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4天近5亿,《头号玩家》口碑炸裂,清明档最大赢家或已诞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4天近5亿,《头号玩家》口碑炸裂,清明档最大赢家或已诞生?

《头号玩家》上映后内地票房第一天就达到了1.2亿,截止4月2日,票房已经达到4.5亿,票房占比接近七成,据预测很有可能成为清明档一枝独秀的影片。

文/达伦糕

豆瓣评分9.2,猫眼的评分也是达到了9.3的高分,今年好莱坞豆瓣评分最高的电影《头号玩家》已经上映,如果你看到朋友圈上的各种晒照,一定对这一部VR体验式的青春洋溢的冒险巨作有印象。

影片上映后内地票房第一天就达到了1.2亿,截止4月2日,票房已经达到4.5亿,票房占比接近七成,据预测很有可能成为清明档一枝独秀的影片。

本周五属于美国复活节假期,《头号玩家》北美也已经在美国时间周四上映,首日开出了1200万美元,表现尚可,但成绩不如其内地的首日票房;在《古墓丽影》和《环太平洋2》之后,这是最近第三部同步北美上映的影片,内地开画超越北美本土了。

《头号玩家》背后的导演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斯皮尔伯格,作为已经年逾古稀的老人,能够导演出这样一部极具前瞻性的科幻大作,可谓非常不易。

大家可能不知道,就在《头号玩家》进行特效后期制作的那段时间里,斯皮尔伯格闲着没事抽空拍的另一部电影还拿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那就是《华盛顿邮报》;当然,因为种种原因,影片并没有在国内上映。

斯老最近几年产量颇高,不断有大作和佳作问世,只可惜的是喜忧参半,口碑很好却票房一般,让人们开始对这位影史经典的骨灰级导演也开始产生了担心:廉颇是否已老?

《头号玩家》最终票房将有极大可能超过2018年至今票房最高的好莱坞大片《黑豹》的6.5亿,从而问鼎暂时的美片中国票房冠军,但可惜的是,2018年可能并不是一个好莱坞年,《头号玩家》想要一直大热下去票房突破10亿甚至15亿并不会像某些媒体预测的那么轻松:毕竟今年以来对于好莱坞几部大片的票房预测碰到的结果都是严重缩水。

就在《头号玩家》之前,《环太平洋2》,《古墓丽影》等好莱坞大片的票房已经尘埃落定,分别为5.5亿和4.9亿,看似票房不错,但是相对于前几年好莱坞影片动辄过10亿的趋势,已经大不如前。全球票房问鼎的漫威大片《黑豹》来到中国之后票房也不过6.5亿,就算《头号玩家》票房能够超过《黑豹》,要想超过10亿还需要清明假期的更上层楼。

斯老或许人老心未老,只可惜今年的中国市场真不是好莱坞的天下。

1

斯皮尔伯格可能不知道:2018好莱坞大片票房已然急剧下滑

今年好莱坞大片在春节档后一如往常,众多大IP纷纷进场,《黑豹》,《环太平洋2》,《古墓丽影》纷至沓来,但是口碑和票房都无法用满意来形容,一众影片全都落在了4亿-6亿左右的区间。

这样的成绩放在现在来看也许已经不错了,但是有心人可能还记得曾经的好莱坞在中国动辄10亿+的成绩。

别的不说,单看去年:2017年票房前十五的影片中,有八部是好莱坞影片,占到了票房的半壁江山,每一部的票房都超过了10亿,《速度与激情8》拿下26亿票房,《变形金刚》和《加勒比海盗》这样的大片在去年拿到了15亿和11亿的成绩,当时竟然还有人觉得不满意,认为“票房是失败的“,看来影评人和观众早已习以为常:好莱坞的大片票房过个10亿不是很正常吗?

实际上,如果去年的好莱坞大片们来到了今年,估计每一个都会哭惨。2018年第一季度已经彻底颠覆了往年的印象,截至今日还没有一部好莱坞影片超过7亿或者预计可以接近10亿票房的。

外界原来普遍推测2018年有望开放进口影片份额,但是恰巧宏观层面又遇上了特朗普气势汹汹开启的所谓“中美贸易战”,将同属于“美国进口商品”的好莱坞电影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现在,这样的情况是否将由《头号玩家》来打破呢?是否这部影片将如某些媒体预测那样会突破10亿,甚至上看15亿成为2018年好莱坞在华票房冠军呢?

麻辣娱投认为或许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乐观。从现在来看,票房最高的还是在中国大热倒灶的《黑豹》(6.5亿),包括原本被媒体预测有望超过《黑豹》达到至少8亿的《环太平洋2》票房也有可能只会落在5.6亿左右。

如果是放在往年,《黑豹》,《环太平洋2》甚至《古墓丽影》,包括《头号玩家》都有大概率可以轻松超过10亿;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今昔不比往年,好莱坞大片在中国似乎已经不再管用,这也是为什么2017年有8部影片可以过10亿,而到了今年却一部也没有。

具体来看,《头号玩家》接下来将会面对三个主要的抑制因素,而这三个因素将从根本上决定斯皮尔伯格的这部影片是否能够超过10亿:

1)3-4月的单日票房相对走低

春节档的热度早已消尽,习惯了每天2亿,3亿总票房的电影市场恐怕必须适应3月到4月的票房相对冷清,可能只有到了周末节假日才有2亿左右的体量,平时工作日的体量基本只有5,6千万左右,甚至可能更低。

要想在这样的体量下轻松突破10亿并不容易,尽管今年3月环比的票房比之去年和过往有提高,4月的清明档以及整体票房预计也将整体走高,但是比之春节档期间头部影片每天就能进账1-2个亿的体量恐怕是小巫见大巫了:在这样的体量下,对于票房的预测显然不应过于乐观,必须要用不同于春节档的数据和参数作为标准。

2)国产片和批片4月纷至沓来,“黑马”片誓要抢夺“白马”的份额

《头号玩家》的口碑已经确认,但是如果熟悉中国电影市场的观众应该知道,好的口碑并不是好票房的保证,较差的口碑也不意味着影片的票房就会不给力,最好的例子就是今年票房达到16亿的《前任3》,豆瓣5.7,基本属于不及格,但是应该说有效地打击到了包括《星球大战》乃至晚两周上映的《勇敢者游戏》的票房。

《头号玩家》的票房占比和排片暂时来看确实一马当先,但是接下来将面对一众国产“黑马”以及批片“黑马”的群体挑战,《遇见你真好》,《起跑线》,《第三度嫌疑人》等等纷至沓来,国产的,日本的,印度的,大家都希望在清明档期分一杯羹,大家的营销攻势都不会减弱。

可以看到,这个清明档是非常热闹的,除了已经因为特殊原因被踢出局的《中邪》之外,一共有超过10部以上的大小影片继续挤占市场,还包括了一部非常善于小成本逆袭的陈思诚的《约会大师》,应该说这样的景象对于《头号玩家》并不是好消息:是否能够将口碑转换成票房还需要市场和时间的检验,毕竟“逆袭”的现象在中国市场一直层出不穷。

3)小镇青年的天下是否能够容下好莱坞的炫技

众所周知,现在的中国票房是得“二三四线城市者得天下“,无论是《前任3》这样影片的成功,还是春节档大片纷纷超过30亿的现象,都说明了小镇青年们的巨大市场效应。

这样的现象在4月将依然明显,固然《头号玩家》在豆瓣上是今年评分最高的电影,但是小镇青年是否会买单,票房能否像《战狼2》《前任3》或者《速度与激情8》那样迅速下沉将是关键:没有在2-4线城市的票房下沉,一部电影要想轻松获得10亿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首日的票房开局,甚至第二,第三天的票房在今年的票房已经不能作数,《黑豹》以及《环太平洋2》的首日开票都达到了1.3-1.5亿左右,比《头号玩家》还要高,但是到了工作日的第一周之后因为没有下沉到全国广泛市场,也因为没有足够的类似春节档的体量做保障,很快票房增势就放缓,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

应该说,《头号玩家》的口碑虽好,但是在中国,“好帆还需风来度,划船靠浪不靠浆”,没有足够的小镇青年做支持,票房的前景并不会一直如前三天那么乐观。

2

斯皮尔伯格的中国缘分:喜忧参半

斯老的江湖地位毋庸置疑,这次诚意满满地带来了《头号玩家》,观众已经用评分对于他的热情和才华给与了肯定,但是话说回来,中国观众是否会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来表达肯定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斯老这么多年虽然拍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获奖佳作和票房大片,但是也不乏大热倒灶的失败之作。

众所周知,斯皮尔伯格的内心有一个孩子,这样的孩子在《头号玩家》中多有体现,但是这样的童心大发并不见得每次都能成功。早在1992斯导童心大发地导演了基于当时的超级IP彼得.潘的《霍克船长》,找来了罗宾·威廉姆斯,达斯丁·霍夫曼,茱莉亚·罗伯茨等当时的绝对大牌,制作成本当时也是冠绝一时,只可惜票房惨败收场。最近的一次童心大发是2016年的《圆梦巨人》,可谓是斯老酝酿多年的巨作,遗憾的是最后票房也不给力,累计亏损超过1亿美元,在中国票房只有1.4亿人民币。

童心未泯固然没错,但是市场并不会因为“童心“就买单。

要知道,斯皮尔伯格从影以来累计票房已经接近100亿美元,是全球第一,影史第一,所以提到好莱坞的大导演,往往第一个跃入脑海的名字一定是斯皮尔伯格。

《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大白鲨》、《林肯》、《侏罗纪公园》等影片如雷贯耳,只可惜,近些年来斯皮尔伯格一方面不懈拍片,一方面已经呈现了一股廉颇老矣的趋势。斯皮尔伯格自己也曾经对媒体承认“在我这样的年纪,并不太关心票房了,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把自己认为有趣的故事和主题拍成影响,这才是关键“。这样的观点和现象似乎在国内诸如张艺谋,陈凯歌,甚至冯小刚的身上也可以看到:他们更多关注地是自己情怀和兴趣的一种表达,至于市场和票房,已经不再是他们的第一目标。

于是我们看到,斯老最赚钱和最热门的那些影片其实都是在十几年甚至二十年前,而最近的许多影片都是自我表达的一种延伸,无论是童心大发,或是对于历史和政治的关注。近几年斯老关注现实和历史的影片《华盛顿邮报》《间谍之桥》等都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在中国上映,如果单纯是为了赚钱,可能斯老都不应该去拍这些中国市场不爱看和审批无法通过的电影。

在诸多观众印象里,斯皮尔伯格这个名字还是和《侏罗纪公园》《拯救大兵瑞恩》甚至《兄弟连》这样的巨作相关联,最近几年来的斯老在中国观众心中只剩下童心以及内地市场无法看到的现实主义作品,而这样的作品或许在口碑和评奖上还是可以为斯老赢得声誉,但是在票房上可能就没人能够轻易保证了。

客观公允地说,斯老其实真的没老,拍摄的计划已经排到了2020年,从片单来看还是坚持其个人风格:关注现实和历史真实类的影片,加上充满童心和奇幻的冒险科幻类。

斯皮尔伯格或许是没老,但是电影观众的观影口味已经发生了变化;斯老其实也意识到了这样的变化,并且在《头号玩家》中竭心尽力地融入许多现代元素以及VR这样的潮热科技来向年轻观众传达自己与时俱进的年轻心态。

至于观众是否买单,或许接下来几周的北美和中国票房将会为我们揭晓答案。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无论票房结果如何,斯皮尔伯格还将坚持自己的风格和用心,也许在这样真正的“匠心“面前,票房究竟能到几亿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祝斯老能够拍出更多精彩的影片!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4天近5亿,《头号玩家》口碑炸裂,清明档最大赢家或已诞生?

《头号玩家》上映后内地票房第一天就达到了1.2亿,截止4月2日,票房已经达到4.5亿,票房占比接近七成,据预测很有可能成为清明档一枝独秀的影片。

文/达伦糕

豆瓣评分9.2,猫眼的评分也是达到了9.3的高分,今年好莱坞豆瓣评分最高的电影《头号玩家》已经上映,如果你看到朋友圈上的各种晒照,一定对这一部VR体验式的青春洋溢的冒险巨作有印象。

影片上映后内地票房第一天就达到了1.2亿,截止4月2日,票房已经达到4.5亿,票房占比接近七成,据预测很有可能成为清明档一枝独秀的影片。

本周五属于美国复活节假期,《头号玩家》北美也已经在美国时间周四上映,首日开出了1200万美元,表现尚可,但成绩不如其内地的首日票房;在《古墓丽影》和《环太平洋2》之后,这是最近第三部同步北美上映的影片,内地开画超越北美本土了。

《头号玩家》背后的导演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斯皮尔伯格,作为已经年逾古稀的老人,能够导演出这样一部极具前瞻性的科幻大作,可谓非常不易。

大家可能不知道,就在《头号玩家》进行特效后期制作的那段时间里,斯皮尔伯格闲着没事抽空拍的另一部电影还拿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那就是《华盛顿邮报》;当然,因为种种原因,影片并没有在国内上映。

斯老最近几年产量颇高,不断有大作和佳作问世,只可惜的是喜忧参半,口碑很好却票房一般,让人们开始对这位影史经典的骨灰级导演也开始产生了担心:廉颇是否已老?

《头号玩家》最终票房将有极大可能超过2018年至今票房最高的好莱坞大片《黑豹》的6.5亿,从而问鼎暂时的美片中国票房冠军,但可惜的是,2018年可能并不是一个好莱坞年,《头号玩家》想要一直大热下去票房突破10亿甚至15亿并不会像某些媒体预测的那么轻松:毕竟今年以来对于好莱坞几部大片的票房预测碰到的结果都是严重缩水。

就在《头号玩家》之前,《环太平洋2》,《古墓丽影》等好莱坞大片的票房已经尘埃落定,分别为5.5亿和4.9亿,看似票房不错,但是相对于前几年好莱坞影片动辄过10亿的趋势,已经大不如前。全球票房问鼎的漫威大片《黑豹》来到中国之后票房也不过6.5亿,就算《头号玩家》票房能够超过《黑豹》,要想超过10亿还需要清明假期的更上层楼。

斯老或许人老心未老,只可惜今年的中国市场真不是好莱坞的天下。

1

斯皮尔伯格可能不知道:2018好莱坞大片票房已然急剧下滑

今年好莱坞大片在春节档后一如往常,众多大IP纷纷进场,《黑豹》,《环太平洋2》,《古墓丽影》纷至沓来,但是口碑和票房都无法用满意来形容,一众影片全都落在了4亿-6亿左右的区间。

这样的成绩放在现在来看也许已经不错了,但是有心人可能还记得曾经的好莱坞在中国动辄10亿+的成绩。

别的不说,单看去年:2017年票房前十五的影片中,有八部是好莱坞影片,占到了票房的半壁江山,每一部的票房都超过了10亿,《速度与激情8》拿下26亿票房,《变形金刚》和《加勒比海盗》这样的大片在去年拿到了15亿和11亿的成绩,当时竟然还有人觉得不满意,认为“票房是失败的“,看来影评人和观众早已习以为常:好莱坞的大片票房过个10亿不是很正常吗?

实际上,如果去年的好莱坞大片们来到了今年,估计每一个都会哭惨。2018年第一季度已经彻底颠覆了往年的印象,截至今日还没有一部好莱坞影片超过7亿或者预计可以接近10亿票房的。

外界原来普遍推测2018年有望开放进口影片份额,但是恰巧宏观层面又遇上了特朗普气势汹汹开启的所谓“中美贸易战”,将同属于“美国进口商品”的好莱坞电影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现在,这样的情况是否将由《头号玩家》来打破呢?是否这部影片将如某些媒体预测那样会突破10亿,甚至上看15亿成为2018年好莱坞在华票房冠军呢?

麻辣娱投认为或许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乐观。从现在来看,票房最高的还是在中国大热倒灶的《黑豹》(6.5亿),包括原本被媒体预测有望超过《黑豹》达到至少8亿的《环太平洋2》票房也有可能只会落在5.6亿左右。

如果是放在往年,《黑豹》,《环太平洋2》甚至《古墓丽影》,包括《头号玩家》都有大概率可以轻松超过10亿;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今昔不比往年,好莱坞大片在中国似乎已经不再管用,这也是为什么2017年有8部影片可以过10亿,而到了今年却一部也没有。

具体来看,《头号玩家》接下来将会面对三个主要的抑制因素,而这三个因素将从根本上决定斯皮尔伯格的这部影片是否能够超过10亿:

1)3-4月的单日票房相对走低

春节档的热度早已消尽,习惯了每天2亿,3亿总票房的电影市场恐怕必须适应3月到4月的票房相对冷清,可能只有到了周末节假日才有2亿左右的体量,平时工作日的体量基本只有5,6千万左右,甚至可能更低。

要想在这样的体量下轻松突破10亿并不容易,尽管今年3月环比的票房比之去年和过往有提高,4月的清明档以及整体票房预计也将整体走高,但是比之春节档期间头部影片每天就能进账1-2个亿的体量恐怕是小巫见大巫了:在这样的体量下,对于票房的预测显然不应过于乐观,必须要用不同于春节档的数据和参数作为标准。

2)国产片和批片4月纷至沓来,“黑马”片誓要抢夺“白马”的份额

《头号玩家》的口碑已经确认,但是如果熟悉中国电影市场的观众应该知道,好的口碑并不是好票房的保证,较差的口碑也不意味着影片的票房就会不给力,最好的例子就是今年票房达到16亿的《前任3》,豆瓣5.7,基本属于不及格,但是应该说有效地打击到了包括《星球大战》乃至晚两周上映的《勇敢者游戏》的票房。

《头号玩家》的票房占比和排片暂时来看确实一马当先,但是接下来将面对一众国产“黑马”以及批片“黑马”的群体挑战,《遇见你真好》,《起跑线》,《第三度嫌疑人》等等纷至沓来,国产的,日本的,印度的,大家都希望在清明档期分一杯羹,大家的营销攻势都不会减弱。

可以看到,这个清明档是非常热闹的,除了已经因为特殊原因被踢出局的《中邪》之外,一共有超过10部以上的大小影片继续挤占市场,还包括了一部非常善于小成本逆袭的陈思诚的《约会大师》,应该说这样的景象对于《头号玩家》并不是好消息:是否能够将口碑转换成票房还需要市场和时间的检验,毕竟“逆袭”的现象在中国市场一直层出不穷。

3)小镇青年的天下是否能够容下好莱坞的炫技

众所周知,现在的中国票房是得“二三四线城市者得天下“,无论是《前任3》这样影片的成功,还是春节档大片纷纷超过30亿的现象,都说明了小镇青年们的巨大市场效应。

这样的现象在4月将依然明显,固然《头号玩家》在豆瓣上是今年评分最高的电影,但是小镇青年是否会买单,票房能否像《战狼2》《前任3》或者《速度与激情8》那样迅速下沉将是关键:没有在2-4线城市的票房下沉,一部电影要想轻松获得10亿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首日的票房开局,甚至第二,第三天的票房在今年的票房已经不能作数,《黑豹》以及《环太平洋2》的首日开票都达到了1.3-1.5亿左右,比《头号玩家》还要高,但是到了工作日的第一周之后因为没有下沉到全国广泛市场,也因为没有足够的类似春节档的体量做保障,很快票房增势就放缓,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

应该说,《头号玩家》的口碑虽好,但是在中国,“好帆还需风来度,划船靠浪不靠浆”,没有足够的小镇青年做支持,票房的前景并不会一直如前三天那么乐观。

2

斯皮尔伯格的中国缘分:喜忧参半

斯老的江湖地位毋庸置疑,这次诚意满满地带来了《头号玩家》,观众已经用评分对于他的热情和才华给与了肯定,但是话说回来,中国观众是否会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来表达肯定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斯老这么多年虽然拍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获奖佳作和票房大片,但是也不乏大热倒灶的失败之作。

众所周知,斯皮尔伯格的内心有一个孩子,这样的孩子在《头号玩家》中多有体现,但是这样的童心大发并不见得每次都能成功。早在1992斯导童心大发地导演了基于当时的超级IP彼得.潘的《霍克船长》,找来了罗宾·威廉姆斯,达斯丁·霍夫曼,茱莉亚·罗伯茨等当时的绝对大牌,制作成本当时也是冠绝一时,只可惜票房惨败收场。最近的一次童心大发是2016年的《圆梦巨人》,可谓是斯老酝酿多年的巨作,遗憾的是最后票房也不给力,累计亏损超过1亿美元,在中国票房只有1.4亿人民币。

童心未泯固然没错,但是市场并不会因为“童心“就买单。

要知道,斯皮尔伯格从影以来累计票房已经接近100亿美元,是全球第一,影史第一,所以提到好莱坞的大导演,往往第一个跃入脑海的名字一定是斯皮尔伯格。

《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大白鲨》、《林肯》、《侏罗纪公园》等影片如雷贯耳,只可惜,近些年来斯皮尔伯格一方面不懈拍片,一方面已经呈现了一股廉颇老矣的趋势。斯皮尔伯格自己也曾经对媒体承认“在我这样的年纪,并不太关心票房了,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把自己认为有趣的故事和主题拍成影响,这才是关键“。这样的观点和现象似乎在国内诸如张艺谋,陈凯歌,甚至冯小刚的身上也可以看到:他们更多关注地是自己情怀和兴趣的一种表达,至于市场和票房,已经不再是他们的第一目标。

于是我们看到,斯老最赚钱和最热门的那些影片其实都是在十几年甚至二十年前,而最近的许多影片都是自我表达的一种延伸,无论是童心大发,或是对于历史和政治的关注。近几年斯老关注现实和历史的影片《华盛顿邮报》《间谍之桥》等都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在中国上映,如果单纯是为了赚钱,可能斯老都不应该去拍这些中国市场不爱看和审批无法通过的电影。

在诸多观众印象里,斯皮尔伯格这个名字还是和《侏罗纪公园》《拯救大兵瑞恩》甚至《兄弟连》这样的巨作相关联,最近几年来的斯老在中国观众心中只剩下童心以及内地市场无法看到的现实主义作品,而这样的作品或许在口碑和评奖上还是可以为斯老赢得声誉,但是在票房上可能就没人能够轻易保证了。

客观公允地说,斯老其实真的没老,拍摄的计划已经排到了2020年,从片单来看还是坚持其个人风格:关注现实和历史真实类的影片,加上充满童心和奇幻的冒险科幻类。

斯皮尔伯格或许是没老,但是电影观众的观影口味已经发生了变化;斯老其实也意识到了这样的变化,并且在《头号玩家》中竭心尽力地融入许多现代元素以及VR这样的潮热科技来向年轻观众传达自己与时俱进的年轻心态。

至于观众是否买单,或许接下来几周的北美和中国票房将会为我们揭晓答案。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无论票房结果如何,斯皮尔伯格还将坚持自己的风格和用心,也许在这样真正的“匠心“面前,票房究竟能到几亿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祝斯老能够拍出更多精彩的影片!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