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FII”)首发获通过。从申报到过会仅用36天,郭台铭鸿海旗下富士康,走的是即报即审的特殊通道,创下A股市场IPO用时最短记录。
FII申请上交所挂牌上市,是郭台铭继入主日本夏普、西进美国的又一战略“巨作”。去年岁末,郭台铭又丢出震撼弹,赶在春节之前举办临时股东会,讨论通过FII上市案。自台股鸿海上市后,郭台铭鲜少召开临时股东会,为此创下10年来首度召开临时股东会的先例,足见郭董的重视程度有多深。
FII是郭台铭对鸿海分拆布局的一个重要棋子,既有产业上的需要,也是传承计划的需求;如今,富士康闪电过会,鸿海“太子”郭守正的接班前景如何呢?
勿要再喊“代工皇帝”啦!
2017年12月13日 鸿海董事会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成立至今,2年不到,人们称其为郭台铭的“神秘鸿海智能旗舰”;投资圈人士说,它像潜水艇一样,突然露出水面,外界几乎是一片无知。
在鸿海,FII是子公司性质,不隶属于鸿海的任何次集团,直属郭台铭管辖。即便成立时间很短,但从郭台铭对其资源配备、战斗力及鸿海“内卫军团”全出马的高规格人员编制上看,FII足以堪当鸿海舰队的航空母舰。
乌镇峰会上,被媒体喊称“代工皇帝”的郭台铭,(其实是郭董最不爽的代号!)首度提出了“智能制造+互联网”的概念。“代工厂”是富士康一直以来非常清晰的标签,“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郭台铭就直言,他“最反感”别人介绍他时使用“最大代工厂”来形容富士康;那么,被视为落实这一概念的FII,它的任务是什么?
在“广州2017·财富全球论坛”上,郭台铭其实已经谈及,鸿海和富士康要“从传统代工业转型为中小企业制造商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也就是说,未来,鸿海准备提供工业互联网时代的数据和平台。
刀削面机器人
随着FII迈上上市脚步,对它的了解也不像以前那样“雾里看花”。原来,FII的前身是“福匠科技”,它有一款爆品,那就是在山西一家名叫“Dazzling Noodles”的面馆,里面有个美女机器人,“她”的绝艺就是会刀削面。
负责做刀削面机器人的,就是富士康自动化总经理戴家鹏,他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博士,2004年他进入富士康后,将毕生所学倾注其中。2007年,富士康成立自动化机器人部门,就是戴家鹏挑大梁。
位于深圳的“福匠科技”,2015年创立时总投资为4500 万美元,由鸿海旗下的“富士康自动化”全资控股。去年3月,鸿海旗下的全资公司“深圳鸿富锦”向福匠注资,变成了合资企业。
此后,鸿海公告称,向福匠增资103.93亿元人民币,并且与10家集体子公司股权交换,2017年7月,“福匠科技”变更为“FII”,同时也变更营业项目。
富士康自动化总经理戴家鹏
2017年12月,IPO前的“FII”,除了股东数变化外,注册资本已是177.25亿元人民币,折合新台币807亿元。台股鸿海的注册资本额是多少?1732亿新台币,您看,子公司已将近母公司的一半,如今充沛的资金,可见郭台铭对工业互联网、布局智能产业的重视程度!
砸下重金仅是一个方面,人才资源的注入才是关键。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FII,郭台铭拉来了最强阵容,掌舵的高管个个是鸿海精兵强将。出任FII董事的毛渝南,他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是全球电信行业公认的“电信教父”。2016年退休之前,毛渝南是惠普中国区(HPE)董事长。提起毛渝南的父亲,熟知的人就多了,就是毛人凤。与郭董私交甚好的毛渝南,退休后被挖角进入鸿海。
FII董事长陈永正,是鸿海集团副总裁、亚太电信总经理,今年2月份陈永正嫁女儿,郭台铭亲往祝贺。而 FII总经理郑弘孟,原本就是富士康科技集团总经理,此次出任FII 董事、总经理。
郭台铭与鸿海“12金刚”之一简宜彬
富士康科技集团副总裁简宜彬,号称鸿海“12金刚”之一,是郭台铭的幕僚爱将,被郭董安排负责重庆工厂,富士康D持集团(NewPCEBG事业群)的灵魂人物,被外界称为鸿海工业机器人之父。
此外,打开FII董事名单,里面有郭台铭的高级顾问之一胡国辉,赴美投资就是由他负责的,同时,他也是富士康发言人。
勿要再喊“代工皇帝”啦!一年前,我们在《郭台铭的尾牙宴 百千万劫,“人身”难得》和《拆局:拨一拨郭台铭美国300亿美元大投资的“算盘珠”》(点击蓝字可阅读)文章中就提到:别再拿“代工大王”这个词汇“依样画葫芦”啦,整个鸿海的产业链全球布局,可不是你想像的那么简单。
我们还分析: 凭借足够的制造经验和生产规模的鸿海,转型一定是围绕着制造二字,坚刚不夺其志,里边的差别只在于要如何转、转到哪?另外,我们进一步分析:“鸿海制造要转型,就是要做能“脱胎换骨”、“神清气爽”的东西……产品还不一定是硬件,还有机器人、人工智能等,也就是走高端制造的路线,往智慧型的路走。”
郭守正接班味道渐浓
三创数位董事长郭守正
郭台铭已多次对外表示:“通路”事业是鸿海转型中相当重要的一块拼图。正如上文中谈及,为寻求转型突破,鸿海已从早期“代工皇帝”的“制造鸿海”,转型到“科技鸿海”、“智慧鸿海”、“服务鸿海”,而“智能制造+互联网”可视为打造横跨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到终端互联网的“一条龙”产业链模式的“最后一里路”。
许多媒体都在关心郭台铭何日退休,自郭台铭在亲弟弟郭台成忌日悼念时说那句“很快就会退休了”后,郭台铭的“退休”成了媒体热衷猜猜猜的话题。
郭台铭有句座右铭:“努力、努力,再努力。不为物欲,不为虚名。享受工作,享受挑战,除非太阳升起,否则不能不达到目标。”87岁的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都还在台上“耕耘”,现年67岁的郭台铭“不达到目标”岂敢轻言退休!与其关心郭董在盘算什么,不如看鸿海“太子” 郭守正在干什么?
今天的郭台铭,仍在马不停蹄地扩张鸿海的海内外事业版图,其远见及干劲是华人企业家中鼎鼎有名;不过,有人评价鸿海有三大忧虑:一是接班人计划不明确,二是集团内部持股复杂,第三就是对苹果依赖程度过高。
对于第三点,无论是收购夏普、西进美国还是推动FII上市,都可视为郭董突破规划的部分。至于第二点,外人对鸿海的股权结构确实“一头雾水”,去年发表的《 郭台铭不能没有她:鸿海的“钱妈妈”》,对此有所介绍。为了投资及控股目的,郭台铭和鸿海总财务长黄秋莲,成立了很多控股公司。以FII上市资料为例,里面的股权架构非常复杂,若非专业人士,谁能看懂?其股东名单中不少是鸿海系的转投资公司,且彼此一层一层透过投资公司交叉持股或控股。
郭守正(中)与三创高管
郭台铭现有6个孩子,长子郭守正、长女郭晓玲系郭台铭与结发妻子林淑如所生。2005年3月12日,55岁的林淑如因乳癌过世,生前把自己一双儿女,特别托孤给自己的小阿姨、即今日郭台铭最为倚重的大掌柜黄秋莲,请她多加关照。
女儿郭晓玲2007年出嫁,夫君曹斯杰系世家后代,其祖母孙美华,是孙中山先生长子孙科的侄孙女。郭晓玲作风低调,一副平民化色彩,对父亲的鸿海事业兴趣度不高。郭台铭与现任妻子曾馨莹所生的3个孩子(郭晓如、郭守善、郭晓嫒),最大的女孩子郭晓如生于2009年,尚不到十岁,小儿子郭守善也就8岁,皆年龄太小,遑论接班。
现年42岁的长子郭守正,曾经自立门户,自2013年初回归鸿海后,也是小有成就,只不过他的光芒完全被父亲的超凡成就所掩盖而已,在外人眼中,他只是父亲巨大羽翼下长大的花朵。
对于是否接过父亲鸿海帝国的权杖,过去的郭守正一度醉心文创,出资拍过《叶问2》、《奇迹的夏天》等影片,曾明言“不接班”。2004年,婚后的郭守正,后来也有了孩子,家族观念也有所增强。尽管感受“与父亲共事压力很大”, 郭守正还是回归鸿海的怀抱。
2014年,时年38岁的郭守正接受《新周刊》访问时首度告白:自己的心一直在鸿海,从没离开过,他表态“我争取接班!”过去,对于儿子,郭台铭“责之深、爱之切”,曾带着郭守正一起见台湾“经营之父”王永庆;在鸿海内部会议,郭台铭也会苛斥,“你要有战功我才能给,你没有功,我怎么给?”有时急起来,郭董会喊:“你这人啊,怎么教不会?”
代际交棒必须有个通盘规划,不在于一言一行之短长。对于自己的财产分配,郭台铭很早就宣布:90%的财产捐做公益,留给家人的只有10%。
也就是说,未来郭台铭的大部分财产,将重心注入家族基金会——永龄基金会,谁执掌永龄基金会,极可能是家族事业的下一代掌舵者。
永龄基金会,创办于2000年,全称为“财团法人永龄教育慈善基金会”,基金会主要从事慈善、教育、健康三大公益,为郭台铭个人创办。取名“永龄”,是郭台铭秉持父母亲郭龄瑞、初永贞关怀生命、回馈社会的信念,从二老名字中各取“龄”、“ 永”二字而得。2015年,马云访台时,郭台铭曾陪同他一道参观台大的永龄生医工程馆,就是由基金会捐助的项目之一。
2013年,郭台铭对儿子“晓以大义”,由郭守正正式接任永龄基金会董事长,扛下鸿海公益事业及家族基金会的重担。最初,永龄基金会董事长是郭台铭的亡妻林淑如担任的,2005年3月林淑如辞世,董事长改由长女郭晓玲承接。后因郭晓玲产子淡出,改由郭台铭重要“左右手”、也是鸿海顾问黄南辉接任。永龄基金会董事长一职,虽力在公益,但在郭台铭心中,带有浓厚的家族传承意味。
郭守正出席基金会活动
回头再说一下由郭守正执掌的“三创数位”。 三创生活园区于2015年正式开幕,原先是台北资讯园区BOT案,台北人称其为“台北秋叶原”。该BOT案系2010年鸿海旗下“赛博数码”得标,由于经营不善,三年后郭台铭“挥泪斩马谡”。另外,鸿海过去也搞过“万马奔腾”计划,就是三年开万店,加上与麦当劳合资的“万得城电器”,均踢到铁板、皆不如人意。
如今,三创生活园集科技、娱乐、潮流、艺术等概念于一体,已成台北的科技文化新地标,也是旅游购物的好去处。上月,小米台湾在园区刚开了一家“小米台北三创生活专卖店”。小郭董郭守正带领他的团队出击“三创”,一是遂了郭董“通路”梦,这也是鸿海转型的关键环节;二是攸关郭守正在家族企业鸿海的角色定位,这是一次重要的接班历练,必然影响其接班步伐。
自今年6月5日起,张忠谋将正式退休,台积电表示,将以感激之心,尊称张忠谋博士为台积电“创办人”。作为台湾科技界翘首,张忠谋给台积电安排的是双首长集体接棒计划。
与张忠谋现行管理体制颇为相似的是,鸿海分拆各事业群后,采用的也是一种“联邦体制”运作模式,各事业群领导人有相对的独立决策权。说郭守正接班味正浓,并非其一定要像郭台铭一样全盘掌握鸿海运营,而是指代际传承后所有权的承接与掌舵。
鸿海的体量太大了,由家族成员及职业经理人的集体接棒方式,可能更适合鸿海;毕竟,类似张忠谋、郭台铭这样的企业强人并不多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