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追捧到“捧杀”,90后创业者集体“陨落”谁之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追捧到“捧杀”,90后创业者集体“陨落”谁之过?

导致90后创业者失败的,并非只是这一群体携带的天然缺陷,更多的是资本、环境和舆论的刻意推助,反而变追捧为捧杀,使创业者陷入光环的泥淖,最终难以自拔。

文/东方亦落

近几天,95后创业者王凯歆跑路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电话打不通,手机无法定位,连朋友圈都进不去,这位曾经的“神奇少女”、“创业明星”似乎一夕之间就沦为“骗子”、“欺诈者”。前有假借徐明星发行OK币的名义募集ETH,后有开撕石一被狠狠打脸的ICO维权闹剧。目前王凯歆涉及代投金额达1.5亿元,沦为人人喊打的代投骗子。

自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后,下海创业者层出不穷,许多人赢得了成功,创造了奇迹,但也不乏失败者。今时今日,有“万众创业”的鼓励和号召,“互联网+”浪潮袭来,风投公司相继冒出,各类创业大赛层出不穷。

在社会、学校、资本等各方鼓励创业的大环境中,许多风华正茂又满腔热情的90后踏上了创业之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年轻的创业明星们从惊艳四方、一路收获鲜花与掌声落到了不温不火甚至嘘声不断的境地,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除了90后群体自身存在的缺陷,过热的资本、浮躁的环境、潮流的裹挟,都是造成90后创业者如今尴尬境地的重要因素。

90后创业明星陨落,年少轻狂缺乏经验是“大坑”

不可否认,当下是继改革开放初期之后的又一个创业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中,90后创业者们最初的表现令人惊喜,王凯歆、马佳佳、余佳文、陈安妮……越来越多的90后在创业路上一次次令人惊叹。

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接下去的故事并未像童话般的方向发展。90后创业者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最终的失败,也不免令人扼腕叹息。

先说此次事件的主角王凯歆。98年的妹子,16岁辍学开始创业,主打95后群体概念。这些引人眼球的标签使其迅速获得资本的青睐,在北京卫视创业真人秀现场引得5位投资人争抢。此后王凯歆成立尚不满一年的公司获得了由经纬中国领投,创新谷与真格基金跟投的2000万A轮融资。

彼时王凯歆身价估值上亿,其本人也曾对员工说“明年我们要站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敲钟”,但如今的王凯歆不仅没能到纳斯达克,反而已经从神坛上跌落,且速度并不比她从风口飞上天时要慢。

其实在2016年,就有投资人表示:“神奇百货的问题或许部分是因为一个心智未全的少女CEO过早地接触了太多诱惑。在某种意义上,资本还来不及让她成熟,她却被资本越带越远”。2017年,一篇名为《17岁CEO王凯歆:风口少女的神通与孤独》的文章,使这位年轻的“总裁”再次被推上“风口”,文中爆出王凯歆性格上的缺陷以及运营经验的缺乏等。

实质上,王凯歆做的生意类似代购,用户下单之后,他们通过淘宝将商品拍下,由淘宝卖家发货给用户。这与早期的QQ空间代购几无差别,看上去也并无创意,却因为王凯歆本人的各种“标签”而备受赞誉与追捧。

王凯歆并非个例,在90后富有代表性的创业者中,从追捧到捧杀的故事屡屡发生。

中传毕业的马佳佳在大学门口开了成人用品实体店,之后又成立了北京泡否科技有限公司,上线情趣用品商城,与线下实现无缝对接。于是情趣用品、自我营销以及许多爆炸性言论构成了人们对这位90后CEO的基本印象。2012年,马佳佳一度成为媒体宠儿,称赞其将情趣用品这一“晦涩隐秘”的行业带到阳光下。

但马佳佳在万科演讲时发表的“90后不买房”言论却引起不少业内人士反感。此后惨遭网友扒皮,继而爆出其情趣用品店不满一年就关门大吉,线上商城生意惨淡等消息,其本人也被讽刺为“创业全靠嘴”的PPT女神经。

超级课程表创始人余佳文的故事曾被视为传奇。高二赚100万,此后被误诊为淋巴癌又在濒临破产时绝地逢生,连续获两轮千万级融资,简直可以拍成电视剧。2015年在央视扬言拿出一个亿的利润分给员工,然而又表示没有资金。与周鸿祎“骂战”,又在薛蛮子入狱之时发微博讽刺,就因为薛蛮子没有投资。现在,超级课程表无人敢接盘,颓败之势明显。

快看漫画创始人陈安妮因《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的微博营销火爆,不到一天其漫画微博转发量达到42万,同时也带动了“快看漫画”的下载量突破30万。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争议之声,快看漫画被指责在微博及应用中屡次涉及侵权。陈安妮不断用到“疏忽”、“缺乏经验”等词汇道歉,但结果并不如人意。虽然陈安妮仍然受到资本追捧,但版权却是今后都绕不开的大问题。

2014年风靡一时的“脸萌”创始人郭列也同样是一位90后。短短一个月时间,其总下载量就达到3000万。而后面的故事众所周知,脸萌火过一阵就被人遗忘。根本原因还是功能的单一,很难使用户保持长时间的兴趣,另外其模式简单极易被copy,同质化也是用户流失的原因。

当然,脸萌独特的风格与寓意是其生存的关键,由此衍生的产品很可能再次获得用户的关注。现在,郭列与其团队开发的Faceu也证实了这一点,只是不知这次又能走多远。

不知几时开始,“一代不如一代”的言论受到普遍认同。“非主流”、“垮掉的一代”成为了社会给90后的标签,而90后创业这个原本不错的事情貌似也被这种言论带偏了。当然这种说法并非毫无道理,从这些典型的例子可以看到,90后创业者失败的一大原因是其自身性格上的缺陷。

与基本占据创业市场的80后相比,90后属新生力量,市场经验相对较少,大多对市场需求并无深度理解。但许多90后年少轻狂,认为凭想法就能创业成功,就能成为企业家。又缺少企业家应该具备的实打实的干劲、勇气、信念与实力。 甚至一些人混入创业队伍中并非为了梦想与事业,而纯粹是为了得到“创业者”的头衔并以此获利。

可以说,90后创业失败,自身的缺陷是重要原因。但90后创业者如今处于尴尬的境地,更多是受到了浮躁环境的影响以及资本过热的追捧,最终导致了“捧杀”的结局。

风口过盛资本过热,从追捧到捧杀各方均有责任

雷军曾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句话的正确性有待商榷。90后创业者如果一味追赶所谓的“风口”,就很容易短视,造成登高跌重的结局。只有确定正确的目标,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与日趋饱和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90后创业者往往缺乏经验,很难一次性把宝押对。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许多目的不纯的人混入了这个圈子,一些投资人与创业者联手策划业界的营销话题,想方设法吸引眼球保持关注度。从表面上看似乎实现了“双赢”,然而实际上正是这些与创业实质关系不大的“光环”使得创业者的自信极度膨胀转变为自负。

面对极具诱惑的“糖衣炮弹”,90后创业者们往往会被其外表所迷惑,却难以意识到这些炮弹真正的面目是“定时炸弹”。90后引以为傲的个性在浮躁环境的催化作用下盲目滋长,最终导致失败。

另外,资本的鞭子也是驱赶着创业者一味快速前进而忘记思考与踏实做事的重要因素。当然,资本的进入应该是好事,现在中国有2.6万家风投公司愿意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年轻人创业,为90后创业者们提供了发挥能力才干去获取市场的机会。但另一方面,资本固有的负性也极易给年轻的创业者们带去影响。

当风投拿出钱投资的时候,他们绝对不是在“做慈善”,没有哪个风投不希望看到项目迅速成长,好马上套现进行下一轮投资的。然而风投的这种迫切心理,往往会使一个项目的起步期到发展期高度浓缩,而揠苗助长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在90后创业潮兴起初期,舆论几乎都在唱颂歌,这与背后推手的作用是分不开的。投资人追求会讲故事的创业团队,这样才好通过包装找到接盘的人。媒体则热衷于90后创业者的个性标签,因为这符合大众对这一群体的期待。然而正是这种盲目的追捧导致了90后创业者过度膨胀,也致使初创企业对融资过度依赖,一旦资本退潮,多数创业者也就难以存活。

所以说,导致90后创业者失败的,并非只是这一群体携带的天然缺陷,更多的是资本、环境和舆论的刻意推助,反而变追捧为捧杀,使创业者陷入光环的泥淖,最终难以自拔。对于许多踏实的创业者而言,乱象的存在与发生也是不小的干扰,容易使创业界的风气变得功利和浮躁,从而对创业者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

对于90后创业者而言,年轻是优势也是资本,但优势很多时候会变劣势,更不应该成为炒作的标签。多一些实实在在的做事精神,少一些夸张的炒作和引人眼球的噱头,是90后创业群体应有的风貌。要避免掉进创业的陷阱,需要对创业的内容有一种热诚,在不断追求中实现自我价值。另外也要深耕创业内容,直至满足某一领域的特定需求。

当然,要实现这些仅靠90后创业者自身是远远不够的。投资者、媒体以及社会需要给予适当的关注与正确的引导。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生命的成长也需要一定的周期,90后创业固然值得鼓励与支持,但过度追捧并非正途,循序渐进、适当鼓励方为良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追捧到“捧杀”,90后创业者集体“陨落”谁之过?

导致90后创业者失败的,并非只是这一群体携带的天然缺陷,更多的是资本、环境和舆论的刻意推助,反而变追捧为捧杀,使创业者陷入光环的泥淖,最终难以自拔。

文/东方亦落

近几天,95后创业者王凯歆跑路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电话打不通,手机无法定位,连朋友圈都进不去,这位曾经的“神奇少女”、“创业明星”似乎一夕之间就沦为“骗子”、“欺诈者”。前有假借徐明星发行OK币的名义募集ETH,后有开撕石一被狠狠打脸的ICO维权闹剧。目前王凯歆涉及代投金额达1.5亿元,沦为人人喊打的代投骗子。

自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后,下海创业者层出不穷,许多人赢得了成功,创造了奇迹,但也不乏失败者。今时今日,有“万众创业”的鼓励和号召,“互联网+”浪潮袭来,风投公司相继冒出,各类创业大赛层出不穷。

在社会、学校、资本等各方鼓励创业的大环境中,许多风华正茂又满腔热情的90后踏上了创业之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年轻的创业明星们从惊艳四方、一路收获鲜花与掌声落到了不温不火甚至嘘声不断的境地,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除了90后群体自身存在的缺陷,过热的资本、浮躁的环境、潮流的裹挟,都是造成90后创业者如今尴尬境地的重要因素。

90后创业明星陨落,年少轻狂缺乏经验是“大坑”

不可否认,当下是继改革开放初期之后的又一个创业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中,90后创业者们最初的表现令人惊喜,王凯歆、马佳佳、余佳文、陈安妮……越来越多的90后在创业路上一次次令人惊叹。

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接下去的故事并未像童话般的方向发展。90后创业者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最终的失败,也不免令人扼腕叹息。

先说此次事件的主角王凯歆。98年的妹子,16岁辍学开始创业,主打95后群体概念。这些引人眼球的标签使其迅速获得资本的青睐,在北京卫视创业真人秀现场引得5位投资人争抢。此后王凯歆成立尚不满一年的公司获得了由经纬中国领投,创新谷与真格基金跟投的2000万A轮融资。

彼时王凯歆身价估值上亿,其本人也曾对员工说“明年我们要站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敲钟”,但如今的王凯歆不仅没能到纳斯达克,反而已经从神坛上跌落,且速度并不比她从风口飞上天时要慢。

其实在2016年,就有投资人表示:“神奇百货的问题或许部分是因为一个心智未全的少女CEO过早地接触了太多诱惑。在某种意义上,资本还来不及让她成熟,她却被资本越带越远”。2017年,一篇名为《17岁CEO王凯歆:风口少女的神通与孤独》的文章,使这位年轻的“总裁”再次被推上“风口”,文中爆出王凯歆性格上的缺陷以及运营经验的缺乏等。

实质上,王凯歆做的生意类似代购,用户下单之后,他们通过淘宝将商品拍下,由淘宝卖家发货给用户。这与早期的QQ空间代购几无差别,看上去也并无创意,却因为王凯歆本人的各种“标签”而备受赞誉与追捧。

王凯歆并非个例,在90后富有代表性的创业者中,从追捧到捧杀的故事屡屡发生。

中传毕业的马佳佳在大学门口开了成人用品实体店,之后又成立了北京泡否科技有限公司,上线情趣用品商城,与线下实现无缝对接。于是情趣用品、自我营销以及许多爆炸性言论构成了人们对这位90后CEO的基本印象。2012年,马佳佳一度成为媒体宠儿,称赞其将情趣用品这一“晦涩隐秘”的行业带到阳光下。

但马佳佳在万科演讲时发表的“90后不买房”言论却引起不少业内人士反感。此后惨遭网友扒皮,继而爆出其情趣用品店不满一年就关门大吉,线上商城生意惨淡等消息,其本人也被讽刺为“创业全靠嘴”的PPT女神经。

超级课程表创始人余佳文的故事曾被视为传奇。高二赚100万,此后被误诊为淋巴癌又在濒临破产时绝地逢生,连续获两轮千万级融资,简直可以拍成电视剧。2015年在央视扬言拿出一个亿的利润分给员工,然而又表示没有资金。与周鸿祎“骂战”,又在薛蛮子入狱之时发微博讽刺,就因为薛蛮子没有投资。现在,超级课程表无人敢接盘,颓败之势明显。

快看漫画创始人陈安妮因《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的微博营销火爆,不到一天其漫画微博转发量达到42万,同时也带动了“快看漫画”的下载量突破30万。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争议之声,快看漫画被指责在微博及应用中屡次涉及侵权。陈安妮不断用到“疏忽”、“缺乏经验”等词汇道歉,但结果并不如人意。虽然陈安妮仍然受到资本追捧,但版权却是今后都绕不开的大问题。

2014年风靡一时的“脸萌”创始人郭列也同样是一位90后。短短一个月时间,其总下载量就达到3000万。而后面的故事众所周知,脸萌火过一阵就被人遗忘。根本原因还是功能的单一,很难使用户保持长时间的兴趣,另外其模式简单极易被copy,同质化也是用户流失的原因。

当然,脸萌独特的风格与寓意是其生存的关键,由此衍生的产品很可能再次获得用户的关注。现在,郭列与其团队开发的Faceu也证实了这一点,只是不知这次又能走多远。

不知几时开始,“一代不如一代”的言论受到普遍认同。“非主流”、“垮掉的一代”成为了社会给90后的标签,而90后创业这个原本不错的事情貌似也被这种言论带偏了。当然这种说法并非毫无道理,从这些典型的例子可以看到,90后创业者失败的一大原因是其自身性格上的缺陷。

与基本占据创业市场的80后相比,90后属新生力量,市场经验相对较少,大多对市场需求并无深度理解。但许多90后年少轻狂,认为凭想法就能创业成功,就能成为企业家。又缺少企业家应该具备的实打实的干劲、勇气、信念与实力。 甚至一些人混入创业队伍中并非为了梦想与事业,而纯粹是为了得到“创业者”的头衔并以此获利。

可以说,90后创业失败,自身的缺陷是重要原因。但90后创业者如今处于尴尬的境地,更多是受到了浮躁环境的影响以及资本过热的追捧,最终导致了“捧杀”的结局。

风口过盛资本过热,从追捧到捧杀各方均有责任

雷军曾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句话的正确性有待商榷。90后创业者如果一味追赶所谓的“风口”,就很容易短视,造成登高跌重的结局。只有确定正确的目标,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与日趋饱和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90后创业者往往缺乏经验,很难一次性把宝押对。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许多目的不纯的人混入了这个圈子,一些投资人与创业者联手策划业界的营销话题,想方设法吸引眼球保持关注度。从表面上看似乎实现了“双赢”,然而实际上正是这些与创业实质关系不大的“光环”使得创业者的自信极度膨胀转变为自负。

面对极具诱惑的“糖衣炮弹”,90后创业者们往往会被其外表所迷惑,却难以意识到这些炮弹真正的面目是“定时炸弹”。90后引以为傲的个性在浮躁环境的催化作用下盲目滋长,最终导致失败。

另外,资本的鞭子也是驱赶着创业者一味快速前进而忘记思考与踏实做事的重要因素。当然,资本的进入应该是好事,现在中国有2.6万家风投公司愿意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年轻人创业,为90后创业者们提供了发挥能力才干去获取市场的机会。但另一方面,资本固有的负性也极易给年轻的创业者们带去影响。

当风投拿出钱投资的时候,他们绝对不是在“做慈善”,没有哪个风投不希望看到项目迅速成长,好马上套现进行下一轮投资的。然而风投的这种迫切心理,往往会使一个项目的起步期到发展期高度浓缩,而揠苗助长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在90后创业潮兴起初期,舆论几乎都在唱颂歌,这与背后推手的作用是分不开的。投资人追求会讲故事的创业团队,这样才好通过包装找到接盘的人。媒体则热衷于90后创业者的个性标签,因为这符合大众对这一群体的期待。然而正是这种盲目的追捧导致了90后创业者过度膨胀,也致使初创企业对融资过度依赖,一旦资本退潮,多数创业者也就难以存活。

所以说,导致90后创业者失败的,并非只是这一群体携带的天然缺陷,更多的是资本、环境和舆论的刻意推助,反而变追捧为捧杀,使创业者陷入光环的泥淖,最终难以自拔。对于许多踏实的创业者而言,乱象的存在与发生也是不小的干扰,容易使创业界的风气变得功利和浮躁,从而对创业者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

对于90后创业者而言,年轻是优势也是资本,但优势很多时候会变劣势,更不应该成为炒作的标签。多一些实实在在的做事精神,少一些夸张的炒作和引人眼球的噱头,是90后创业群体应有的风貌。要避免掉进创业的陷阱,需要对创业的内容有一种热诚,在不断追求中实现自我价值。另外也要深耕创业内容,直至满足某一领域的特定需求。

当然,要实现这些仅靠90后创业者自身是远远不够的。投资者、媒体以及社会需要给予适当的关注与正确的引导。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生命的成长也需要一定的周期,90后创业固然值得鼓励与支持,但过度追捧并非正途,循序渐进、适当鼓励方为良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