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品牌是用户的“上帝”,是产品与用户间的血缘起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品牌是用户的“上帝”,是产品与用户间的血缘起源

乔布斯时代的苹果,果粉对苹果品牌的维护和外部良好市场环境的营造堪称功不可没。

品牌的粉丝(用户)经营已是个老古董的话题。

方法论也早已形成市场共识,并在全行业成为标配。

目的是,面对竞争越来越恶劣的市场环境,品牌不再满足于仅靠产品功能卖点去角逐市场。

而是在此基础上做加法,品牌中注入“人性”、“仪式感”、“价值观”、“道德感”等可识别的拟人形象元素,来让用户认同Ta,通过认同ta,消费Ta任何相关的产品。提高品牌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

当然,面对整体消费升级的大环境,大家都在这么干。不稀奇。虽然很多时候还是挂羊头卖狗肉。

更值得关注的是,除去市场竞争层面的需求外,粉丝效应被忽略的地方是,是如何形成认同感,并用这种“认同感”,在品牌的最外层,形成一道坚实有效的品牌安全的屏障。

“认同”的本质,是强烈的情感(精神)认同。

尤其,面对强调情绪正确,而非事实正确的社交大环境,由于“粉丝认同”往往带有屁股决定脑袋的特点,因此,对品牌安全性的提高和维护无疑是最重要的力量补充。

具体来说就是:

1、有利于降低公司负面带来的公关风险,抵御竞争对手和舆论的针对和攻击。

2、日常用户往往表现出品牌维护的自主性和自发性,可以对外部产品和品牌环境进行持续性改善。

3、尤其有利于降低“大公司”的品牌安全成本,建立起危机缓冲带和外部对品牌的高容错率。

比如,上海美团与滴滴的争夺战,滴滴遭遇负面舆论。部分滴滴用户不但没有维护自己所使用的品牌的服务,迅速反而调转枪口,反戈一击。

原因是,用户对滴滴品牌的认同感严重缺乏,粉丝效应缺席,导致外围没有坚实的舆论屏障。

通俗举例:假设漫威也卖剃须刀,可做的太差。作为漫威死忠,我就有点不太好意思指责漫威的剃须刀这么烂,或指责时有所保留。甚至,面对用户对漫威的漫骂,我还会diss回去。

这就是认同感带来的品牌安全缓冲带。品牌通过制造人群崇拜,甚至缔结与用户的血缘关系,获得更多防御纵深。

认同感怎么形成的呢?

主流方式是,将品牌标识性元素升华为“具体对象”,该对象所做的事,所说的话,或形成的内容,能被用户所认同甚至崇拜。简单说,如果能把品牌元素构成的这个东西变成明星,那你赢了。

这也是为何,当下众多品牌都在尝试打造自己的个性形象和人格化窗口的原因。

一个例子,乔布斯时代的苹果。果粉对苹果品牌的维护和外部良好市场环境的营造堪称功不可没。

苹果工业设计带来了优秀的审美感官。依靠这种优质产品体验捕获用户,形成了那个时代的流行文化。

“审美”是情感体验入口,人大部分情感通过“审美”这个前置环节启动。用户对苹果的情感来自“美学认同”。

同时,“审美”作为文化的重要因素,加上“认同”带来用户病毒式自传播,是苹果文化现象的原因。

但必须看到,苹果的“美学认同”来自产品,可产品本身是“死”的,用户与品牌间缺乏具有反馈性的“对象”进行情感沟通来维持情感。

理论上来说,品牌和用户之间纽带的缺乏,这种文化现象和认同感,必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衰退的。

可神奇的是,乔布斯时代未曾发生过这件事,反而,这条曲线时刻保持着上扬状态,并在乔布斯逝世前,到达了令人仰望的高度。

原因是,乔布斯本人替代苹果本身,成为品牌的化身,成为粉丝和产品之间情感传递的桥梁。

他激情张力的发布会,极具煽动性的言行,极度的顽固和偏执个性,对产品近乎魔鬼般的极简追求,千年不变的牛仔裤,Newblance运动鞋,深色高领毛衣,都已外延为品牌的个性。

这时候,苹果品牌散发着人性张力,充满细腻的触感和温度,慢慢成为果粉的图腾和宗教。

从而,建立起粉丝与品牌间浓厚的信任关系,营造出外部对品牌的高容错率的品牌大环境。这一点,堪称经典。

遥想当年,iPhone4 引以为傲的边框天线,被舆论认为存在“致命缺陷”,引起大众关注。

但乔布斯给出技术解决方案了吗?

没有,他没有卑躬屈膝,甚至没有道歉,没有召回,并称所有手机都有些问题,将火引到了其他手机厂商。实际上,苹果的天线设计的确有问题,iPhone4比大多数的手机的天线可能都要差点。

可媒体为什么相信并认为他是对的。消费者竟然没有感到奇怪,相反,他们也认为到乔布斯是对的。

乔布斯通过一场发布会,一场有预谋的表演,加上针对性的策略,最后煽动性的使用四个简短陈述句改变舆论方向:“我们不完美。手机不完美。我们都知道这一点。但是我们想要让用户满意。”

有人这样形容他:通过一场大胆表演展示他的坚定、正义及无辜,成功回避了问题。媒体将功劳归于乔布斯的洗脑能力,称他为“最具有魅力的人”。

的确,如果是其他的CEO,他们可能会谦卑地道歉,然后召回,可他是乔布斯,化身为苹果本身,成为品牌和用户之间最伟大的沟通者和布道者,他被大众推崇,他是粉丝的图腾,因此他不必如此。

因为,他说的话,所做的是任何事,大家连质疑的内在动机都没有,大家只有一个选择,去相信他们心中的图腾。

一场危机公关化于无形,甚至化腐朽为神奇,反过来,成为了苹果一场声势浩大的营销活动。

当时,iPhone4退货率仅为1.7%,还不到iPhone3GS及其他大部分手机品牌的退货率的1/3。iPhone4存货售罄,排在等候名单上的人们,需要等上三周时间,而之前他们还只要两周时间。

粉丝(用户)通过对乔布斯“神化”,造就了这种极为低成本的公共信任,粉丝先对苹果的强烈拥护,形成了品牌外围坚实的危机防御带。

那个时候,任何对苹果的指责,或许,大抵会招来引来果粉Diss,以此为苹果打开了充分的舆论空间。

乔布斯,成为苹果和用户之间的“血缘”起源。这时候,乔布斯任何言行都会成为品牌意义上“粉丝作业”内容,成为流行的驱动力。甚至,溢出果粉群体,形成更广阔的流行新边界。

后乔布斯时代,苹果常常成为口水中心,是因为苹果的品牌图腾,随着乔布斯的逝去逐渐消失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纽带不见了。曾经外围以乔布斯精神图腾建立起来的防御带随之消失。

这几年,苹果搞电影、玩节目,无非是想重建乔布斯时代的用户通道。

上帝说,1+1=2是错的。那就是错的。

我们都曾认为,用户是上帝,但在未来,某种意义上说,品牌需要成为粉丝和用户的上帝。

用户则是品牌的“捏泥成人”,品牌应该被用户所崇拜,被粉丝所信仰。

没错,你应该永远都是对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史蒂夫·乔布斯

  • 市值缩水3000亿,苹果誓要找回失落的“AI荣耀”
  • 苹果放弃造车背后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品牌是用户的“上帝”,是产品与用户间的血缘起源

乔布斯时代的苹果,果粉对苹果品牌的维护和外部良好市场环境的营造堪称功不可没。

品牌的粉丝(用户)经营已是个老古董的话题。

方法论也早已形成市场共识,并在全行业成为标配。

目的是,面对竞争越来越恶劣的市场环境,品牌不再满足于仅靠产品功能卖点去角逐市场。

而是在此基础上做加法,品牌中注入“人性”、“仪式感”、“价值观”、“道德感”等可识别的拟人形象元素,来让用户认同Ta,通过认同ta,消费Ta任何相关的产品。提高品牌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

当然,面对整体消费升级的大环境,大家都在这么干。不稀奇。虽然很多时候还是挂羊头卖狗肉。

更值得关注的是,除去市场竞争层面的需求外,粉丝效应被忽略的地方是,是如何形成认同感,并用这种“认同感”,在品牌的最外层,形成一道坚实有效的品牌安全的屏障。

“认同”的本质,是强烈的情感(精神)认同。

尤其,面对强调情绪正确,而非事实正确的社交大环境,由于“粉丝认同”往往带有屁股决定脑袋的特点,因此,对品牌安全性的提高和维护无疑是最重要的力量补充。

具体来说就是:

1、有利于降低公司负面带来的公关风险,抵御竞争对手和舆论的针对和攻击。

2、日常用户往往表现出品牌维护的自主性和自发性,可以对外部产品和品牌环境进行持续性改善。

3、尤其有利于降低“大公司”的品牌安全成本,建立起危机缓冲带和外部对品牌的高容错率。

比如,上海美团与滴滴的争夺战,滴滴遭遇负面舆论。部分滴滴用户不但没有维护自己所使用的品牌的服务,迅速反而调转枪口,反戈一击。

原因是,用户对滴滴品牌的认同感严重缺乏,粉丝效应缺席,导致外围没有坚实的舆论屏障。

通俗举例:假设漫威也卖剃须刀,可做的太差。作为漫威死忠,我就有点不太好意思指责漫威的剃须刀这么烂,或指责时有所保留。甚至,面对用户对漫威的漫骂,我还会diss回去。

这就是认同感带来的品牌安全缓冲带。品牌通过制造人群崇拜,甚至缔结与用户的血缘关系,获得更多防御纵深。

认同感怎么形成的呢?

主流方式是,将品牌标识性元素升华为“具体对象”,该对象所做的事,所说的话,或形成的内容,能被用户所认同甚至崇拜。简单说,如果能把品牌元素构成的这个东西变成明星,那你赢了。

这也是为何,当下众多品牌都在尝试打造自己的个性形象和人格化窗口的原因。

一个例子,乔布斯时代的苹果。果粉对苹果品牌的维护和外部良好市场环境的营造堪称功不可没。

苹果工业设计带来了优秀的审美感官。依靠这种优质产品体验捕获用户,形成了那个时代的流行文化。

“审美”是情感体验入口,人大部分情感通过“审美”这个前置环节启动。用户对苹果的情感来自“美学认同”。

同时,“审美”作为文化的重要因素,加上“认同”带来用户病毒式自传播,是苹果文化现象的原因。

但必须看到,苹果的“美学认同”来自产品,可产品本身是“死”的,用户与品牌间缺乏具有反馈性的“对象”进行情感沟通来维持情感。

理论上来说,品牌和用户之间纽带的缺乏,这种文化现象和认同感,必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衰退的。

可神奇的是,乔布斯时代未曾发生过这件事,反而,这条曲线时刻保持着上扬状态,并在乔布斯逝世前,到达了令人仰望的高度。

原因是,乔布斯本人替代苹果本身,成为品牌的化身,成为粉丝和产品之间情感传递的桥梁。

他激情张力的发布会,极具煽动性的言行,极度的顽固和偏执个性,对产品近乎魔鬼般的极简追求,千年不变的牛仔裤,Newblance运动鞋,深色高领毛衣,都已外延为品牌的个性。

这时候,苹果品牌散发着人性张力,充满细腻的触感和温度,慢慢成为果粉的图腾和宗教。

从而,建立起粉丝与品牌间浓厚的信任关系,营造出外部对品牌的高容错率的品牌大环境。这一点,堪称经典。

遥想当年,iPhone4 引以为傲的边框天线,被舆论认为存在“致命缺陷”,引起大众关注。

但乔布斯给出技术解决方案了吗?

没有,他没有卑躬屈膝,甚至没有道歉,没有召回,并称所有手机都有些问题,将火引到了其他手机厂商。实际上,苹果的天线设计的确有问题,iPhone4比大多数的手机的天线可能都要差点。

可媒体为什么相信并认为他是对的。消费者竟然没有感到奇怪,相反,他们也认为到乔布斯是对的。

乔布斯通过一场发布会,一场有预谋的表演,加上针对性的策略,最后煽动性的使用四个简短陈述句改变舆论方向:“我们不完美。手机不完美。我们都知道这一点。但是我们想要让用户满意。”

有人这样形容他:通过一场大胆表演展示他的坚定、正义及无辜,成功回避了问题。媒体将功劳归于乔布斯的洗脑能力,称他为“最具有魅力的人”。

的确,如果是其他的CEO,他们可能会谦卑地道歉,然后召回,可他是乔布斯,化身为苹果本身,成为品牌和用户之间最伟大的沟通者和布道者,他被大众推崇,他是粉丝的图腾,因此他不必如此。

因为,他说的话,所做的是任何事,大家连质疑的内在动机都没有,大家只有一个选择,去相信他们心中的图腾。

一场危机公关化于无形,甚至化腐朽为神奇,反过来,成为了苹果一场声势浩大的营销活动。

当时,iPhone4退货率仅为1.7%,还不到iPhone3GS及其他大部分手机品牌的退货率的1/3。iPhone4存货售罄,排在等候名单上的人们,需要等上三周时间,而之前他们还只要两周时间。

粉丝(用户)通过对乔布斯“神化”,造就了这种极为低成本的公共信任,粉丝先对苹果的强烈拥护,形成了品牌外围坚实的危机防御带。

那个时候,任何对苹果的指责,或许,大抵会招来引来果粉Diss,以此为苹果打开了充分的舆论空间。

乔布斯,成为苹果和用户之间的“血缘”起源。这时候,乔布斯任何言行都会成为品牌意义上“粉丝作业”内容,成为流行的驱动力。甚至,溢出果粉群体,形成更广阔的流行新边界。

后乔布斯时代,苹果常常成为口水中心,是因为苹果的品牌图腾,随着乔布斯的逝去逐渐消失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纽带不见了。曾经外围以乔布斯精神图腾建立起来的防御带随之消失。

这几年,苹果搞电影、玩节目,无非是想重建乔布斯时代的用户通道。

上帝说,1+1=2是错的。那就是错的。

我们都曾认为,用户是上帝,但在未来,某种意义上说,品牌需要成为粉丝和用户的上帝。

用户则是品牌的“捏泥成人”,品牌应该被用户所崇拜,被粉丝所信仰。

没错,你应该永远都是对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