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豆瓣9.0的它也曾是IMDB榜单第一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豆瓣9.0的它也曾是IMDB榜单第一名

一个突破类型的反英雄式结局,在诺粉心中留下长久的回响。

北影节硬货套餐进入第五天,今天来讲讲【系列饕餮】单元。

说到系列,我最先想到的是漫威旗下的各类英雄,一年出好几部,有时候还互相客串,跑个龙套什么的。

艾玛 眼睛都花了

再接着还会想到《侏罗纪》四部曲,等等经典系列作品。

没错,【系列饕餮】中肯定少不了它们的身影。

然而这一席盛宴上,只有“诺兰导演蝙蝠侠三部曲”是我真正认可的大餐。

其他不过是吃个开心的开胃小菜罢了。

为什么这么说?

除了我本人是诺兰真爱粉外,这个系列当年不仅票房持续走高,而且口碑也是同类型超级英雄题材的最高峰。

其中的第二部《蝙蝠侠:黑暗骑士》更是超越了类型片的范畴,在IMDB上一度把《教父》从top250的冠军宝座上挤了下来。

即使是到了今天又被《教父》反超,它还是高居第四位的排名,是其他超级英雄们都可望而不可及的神话。

今天我们就来拆一拆这部迈向神坛的《蝙蝠侠:黑暗骑士》。

关灯特约,请勿转载

作者:MAX

经常能在超级英雄片中看到主角看着自己的战服,尤其是那种本身没什么超能力,依靠战服加持的。

譬如说,蝙蝠侠和钢铁侠。

这俩人还有一个共同点:都贼有钱。

然而两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人尽皆知托尼·史塔克就是钢铁侠,却没有人了解夜晚行侠仗义的蝙蝠侠竟是白天的花花公子——布鲁斯·韦恩。

这个和战衣对视的镜头,背后有着一层深意:他必须高清自己的身份,在正义的维护者与正义的象征间做个选择。

迫使他完成这个选择的就是本片最成功的IP Number 1,小丑。(连蝙蝠侠都比不过他)

看过《断背山》的朋友肯定无法把恩尼斯和小丑联系在一起……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希斯·莱杰给小丑设计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小动作。

譬如吧唧嘴,摸头,翻白眼什么的,完全符合他邪魅狂狷的形象,声音也刻意做了改变,终于才有了这个只见角色不见演员的“小丑希斯·莱杰”。

比强尼·戴普还会变脸

说回正题。

小丑是一个前史相当不明晰的人物,他的变态之处体现在凡抓着个什么猎物都爱跟对方哔哔一番自己脸上的伤疤。

第一次,逮到黑帮老大,他说嘴巴是被喝醉的老爸割开的。

Why so serious就是这里出来的。

第二回,逮着蝙蝠侠的前女友瑞秋,这次说嘴巴是自己为逗老婆割的。

这场戏的调度很精彩,镜头先是顺时针跟拍,又逆时针走位,给人一种怎么也躲不开的感觉。

两个刀疤的故事完全不同,到底是精分还是调戏猎物?我们不得而知。

唯一能模糊地判断他的过往的只有一句: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anger.(没有杀死你的会让你更奇怪)

尼采的原话本是:没有杀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大。现在被小丑一改编立刻从励志变向为Creepy。

作为一个无根的人物,小丑比来去无踪的蝙蝠侠更像只鬼魅。

他胁迫蝙蝠侠坦白自己的身份,否则每拖一天就杀死一个无辜的人。

随着无辜的人连续死去,蝙蝠侠在大众面前的声望直线下降,从哥谭守护者一路降级成为罪恶的元凶。

此时布鲁斯·韦恩还没有做好身份的选择,他依然想要维持蝙蝠侠的正义形象。

于是他站出来和小丑对抗。

你可能会问,这么做对小丑有什么好处?

一场审讯室的戏道出原委。

小丑自投罗网只为会一会“老朋友”蝙蝠侠。

一般C位都会出现在画面的左边,代表强势的一方。

显然这场戏里小丑和蝙蝠侠都想占据谈话的上风,他们互相角力,两人在画面里的位置也不断切换,甚至刻意出现了越轴镜头,来体现这种竞争关系。

对场面调度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拉到文末,扫码收看《蝙蝠侠:黑暗骑士》全网独家1:1同声评论版全片,获得更多详解。

蝙蝠侠嘛,你知道的,他的原则是暴力可以,但绝不杀人。

他一把抡倒小丑,反遭到嘲笑:你的原则太多了。

威慑力本是他的武器,但在小丑面前一下子失效了,甚至还成了弱点。

小丑之所以强于蝙蝠侠就在于他的目的不是作恶,而是要消灭善,消灭秩序。

上一部《蝙蝠侠:侠影之谜》中蝙蝠侠号召人们做好事,打击犯罪,他本人的威慑力给哥谭市建立了新的秩序。

哥谭市的犯罪率下降,只要蝙蝠侠的探照灯亮着,那些见不得光的交易就会自动退缩。

小丑要消灭秩序,创造混乱和无序,为此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就是前面说的不公布身份就杀人。

头一个盒盒的就是喜欢cos蝙蝠侠行侠仗义的粉丝,把他落魄的样子播出给市民看,即便不是蝙蝠侠本侠也已经破坏了他在大众心目中威武的形象。

第二件,给AB两艘船分别装上炸弹,船上的人只有按下按钮对面船就会爆炸,谁先按谁活命。

第三件,绑架瑞秋和她的现男朋友哈维·丹特。

啥意思?

他把绑架地点告诉蝙蝠侠去救人,时间紧迫马上就要爆炸,只来得及救一个。

你救谁?当然是(还深深爱着的)前女友了……

小丑坏就坏在他把两个人被绑的地址故意说反,当蝙蝠侠满心以为瑞秋得救的时候眼前出现的竟然是情敌……

蝙蝠侠内心OS:mmp……

随着一声巨响,瑞秋香消玉损。(诺兰片子里的女人都是领盒饭的命)

哈维虽然没死,但也惨遭毁容,真是比死了更作孽。

他本是哥谭市的检察官,曾经主持公正,打击黑帮势力,是象征着正义的光明骑士,也是被蝙蝠侠认可的体制内的“继承人”。

一朝之下,双重打击,哈维黑化了……

一直做好事却落得这个悲惨下场,何来公平?

【下图高能预警】

小丑的第三件事并没有颠覆哈维,而是把他黑暗的一面挖掘出来。

哈维变成双面人,暗示他本就有阴暗的一面,现在终于彻底曝光。

而小丑的目的也终于显现,他不仅要毁灭蝙蝠侠带来的秩序,还要毁灭政府体制建立的秩序。

毁掉哈维,相当于毁掉政府机关的公信力,把哥谭市民推向一片混沌。

最大的邪恶不是我杀你,而是我看着你们互相杀,真是好坏坏啊!

现在反社会的哈维杀了平民和警察又准备杀警长无辜的儿子,光明骑士的招牌行将崩塌。

身份的选择问题再一次出现在布鲁斯韦恩面前:

要么说出实情,把正义的形象付之一炬。

要么掩盖真相,让光明骑士的旗帜继续飞扬。

打到哈维之后,蝙蝠侠将他的面孔从毁容的一面拨向正常的一面,象征着他已经做出选择,把丑恶的一面掩盖起来,让人们继续面向光明。

而他本人的身份终于也得到了自我认可,他要做的是正义的维护者,而不是正义的代表者,即使这意味着他本人将背一口大黑锅。

一个简简单单的镜头把两重选择说得清清楚楚,算得上我心目中诺兰最佳镜头里的前三名。

影片的最后,蝙蝠侠替已经死去的哈维顶罪。

他绝尘而去,身后是追捕他的警察。

他成了在黑暗中守护正义的骑士。

一个突破类型的反英雄式结局,在诺粉心中留下长久的回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豆瓣9.0的它也曾是IMDB榜单第一名

一个突破类型的反英雄式结局,在诺粉心中留下长久的回响。

北影节硬货套餐进入第五天,今天来讲讲【系列饕餮】单元。

说到系列,我最先想到的是漫威旗下的各类英雄,一年出好几部,有时候还互相客串,跑个龙套什么的。

艾玛 眼睛都花了

再接着还会想到《侏罗纪》四部曲,等等经典系列作品。

没错,【系列饕餮】中肯定少不了它们的身影。

然而这一席盛宴上,只有“诺兰导演蝙蝠侠三部曲”是我真正认可的大餐。

其他不过是吃个开心的开胃小菜罢了。

为什么这么说?

除了我本人是诺兰真爱粉外,这个系列当年不仅票房持续走高,而且口碑也是同类型超级英雄题材的最高峰。

其中的第二部《蝙蝠侠:黑暗骑士》更是超越了类型片的范畴,在IMDB上一度把《教父》从top250的冠军宝座上挤了下来。

即使是到了今天又被《教父》反超,它还是高居第四位的排名,是其他超级英雄们都可望而不可及的神话。

今天我们就来拆一拆这部迈向神坛的《蝙蝠侠:黑暗骑士》。

关灯特约,请勿转载

作者:MAX

经常能在超级英雄片中看到主角看着自己的战服,尤其是那种本身没什么超能力,依靠战服加持的。

譬如说,蝙蝠侠和钢铁侠。

这俩人还有一个共同点:都贼有钱。

然而两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人尽皆知托尼·史塔克就是钢铁侠,却没有人了解夜晚行侠仗义的蝙蝠侠竟是白天的花花公子——布鲁斯·韦恩。

这个和战衣对视的镜头,背后有着一层深意:他必须高清自己的身份,在正义的维护者与正义的象征间做个选择。

迫使他完成这个选择的就是本片最成功的IP Number 1,小丑。(连蝙蝠侠都比不过他)

看过《断背山》的朋友肯定无法把恩尼斯和小丑联系在一起……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希斯·莱杰给小丑设计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小动作。

譬如吧唧嘴,摸头,翻白眼什么的,完全符合他邪魅狂狷的形象,声音也刻意做了改变,终于才有了这个只见角色不见演员的“小丑希斯·莱杰”。

比强尼·戴普还会变脸

说回正题。

小丑是一个前史相当不明晰的人物,他的变态之处体现在凡抓着个什么猎物都爱跟对方哔哔一番自己脸上的伤疤。

第一次,逮到黑帮老大,他说嘴巴是被喝醉的老爸割开的。

Why so serious就是这里出来的。

第二回,逮着蝙蝠侠的前女友瑞秋,这次说嘴巴是自己为逗老婆割的。

这场戏的调度很精彩,镜头先是顺时针跟拍,又逆时针走位,给人一种怎么也躲不开的感觉。

两个刀疤的故事完全不同,到底是精分还是调戏猎物?我们不得而知。

唯一能模糊地判断他的过往的只有一句: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anger.(没有杀死你的会让你更奇怪)

尼采的原话本是:没有杀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大。现在被小丑一改编立刻从励志变向为Creepy。

作为一个无根的人物,小丑比来去无踪的蝙蝠侠更像只鬼魅。

他胁迫蝙蝠侠坦白自己的身份,否则每拖一天就杀死一个无辜的人。

随着无辜的人连续死去,蝙蝠侠在大众面前的声望直线下降,从哥谭守护者一路降级成为罪恶的元凶。

此时布鲁斯·韦恩还没有做好身份的选择,他依然想要维持蝙蝠侠的正义形象。

于是他站出来和小丑对抗。

你可能会问,这么做对小丑有什么好处?

一场审讯室的戏道出原委。

小丑自投罗网只为会一会“老朋友”蝙蝠侠。

一般C位都会出现在画面的左边,代表强势的一方。

显然这场戏里小丑和蝙蝠侠都想占据谈话的上风,他们互相角力,两人在画面里的位置也不断切换,甚至刻意出现了越轴镜头,来体现这种竞争关系。

对场面调度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拉到文末,扫码收看《蝙蝠侠:黑暗骑士》全网独家1:1同声评论版全片,获得更多详解。

蝙蝠侠嘛,你知道的,他的原则是暴力可以,但绝不杀人。

他一把抡倒小丑,反遭到嘲笑:你的原则太多了。

威慑力本是他的武器,但在小丑面前一下子失效了,甚至还成了弱点。

小丑之所以强于蝙蝠侠就在于他的目的不是作恶,而是要消灭善,消灭秩序。

上一部《蝙蝠侠:侠影之谜》中蝙蝠侠号召人们做好事,打击犯罪,他本人的威慑力给哥谭市建立了新的秩序。

哥谭市的犯罪率下降,只要蝙蝠侠的探照灯亮着,那些见不得光的交易就会自动退缩。

小丑要消灭秩序,创造混乱和无序,为此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就是前面说的不公布身份就杀人。

头一个盒盒的就是喜欢cos蝙蝠侠行侠仗义的粉丝,把他落魄的样子播出给市民看,即便不是蝙蝠侠本侠也已经破坏了他在大众心目中威武的形象。

第二件,给AB两艘船分别装上炸弹,船上的人只有按下按钮对面船就会爆炸,谁先按谁活命。

第三件,绑架瑞秋和她的现男朋友哈维·丹特。

啥意思?

他把绑架地点告诉蝙蝠侠去救人,时间紧迫马上就要爆炸,只来得及救一个。

你救谁?当然是(还深深爱着的)前女友了……

小丑坏就坏在他把两个人被绑的地址故意说反,当蝙蝠侠满心以为瑞秋得救的时候眼前出现的竟然是情敌……

蝙蝠侠内心OS:mmp……

随着一声巨响,瑞秋香消玉损。(诺兰片子里的女人都是领盒饭的命)

哈维虽然没死,但也惨遭毁容,真是比死了更作孽。

他本是哥谭市的检察官,曾经主持公正,打击黑帮势力,是象征着正义的光明骑士,也是被蝙蝠侠认可的体制内的“继承人”。

一朝之下,双重打击,哈维黑化了……

一直做好事却落得这个悲惨下场,何来公平?

【下图高能预警】

小丑的第三件事并没有颠覆哈维,而是把他黑暗的一面挖掘出来。

哈维变成双面人,暗示他本就有阴暗的一面,现在终于彻底曝光。

而小丑的目的也终于显现,他不仅要毁灭蝙蝠侠带来的秩序,还要毁灭政府体制建立的秩序。

毁掉哈维,相当于毁掉政府机关的公信力,把哥谭市民推向一片混沌。

最大的邪恶不是我杀你,而是我看着你们互相杀,真是好坏坏啊!

现在反社会的哈维杀了平民和警察又准备杀警长无辜的儿子,光明骑士的招牌行将崩塌。

身份的选择问题再一次出现在布鲁斯韦恩面前:

要么说出实情,把正义的形象付之一炬。

要么掩盖真相,让光明骑士的旗帜继续飞扬。

打到哈维之后,蝙蝠侠将他的面孔从毁容的一面拨向正常的一面,象征着他已经做出选择,把丑恶的一面掩盖起来,让人们继续面向光明。

而他本人的身份终于也得到了自我认可,他要做的是正义的维护者,而不是正义的代表者,即使这意味着他本人将背一口大黑锅。

一个简简单单的镜头把两重选择说得清清楚楚,算得上我心目中诺兰最佳镜头里的前三名。

影片的最后,蝙蝠侠替已经死去的哈维顶罪。

他绝尘而去,身后是追捕他的警察。

他成了在黑暗中守护正义的骑士。

一个突破类型的反英雄式结局,在诺粉心中留下长久的回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