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芳华》,喜(觊)欢(觎)上钟楚曦。
这位因饰演萧穗子而一炮蹿红的女演员,和董子健、春夏合演了一部校园爱情片——
《脱单告急》
全然换了一副样貌,不再纯真温柔善解人意,倒似呈现出一位美艳女性在世俗日常中的真正面目——
冷傲、性感、不可方物。
其实也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在不熟的情况下,对那些长得好、个子高的姑娘,一般所有的刻板印象。
再好的演员,碰上个没有生活的编剧、不够敏感的导演,一切都是白搭。
为了掩盖这种愚钝,编剧和导演又给她安排了一种刻板性格:大大咧咧、野蛮骄横。
概括来形容的话,大概可以说她是高配版的姚晨。
当然,在一些方面,这部电影的导演柯孟融跟冯小刚还是有一定共识的,比如他们都知道钟楚曦的条儿好,于是都给她穿上了秀身材的紧身小背心。
然而区别却是根本上的,冯小刚从这位女演员身上发掘到的美,可以让人心肝颤动,但柯孟融,只把握到了那些令人流鼻血的时刻。
先来一波无耻的剧透——
董子健饰演的大学生何晓阳,使用充气娃娃遭曝光,被同学们所嘲笑,一直找不到女朋友。
一次机缘巧合,他和钟楚曦饰演的关欣被锁在男卫生间里,搞得大家以为他俩之间发生了不可告人的事情。
为了摆脱污名,关欣决定帮他找女朋友,目标锁定为学校的一个校花,春夏饰演的李舒舒。
通过这场并肩作战,何晓阳和关欣之间逐渐生出了感情,最终走到了一起。
不瞒您说,虽然整体而言对这部电影不是太感冒,但片中有几个时刻,还是把甜叔感动得老泪纵横。
一是何晓阳跟李舒舒掏心掏肺,让李舒舒不要在意他人看法,勇敢活出自己,被关欣听到,关欣似乎突然对何晓阳有了好感。
二是两个人坐在何晓阳做的飞机上,何晓阳跟关欣排演他将如何对李舒舒表白,关欣一时恍惚,以为自己就是那个被表白的对象,动了情,脑袋贴向何晓阳的脊背。
再有,是李舒舒跟何晓阳发出啪啪邀请,何晓阳向关欣征求意见,关欣突然动怒,全盘否定她跟何晓阳过去两个月积累的友情,说他们从来就不是朋友。
这,不能被当做肯定这部电影的证据,我觉得它们之所以令人感动,原因有二——
一,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活得都是那么的孤独、闭锁,当一个人突然道出你的心中所想,让你以为他理解你,便会令你产生一种受到抚慰的感觉。
二,爱情何其艰难。两个人明明已经心灵相通,互相向往,但因沟通的欠缺、猜测疑忌、自尊心乃至天时地利的缘故,却仍都各自守在各自的躯壳中,有如远隔重洋,有时,因为一时被动和误解,竟从此断了来往。
总之,甜叔老了,容易多愁善感,心里也极度渴望有电影中的这样一份爱情。
但这又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它倚重于套路,倚重于巧合,且倚重于对话语的歪曲。
关欣要不是跟何晓阳有过这么一段携手作战的经历,要不是身为战友,听了他那么多非功利性(并不为讨好关欣)的直抒胸臆,要不是拿自身的境遇对这些直抒胸臆做了一番对号入座,便不可能喜欢上何晓阳。
一个女神,一个屌丝,用她的话来讲,搁在一般情形中,他们甚至连朋友也没得做。
在现实世界里,电影中的那种美好爱情,有没有可能发生,都是个疑问。即便不要求两个人有一段奔向同一目标的共同经历,单说心灵相通,单说从他人那里能得到一种心灵的安慰,就很少有发生的可能性。
世俗世界中的大部分恋情,说白了,只是凑活在一起罢了。
一般而言,在相似剧情的电影中,作为闺蜜出谋划策的那个角色,较之那个作为被追逐目标的角色,颜值都要稍逊色一点。这多少传达出了一些生活的真谛:最终跟我们走到一起的,往往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那一位。
这部电影反其道而行,钟楚曦的女性魅力自始至终遮蔽着春夏,这使得,在追求李舒舒的动机方面,我们无法对何晓阳进行移情。他似乎完全在干一件自己没兴趣的事,中间感受到的种种情绪,便很难令我们信服。
在剧情模式和主题方面,《脱单告急》令人想起《全民情敌》和《前任2》:主人公采用某一种求爱攻略去摆脱单身,最终发现,坦诚才是唯一正确的求爱之道。
这其实挺矛盾的——
它明明树立起了反追爱套路的旗帜,然而,最终的正果之所以能够修成,明面上靠的是以诚待人,但暗地里,恰恰又是套路发挥了作用。这套路的关键在于四个字:共同对抗,正是因为有了共同对抗,两个人才有可能培养出感情。
它的另一个主题,前文已有所触及,即到底要遵循自己的意愿而活,还是屈从于他人的看法。
无论是何晓阳,还是关欣,头上都背负着污名,通过电影中的这场旅程,他们不仅得到了真爱,也学会对外界的看法一笑置之。
这个主题虽然鸡汤了一点,但本身却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影片并没有让我们实打实地感受到主人公所遭受的困境。
有的只是群演生硬造作的围观和嘲笑,很难说它们戳到了何晓阳和关欣的痛点,这对何晓阳似乎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至于说关欣,电影则用一段中学时期的闪回交代她为什么如此需要认同,近乎敷衍。
当关欣对何晓阳激励李舒舒的话有所触动,我们知道她触动了,却不知,那么一段糟糕的鸡汤式对白,有什么值得她触动的。
简言之,剧情和主题是成立的,但却没有做到可信。
整部电影造就的世界,不论是由酒吧、西餐厅、飞机制造仓库堆砌的大学生活,还是其他两个蠢笨、呆板的配角(一个富二代,一个肌肉男),都令人感觉到电影的创作者并没有在中国读过大学。
它就像一部大学生拍的电影,身在局中,对自身的处境尚没有形成一套成熟、正确的看法,自以为聪明地对大学生活进行调侃,结果得到的只是一些标签式的肤浅看法。
诚如那个充气娃娃的老梗,当导演大张旗鼓、满怀信心地将这个梗端出来,我们就应该知道,他的审美能力,还处在一种十分幼稚的阶段。
至于号称「无码上映」,可别闹了,当我们没看过正宗的青春性喜剧吗?
豆瓣5.8,活该。
希望钟楚曦,以后别演这种烂片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