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有关Spotify的一些故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有关Spotify的一些故事

Spotify的付费用户每月留存率高达97.8%,长效货币化的能力值爆表,而二级市场之所以给其远超上市之前估值的资本判断——震荡期依然斩获260亿美元的市值——也是因为它的付费结构几乎好得无可挑剔。

文 | 阑夕

全球最大的流媒体音乐服务商Spotify的上市很独特,不发行新股、不组织路演、不雇佣承销商甚至都没人去敲钟,相当符合北欧国家的极简作风。

不过大概也是因为各方都不怎么重视象征性的上市仪式,所以纽交所在门口挂旗帜的时候,误把Spotify所属的瑞典国旗挂成了瑞士国旗,不知道是玩笑还是报复。

这款产品在2017年的MAU大约是1.5亿,付费用户7100万,也就是说接近50%的转化率。

这还不算完,Spotify的付费用户每月留存率高达97.8%,长效货币化的能力值爆表,而二级市场之所以给其远超上市之前估值的资本判断——震荡期依然斩获260亿美元的市值——也是因为它的付费结构几乎好得无可挑剔。

同时,Spotify的示范红利还不仅限于它自己,Apple Music目前拥有3500万付费用户——约为Spotify的一半——显然可以兑现到对苹果公司在内容服务方面的盈利估算里。

独立融资的QQ音乐、网易云音乐这些排着队静候时机的中国同行,自然也都乐于见到可以对标的参照物出现,未来一到两年,会迎来付费转化的关键窗口,谁的效率更高,谁的上市动作就会更快。

真是可惜了Pandora,赶了早集,却成先烈,商业就是如此,有的时候你什么都没做错,唯一的问题就是做早了。

不过相比之下,中国市场份额最高的QQ音乐虽然MAU超过2亿,但是付费用户只有1700万——这还包括很多类似1元开通会员的促销数据——转化率相当低,当然,从乐观的角度出发,也可以说增长空间巨大。

只是QQ音乐本来卯足了劲打算建立资源围栏,以独占主流唱片公司旗下版权的方案大幅提高准入制门槛,不料触到了行政部门的逆鳞,被迫接受版权共享的处理,无疑是遭到当头一棒。

事实上,自古以来的版权销售生意,就是这么做的,张家的电视台买了NBA的版权可以播放比赛,李家的电视台没有买或者不让买就没法直播,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竞争,说不上是「欺行霸市」。

就是央视,最近几年的大型国际赛事——比如世界杯和奥运会——都不做版权分销了,因为集约化的广告溢价回报,要远高于把版权二次贩卖出去。

只能说国情如斯,很多看起来普遍的游戏规则不再适用,必须做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应对,比如把99%的长尾歌曲版权共享出去、守住1%的热门歌曲版权,一边认真敷衍、一边死命加盖,聪明都是被逼出来的。

互联网公司烧钱抬高版权的价值,别的行业不谈,就说音乐行业,目前看来不能说是坏事,从1999年到2008年期间——也是P2P技术遍地开花的阶段——全球录制音乐市场的收入在这十年里从238亿美元下降到了169亿美元,可以说是病入膏肓。

iPod+iTunes的组合,吹响了收复失地的号角,唱片巨头也在这个过程里学会了合作而非对抗的能力,愿意拥抱流媒体这些新技术。

当Spotify出现之后,买方之间的竞争加剧,使得内容的定价权开始向卖方倾斜,于是天平两边的砝码再度对调,在整个2017年,Spotify的会员(付费用户贡献)卖了45亿美元、广告(免费用户贡献)卖了5亿美元,然后向唱片公司支付的版权费用是多少呢?

98亿美元。

亏。巨亏。血他妈亏。

所以很多财经媒体分析,Spotify之所以静默上市,并不是为了装逼,而是实在花不起钱,和它体量差不多的Snap当初上市的时候找承销商,花了差不多1亿美元出去打点分润,这还不算要对新股抽取的交易服务费。

于是管理团队还是选择务实主义:都亏成这个样子了,就别打肿脸充胖子了吧。

Spotify的早期投资者Fredrik Cassel曾在Medium上分享了他在2007年决定投资这个项目时的三个正确判断和三个错误判断:

·「比盗版音乐更好」的原则是对的,打败免费商品的唯一机会,就是让付费商品具有优胜的对比价值,比如音质、响应、曲库以及高速网络;

· 公平且尊重的对待版权方是对的,因为Spotify也提供免费流媒体服务,很多唱片公司在考虑是否与其合作时充满迟疑,所以Spotify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向对方展示双赢的收效;

· 选择牛逼的创始团队是对的,两名创始人都是世界级的企业家,他们所在的斯德哥尔摩也有着领衔欧洲科技行业的资质;

· 忽视移动市场的发展是错的,股东曾经希望Spotify专注于扮演桌面音乐库的替代品,但是当Spotify第一款搭载于诺基亚S60上的应用出现之后,所有人都认为那是一个神奇的时刻;

· 重视某个单项技术的错的,Spotify曾经也想做P2P的架构,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云计算,要看清楚短期技术的流行与市场需求之间真正存在的差别;

· 认为Spotify是下一代广播平台的想法是错的,广播形态意味着需要严重依赖插入广告的盈利模式,所幸Spotify并未走上这条歧路,而是专注于为用户定制音乐服务,这种体验带来的使用黏性是惊人的。

Spotify的创始人Daniel Ek也真的是个人才。

他出生于1983年,13岁的时候就用家里电脑学习制作个人主页,然后开始有偿帮助亲友和朋友建站,最初是100美元一个,后来涨价到200美元,一年下来总计赚了5000美元。

后来业务多得实在忙不过来,他就买了很多电子游戏送给学校里那些懂得编程的同学,并让他们放学之后留在学校机房里帮着写代码干活,最后自己连参加考试的时间都没有,索性也让这些收受贿赂的同学替其代考。

在他18岁前,每个月就有5万美元的净收入,爹妈都觉得不可思议,然后美滋滋的举家搬到了儿子买的豪宅里,不料瑞典国税局发现了他的异常经济状况,严厉的罚款差点致其破产。

最终把他从财务危机里拯救出来的,是Skype——这也是由瑞典人开发的即时通讯软件——被美国巨头eBay收购,国际资本登陆欧洲大肆并购,他趁热打铁连着卖掉了全部的项目,得以套出一大笔钱解决问题。

也正是这场变故让Daniel Ek意识到如果缺少一个能够让自己充满热情的创业项目,他所赚到的钱和失去的钱都毫无意义可言,于是在2006年,也就是他23岁的时候,Spotify成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有关Spotify的一些故事

Spotify的付费用户每月留存率高达97.8%,长效货币化的能力值爆表,而二级市场之所以给其远超上市之前估值的资本判断——震荡期依然斩获260亿美元的市值——也是因为它的付费结构几乎好得无可挑剔。

文 | 阑夕

全球最大的流媒体音乐服务商Spotify的上市很独特,不发行新股、不组织路演、不雇佣承销商甚至都没人去敲钟,相当符合北欧国家的极简作风。

不过大概也是因为各方都不怎么重视象征性的上市仪式,所以纽交所在门口挂旗帜的时候,误把Spotify所属的瑞典国旗挂成了瑞士国旗,不知道是玩笑还是报复。

这款产品在2017年的MAU大约是1.5亿,付费用户7100万,也就是说接近50%的转化率。

这还不算完,Spotify的付费用户每月留存率高达97.8%,长效货币化的能力值爆表,而二级市场之所以给其远超上市之前估值的资本判断——震荡期依然斩获260亿美元的市值——也是因为它的付费结构几乎好得无可挑剔。

同时,Spotify的示范红利还不仅限于它自己,Apple Music目前拥有3500万付费用户——约为Spotify的一半——显然可以兑现到对苹果公司在内容服务方面的盈利估算里。

独立融资的QQ音乐、网易云音乐这些排着队静候时机的中国同行,自然也都乐于见到可以对标的参照物出现,未来一到两年,会迎来付费转化的关键窗口,谁的效率更高,谁的上市动作就会更快。

真是可惜了Pandora,赶了早集,却成先烈,商业就是如此,有的时候你什么都没做错,唯一的问题就是做早了。

不过相比之下,中国市场份额最高的QQ音乐虽然MAU超过2亿,但是付费用户只有1700万——这还包括很多类似1元开通会员的促销数据——转化率相当低,当然,从乐观的角度出发,也可以说增长空间巨大。

只是QQ音乐本来卯足了劲打算建立资源围栏,以独占主流唱片公司旗下版权的方案大幅提高准入制门槛,不料触到了行政部门的逆鳞,被迫接受版权共享的处理,无疑是遭到当头一棒。

事实上,自古以来的版权销售生意,就是这么做的,张家的电视台买了NBA的版权可以播放比赛,李家的电视台没有买或者不让买就没法直播,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竞争,说不上是「欺行霸市」。

就是央视,最近几年的大型国际赛事——比如世界杯和奥运会——都不做版权分销了,因为集约化的广告溢价回报,要远高于把版权二次贩卖出去。

只能说国情如斯,很多看起来普遍的游戏规则不再适用,必须做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应对,比如把99%的长尾歌曲版权共享出去、守住1%的热门歌曲版权,一边认真敷衍、一边死命加盖,聪明都是被逼出来的。

互联网公司烧钱抬高版权的价值,别的行业不谈,就说音乐行业,目前看来不能说是坏事,从1999年到2008年期间——也是P2P技术遍地开花的阶段——全球录制音乐市场的收入在这十年里从238亿美元下降到了169亿美元,可以说是病入膏肓。

iPod+iTunes的组合,吹响了收复失地的号角,唱片巨头也在这个过程里学会了合作而非对抗的能力,愿意拥抱流媒体这些新技术。

当Spotify出现之后,买方之间的竞争加剧,使得内容的定价权开始向卖方倾斜,于是天平两边的砝码再度对调,在整个2017年,Spotify的会员(付费用户贡献)卖了45亿美元、广告(免费用户贡献)卖了5亿美元,然后向唱片公司支付的版权费用是多少呢?

98亿美元。

亏。巨亏。血他妈亏。

所以很多财经媒体分析,Spotify之所以静默上市,并不是为了装逼,而是实在花不起钱,和它体量差不多的Snap当初上市的时候找承销商,花了差不多1亿美元出去打点分润,这还不算要对新股抽取的交易服务费。

于是管理团队还是选择务实主义:都亏成这个样子了,就别打肿脸充胖子了吧。

Spotify的早期投资者Fredrik Cassel曾在Medium上分享了他在2007年决定投资这个项目时的三个正确判断和三个错误判断:

·「比盗版音乐更好」的原则是对的,打败免费商品的唯一机会,就是让付费商品具有优胜的对比价值,比如音质、响应、曲库以及高速网络;

· 公平且尊重的对待版权方是对的,因为Spotify也提供免费流媒体服务,很多唱片公司在考虑是否与其合作时充满迟疑,所以Spotify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向对方展示双赢的收效;

· 选择牛逼的创始团队是对的,两名创始人都是世界级的企业家,他们所在的斯德哥尔摩也有着领衔欧洲科技行业的资质;

· 忽视移动市场的发展是错的,股东曾经希望Spotify专注于扮演桌面音乐库的替代品,但是当Spotify第一款搭载于诺基亚S60上的应用出现之后,所有人都认为那是一个神奇的时刻;

· 重视某个单项技术的错的,Spotify曾经也想做P2P的架构,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云计算,要看清楚短期技术的流行与市场需求之间真正存在的差别;

· 认为Spotify是下一代广播平台的想法是错的,广播形态意味着需要严重依赖插入广告的盈利模式,所幸Spotify并未走上这条歧路,而是专注于为用户定制音乐服务,这种体验带来的使用黏性是惊人的。

Spotify的创始人Daniel Ek也真的是个人才。

他出生于1983年,13岁的时候就用家里电脑学习制作个人主页,然后开始有偿帮助亲友和朋友建站,最初是100美元一个,后来涨价到200美元,一年下来总计赚了5000美元。

后来业务多得实在忙不过来,他就买了很多电子游戏送给学校里那些懂得编程的同学,并让他们放学之后留在学校机房里帮着写代码干活,最后自己连参加考试的时间都没有,索性也让这些收受贿赂的同学替其代考。

在他18岁前,每个月就有5万美元的净收入,爹妈都觉得不可思议,然后美滋滋的举家搬到了儿子买的豪宅里,不料瑞典国税局发现了他的异常经济状况,严厉的罚款差点致其破产。

最终把他从财务危机里拯救出来的,是Skype——这也是由瑞典人开发的即时通讯软件——被美国巨头eBay收购,国际资本登陆欧洲大肆并购,他趁热打铁连着卖掉了全部的项目,得以套出一大笔钱解决问题。

也正是这场变故让Daniel Ek意识到如果缺少一个能够让自己充满热情的创业项目,他所赚到的钱和失去的钱都毫无意义可言,于是在2006年,也就是他23岁的时候,Spotify成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