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贵州茅台披露2017年年报。年报显示,2017年是茅台酒股份公司自2013年酒业调整期以来,营收和净利润增幅最大的年份,营收达到了582亿元,实现净利润270亿元。尤其是单一年度的净利润增加值首次突破了100亿元大关。
茅台股份2017年的靓丽业绩毫无悬念。早些时候,茅台也公布了2017年整个集团的业绩,即2017年茅台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46亿元,利润403亿元。2017年,茅台集团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增幅均超过了50%。
茅台依旧很热。静下来,在今天这个“性感”的日子,冷观一下:
2018年一季度已经结束;2018年后三季度,茅台看什么?
第一看:“千亿茅台”目标的实现,迎接千亿茅台时代
2018年是茅台营销20年的纪念年。
既是乘势而上,也可以说是为辉煌营销20年纪念年献礼,茅台将2018年全年集团的营收目标“拔高”到了900亿元。这表明茅台的“千亿目标”已经提速。由此,到2019年,茅台就会提前实现千亿目标。
因此,从2018年的后三季度开始到2019年,不仅是“千亿酱酒”时代即将到来,更是“千亿茅台”时代即将到来!
而极具看点和竞争力的“千亿茅台时代”到来,对于茅台自身和中国白酒行业都是里程碑式的重要事件。千亿茅台时代的到来也必将对茅台在世界烈性酒的市场格局、万亿中国白酒产业未来、中国白酒国际化等重大问题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看:茅台子品牌序列化崛起
从2018年第一季度显现的事实和端倪,可以形成“洞见”,除茅台酒和茅台酱香系列酒的“双轮”外,茅台集团核心的酒类子公司包含习酒公司、茅台技术开发公司、茅台保健酒公司、昌黎茅台葡萄酒公司、茅台生态农业公司其子公司和子品牌序列化崛起已成趋势。
应该说,这是以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和党委书记李保芳为首的茅台集团决策团队关心关注、科学决策、励精图治的结果,也是各子公司运营班子长期正确、努力运营的结果。
所谓“序列化”崛起也表示着这样的逻辑:即在一个大型酒业集团内部,每一个子公司和子品牌,由于自身先天和后天禀赋的差异以及各自产业与竞争环境的不同,并不是同时崛起,而是有着一定的市场节奏和市场规律。
综上所述,2018年开年以来,茅台集团各核心酒类子公司正抓住当前酒业新增长和消费升级大好机遇,呈现出“百舸争流、序列化崛起”的喜人局面,为努力进入“茅台千亿航母”、成为其护卫舰而大干快上。茅台子公司、子品牌的序列化崛起也必将为实力和拥有长期发展的经销商提供选择和发展机遇。
第三看,茅台酱香酒公司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2017年茅台酱香酒公司成功实现引爆,全年超额完成65亿元的销售目标,成为茅台双轮增长极的另一极,创造和创新了“茅台酱香酒市场峰会”和“茅台酱香万家共享”的大型品鉴会,再造了茅台酱香,夯实了茅台酱香的大众基础。2018年,茅台酱香酒公司收入目标是80亿元。与2017年相比再增15亿元。增长并不是茅台酱香酒公司2018年的重点和核心,而是在3万吨市场投放量不变的前提下完成“调结构”目标,这也意味着2018年茅台酱香酒公司的重点和核心是由之前的“高速增长”转变为“调结构,促动销,强管理,要效益”的“高质量发展”。因此,2018年茅台酱香酒公司仍然具备看点。
3月25日茅台酱香酒公司茅台王子酒狗年生肖酒上市的火爆场景也正印证了安石的判断。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也并非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正如2017年创造不凡速度和业绩,奋力拼搏,闯出一条生路的茅台酱香酒公司,在“福将”李明灿为首的运营班子带领下,在能打硬仗的茅台酱香酒团队的努力下,相信已经赋能和加持的茅台酱香酒会完成华丽转身,进而未来两到三年内,进入百亿富豪俱乐部。茅台酱香酒公司值得关注。
第四看,茅台酒的“平稳”运行和精细化营销以及“智慧营销”的持续加码
经过了2017年的波澜壮阔和波涛汹涌,2018年茅台酒也许能如茅台高管们所希望的那样“平稳运行”。也正因此,安石将其放在了2018年看点的第四位。
茅台酒的光环太耀眼,2017年的火爆也太惹人注意,高处不胜寒,必须要有理性和超级清醒的意识。成功度过狗年春节旺季的茅台酒当前正迎来了最平稳运行的阶段。而平稳是有益于茅台酒的。
2018年春糖会期,王崇琳就公开告诫其经销商,要“防止茅台酒价格的大幅波动,保持茅台酒价格和市场的平稳运行”。越平稳,茅台酒的持续良性发展就越有保证和保障,就越可能避免“政治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价格风险、舆论风险”的“六种风险”,越容易深入实施“政治站位的高度,市场研判的深度,战略规划的长度,策略执行的态度,利益平衡的适度,关心用户的温度”的“六度思维”。
而无论从资本和产业两个层面,“平稳运行”都会是茅台公司治理的首选项。在平稳运行前提下,另一方面,茅台酒营销公司也将深入推进茅台的精细化营销,包括持续加码和进一步提速茅台的“智慧营销”和互联网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