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后生生猛忻钰坤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后生生猛忻钰坤

“电影观如果很扎实,没有动摇的话,不管是什么类型题材,都会给观众带来好的作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 忻钰坤(左)与《暴裂无声》演员宋洋(右)

作者:臧蕊

《暴裂无声》中,宋洋用他生猛的拳头来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忻钰坤这次把他的暗黑的风格,探试到底,本来他对片子的结尾锁定到,孩子在超现实片段后,矿山爆炸,孩子消失。人性恶和复杂成为《暴裂无声》的主要命题,而对于生活的残忍,忻钰坤决定放弃《心迷宫》的复杂叙事,选择更加直接、粗粝地方式来直逼生活的真相。

忻钰坤通过高质量处女作让观众认识了他,也引起了行业的注意。当他终于不用再为投资发愁,当无数作品主动找到他,他发现最想实现的还是自己那个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也就是今年清明节档期上映的电影《暴裂无声》。

《暴裂无声》上映首日,豆瓣评分7.8,经过发酵,目前评分上涨到8.3,四星和五星人数占比高达84.3%。两部作品都是高水准之作,对于一位青年导演来说,实在令人惊喜。

带着窥视忻钰坤的电影观,作者与忻钰坤导演约在太合娱乐的院子里,1984年出生的忻钰坤,30岁那一年凭借自己的电影处女作《心迷宫》(豆瓣评分8.6),一鸣惊人,所谓的“三十危机”大大消化在了影片获得的超高口碑里,忻钰坤一度坦诚,拍摄《心迷宫》之前,他一直没有进入电影的核心层面,他把《心迷宫》看成自己三十岁危机时最后的机会,如果这个片子不成,他就放弃电影这条路了。

票房不漂亮?预期之内!

跟如今动辄票房破亿破十亿的商业片相比,忻钰坤的票房数字确实不够“漂亮”,对于《暴裂无声》目前票房5000多万元,忻钰坤表示在他的预期之内,“做这个电影,票房不是目标”。

《心迷宫》和《暴裂无声》两部电影的核心都是展现人性的复杂,题材严肃,类型小众,并不符合当下大众的观影趣味。

面对排片少这个问题,忻钰坤并没有用一些博眼球的方式为《暴裂无声》去争取,而是在路演、密集的接受采访后依然每天在网上和观众互动,他在乎的一直是这些自发观影的观众以及这些观众给予影片的评价。

《暴裂无声》的剧本雏形其实比《心迷宫》要早。青年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往往会跟自己的生活、生命经验有关,出生在内蒙古的忻钰坤自然也不例外,《暴裂无声》就是一个和他的家乡“特产”矿山有关的故事。

“一是你对它了解的最深入最透彻,可能你就最有话语权,二是你将来在实现它的时候也最容易找到你想要的场景。”忻钰坤说。

▲ 《暴裂无声》剧照

忻钰坤从小到大听到过很多关于开矿的奇闻异事,他发现能看到的表面都是围绕着利益的撕扯,但似乎没有人去思考这些故事发生背后的逻辑。于是,2011年《暴裂无声》有了故事大纲。

之后忻钰坤拿着大纲找到好朋友任江洲(《心迷宫》的制片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实现它的想法。可《暴裂无声》中有大场面、复杂的场景、很多的动作戏,这对于两个没有经验的年轻人来说,并不容易操作,当然更重要的是“找钱很难”。

当时,任江州建议把之前他曾给忻钰坤讲过的一个故事(《心迷宫》故事原型)做改编,因为有人愿意给这个故事投一点钱,“在当时,《心迷宫》可执行的概率更大,所以当时就先放弃掉《暴裂无声》了。”忻钰坤说。

对于临近30岁还一直在行业边缘游走并没有真正进入行业的忻钰坤来说,《心迷宫》犹如他的救命稻草。“如果我当时很执着的说,不行,如果你不让我拍《暴裂无声》我就不拍别的,或许到今天,我可能也做不了导演。所以有时候人在一些环境一些时刻做一些妥协,我觉得不一定是坏事。”

拍不拍商业片?电影观要一致

忻钰坤一直希望自己是一个可以遵从自己电影观去拍电影的导演,“因为这个状态自己最不纠结”。

他的电影观,广义上来讲是在最表层要有一个能吸引观众的好故事,甚至是精彩的表演;再下一层就是能否有一个可以引发观众思考的核心主题;再往下就是作为一个电影人你能否通过你的作品,一点点去尝试对视听语言、对电影本体、对叙事模式做一些小的拓展或者进步。

“有观众会说,《暴裂无声》找有名的演员来演你是不是对商业妥协了?我遵循我的电影观,我就不会认为这样是所谓的妥协或者扭曲或者纠结,专业的演员确实让故事呈现的更精彩。”忻钰坤显得有些无奈。

▲ 《暴裂无声》剧照,左为姜武,右为袁文康

忻钰坤并不是一个把自己架上艺术片导演高台下不来的人,他并不排斥所谓的商业片,其实《心迷宫》后,就有很多项目找到了他,其中不乏大IP商业片,但忻钰坤的原则是:“当别人跟我谈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会在意他们的电影观是否和我一致。如果一致,就可以合作。”

在他看来:“如果商业的逻辑是让更多的观众喜欢这个电影、来看这个电影,那我愿意做这样的商业片。如果是如何去设计观众,猜测观众会喜欢哪个流量明星、哪个IP然后去做堆砌的商业逻辑,我肯定是不会去拍的。”

“电影观如果很扎实,没有动摇的话,不管是什么类型题材,都会给观众带来好的作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忻钰坤说。

不愿贴标签?压力大

《心迷宫》之后,忻钰坤得到了更多的资源与投资,他发现他最想实现的还是《暴裂无声》。

也因为《心迷宫》收获无数好评,令《暴裂无声》自然而然地承担了更多的观影期待,忻钰坤的压力不小。

“理性的来说,这个压力来自于观众对于我的一个定位。如果我的下一个题材或者说拍摄方式超出了或没达到观众的预期、期待,可能就会带来一个两级的口碑。”

看过《心迷宫》的观众,多数会给忻钰坤贴上“非常会讲故事”的标签,甚至认为忻钰坤的第二部作品会是《心迷宫》的升级版,一定会在《心迷宫》的基础上有一个更加复杂的叙事结构来给大家讲故事。但忻钰坤知道《暴裂无声》不是《心迷宫2.0》,不玩“精巧”,它留给观众的是思考空间。

“如果因为大家觉得《心迷宫》好,我就重复拍那种东西,我相信观众也会觉得你在复制自己。每个导演都不希望重复自己,会想要每个作品都能带给观众一些新意。《心迷宫》存在很多问题,大家不提大家不说,那我就去认为那个东西都是好的,这也肯定是不对的。”

如果观众就是要贴标签呢?“如果非得给我贴个标签,那认为我是一个尊重观众的导演就够了。”忻钰坤认真的想了想后答道。

太照顾观众?我很清楚我的目标

有人说,《暴裂无声》不如《心迷宫》。忻钰坤说,每个人喜爱电影的标准不一样。

有人说,《暴裂无声》比《心迷宫》好太多。忻钰坤说,《暴裂无声》的细节不比《心迷宫》简单。

▲ 《暴裂无声》剧照

他说自己是一个特别愿意和观众互动的创作人,会希望自己能很好的调动观众在影片中的参与感,《心迷宫》和《暴裂无声》都有这样的痕迹在里面。

有人说忻钰坤作为艺术片、类型片导演,太过于照顾观众让影片呈现的不够高级,因为他明明有能力更高级。

“如果我是拍给影展,很明确要的是专业观众,可能我的处理会不一样。但这个电影我很明白我要让观众更多的看到它,所以我很清楚的在出发之前就知道我的目标是什么。”

“我现在所有的东西都是在我的认知里愿意去做的尝试,并不是某种妥协或者某种被压迫的改变。”

斯皮尔伯格导演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他拍电影的时候会先考虑观众的感受,这句话对忻钰坤的影响很深,“所以我在创作的时候,不会先把所谓的个人的表达和主观的东西,凌驾于在所有的东西之上。”

繁荣背后问题多?任何人都要自省

在《心迷宫》和《暴裂无声》都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后,忻钰坤的信心又增加了一些,“观众是渴求好故事的,他们的认可给了我很大的创作动力”。

采访中,忻钰坤一直强调“有什么样的观众,决定有什么样的中国电影”。在他看来,观众自发选择的力量最后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势力,是完全可以影响创作者的。

作为一名青年导演取得今天这样的好成绩,他认为必须要感谢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给了青年电影人和相对小众类型电影很多机会。

▲ 忻钰坤在《暴裂无声》拍摄现场

“观众的主观能动性,其实慢慢的去改变了市场的一些调性,有了新气象。”忻钰坤说。

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会陆陆续续有许多年轻导演的片子跟大家见面,其中不乏一些导演的处女作。

《心迷宫》和《暴裂无声》都是从FIRST青年影展走出来的佳作,忻钰坤最大的感受就是FIRST青年影展在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这几年里填补了一个很重要的空白,中国一直没有一个特别良性的公平公正公开针对年轻电影人的平台。

“这个影展让很多业内的人发现了一些人才和好项目。也为一些年轻、没有资源的电影人提供了一个野生的环境,在那里只要拍好就行,没有任何别的一些东西会成为你的门槛。”忻钰坤兴奋的说着。

▲ 忻钰坤凭借《心迷宫》获得第八届FIRST青年影展最佳导演

如今,行业对于新导演扶持的力度不断攀升,青年电影人如何不迷失在市场中的乱象里?

“比如《暴裂无声》的市场不好就说这种电影是没有希望的,大家以后就不要来拍这样的电影了也不可能。可能再过5年或者10年之后,这会成为一种很大的势力。而那个时候的观众也可能不会是现在的中国观众了。所以不管现在是谁,做事情都要更有前瞻性的。”忻钰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 《暴裂无声》剧照

暴裂和无声是两个反差性极强的词语,这种张力,是这部片子忻钰坤最迷恋的地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后生生猛忻钰坤

“电影观如果很扎实,没有动摇的话,不管是什么类型题材,都会给观众带来好的作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 忻钰坤(左)与《暴裂无声》演员宋洋(右)

作者:臧蕊

《暴裂无声》中,宋洋用他生猛的拳头来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忻钰坤这次把他的暗黑的风格,探试到底,本来他对片子的结尾锁定到,孩子在超现实片段后,矿山爆炸,孩子消失。人性恶和复杂成为《暴裂无声》的主要命题,而对于生活的残忍,忻钰坤决定放弃《心迷宫》的复杂叙事,选择更加直接、粗粝地方式来直逼生活的真相。

忻钰坤通过高质量处女作让观众认识了他,也引起了行业的注意。当他终于不用再为投资发愁,当无数作品主动找到他,他发现最想实现的还是自己那个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也就是今年清明节档期上映的电影《暴裂无声》。

《暴裂无声》上映首日,豆瓣评分7.8,经过发酵,目前评分上涨到8.3,四星和五星人数占比高达84.3%。两部作品都是高水准之作,对于一位青年导演来说,实在令人惊喜。

带着窥视忻钰坤的电影观,作者与忻钰坤导演约在太合娱乐的院子里,1984年出生的忻钰坤,30岁那一年凭借自己的电影处女作《心迷宫》(豆瓣评分8.6),一鸣惊人,所谓的“三十危机”大大消化在了影片获得的超高口碑里,忻钰坤一度坦诚,拍摄《心迷宫》之前,他一直没有进入电影的核心层面,他把《心迷宫》看成自己三十岁危机时最后的机会,如果这个片子不成,他就放弃电影这条路了。

票房不漂亮?预期之内!

跟如今动辄票房破亿破十亿的商业片相比,忻钰坤的票房数字确实不够“漂亮”,对于《暴裂无声》目前票房5000多万元,忻钰坤表示在他的预期之内,“做这个电影,票房不是目标”。

《心迷宫》和《暴裂无声》两部电影的核心都是展现人性的复杂,题材严肃,类型小众,并不符合当下大众的观影趣味。

面对排片少这个问题,忻钰坤并没有用一些博眼球的方式为《暴裂无声》去争取,而是在路演、密集的接受采访后依然每天在网上和观众互动,他在乎的一直是这些自发观影的观众以及这些观众给予影片的评价。

《暴裂无声》的剧本雏形其实比《心迷宫》要早。青年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往往会跟自己的生活、生命经验有关,出生在内蒙古的忻钰坤自然也不例外,《暴裂无声》就是一个和他的家乡“特产”矿山有关的故事。

“一是你对它了解的最深入最透彻,可能你就最有话语权,二是你将来在实现它的时候也最容易找到你想要的场景。”忻钰坤说。

▲ 《暴裂无声》剧照

忻钰坤从小到大听到过很多关于开矿的奇闻异事,他发现能看到的表面都是围绕着利益的撕扯,但似乎没有人去思考这些故事发生背后的逻辑。于是,2011年《暴裂无声》有了故事大纲。

之后忻钰坤拿着大纲找到好朋友任江洲(《心迷宫》的制片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实现它的想法。可《暴裂无声》中有大场面、复杂的场景、很多的动作戏,这对于两个没有经验的年轻人来说,并不容易操作,当然更重要的是“找钱很难”。

当时,任江州建议把之前他曾给忻钰坤讲过的一个故事(《心迷宫》故事原型)做改编,因为有人愿意给这个故事投一点钱,“在当时,《心迷宫》可执行的概率更大,所以当时就先放弃掉《暴裂无声》了。”忻钰坤说。

对于临近30岁还一直在行业边缘游走并没有真正进入行业的忻钰坤来说,《心迷宫》犹如他的救命稻草。“如果我当时很执着的说,不行,如果你不让我拍《暴裂无声》我就不拍别的,或许到今天,我可能也做不了导演。所以有时候人在一些环境一些时刻做一些妥协,我觉得不一定是坏事。”

拍不拍商业片?电影观要一致

忻钰坤一直希望自己是一个可以遵从自己电影观去拍电影的导演,“因为这个状态自己最不纠结”。

他的电影观,广义上来讲是在最表层要有一个能吸引观众的好故事,甚至是精彩的表演;再下一层就是能否有一个可以引发观众思考的核心主题;再往下就是作为一个电影人你能否通过你的作品,一点点去尝试对视听语言、对电影本体、对叙事模式做一些小的拓展或者进步。

“有观众会说,《暴裂无声》找有名的演员来演你是不是对商业妥协了?我遵循我的电影观,我就不会认为这样是所谓的妥协或者扭曲或者纠结,专业的演员确实让故事呈现的更精彩。”忻钰坤显得有些无奈。

▲ 《暴裂无声》剧照,左为姜武,右为袁文康

忻钰坤并不是一个把自己架上艺术片导演高台下不来的人,他并不排斥所谓的商业片,其实《心迷宫》后,就有很多项目找到了他,其中不乏大IP商业片,但忻钰坤的原则是:“当别人跟我谈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会在意他们的电影观是否和我一致。如果一致,就可以合作。”

在他看来:“如果商业的逻辑是让更多的观众喜欢这个电影、来看这个电影,那我愿意做这样的商业片。如果是如何去设计观众,猜测观众会喜欢哪个流量明星、哪个IP然后去做堆砌的商业逻辑,我肯定是不会去拍的。”

“电影观如果很扎实,没有动摇的话,不管是什么类型题材,都会给观众带来好的作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忻钰坤说。

不愿贴标签?压力大

《心迷宫》之后,忻钰坤得到了更多的资源与投资,他发现他最想实现的还是《暴裂无声》。

也因为《心迷宫》收获无数好评,令《暴裂无声》自然而然地承担了更多的观影期待,忻钰坤的压力不小。

“理性的来说,这个压力来自于观众对于我的一个定位。如果我的下一个题材或者说拍摄方式超出了或没达到观众的预期、期待,可能就会带来一个两级的口碑。”

看过《心迷宫》的观众,多数会给忻钰坤贴上“非常会讲故事”的标签,甚至认为忻钰坤的第二部作品会是《心迷宫》的升级版,一定会在《心迷宫》的基础上有一个更加复杂的叙事结构来给大家讲故事。但忻钰坤知道《暴裂无声》不是《心迷宫2.0》,不玩“精巧”,它留给观众的是思考空间。

“如果因为大家觉得《心迷宫》好,我就重复拍那种东西,我相信观众也会觉得你在复制自己。每个导演都不希望重复自己,会想要每个作品都能带给观众一些新意。《心迷宫》存在很多问题,大家不提大家不说,那我就去认为那个东西都是好的,这也肯定是不对的。”

如果观众就是要贴标签呢?“如果非得给我贴个标签,那认为我是一个尊重观众的导演就够了。”忻钰坤认真的想了想后答道。

太照顾观众?我很清楚我的目标

有人说,《暴裂无声》不如《心迷宫》。忻钰坤说,每个人喜爱电影的标准不一样。

有人说,《暴裂无声》比《心迷宫》好太多。忻钰坤说,《暴裂无声》的细节不比《心迷宫》简单。

▲ 《暴裂无声》剧照

他说自己是一个特别愿意和观众互动的创作人,会希望自己能很好的调动观众在影片中的参与感,《心迷宫》和《暴裂无声》都有这样的痕迹在里面。

有人说忻钰坤作为艺术片、类型片导演,太过于照顾观众让影片呈现的不够高级,因为他明明有能力更高级。

“如果我是拍给影展,很明确要的是专业观众,可能我的处理会不一样。但这个电影我很明白我要让观众更多的看到它,所以我很清楚的在出发之前就知道我的目标是什么。”

“我现在所有的东西都是在我的认知里愿意去做的尝试,并不是某种妥协或者某种被压迫的改变。”

斯皮尔伯格导演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他拍电影的时候会先考虑观众的感受,这句话对忻钰坤的影响很深,“所以我在创作的时候,不会先把所谓的个人的表达和主观的东西,凌驾于在所有的东西之上。”

繁荣背后问题多?任何人都要自省

在《心迷宫》和《暴裂无声》都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后,忻钰坤的信心又增加了一些,“观众是渴求好故事的,他们的认可给了我很大的创作动力”。

采访中,忻钰坤一直强调“有什么样的观众,决定有什么样的中国电影”。在他看来,观众自发选择的力量最后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势力,是完全可以影响创作者的。

作为一名青年导演取得今天这样的好成绩,他认为必须要感谢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给了青年电影人和相对小众类型电影很多机会。

▲ 忻钰坤在《暴裂无声》拍摄现场

“观众的主观能动性,其实慢慢的去改变了市场的一些调性,有了新气象。”忻钰坤说。

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会陆陆续续有许多年轻导演的片子跟大家见面,其中不乏一些导演的处女作。

《心迷宫》和《暴裂无声》都是从FIRST青年影展走出来的佳作,忻钰坤最大的感受就是FIRST青年影展在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这几年里填补了一个很重要的空白,中国一直没有一个特别良性的公平公正公开针对年轻电影人的平台。

“这个影展让很多业内的人发现了一些人才和好项目。也为一些年轻、没有资源的电影人提供了一个野生的环境,在那里只要拍好就行,没有任何别的一些东西会成为你的门槛。”忻钰坤兴奋的说着。

▲ 忻钰坤凭借《心迷宫》获得第八届FIRST青年影展最佳导演

如今,行业对于新导演扶持的力度不断攀升,青年电影人如何不迷失在市场中的乱象里?

“比如《暴裂无声》的市场不好就说这种电影是没有希望的,大家以后就不要来拍这样的电影了也不可能。可能再过5年或者10年之后,这会成为一种很大的势力。而那个时候的观众也可能不会是现在的中国观众了。所以不管现在是谁,做事情都要更有前瞻性的。”忻钰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 《暴裂无声》剧照

暴裂和无声是两个反差性极强的词语,这种张力,是这部片子忻钰坤最迷恋的地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