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鲜花事务委员会的故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鲜花事务委员会的故事

僵局持续到1638年1月,各城市开始组建独立的委员会来解决纠纷。以哈勒姆为例,当地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专门处理因鲜花交易产生的纠纷,这就是所谓的“郁金香部门”——正式名称为鲜花事务委员会。

热罗姆的油画作品《愚蠢的郁金香狂热》。资料图

作者:林海

有人说,“郁金香狂热”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资产泡沫。当时,从奥斯曼土耳其引进的郁金香球茎在荷兰被炒到天价。而当泡沫破灭,这些奇珍异朵又变得一文不值。两百多年后,法国画家让·莱昂·热罗姆重现了当时的一幕:贵族们命令士兵踩死一些郁金香,来控制市场上的供给量,以此提高他们手上存留的另一些球茎的价格。然而,在“大崩盘”的背景下,一切都徒劳无功。

践踏郁金香,因为它是珍宝

这幅创作于1882年的油画名为《愚蠢的郁金香狂热》,现存于美国巴尔的摩的沃尔特美术馆。画面上,头戴高帽的贵族脚下放着一盆郁金香球茎。而士兵们则在整片的郁金香苗圃里疯狂践踏。贵族并不为那些美艳的郁金香“香消玉殒”而心疼,因为他知道,如果市场上到处都能买到郁金香,那么它的价格就将一落千丈。

热罗姆描述的这种狂热发生在1637年的荷兰。当时的“海上马车夫”是经济强国,也是引发热潮和泡沫的旗手。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商业活动都集中在阿姆斯特丹,荷兰人有着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收入水准。大量的资金涌入,找不到投资、投机的去向。这个时候,一种带有美丽条纹图案的郁金香成为了资本的宠儿。

郁金香源于天山山脉。传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后,皇室对其十分着迷。宫殿前后都种满了郁金香,甚至在服饰和建筑上都有其身影。但是这种植物真正成为人们疯炒的“资产”,还是因为它出现了一种“突变”。根据现代植物学的研究,这是因为郁金香球茎被感染了杂色病,因此会开出带有美丽条纹图样的花。但在当时人们并不知情,于是对这种球茎疯狂追捧。更重要的是,郁金香是一种难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的植物,因此需求旺盛时“一花难求”。

最初,美丽的郁金香所吸引的,只是手头宽裕的植物爱好者。之后,这些园艺家和爱好者自己试着改良品种,产生了许多有名的新品,其中最让人赞不绝口的,还是一种因病变而产生的“紫白色条纹”郁金香,它的名字叫作“永远的皇帝”。当时的达官贵族们无不疯狂求购。渐渐地,投机客们登场了。他们对郁金香并无兴趣,只是为了哄抬价格取得利润,热罗姆画作上那位贵族,恐怕就是其中一位。

当时的人们狂热到了什么程度呢?有一位医生原名为查理·比得兹。他因为狂热地喜欢郁金香,甚至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尼可拉·杜勒普。杜勒普,正是郁金香的荷兰文写法。

泡沫破灭,郁金香重回花圃

郁金香狂热之所以被称为第一次资产泡沫,并不仅仅是因为人们的疯狂追捧,而是因为交易方式发生了“期货化”和“证券化”。当时,郁金香创造了许多一夜暴富的神话。但是普通工匠和农民并没有钱直接参与其中,于是他们在一些非正式的交易所分期购买“明年四月交付”的郁金香。他们先交一部分钱,获得“明年四月交付”某个品种郁金香的凭证,紧接着将这个凭证在市场上转手一卖,就可以获利。很多时候根本没有人在培育郁金香,交易合约却买卖的如火如荼。荷兰人将这种合约交易戏称为“风的交易”。

更重要的是,这些期货合同创造了一种投资杠杆。假设一只郁金香是100荷兰盾,那么一开始只需要付20盾,就可以买到一份看涨期权。当它涨到200荷兰盾时,买家可以用100盾的价格完成交割,再转手以200盾的价格出售。原本需要100盾才能完成的投资,现在只需要20盾,意味着利用看涨期权,可以实现杠杆投资,放大投资效果。于是更多的资金被吸引入市,期待着“撬动地球”。然而这也埋下了隐患,当未来价格下跌时,买家仍然必须执行以100盾认购的合同。在今天的期货交易中,这种时候就应当追加保证金,否则“强行平仓”。然而在当时,合同并未如此完善。于是一旦价格下跌,就会出现无数的违约纠纷。

随着泡沫进一步变大,郁金香的价格也不断升高,直到有些人资金链断裂,第一轮资本撤出市场,泡沫一夜之间破灭。1637年2月初,郁金香的价格突然暴跌,与其说是暴跌,不如说是找不到买家。市场信心崩溃了,投机客们“仓皇出逃”,并且形成了踩踏效应。这时候,无数的期货合约等待被执行,无数的债务人被告上法庭。地方官员们接到数不清的投诉与请求,他们拿不定主意,于是求助于议会。4月27日,联邦议会只得出手干预,但并未真正见效。

僵局持续到1638年1月,各城市开始组建独立的委员会来解决纠纷。以哈勒姆为例,当地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专门处理因鲜花交易产生的纠纷,这就是所谓的“郁金香部门”——正式名称为鲜花事务委员会。其实,委员会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他们的选择是取消大多数合同,并向债务人收取3.5%的手续费。于是,几乎所有的投机客都选择了交手续费,取消认购合同,这个纠纷解决方式最终被联邦议会批准,这场闹剧也以大家各付一部分“学费”收场。

再也没有价值连城的“永恒的皇帝”,人们也不用再履行天价的“明年四月交付”。当然,这一机制与当代期货市场不同,不需要强行平仓。但在当时却有效地控制了危机。只是郁金香从天堂跌回了园艺圃,再也不是天之骄子,不过同时,也不用像在热罗姆笔下那样,被人们以“卖出高价”为由,进行无情踩踏。

责任编辑:马蓉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鲜花事务委员会的故事

僵局持续到1638年1月,各城市开始组建独立的委员会来解决纠纷。以哈勒姆为例,当地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专门处理因鲜花交易产生的纠纷,这就是所谓的“郁金香部门”——正式名称为鲜花事务委员会。

热罗姆的油画作品《愚蠢的郁金香狂热》。资料图

作者:林海

有人说,“郁金香狂热”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资产泡沫。当时,从奥斯曼土耳其引进的郁金香球茎在荷兰被炒到天价。而当泡沫破灭,这些奇珍异朵又变得一文不值。两百多年后,法国画家让·莱昂·热罗姆重现了当时的一幕:贵族们命令士兵踩死一些郁金香,来控制市场上的供给量,以此提高他们手上存留的另一些球茎的价格。然而,在“大崩盘”的背景下,一切都徒劳无功。

践踏郁金香,因为它是珍宝

这幅创作于1882年的油画名为《愚蠢的郁金香狂热》,现存于美国巴尔的摩的沃尔特美术馆。画面上,头戴高帽的贵族脚下放着一盆郁金香球茎。而士兵们则在整片的郁金香苗圃里疯狂践踏。贵族并不为那些美艳的郁金香“香消玉殒”而心疼,因为他知道,如果市场上到处都能买到郁金香,那么它的价格就将一落千丈。

热罗姆描述的这种狂热发生在1637年的荷兰。当时的“海上马车夫”是经济强国,也是引发热潮和泡沫的旗手。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商业活动都集中在阿姆斯特丹,荷兰人有着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收入水准。大量的资金涌入,找不到投资、投机的去向。这个时候,一种带有美丽条纹图案的郁金香成为了资本的宠儿。

郁金香源于天山山脉。传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后,皇室对其十分着迷。宫殿前后都种满了郁金香,甚至在服饰和建筑上都有其身影。但是这种植物真正成为人们疯炒的“资产”,还是因为它出现了一种“突变”。根据现代植物学的研究,这是因为郁金香球茎被感染了杂色病,因此会开出带有美丽条纹图样的花。但在当时人们并不知情,于是对这种球茎疯狂追捧。更重要的是,郁金香是一种难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的植物,因此需求旺盛时“一花难求”。

最初,美丽的郁金香所吸引的,只是手头宽裕的植物爱好者。之后,这些园艺家和爱好者自己试着改良品种,产生了许多有名的新品,其中最让人赞不绝口的,还是一种因病变而产生的“紫白色条纹”郁金香,它的名字叫作“永远的皇帝”。当时的达官贵族们无不疯狂求购。渐渐地,投机客们登场了。他们对郁金香并无兴趣,只是为了哄抬价格取得利润,热罗姆画作上那位贵族,恐怕就是其中一位。

当时的人们狂热到了什么程度呢?有一位医生原名为查理·比得兹。他因为狂热地喜欢郁金香,甚至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尼可拉·杜勒普。杜勒普,正是郁金香的荷兰文写法。

泡沫破灭,郁金香重回花圃

郁金香狂热之所以被称为第一次资产泡沫,并不仅仅是因为人们的疯狂追捧,而是因为交易方式发生了“期货化”和“证券化”。当时,郁金香创造了许多一夜暴富的神话。但是普通工匠和农民并没有钱直接参与其中,于是他们在一些非正式的交易所分期购买“明年四月交付”的郁金香。他们先交一部分钱,获得“明年四月交付”某个品种郁金香的凭证,紧接着将这个凭证在市场上转手一卖,就可以获利。很多时候根本没有人在培育郁金香,交易合约却买卖的如火如荼。荷兰人将这种合约交易戏称为“风的交易”。

更重要的是,这些期货合同创造了一种投资杠杆。假设一只郁金香是100荷兰盾,那么一开始只需要付20盾,就可以买到一份看涨期权。当它涨到200荷兰盾时,买家可以用100盾的价格完成交割,再转手以200盾的价格出售。原本需要100盾才能完成的投资,现在只需要20盾,意味着利用看涨期权,可以实现杠杆投资,放大投资效果。于是更多的资金被吸引入市,期待着“撬动地球”。然而这也埋下了隐患,当未来价格下跌时,买家仍然必须执行以100盾认购的合同。在今天的期货交易中,这种时候就应当追加保证金,否则“强行平仓”。然而在当时,合同并未如此完善。于是一旦价格下跌,就会出现无数的违约纠纷。

随着泡沫进一步变大,郁金香的价格也不断升高,直到有些人资金链断裂,第一轮资本撤出市场,泡沫一夜之间破灭。1637年2月初,郁金香的价格突然暴跌,与其说是暴跌,不如说是找不到买家。市场信心崩溃了,投机客们“仓皇出逃”,并且形成了踩踏效应。这时候,无数的期货合约等待被执行,无数的债务人被告上法庭。地方官员们接到数不清的投诉与请求,他们拿不定主意,于是求助于议会。4月27日,联邦议会只得出手干预,但并未真正见效。

僵局持续到1638年1月,各城市开始组建独立的委员会来解决纠纷。以哈勒姆为例,当地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专门处理因鲜花交易产生的纠纷,这就是所谓的“郁金香部门”——正式名称为鲜花事务委员会。其实,委员会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他们的选择是取消大多数合同,并向债务人收取3.5%的手续费。于是,几乎所有的投机客都选择了交手续费,取消认购合同,这个纠纷解决方式最终被联邦议会批准,这场闹剧也以大家各付一部分“学费”收场。

再也没有价值连城的“永恒的皇帝”,人们也不用再履行天价的“明年四月交付”。当然,这一机制与当代期货市场不同,不需要强行平仓。但在当时却有效地控制了危机。只是郁金香从天堂跌回了园艺圃,再也不是天之骄子,不过同时,也不用像在热罗姆笔下那样,被人们以“卖出高价”为由,进行无情踩踏。

责任编辑:马蓉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