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马修的兴趣变现模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马修的兴趣变现模型

小时候为了玩游戏,基本上都是“我打游戏,爸妈打我”的套路。但今天,有个狠人把游戏上升到了博弈论的高度,而且年入千万,美元!

小时候为了玩游戏,基本上都是“我打游戏,爸妈打我”的套路。“打游戏”好像一直是不务正业的代名词。直到现在,游戏界扛起了网红业和直播业的大半江山,仍有人不屑一顾。

但今天,有个狠人把游戏上升到了博弈论的高度,而且年入千万,美元!

这个哥们,叫马修·帕特里克,曾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大军中的坚定成员。

从毕业就失业,到找到热爱的事业

马修·帕特里克在一个偏远的、非常不知名的小县城麦地纳长大。从小就是一个非常“爱玩”的孩子。

痴迷游戏。马修曾把自己的卧室搞成了超级玛丽主题,还经常邀请小伙伴彻夜组团挑战《龙与地下城》游戏。

热爱表演。在大家眼里,马修是个表演天才。高中时,班里多数男孩都热衷于运动,马修却跑去给合唱团乐队拉中提琴,并积极参加每一场演出。

数学学霸。在大学期间,马修是标准的“别人家孩子”。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曾在神经学专业的SAT入学考试中,一举拿下1600的高分。

表演欲超强的马修在大学毕业后,渴望在演艺事业方面大展拳脚。为此他特意搬到了纽约,参加各种演出,希望哪一天能被某名导相中。

但两年光阴转眼即逝,马修试遍了所有能尝试的角色,他看到了普通演员的奋斗终点。简而言之,世态艰辛,这并不是马修所梦想的生活。

2011年底,马修终于放弃演员梦,转而去企业求职。不幸的是,很多企业并不需要一位演员。他发出了无数简历,结果都石沉大海。被逼无奈,马修决定自己创业,干出点颜色让拒绝他的企业see see。

创业决定好下,但方向却不好定。马修苦思冥想了好久。在一次观看某个游戏教程时,他突然产生了制作《游戏博弈论》视频的灵感。为什么不把自己对游戏视频的热爱和数学分析方面的才华结合起来呢?就这样,马修开创了游戏教育系列视频——《游戏博弈论》。

一年内,马修发布了56集视频,收获了50万粉丝!

这些粉丝对如何将博弈理论用在游戏中非常感兴趣,不少视频浏览量都超过500万次。如今,马修的《游戏博弈论》已拥有超过930万粉丝,他还雇佣那些世界级的YouTube明星为他站台助威,连高高在上的YouTube官方也请马修代言。

修·帕特里克在多个擅长领域中选择将博弈理论与热爱的游戏结合,建立了甜蜜点。通过内容资产的积累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超级IP。

正如马修的经历,开启兴趣变现的脚步要从找到自己的“甜蜜点”开始。简单来说,甜蜜点就是知识领域与兴趣点的交集。两个毫不相关的领域碰撞在一起,激发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思考路径和内容领域。

确定创业方向之后,下一步,就是创作吸引粉丝关注的内容了。

粉丝和你都喜欢,才是真的喜欢

游戏本身就是一种视觉化极强的产物,所以马修把自己的内容形式确定为视频,并决定在YouTube上试水自己的想法。

怎样才能从一堆游戏测评视频中脱颖而出呢?关于这一点,马修起初也没什么好主意。但与别人一意孤行的做法不同,他从大学时所掌握的统计学中得到灵感,决定用A/B测试的方法找到能够抢夺视线的内容。

据马修自己描述“一开始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接触YouTube平台,采用了A/B组的方式测试内容。日积月累,我逐渐了解了用户是如何使用这个平台的,还有YouTube 系统推荐算法对内容推广的影响。”

在《兴趣变现》中,内容营销之父乔·普利兹也提出了“翘点”的概念,即为内容设置一个钩子,吸引目标群体的关注,并让他们形成深刻记忆。

兴趣变现模型里的“翘点”,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与众不同的印象。国内网红Papi酱,早期在很多平台发布过搞笑短视频,都没有走红。直到使用了精神分裂式的变声演出之后,才有了真正与众不同的“翘点”。内容还是那个内容,只是换了个新颖的表达方式,就给人留下了与众不同的印象,为传播效果大大加分。

二是指:更加聚焦的领域。就像准确投掷标枪一样,你的内容也要找到聚焦的细分领域。这么做可以准确定位入口,并从占领指定品类的高度审视和创作内容。就像彼得·蒂尔建议的那样,内容的开发必须基于尚未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内容翘点”。

虽然确定甜蜜点是“兴趣变现”的重要基础,但翘点却是让内容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以,如果不能将内容“翘”到位,无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故事,你的内容迟早会流于俗套、逐渐被人遗忘。

事业做大了,如何与外包团队协作

随着马修·帕特里克的事业逐渐进入正轨,他发现仅凭自己和自己的团队创作是远远不够的。但扩招大量的专职创作者将产生巨大的人力成本,这个时候,他想到了将内容外包给自由创作者。

可是如何才能找到优秀的自由创作者呢?是先找个会写作的,然后把专业知识讲给他们?还是先找个懂行的,然后再培养他们写作?

马修是这么做的:

《游戏博弈论》下设两个部门,彼此间协作得非常顺畅。

其中之一为制作部门,负责所有视频的制作。这个部门中占比最大的是《游戏博弈论》的内容创作团队,大概有13-16个人,包括自由撰稿人、作家、销售等。其中大部分人对专业领域并不熟悉,但是创作能力很强。

这些人除了要负责马修的视频节目之外,也为一些游戏公司制作特定的推广视频、广告等等。他们制作的全部内容都发布在《游戏博弈论》频道上,用来推广产品或介绍服务…针对其中的广告部分,马修会亲自撰写文案,因为他很善于用文字打动别人,刺激消费行为。而其他视频,则大量采用了自由撰稿人贡献的内容。

另一个就是咨询部门,马修在咨询方面的运营方式跟传统咨询公司类似,目标是帮助客户围绕视频渠道吸引潜在用户关注。这个团队的成员都是行业专家,可以进驻到客户公司,进行为期1天的研讨培训,并且带客户浏览马修公司发布在YouTube上的内容。咨询服务包括关于内容创作的基本知识,何种内容在平台上最有效果,如何优化内容细节以及如何推进才能取得成功。

此外,马修团队还有长期的服务计划,可以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到客户的公司任职内容总监或渠道经理。

马修表示,他们有一整套帮助客户发展新媒体渠道的咨询服务,同时他们的服务精准定位于这个领域,这是基本准则。

在马修的做法中,我们为“是先找个会写作的,还是先找个懂行的专家”这一问题找到了可参考的建议:

➀ 专业人士虽然好,但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假如有两个候选人可供选择:第一位是不错的作家,性格气质与公司非常相符,但却缺乏专业知识;另一位是行业专家,但是你却无法与其共处一室。这种情形下,请选择第一位。因为专业知识可以传授,但气质、个性却很难改变,对待事业的激情同样无法由他人赋予。

➁ 寄希望于营销人员、作家、摄影师都不是正确的方法。甚至就算找到了内容战略专家也未必适合…你要找的是真正能帮到你的人。正确的做法是,先了解目标人群,然后用内容吸引那些了解目标人群并拥有专业知识的人,包括你所处领域之外的专家。但大前提是,这些人必须比你更了解粉丝。

➂ 聘请适合的——文案、记者以及行业撰稿人。文案的工作风格及敏感度与记者完全不同。如果你是在寻找写资讯文章的人,那么广告文案并不是最佳人选。如果你想的是找可以将内容使命及推广效果发挥得更好的人,那么你所需要的就恰恰是位出色的文案。

➃ 建立正确的业务关系。了解合作中的各个因素,并明确相关流程和处理方式。例如,你与外部撰稿人的合作中是否存在这种情况:定好每周固定发布几篇内容,而后按月支付稿费。结果临时多发了期内容,这该怎么算?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你根据公司的规模,明确发票及付款制度,同时兼顾写手的需求,于事先制定较完善的合作方式。此外,还要明确目标,比如一篇本应为750字的文章突然变成1000字了,或者面对内容严重跑题的情况,该如何处理?面对这些,你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措手不及。

总结《游戏博弈论》的成功路径:最初马修准确找到了自己的“甜蜜点”,将自己擅长的领域与热爱的兴趣相结合,定位了自己的内容方向;

随后,他又通过测试的方式找到了自己的内容翘点,让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

当事业进入正轨之后,他使用了内外部创作人员并行的方式生产内容,服务客户。

马修的兴趣变现模型,不仅让他得以延续自己的兴趣爱好,更为他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马修的兴趣变现模型

小时候为了玩游戏,基本上都是“我打游戏,爸妈打我”的套路。但今天,有个狠人把游戏上升到了博弈论的高度,而且年入千万,美元!

小时候为了玩游戏,基本上都是“我打游戏,爸妈打我”的套路。“打游戏”好像一直是不务正业的代名词。直到现在,游戏界扛起了网红业和直播业的大半江山,仍有人不屑一顾。

但今天,有个狠人把游戏上升到了博弈论的高度,而且年入千万,美元!

这个哥们,叫马修·帕特里克,曾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大军中的坚定成员。

从毕业就失业,到找到热爱的事业

马修·帕特里克在一个偏远的、非常不知名的小县城麦地纳长大。从小就是一个非常“爱玩”的孩子。

痴迷游戏。马修曾把自己的卧室搞成了超级玛丽主题,还经常邀请小伙伴彻夜组团挑战《龙与地下城》游戏。

热爱表演。在大家眼里,马修是个表演天才。高中时,班里多数男孩都热衷于运动,马修却跑去给合唱团乐队拉中提琴,并积极参加每一场演出。

数学学霸。在大学期间,马修是标准的“别人家孩子”。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曾在神经学专业的SAT入学考试中,一举拿下1600的高分。

表演欲超强的马修在大学毕业后,渴望在演艺事业方面大展拳脚。为此他特意搬到了纽约,参加各种演出,希望哪一天能被某名导相中。

但两年光阴转眼即逝,马修试遍了所有能尝试的角色,他看到了普通演员的奋斗终点。简而言之,世态艰辛,这并不是马修所梦想的生活。

2011年底,马修终于放弃演员梦,转而去企业求职。不幸的是,很多企业并不需要一位演员。他发出了无数简历,结果都石沉大海。被逼无奈,马修决定自己创业,干出点颜色让拒绝他的企业see see。

创业决定好下,但方向却不好定。马修苦思冥想了好久。在一次观看某个游戏教程时,他突然产生了制作《游戏博弈论》视频的灵感。为什么不把自己对游戏视频的热爱和数学分析方面的才华结合起来呢?就这样,马修开创了游戏教育系列视频——《游戏博弈论》。

一年内,马修发布了56集视频,收获了50万粉丝!

这些粉丝对如何将博弈理论用在游戏中非常感兴趣,不少视频浏览量都超过500万次。如今,马修的《游戏博弈论》已拥有超过930万粉丝,他还雇佣那些世界级的YouTube明星为他站台助威,连高高在上的YouTube官方也请马修代言。

修·帕特里克在多个擅长领域中选择将博弈理论与热爱的游戏结合,建立了甜蜜点。通过内容资产的积累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超级IP。

正如马修的经历,开启兴趣变现的脚步要从找到自己的“甜蜜点”开始。简单来说,甜蜜点就是知识领域与兴趣点的交集。两个毫不相关的领域碰撞在一起,激发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思考路径和内容领域。

确定创业方向之后,下一步,就是创作吸引粉丝关注的内容了。

粉丝和你都喜欢,才是真的喜欢

游戏本身就是一种视觉化极强的产物,所以马修把自己的内容形式确定为视频,并决定在YouTube上试水自己的想法。

怎样才能从一堆游戏测评视频中脱颖而出呢?关于这一点,马修起初也没什么好主意。但与别人一意孤行的做法不同,他从大学时所掌握的统计学中得到灵感,决定用A/B测试的方法找到能够抢夺视线的内容。

据马修自己描述“一开始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接触YouTube平台,采用了A/B组的方式测试内容。日积月累,我逐渐了解了用户是如何使用这个平台的,还有YouTube 系统推荐算法对内容推广的影响。”

在《兴趣变现》中,内容营销之父乔·普利兹也提出了“翘点”的概念,即为内容设置一个钩子,吸引目标群体的关注,并让他们形成深刻记忆。

兴趣变现模型里的“翘点”,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与众不同的印象。国内网红Papi酱,早期在很多平台发布过搞笑短视频,都没有走红。直到使用了精神分裂式的变声演出之后,才有了真正与众不同的“翘点”。内容还是那个内容,只是换了个新颖的表达方式,就给人留下了与众不同的印象,为传播效果大大加分。

二是指:更加聚焦的领域。就像准确投掷标枪一样,你的内容也要找到聚焦的细分领域。这么做可以准确定位入口,并从占领指定品类的高度审视和创作内容。就像彼得·蒂尔建议的那样,内容的开发必须基于尚未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内容翘点”。

虽然确定甜蜜点是“兴趣变现”的重要基础,但翘点却是让内容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以,如果不能将内容“翘”到位,无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故事,你的内容迟早会流于俗套、逐渐被人遗忘。

事业做大了,如何与外包团队协作

随着马修·帕特里克的事业逐渐进入正轨,他发现仅凭自己和自己的团队创作是远远不够的。但扩招大量的专职创作者将产生巨大的人力成本,这个时候,他想到了将内容外包给自由创作者。

可是如何才能找到优秀的自由创作者呢?是先找个会写作的,然后把专业知识讲给他们?还是先找个懂行的,然后再培养他们写作?

马修是这么做的:

《游戏博弈论》下设两个部门,彼此间协作得非常顺畅。

其中之一为制作部门,负责所有视频的制作。这个部门中占比最大的是《游戏博弈论》的内容创作团队,大概有13-16个人,包括自由撰稿人、作家、销售等。其中大部分人对专业领域并不熟悉,但是创作能力很强。

这些人除了要负责马修的视频节目之外,也为一些游戏公司制作特定的推广视频、广告等等。他们制作的全部内容都发布在《游戏博弈论》频道上,用来推广产品或介绍服务…针对其中的广告部分,马修会亲自撰写文案,因为他很善于用文字打动别人,刺激消费行为。而其他视频,则大量采用了自由撰稿人贡献的内容。

另一个就是咨询部门,马修在咨询方面的运营方式跟传统咨询公司类似,目标是帮助客户围绕视频渠道吸引潜在用户关注。这个团队的成员都是行业专家,可以进驻到客户公司,进行为期1天的研讨培训,并且带客户浏览马修公司发布在YouTube上的内容。咨询服务包括关于内容创作的基本知识,何种内容在平台上最有效果,如何优化内容细节以及如何推进才能取得成功。

此外,马修团队还有长期的服务计划,可以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到客户的公司任职内容总监或渠道经理。

马修表示,他们有一整套帮助客户发展新媒体渠道的咨询服务,同时他们的服务精准定位于这个领域,这是基本准则。

在马修的做法中,我们为“是先找个会写作的,还是先找个懂行的专家”这一问题找到了可参考的建议:

➀ 专业人士虽然好,但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假如有两个候选人可供选择:第一位是不错的作家,性格气质与公司非常相符,但却缺乏专业知识;另一位是行业专家,但是你却无法与其共处一室。这种情形下,请选择第一位。因为专业知识可以传授,但气质、个性却很难改变,对待事业的激情同样无法由他人赋予。

➁ 寄希望于营销人员、作家、摄影师都不是正确的方法。甚至就算找到了内容战略专家也未必适合…你要找的是真正能帮到你的人。正确的做法是,先了解目标人群,然后用内容吸引那些了解目标人群并拥有专业知识的人,包括你所处领域之外的专家。但大前提是,这些人必须比你更了解粉丝。

➂ 聘请适合的——文案、记者以及行业撰稿人。文案的工作风格及敏感度与记者完全不同。如果你是在寻找写资讯文章的人,那么广告文案并不是最佳人选。如果你想的是找可以将内容使命及推广效果发挥得更好的人,那么你所需要的就恰恰是位出色的文案。

➃ 建立正确的业务关系。了解合作中的各个因素,并明确相关流程和处理方式。例如,你与外部撰稿人的合作中是否存在这种情况:定好每周固定发布几篇内容,而后按月支付稿费。结果临时多发了期内容,这该怎么算?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你根据公司的规模,明确发票及付款制度,同时兼顾写手的需求,于事先制定较完善的合作方式。此外,还要明确目标,比如一篇本应为750字的文章突然变成1000字了,或者面对内容严重跑题的情况,该如何处理?面对这些,你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措手不及。

总结《游戏博弈论》的成功路径:最初马修准确找到了自己的“甜蜜点”,将自己擅长的领域与热爱的兴趣相结合,定位了自己的内容方向;

随后,他又通过测试的方式找到了自己的内容翘点,让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

当事业进入正轨之后,他使用了内外部创作人员并行的方式生产内容,服务客户。

马修的兴趣变现模型,不仅让他得以延续自己的兴趣爱好,更为他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