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们对比特币矿工的爱与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们对比特币矿工的爱与恨

加密货币的生态系统由不同的群体组成,但是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通过保卫加密货币经济获取奖励,提供了大量的资源。

来源:cn.bitcoin.com

作者:Jamie Redman

比特币网络和比特币生态系统已有近10年的历史。这项协议催生了大量的用户、基础设施、企业以及具有影响力的开发者和矿工。比特币刚诞生的时候,个人使用中央处理器(也就是家庭电脑)就可以挖到大量的币。随后,像Artforz这样的矿工掀起了显卡军备竞赛,最后演变成使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挖矿,而ASIC极大地改变了游戏的规则。

工作量证明:为什么我们的矿工总是被认为是“邪恶”的?

加密货币的生态系统由不同的群体组成,但是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通过保卫加密货币经济获取奖励,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不管爱也好,恨也好,多年来矿工都一直在为我们打包交易,然后把每一个包含数百万交易的区块广播到网络上。即使矿工一直遵守协议,他们也还是会被行业里的某些人或团体认为是“有目的的”。矿池突然就成为了想要对网络发动恶意攻击的“邪恶组织”。

Artforz成为比特币社区里的第一个流氓矿工

根据工作量证明的奖励机制,矿工每挖到一个区块就可以获得区块奖励。早期中本聪和哈尔•芬尼使用CPU挖币。但是不久之后,一名叫做Artforz的人想出了使用大规模的GPU设备“收割”比特币,当时他掌握了大量的算力,引发了社区的争论,中本聪不得不要求社区放缓挖矿的军备竞赛。

“为了网络的利益,我们应该立一个君子协议尽可能长时间地推迟GPU军备竞赛。如果我们不用担心GPU驱动和兼容性,获得大量的新用户会容易得多。现在只要一个CPU就能公平竞争,这真的很好。”中本聪说道。

据说,2010年有一个叫做Artforz的矿工控制着比特币的大部分算力。

专业集成电路的时代

一台ASIC设备。

几年之后中本聪隐退,很多ASIC制造商登上舞台,彻底改变这个行业。使用家庭电脑或GPU挖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因为这些机器已经无法盈利。ASIC设备及其运营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加密货币行业参与者们讨论的中心话题。早期有很多ASIC制造商,但是大部分都败落了,只有部分坚持了下来。自从演化到ASIC之后,挖矿行业一直备受争议,比如耗电量太大,矿工会相互勾结攻击网络。

还记得Ghash.io掌握网络51%算力的时候吗?

ASIC把GPU比下去之后,挖矿阴谋的担忧就一直笼罩着加密货币社区。ASIC一问世,个人挖矿和“家庭挖矿”,甚至个人用ASIC挖矿都无法实现盈利,因此很多矿工开始联合挖矿,组成“矿池”。多个矿池可以更容易挖出区块,矿池把获得的利润根据合同协议在矿工之间分配。早期只有几家矿池,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矿池加入瓜分网络的算力。直到2014年6月,有一家矿池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The Ghash.io事件已经被人们淡忘,但是2014年夏天,这个矿池曾控制着全网超过51%的算力。

当时矿池Ghash.io控制了比特币网络51%以上的算力,从理论上来说这意味着,这个矿池可以拒绝验证交易。这件事在社区里引起一片哗然并成了主流媒体的头条新闻。最终Ghash.io被拆分成小派别,争论也平息下来。

自私贪婪的矿工

1年后,2015年12月,比特币扩容大会再次让社区沸腾起来,因为网上流传着一张掌握了近70%算力的矿池运营商们坐在一起的照片。当时F2pool、Antpool、BTCC、Avalon以及其他的矿池首次聚集到一起讨论扩容的问题。此后年复一年,矿工一直备受争议并被指责是‘自私贪婪的矿工’——这正是比特币协议要求他们做的。”

这张照片在2015年引起一阵骚动,因为当时掌握着近70%算力的人都坐到了一起。

去年社区再次出现争议,当时社区强烈反对偷偷使用AsicBoost挖矿的行为。这场争议加上另外几个阴谋论致使一些支持者和开发者开始考虑更改比特币的POW共识机制。所谓的偷偷使用AsicBoost挖矿当时在加密货币论坛和推特上引起轩然大波。ASIC Boos专利门事件出现之后,这个话题再次在各大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尽管负面新闻很多,矿工仍在继续打包区块

实际上没人说得清为什么矿工一直这么不受待见,备受指责。挖矿争论甚至逐渐渗透到了加密货币社区的其他领域。ASIC挖矿导致一些加密货币团队开始考虑更改他们的共识算法,例如门罗币。除此之外, BTC网络的算力超过28 MHash/s,尽管挖矿在某些地区已经不盈利,这表明矿工们仍然乐观。

发文时比特现金的价格:¥ 4201.9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们对比特币矿工的爱与恨

加密货币的生态系统由不同的群体组成,但是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通过保卫加密货币经济获取奖励,提供了大量的资源。

来源:cn.bitcoin.com

作者:Jamie Redman

比特币网络和比特币生态系统已有近10年的历史。这项协议催生了大量的用户、基础设施、企业以及具有影响力的开发者和矿工。比特币刚诞生的时候,个人使用中央处理器(也就是家庭电脑)就可以挖到大量的币。随后,像Artforz这样的矿工掀起了显卡军备竞赛,最后演变成使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挖矿,而ASIC极大地改变了游戏的规则。

工作量证明:为什么我们的矿工总是被认为是“邪恶”的?

加密货币的生态系统由不同的群体组成,但是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通过保卫加密货币经济获取奖励,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不管爱也好,恨也好,多年来矿工都一直在为我们打包交易,然后把每一个包含数百万交易的区块广播到网络上。即使矿工一直遵守协议,他们也还是会被行业里的某些人或团体认为是“有目的的”。矿池突然就成为了想要对网络发动恶意攻击的“邪恶组织”。

Artforz成为比特币社区里的第一个流氓矿工

根据工作量证明的奖励机制,矿工每挖到一个区块就可以获得区块奖励。早期中本聪和哈尔•芬尼使用CPU挖币。但是不久之后,一名叫做Artforz的人想出了使用大规模的GPU设备“收割”比特币,当时他掌握了大量的算力,引发了社区的争论,中本聪不得不要求社区放缓挖矿的军备竞赛。

“为了网络的利益,我们应该立一个君子协议尽可能长时间地推迟GPU军备竞赛。如果我们不用担心GPU驱动和兼容性,获得大量的新用户会容易得多。现在只要一个CPU就能公平竞争,这真的很好。”中本聪说道。

据说,2010年有一个叫做Artforz的矿工控制着比特币的大部分算力。

专业集成电路的时代

一台ASIC设备。

几年之后中本聪隐退,很多ASIC制造商登上舞台,彻底改变这个行业。使用家庭电脑或GPU挖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因为这些机器已经无法盈利。ASIC设备及其运营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加密货币行业参与者们讨论的中心话题。早期有很多ASIC制造商,但是大部分都败落了,只有部分坚持了下来。自从演化到ASIC之后,挖矿行业一直备受争议,比如耗电量太大,矿工会相互勾结攻击网络。

还记得Ghash.io掌握网络51%算力的时候吗?

ASIC把GPU比下去之后,挖矿阴谋的担忧就一直笼罩着加密货币社区。ASIC一问世,个人挖矿和“家庭挖矿”,甚至个人用ASIC挖矿都无法实现盈利,因此很多矿工开始联合挖矿,组成“矿池”。多个矿池可以更容易挖出区块,矿池把获得的利润根据合同协议在矿工之间分配。早期只有几家矿池,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矿池加入瓜分网络的算力。直到2014年6月,有一家矿池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The Ghash.io事件已经被人们淡忘,但是2014年夏天,这个矿池曾控制着全网超过51%的算力。

当时矿池Ghash.io控制了比特币网络51%以上的算力,从理论上来说这意味着,这个矿池可以拒绝验证交易。这件事在社区里引起一片哗然并成了主流媒体的头条新闻。最终Ghash.io被拆分成小派别,争论也平息下来。

自私贪婪的矿工

1年后,2015年12月,比特币扩容大会再次让社区沸腾起来,因为网上流传着一张掌握了近70%算力的矿池运营商们坐在一起的照片。当时F2pool、Antpool、BTCC、Avalon以及其他的矿池首次聚集到一起讨论扩容的问题。此后年复一年,矿工一直备受争议并被指责是‘自私贪婪的矿工’——这正是比特币协议要求他们做的。”

这张照片在2015年引起一阵骚动,因为当时掌握着近70%算力的人都坐到了一起。

去年社区再次出现争议,当时社区强烈反对偷偷使用AsicBoost挖矿的行为。这场争议加上另外几个阴谋论致使一些支持者和开发者开始考虑更改比特币的POW共识机制。所谓的偷偷使用AsicBoost挖矿当时在加密货币论坛和推特上引起轩然大波。ASIC Boos专利门事件出现之后,这个话题再次在各大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尽管负面新闻很多,矿工仍在继续打包区块

实际上没人说得清为什么矿工一直这么不受待见,备受指责。挖矿争论甚至逐渐渗透到了加密货币社区的其他领域。ASIC挖矿导致一些加密货币团队开始考虑更改他们的共识算法,例如门罗币。除此之外, BTC网络的算力超过28 MHash/s,尽管挖矿在某些地区已经不盈利,这表明矿工们仍然乐观。

发文时比特现金的价格:¥ 4201.9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