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印度借鉴中国经验 削减10%“三公”经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印度借鉴中国经验 削减10%“三公”经费

印度总理莫迪在担任地方官员时曾五次访问中国,中国在经济上的成功给他留下过深刻印象。印度计划将“三公”经费削减10%,或许正是受到了中国的启发。

印度总理莫迪。图片来源:Saurabh Das / 东方IC

面对压缩财政赤字的压力,印度也开始拿政府“三公”经费开刀。有意思的是,印度似乎参考了中国的经验。

根据印度财政部10月29日发布的公告,在一系列最新的财政紧缩措施中,印度政府已禁止政府官员搭飞机出行时乘坐头等舱、禁止在五星级饭店开会,并禁止公车采购。

英国BBC网站10月30日还报道称,印度政府建议官员们尽可能多的参加视频会议。与此同时,中央政府部门新的工作机会也被冻结。印度政府希望借此将财年内政府部门非计划性支出削减10%。

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速放缓,2013-14财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GDP仅增长4.7%。目前,穆迪(Moody's)对印度的评级为Baa3,为投资等级中最低评级,展望为“稳定”。穆迪是三大评级机构中唯一没有将印度评级展望置于“负面”的机构。

今年5月上任以来,印度人民党总理莫迪承诺复兴该国的经济。新一届政府于7月公布了财政预算,力争在未来三至四年内让印度经济恢复到每年7%-8%的增长水平,同时收窄财政赤字。

印度的赤字经济已成为常态。据印度财政部官方网站的数据,自1990年以来,印度中央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一直徘徊在4%-6%左右,而如果将地方政府考虑在内,印度中央和地方财政赤字占GDP比例甚至可高达9%以上。

2012年以来,此前由印度国大党领导的政府已采取措施应对这一局面。印度中央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已由2011-12财年的5.7%降至2013-14财年的4.5%。莫迪出任总理后,印度政府将2015-16财年和2016-17财年的目标分别定在了3.6%和3.0%。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力求将中央财政赤字占GDP比例降至七年来最低,重回2008年金融危机前4%以下的水平。

不过,前任政府在年初提出的将中央财政赤字占GDP比例降至4.1%的计划,已让莫迪感受到了压力。

路透社10月31日报道称,由于财政净收入仅实现预算水平的三分之一,印度上半财年财政赤字达到了715亿美元,已接近全年目标的83%,高于去年同期的76%。这让印度能否达成预算目标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穆迪旗下信用评级机构ICRA的分析师奈尔(Aditi Nair)称,印度2014-15财年的中央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不大可能大幅降至4.1%的目标水平。

印度财政部长贾伊特利也表示,需要努力完成税收预算,以实现减赤目标。不过他也承认,这项任务充满了挑战。

尽管对印度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所作的努力表示欢迎,但穆迪称,印度若要获得正面的评级展望,还需在未来两年内展示出更多的改革动能。

这次削减“三公”经费,正是莫迪经济改革计划中的一部分,其灵感也许源于中国经验。《环球时报》曾援引德国电视一台的报道称,莫迪是中国的仰慕者。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9月访问印度期间,BBC网站曾评论称,莫迪在担任印度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时曾五次访问中国,比去任何其他国家的次数都多。评论称,中国在经济上的成功曾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印度借鉴中国经验 削减10%“三公”经费

印度总理莫迪在担任地方官员时曾五次访问中国,中国在经济上的成功给他留下过深刻印象。印度计划将“三公”经费削减10%,或许正是受到了中国的启发。

印度总理莫迪。图片来源:Saurabh Das / 东方IC

面对压缩财政赤字的压力,印度也开始拿政府“三公”经费开刀。有意思的是,印度似乎参考了中国的经验。

根据印度财政部10月29日发布的公告,在一系列最新的财政紧缩措施中,印度政府已禁止政府官员搭飞机出行时乘坐头等舱、禁止在五星级饭店开会,并禁止公车采购。

英国BBC网站10月30日还报道称,印度政府建议官员们尽可能多的参加视频会议。与此同时,中央政府部门新的工作机会也被冻结。印度政府希望借此将财年内政府部门非计划性支出削减10%。

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速放缓,2013-14财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GDP仅增长4.7%。目前,穆迪(Moody's)对印度的评级为Baa3,为投资等级中最低评级,展望为“稳定”。穆迪是三大评级机构中唯一没有将印度评级展望置于“负面”的机构。

今年5月上任以来,印度人民党总理莫迪承诺复兴该国的经济。新一届政府于7月公布了财政预算,力争在未来三至四年内让印度经济恢复到每年7%-8%的增长水平,同时收窄财政赤字。

印度的赤字经济已成为常态。据印度财政部官方网站的数据,自1990年以来,印度中央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一直徘徊在4%-6%左右,而如果将地方政府考虑在内,印度中央和地方财政赤字占GDP比例甚至可高达9%以上。

2012年以来,此前由印度国大党领导的政府已采取措施应对这一局面。印度中央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已由2011-12财年的5.7%降至2013-14财年的4.5%。莫迪出任总理后,印度政府将2015-16财年和2016-17财年的目标分别定在了3.6%和3.0%。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力求将中央财政赤字占GDP比例降至七年来最低,重回2008年金融危机前4%以下的水平。

不过,前任政府在年初提出的将中央财政赤字占GDP比例降至4.1%的计划,已让莫迪感受到了压力。

路透社10月31日报道称,由于财政净收入仅实现预算水平的三分之一,印度上半财年财政赤字达到了715亿美元,已接近全年目标的83%,高于去年同期的76%。这让印度能否达成预算目标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穆迪旗下信用评级机构ICRA的分析师奈尔(Aditi Nair)称,印度2014-15财年的中央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不大可能大幅降至4.1%的目标水平。

印度财政部长贾伊特利也表示,需要努力完成税收预算,以实现减赤目标。不过他也承认,这项任务充满了挑战。

尽管对印度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所作的努力表示欢迎,但穆迪称,印度若要获得正面的评级展望,还需在未来两年内展示出更多的改革动能。

这次削减“三公”经费,正是莫迪经济改革计划中的一部分,其灵感也许源于中国经验。《环球时报》曾援引德国电视一台的报道称,莫迪是中国的仰慕者。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9月访问印度期间,BBC网站曾评论称,莫迪在担任印度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时曾五次访问中国,比去任何其他国家的次数都多。评论称,中国在经济上的成功曾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