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放松房地产贷款政策,并允许部分上市房企通过银行间市场融资后,一大波房企发行的中期票据正在袭来。融资计划无疑将有助于这些公司改善他们的资金结构。
10月23日,招商地产(000024.SZ)就50亿中期票据发行方案提请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金地集团(600383.SH)也在日前发布公告称,将适时发行总金额不超过95亿元的债务融资工具,用于归还到期借款、项目投资以及补充流动资金。过去一个月,已有13家房企宣布通过中期票据等债务工具进行融资,总规模超过850亿元,A股龙头“招保万金”全部在列。其中万科和保利地产分别抛出了高达150亿元(不仅限于中期票据)的融资计划,在H股上市的富力地产(02777)也宣布将发行70亿元的中期票据。
中期票据发行对象一般都是资信良好、偿债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和金融机构。这是成本低且手续简单的融资方式,既可绕开商业银行直接进行,又因在银行间市场融资可避开公司债复杂的审批程序。发行额度一般不少于30亿元,发行期限通常为5到10年。一直以来,因相关政策所限,只有少数房企发行过中期票据。
不过,在9月30日发布的房贷新政中,中国人民银行不仅强调商业银行在信贷上支持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更首次明确提出支持房企发行债务融资工具。
东方证券分析师竺劲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与银行贷款一般两三年的贷款期限相比,中期票据期限短则三五年、长则可能达10年,更有利覆盖房地产项目开发全过程。
香港粤海证券投资银行董事黄立冲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面向房企的中期票据融资开闸,意味着监管层从原来的单向打压转为双向调节,这将成为房企重要的“输血”渠道,也将改善房企融资成本高企的状况。
在这轮楼市低迷中,很多内地房企选择在境外发债融资。根据Dealogic的数据,今年中国内地房企发行的离岸债券将再创纪录——今年迄今已发行180亿美元,这一数字正在快速接近去年全年的195亿美元——去年内地房企海外融资规模曾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但中国房企海外债券融资成本也在持续攀升。保利地产今年4月份发行的五年期海外债券票面利率为5.25%,其去年发行的类似债券仅为4.5%。更多中小房企发行的票面利率则在8%~10%,今年3月在香港上市的阳光100上个月最新发行的一笔1.15亿美元票据利率则高达12.75%。
中期票据开闸后,大型地产商们的融资成本将大为降低。Wind数据显示,今年8月国内按发行额加权计算的中期票据平均发行利率为5.87%,低于银行基准利率。如北京金隅股份,2014年第一期共20亿元的中期票据发行利率仅5.35%。
但能从此次信贷放松中获益的或许只是那些大型房企。
从去年开始,银行就不愿意向小型房企放贷了,他们开始实行名单制,不在名单的房企想要获得贷款难上加难。而大型房企更为多元的融资渠道意味着他们能够在小型房企遇到困难时将对方收购。中国目前有8.5万多家房企。
上个月,中国的房地产销售额略微提升。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房地产销售额达到了人民币6022亿元,高于8月份的人民币4440亿元。但9月份不错的销售额也许意味着一些资金链紧张的地产商急于抛售掉手头的房子,以期改善财务状况。
中国的上一轮房企融资潮发生在2009年。在2008年四季度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万科、保利等房企增发募资都超过了100亿元,而恒大、龙湖、恒盛、宝龙等十多家内地房企则选择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总计融资金额超过80亿美元。那次融资开闸曾使一大批房企重获新生。充足的流动性让他们随即在土地市场四下出击,高价抢地的消息不断传出,随即中国一二线多个城市房价攀上巅峰。
现在,中国政府不断出台的扶持房地产业政策,又一次给楼市带来了支撑。
最近一个月,深圳、南京等地再次拍出了“地王”;大房企也在加速拿地,万科已分别在福州、合肥、南京、广州、青岛等城市六次拿地,拿地金额共计89.37亿元。保利也在9月底花费40.6亿元拿下广州的三幅地块,并联合首开股份以33.8亿夺得北京门头沟一宗自住型商品房地块。
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又活跃在土地市场了,那么中国楼市又会发生什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