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抑郁症的表现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容易得抑郁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抑郁症的表现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容易得抑郁症?

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但它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中国每年都有不少人死于抑郁自杀,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

抑郁症

抑郁症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境低落

患者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兴趣减退,重者悲观绝望、度日如年。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2、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出现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等现象。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但仔细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4、躯体症状

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

所以,当患者出现以上现象时,应该注意是否有抑郁症倾向,及时就医。

引起抑郁症的因素也有很多,最关键的有三个

1、遗传因素(10%):

抑郁症受一定遗传因素的影响,与患病者血缘关系愈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级亲属患病的概率远高于其他亲属,这与遗传疾病的一般规律相符。

2、生理因素(25%):

有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突触间隙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下降有关;因此很多抗抑郁剂都有使大脑突触间隙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升高的效果,以抑制抑郁现象。

3、心理-社会因素(25%):

生活中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或长期持续存在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导致抑郁症的产生。尤其是在现在的都市,生活和工作压力过大,烦心事多了,调节不好很容易引起抑郁。

(全文完)

来源:互动百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抑郁症的表现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容易得抑郁症?

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但它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中国每年都有不少人死于抑郁自杀,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

抑郁症

抑郁症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境低落

患者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兴趣减退,重者悲观绝望、度日如年。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2、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出现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等现象。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但仔细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4、躯体症状

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

所以,当患者出现以上现象时,应该注意是否有抑郁症倾向,及时就医。

引起抑郁症的因素也有很多,最关键的有三个

1、遗传因素(10%):

抑郁症受一定遗传因素的影响,与患病者血缘关系愈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级亲属患病的概率远高于其他亲属,这与遗传疾病的一般规律相符。

2、生理因素(25%):

有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突触间隙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下降有关;因此很多抗抑郁剂都有使大脑突触间隙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升高的效果,以抑制抑郁现象。

3、心理-社会因素(25%):

生活中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或长期持续存在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导致抑郁症的产生。尤其是在现在的都市,生活和工作压力过大,烦心事多了,调节不好很容易引起抑郁。

(全文完)

来源:互动百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