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here: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都欠他一张演唱会门票”成了向青春偶像致敬的流行语。
可今天要说的这一位,如果不能看一场他的演唱会,最亏欠的是自己——我们都欠自己一张他的演唱会门票。
出道34年,累计开唱近700场,最多的一年连唱146场,总场次、总人数、总票房均列华人第一。
从港澳台北上广,到二三四线小城,场场爆满,打破观众人数吉尼斯世界纪录。
更可怕的是,在这样的场次基数下,他的演唱会也绝不敷衍:
从青春期唱到56岁,每场依旧保持鼎盛时期的超高水准,全场唱跳三小时,惊喜不断,绝无差评。
没错,这样的“神”只有他——
张学友。
90年代,“四大天王”横扫乐坛,声势遍布亚洲,成为了香港娱乐史上最辉煌的符号。如果用今天的饭圈视角来看,假如让“四大天王”组合出道,那么张学友一定毫无疑问,是其中的Vocal担当。
当然,这个比喻还远不能说明他在乐坛的地位,相比四大天王这个娱乐圈头衔,“歌神”更能代表他的职业成就。
不同于众多多栖发展的天王艺人,音乐始终是他追求的最终事业。
1988年,张学友就凭借王家卫电影《旺角卡门》中的角色,获得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没错,就是那张经典的表情包出处:
演技得到认可,在唱片业日渐式微、电影业崛起的年代里,他当然可以选择把更多精力投入电影中。
但是他没有,而是坚持将音乐作为主业:“拍电影蛮失去自己东西的,可是唱歌,我可以说百分之百是我自己的。”
1984年,张学友拿了歌唱选秀节目的冠军出道,第二年发行的首张个人专辑《Smile》就一举在香港卖出到了20万张。紧接着,《遥远的她》《月半弯》《每天爱你多一些》等粤语歌就接连入选十大金曲,广为传唱。
1993年,张学友发行国语专辑《吻别》,年度销量超过400万张,打破了多个地方的唱片销量纪录。一首《吻别》不仅成为了无数人的情歌启蒙,更至今依旧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中文金曲之一。
到了1995年,张学友的全球唱片销量已经仅次于迈克尔·杰克逊,在1996年的蒙特卡洛翠宫之夜世界音乐大奖上,张学友登台演唱,迈克尔·杰克逊就坐在台下听着这位可以代表华语乐坛的歌手演唱。
可以说,20年前,他就已经站在了乐坛的巅峰。
1995年,张学友举行95世界巡回演唱会,一唱就是100场,创造了亚洲歌手举办演唱会场次的纪录。
1997年,张学友策划、导演并主演的音乐剧《雪狼湖》在香港连续上演42场,累计观看人数30多万人次,又一次创造了音乐剧的纪录。
此后一直到2006年,张学友的演唱会唱遍世界各地,几乎场场爆满。
这对于当时正在鼎盛时期的天王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在拥有了这样的辉煌成绩、也到了一定年龄后,很多歌手都会开始减少工作,用更轻松的办法,享受已经拥有的江湖地位带来的惬意人生。
然而,张学友却让自己越来越忙。
到了2007年,他又开始了一年105场的巡演,刷新了自己年轻时的记录。而在2010年,“张学友1/2世纪巡回演唱会”,累计场次更是达到了146场!
要知道,这一年,张学友已经年近50岁。在新人辈出的乐坛,也早已有新的天王诞生。然而当他的演唱会从国际大都市唱到丽水、遵义、泰州等等三四线小城,所到之处,却都能掀起巨浪,常常一票难求。
开这么多演唱会,到底图什么?只是为了“圈钱”吗?
其实,对于娱乐圈的艺人来说,赚钱的轻松途径多得是:上上综艺、跑跑通稿,或许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而开演唱会,几乎可以说是其中最容易费力不讨好的赚钱方式。
在《我是歌手》最热播的时候,张学友曾拒绝了节目组的邀请。他早已熟知这样的“比赛”,相比为取悦评审而准备考试答卷,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唱歌才是他真正想做的事。
是的,他是真的热爱唱歌。
2005年,当他出席某颁奖典礼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今天来的第一个原因是,我知道自己无论来不来,这个奖都会是我的;第二个原因是,我太久没唱歌,好想唱歌,于是就来了。”
在那次开了146场的巡演中,他也曾说:“我是一个喜欢唱歌的人,但我最喜欢唱歌给喜欢听我歌的朋友听。”
开这么多场演唱会,非但没有差评和“车祸现场”,观众还能纷纷赞叹值回票价,怎么做到的?
热爱之余,当然是张学友的专业和敬业。
主办方用不用心,台上的歌手走不走心,到底是赶场子圈钱,还是真心真意为观众唱歌,坐在台下,一目了然。
先来回顾几段经典现场:
KTV点唱率最高的歌神情歌
不仅自己的歌经典传唱,更因为对歌曲独特的诠释,被称为“原唱杀手”。
张学友演唱会现场翻唱杨千嬅
张学友的演唱会,一般都要唱37-43首歌,时长比大多歌手都要长,加上又跳又唱、场次密集,对于一个已经56岁的人来说,吃得消吗?
即便是歌神,当然也会变老,声音、气息、体能,和年轻时必定会有差别,但是,稳定的唱功和越来越纯熟内化的个人风格,却是经过长久保持练习后与时间抗衡得来的结果。
有网友曾记录下两年前在香港红馆看张学友演唱会的一幕场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他总共要在红馆开唱23场。但是23场如一日,他每天下午必定要先来场馆门口与歌迷见面,然后进场馆彩排。每天唱一场,彩排一场,从不耽误。
而每天下午,歌迷还可以用一个袋子写上自己的名字,装上要让张学友签名的东西,拿给他的助理,到第二天来取。也就是说,歌神每天开完演唱会回家还要帮歌迷签名……(知乎网友usbusb)
放在任何一个行当中,这样的态度,都是绝对的敬业。
天赋、热爱、努力、自我要求,能够成为“歌神”,缺一不可。
去年的一场演唱会中,张学友对台下的观众说了这样一番有些伤感的话:
“很多人会说,为什么我年过半百,还要开又跳又唱的演唱会,因为我知道,如果现在我不开,下一次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
还好,今年,歌神依旧在继续着他的巡演之路。他没时间上综艺、跑通告,那样有限的时间里,他都在做着最喜欢的事,站在四面台上为爱音乐的人们唱歌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