度,爱奇艺对外的品牌公关比较倾向于“无为”。品牌调性和外部环境,大多是靠项目支撑起来的。这点和此前的腾讯还是蛮像的,较务实。

当然“无为”不是个贬义词。

这次爱奇艺上市也没讲什么好故事。如果非要说有“故事”,这个故事也是朴素到不加任何修辞。

爱奇艺说,营收层面主要来自“广告”和“付费”。

简单分析一下,广告占比46.9%,是大头。但是广告根本称不上“故事”,属于传统业务部分。

无论是通过技术来解决广告的流程化和标准化,还是龚宇提到的信息流,虽然有展望和愿景的成分,都缺乏独特性。

“付费”(会员)占比37.6%。这才是爱奇艺主要的“故事”。这一块,老外容易懂,更何况Netflix这个标杆在前。

问题是,付费这个“故事”还不够分量。爱奇艺上市当天跌破发行价,截至当日收盘为15.55美元,下跌13.61%。

原因是什么?是对爱奇艺的付费故事不看好?也不是。由于国内市场的特殊性。

大致有以下几点值得考量:

1、相较标杆公司且具有独角兽光环的Netflix,视频业务在国内已属于传统业务,更别提前有优酷和土豆的退市;

2、Netflix吃的是全球市场。爱奇艺吃的是国内市场,还是三大平台抢夺分食。具有可预见的市场天花板;

3、欧美用户的付费习惯底子好,Netflix即便只是吃存量市场也能吃个饱,其盈利预期是可见的。

可国内的内容消费是从免费开始的,像Netflix那样形成规模性的优质付费还是有难度的。

尤其一线城市会员拓展空间已逐渐接近天花板,会员业务需要向三四线下沉,从无到有,无论教育成本,还是时间成本,都不低;

虽然长期还是看好的。可视频业需要面对的是中短期财务问题。

同时,视频业目前养活自己还是问题。

如果“付费增长”和“成本支出”之间形成平衡的时间差拉的过大,资本市场不得不承担亏损带来的资金输血。问题是,资本还有多少耐心。

4、即便国内视频平台想出海,内容市场有特殊性,出于政治成本、价值观成本的大背景考虑,想吃全球市场还比较困难。

最后,额外说一句,作为爱奇艺的缔造者,龚宇持股实在太少了。

当李彦宏替代龚宇敲响钟声的时候,个人想说的是,李彦宏的这种控制欲,大抵是得了阿里的病,却没有阿里的内功和铁血霸气。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