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尼日利亚击退埃博拉秘笈:会不能开太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尼日利亚击退埃博拉秘笈:会不能开太长

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尼日利亚即将摆脱埃博拉疫情,良好的秩序、高效的管理和应对机制使尼日利亚人打了胜仗,为其他地区树立了信心。

正当全世界为埃博拉这种被忽视近40年的神秘病毒疫情蔓延而焦虑时,世界卫生组织在10月20日宣布尼日利亚即将摆脱埃博拉疫情。该机构官员表示,这个西非国家已42天没有埃博拉确诊病例,这个时间段相当于埃博拉病毒潜伏期的2倍。

在此轮疫情中,尼日利亚共发现了20例埃博拉病例,其中8例死亡,生还率为63%,远高于邻国30%的平均比例。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1.8亿),发现疫情的拉各斯市有2100万人,密集的人口和超负荷的基础设施成了病毒传播的有利环境。按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的话说,尼日利亚“取得了了不起的胜利”,让许多心存担忧的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希望,美国和西班牙等出现疫情的发达国家也可从中得到启示。

那么,医疗资源匮乏的尼日利亚究竟是怎么摆脱危机的呢?

首先是迅速隔离和诊断。7月20日,尼日利亚确认首例输入型埃博拉病例,携带者帕特里克·索亚(Patrick Sawyer)一经发现就被立即隔离,后于7月25日在拉各斯去世。索亚的情况与利比里亚人托马斯·埃里克·邓肯(Thomas Eric Duncan)不同,后者最初被送往美国达拉斯急诊室时就被误诊,还被莫名其妙地送回了家,以致延误了治疗。

《商业周刊》称,拉各斯有两个专门的实验室检测病毒,这个配备能力在区域内是很罕见的。“当发现疑似病例时,及时确诊至关重要。从病例个体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越长,找到并隔离接触者就要花更长时间。迅速排除病情误报同样能够让公众冷静下来”。

其次是有清晰的管理结构。当索亚病情被发现三天后,尼日利亚政府就成立了事故管理机制,参与者包括州、国家官员,以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早期的组织协调是非常重要的,”参与尼日利亚协调工作的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官员约翰·维特弗伊尔(John Vertefeuille)说。相比之下,在利比里亚,类似的机制在疫情爆发数月后才逐步到位。

在利比里亚发现首例病例四周后,有1000余人投入到看护、清洁、通信等相关工作,每个病例都有专人跟踪接触者。这时你最不想看到的是这种局面:来了一千多号人,大家都坐在那里,开个会要三四小时。

而在拉各斯,每天一大早,前线工作人员小组开始工作,指挥人员在短时间内检查工作员的工作,然后马上离开。而到了晚上,工作人员会集中总结当天行动结果。这样的反应机制保证时间不被浪费,责任明确到位。

这听上去就像基础管理常识,但任何职场人士都能体会,这对提高效率有多重要。

最后是高效的公共传播渠道。在疫情爆发早期,公众和卫生保健工作者普遍缺乏关于埃博拉的信息,谣言和恐惧便趁机钻了空子,有些离疫区很远的人甚至“喝大量盐水”,他们以为这样会有助于预防埃博拉。                                                                                       

在拉各斯,到处都能看到新闻播报和网络宣传,《洛杉矶时报》报道称,官方一天要发布数万条提示短信。医学界早期的培训业也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招聘和培训卫生工作者。

尼日利亚政府承诺,感染者及接触者一定会被监控和治疗。“受感染者被送往医院的时间应该按小时算,而不是按天,”维特弗伊尔说。部分患者被送往医院,迅速进行治疗后出院,公众的情绪和认知逐渐趋向理性。

尽管尼日利亚成功遏制埃博拉疫情具有阶段性意义,但世卫组织专家提醒,现在庆祝还为时过早,不可粗心大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尼日利亚击退埃博拉秘笈:会不能开太长

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尼日利亚即将摆脱埃博拉疫情,良好的秩序、高效的管理和应对机制使尼日利亚人打了胜仗,为其他地区树立了信心。

正当全世界为埃博拉这种被忽视近40年的神秘病毒疫情蔓延而焦虑时,世界卫生组织在10月20日宣布尼日利亚即将摆脱埃博拉疫情。该机构官员表示,这个西非国家已42天没有埃博拉确诊病例,这个时间段相当于埃博拉病毒潜伏期的2倍。

在此轮疫情中,尼日利亚共发现了20例埃博拉病例,其中8例死亡,生还率为63%,远高于邻国30%的平均比例。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1.8亿),发现疫情的拉各斯市有2100万人,密集的人口和超负荷的基础设施成了病毒传播的有利环境。按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的话说,尼日利亚“取得了了不起的胜利”,让许多心存担忧的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希望,美国和西班牙等出现疫情的发达国家也可从中得到启示。

那么,医疗资源匮乏的尼日利亚究竟是怎么摆脱危机的呢?

首先是迅速隔离和诊断。7月20日,尼日利亚确认首例输入型埃博拉病例,携带者帕特里克·索亚(Patrick Sawyer)一经发现就被立即隔离,后于7月25日在拉各斯去世。索亚的情况与利比里亚人托马斯·埃里克·邓肯(Thomas Eric Duncan)不同,后者最初被送往美国达拉斯急诊室时就被误诊,还被莫名其妙地送回了家,以致延误了治疗。

《商业周刊》称,拉各斯有两个专门的实验室检测病毒,这个配备能力在区域内是很罕见的。“当发现疑似病例时,及时确诊至关重要。从病例个体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越长,找到并隔离接触者就要花更长时间。迅速排除病情误报同样能够让公众冷静下来”。

其次是有清晰的管理结构。当索亚病情被发现三天后,尼日利亚政府就成立了事故管理机制,参与者包括州、国家官员,以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早期的组织协调是非常重要的,”参与尼日利亚协调工作的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官员约翰·维特弗伊尔(John Vertefeuille)说。相比之下,在利比里亚,类似的机制在疫情爆发数月后才逐步到位。

在利比里亚发现首例病例四周后,有1000余人投入到看护、清洁、通信等相关工作,每个病例都有专人跟踪接触者。这时你最不想看到的是这种局面:来了一千多号人,大家都坐在那里,开个会要三四小时。

而在拉各斯,每天一大早,前线工作人员小组开始工作,指挥人员在短时间内检查工作员的工作,然后马上离开。而到了晚上,工作人员会集中总结当天行动结果。这样的反应机制保证时间不被浪费,责任明确到位。

这听上去就像基础管理常识,但任何职场人士都能体会,这对提高效率有多重要。

最后是高效的公共传播渠道。在疫情爆发早期,公众和卫生保健工作者普遍缺乏关于埃博拉的信息,谣言和恐惧便趁机钻了空子,有些离疫区很远的人甚至“喝大量盐水”,他们以为这样会有助于预防埃博拉。                                                                                       

在拉各斯,到处都能看到新闻播报和网络宣传,《洛杉矶时报》报道称,官方一天要发布数万条提示短信。医学界早期的培训业也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招聘和培训卫生工作者。

尼日利亚政府承诺,感染者及接触者一定会被监控和治疗。“受感染者被送往医院的时间应该按小时算,而不是按天,”维特弗伊尔说。部分患者被送往医院,迅速进行治疗后出院,公众的情绪和认知逐渐趋向理性。

尽管尼日利亚成功遏制埃博拉疫情具有阶段性意义,但世卫组织专家提醒,现在庆祝还为时过早,不可粗心大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