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PMOLED探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PMOLED探秘

PMOLED的技术已逐步趋于完善,产业链已建立,PMOLED也完成了从理论层面到市场层面的转变。

PMOLED是个啥?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对于传统的液晶显示(Liquid Crstal Display,简称LCD),有机发光二极管即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简称OLED,拥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等优势,被公认为是比传统液晶显示(Liquid Crstal Display,简称LCD)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的新一代显示技术。

OLED的核心就是中间有机发光层能够在其上层和下层的电子和空穴激励下发光。而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OLED被分成被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Passive Matrix OLED,简称PMOLED)及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 OLED,简称AMOLED),二者的区别在于电流的驱动方式不同,由此直接带来结构上的不同。

AMOLED您知道?没错!跟您想的一样,就是iPhone X的大屏啦(虽然有刘海儿,那也叫全屏)。

但是,小编今天想带您了解的却不是这个热点新贵,而是PMOLED。

先看看PMOLED的长相吧,下面这张图就是PMOLED的证件照之一。可见,PMOLED的结构包括阴极、有机层以及阳极,阳极与阴极相互垂直,在阴极与阳极的交叉点处形成像素,也就是发光的部位。外部电路向选取的阴极与阳极施加电流,以扫描方式点亮阵列中的像素,以形成图像。

我们可以看到,PMOLED的结构很简单,那其简单方便的特点是否就是各商家追逐的焦点?让我们先从专利申请情况上一探究竟吧。

小编为了帮大家更好的了解PMOLED技术在专利领域的发展情况,聚焦PMOLED的多个技术点并利用IPC进行过滤,在全球数据库中检索到了459件相关专利,详情请见如下情势图。

1、申请人国家分布

从图中可看出,在PMOLED的专利申请中,韩国的申请量最为突出,依次为中国、英国和美国。

2、申请人分布

从图中可以看出,PMOLED方向专利的申请人中,英国剑桥显示技术公司在专利申请量上遥遥领先,即便如OLED的“大户”LG、三星等公司的申请量也被落下一大截。而我国企业四川长虹、京东方和维信诺等公司也进行了相应的专利布局,数量上紧随韩国OLED大咖们。

3、申请量走势

由上图可见,PMOLED的专利申请量高峰集中在2005年前后,而从2006年起,其申请量大幅下降。

咋突然跌了呢?

小编猜测,可能是因为,在1969年至2005年这一期间,OLED的第一套理论体系(即前述的PMOLED)逐步建立并得到完善,因此,PMOLED的专利申请量在2005年得到了爆发。而从2006年起,受限于PMOLED在大尺寸显示应用上的弊端,OLED的第二套理论体系(即前述的AMOLED)被提出,整个OLED的技术发展转向于AMOLED。相应的,PMOLED的专利申请量从2006年开始大幅下降。

而近年来,随着PMOLED技术的逐步完善以及市场化的运行,PMOLED方向的专利已不再是OLED领域的专利申请重点。

PMOLED的未来咋样??

从前面的分析看PMOLED貌似有点过气?但是,PMOLED的简单结构使其在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以及车载仪表显示器等小尺寸显示的应用场景下还是有着很强的优势。

此外,PMOLED的技术已逐步趋于完善,产业链已建立,PMOLED也完成了从理论层面到市场层面的转变。

也许,未来的某一年、某一天,PMOLED会随着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而展现出第二个春天!

本文作者简介

刘 丹

资深专利代理人,擅长机械、机电、光电技术

诉讼代理人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培训师

杜叶蕊

“90”后专利代理人

硕士毕业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

擅长光电、电子、半导体、通信、互联网等领域

【温馨提示】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作者,仅以配图表达。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PMOLED探秘

PMOLED的技术已逐步趋于完善,产业链已建立,PMOLED也完成了从理论层面到市场层面的转变。

PMOLED是个啥?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对于传统的液晶显示(Liquid Crstal Display,简称LCD),有机发光二极管即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简称OLED,拥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等优势,被公认为是比传统液晶显示(Liquid Crstal Display,简称LCD)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的新一代显示技术。

OLED的核心就是中间有机发光层能够在其上层和下层的电子和空穴激励下发光。而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OLED被分成被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Passive Matrix OLED,简称PMOLED)及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 OLED,简称AMOLED),二者的区别在于电流的驱动方式不同,由此直接带来结构上的不同。

AMOLED您知道?没错!跟您想的一样,就是iPhone X的大屏啦(虽然有刘海儿,那也叫全屏)。

但是,小编今天想带您了解的却不是这个热点新贵,而是PMOLED。

先看看PMOLED的长相吧,下面这张图就是PMOLED的证件照之一。可见,PMOLED的结构包括阴极、有机层以及阳极,阳极与阴极相互垂直,在阴极与阳极的交叉点处形成像素,也就是发光的部位。外部电路向选取的阴极与阳极施加电流,以扫描方式点亮阵列中的像素,以形成图像。

我们可以看到,PMOLED的结构很简单,那其简单方便的特点是否就是各商家追逐的焦点?让我们先从专利申请情况上一探究竟吧。

小编为了帮大家更好的了解PMOLED技术在专利领域的发展情况,聚焦PMOLED的多个技术点并利用IPC进行过滤,在全球数据库中检索到了459件相关专利,详情请见如下情势图。

1、申请人国家分布

从图中可看出,在PMOLED的专利申请中,韩国的申请量最为突出,依次为中国、英国和美国。

2、申请人分布

从图中可以看出,PMOLED方向专利的申请人中,英国剑桥显示技术公司在专利申请量上遥遥领先,即便如OLED的“大户”LG、三星等公司的申请量也被落下一大截。而我国企业四川长虹、京东方和维信诺等公司也进行了相应的专利布局,数量上紧随韩国OLED大咖们。

3、申请量走势

由上图可见,PMOLED的专利申请量高峰集中在2005年前后,而从2006年起,其申请量大幅下降。

咋突然跌了呢?

小编猜测,可能是因为,在1969年至2005年这一期间,OLED的第一套理论体系(即前述的PMOLED)逐步建立并得到完善,因此,PMOLED的专利申请量在2005年得到了爆发。而从2006年起,受限于PMOLED在大尺寸显示应用上的弊端,OLED的第二套理论体系(即前述的AMOLED)被提出,整个OLED的技术发展转向于AMOLED。相应的,PMOLED的专利申请量从2006年开始大幅下降。

而近年来,随着PMOLED技术的逐步完善以及市场化的运行,PMOLED方向的专利已不再是OLED领域的专利申请重点。

PMOLED的未来咋样??

从前面的分析看PMOLED貌似有点过气?但是,PMOLED的简单结构使其在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以及车载仪表显示器等小尺寸显示的应用场景下还是有着很强的优势。

此外,PMOLED的技术已逐步趋于完善,产业链已建立,PMOLED也完成了从理论层面到市场层面的转变。

也许,未来的某一年、某一天,PMOLED会随着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而展现出第二个春天!

本文作者简介

刘 丹

资深专利代理人,擅长机械、机电、光电技术

诉讼代理人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培训师

杜叶蕊

“90”后专利代理人

硕士毕业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

擅长光电、电子、半导体、通信、互联网等领域

【温馨提示】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作者,仅以配图表达。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