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全球超50所大学涉足区块链背后的影响及挑战研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球超50所大学涉足区块链背后的影响及挑战研究

当前,区块链专业人才的极度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有专家预测今年人才缺口将达顶峰,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只能靠培训和教育。

随着各行各业都纷纷开始进军区块链产业,区块链毫无疑问成为了2018年全球最大风口。从2014年起,包括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欧美顶尖大学就已率先开设了区块链课程或成立了区块链研究院/实验室等,而国内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也相继开设区块链课程。本色财经(微信号:bensecj)通过对已涉足区块链的大学进行盘点,同时分析区块链对教育领域的启示、影响及挑战。

作者:清风

一、全球高校涉足区块链一览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开设区块链课程以及成立区块链研究院、实验室等的高校超过50所,以下为对部分高校涉足区块链情况进行盘点。

斯坦福大学:该校开设的新课程名为《加密货币:数字货币和它的朋友们》,这门课程的主讲人是密码学方面的专家,计算机科学教授Dan Boneh。他支持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技术是一个保护信息不可缺少的工具,这门课于 2015年9月21日推出。

剑桥大学:该校提供的区块链课程侧重的是区块链技术与经济方面的交叉,剑桥大学新兴金融中心在2016年底推出了区块链课程。

麻省理工学院:学院不仅作为最早一批开设此类课程的大学,而且还作为现有比特币协议的维护者。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同时也支持了多位比特币核心开发人员,该实验室还将提供一个围绕区块链的“高水准技术”课程。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台湾创业公司Bitmark Inc最近宣布,它将资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员进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该企业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鼓励个人用户捐献个人数据,以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这个项目标志着首个Bitmark系统的公共应用。

杜克大学:该校的数字货币课程在纽约大学之后展开,课程题目为 “创新、破坏和加密冒险”,专注于区块链技术的商业潜力。该课程提供给杜克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和法律商业学院的学生。

普林斯顿大学:该校开设了名为比特币与加密货币技术,而关于比特币及其相关未来产品使用和实现问题,通过该校的在线提问系统即可得到解答。

英格兰坎布里亚大学:英格兰北部兰卡斯特市的坎布里亚大学宣布接受数字货币作为学费,成为全世界第一所接受数字货币支付学费的公立大学。2015年2月16日,该大学宣布推出一个免费的在线大师级的课程,将着眼于未来货币数字货币。

爱丁堡大学: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已与区块链创业公司IOHK合作成立了一个新的技术研究实验室,并且该实验中心将落户于爱丁堡大学的信息学院。

康奈尔大学:康奈尔区块链研究小组(IC3)是一个在分布式系统、博弈论、密码学、编程语言和安全领域进行区块链研究的团体。该团队由康奈尔大学、康奈尔科技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教师组成。

德雷珀大学:该校于2014年10月22日开始为学员提供免费的数字货币在线课程,也是第一所接受数字货币支付学费的教育机构。该课程分为七个部分,旨在提供比特币的基础知识,包含了几个主题,包括协议,生态系统内发生的不同的创新,并在技术上针对更广泛的观众提供全面且可访问的课程。

纽约大学:早在2014年,纽约大学就已经开始开设了区块链相关课程,名为“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经营与法律”。今天,该课程依然继续,只是内容更加丰富,涉及了所有关于区块链的技术基础。

尼科西亚大学:尼科西亚大学是塞浦路斯最大的独立大学,也是南欧最大的英语语言大学之一。这所大学宣布成为世界上第一所接受使用数字货币支付学费的大学,同时也是第一所开设数字货币硕士学位的大学。尼科西亚大学接受比特币支付所有的课程,而不仅仅是那些数字货币的硕士课程。

伍尔夫大学:一群来自牛津大学的学者宣布将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区块链大学——伍尔夫大学。学校将不会拥有实体校园,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允许学者向未来学生宣传其专业知识的应用平台,第一所学院——安布罗斯学院,将于2018年夏天向所有学生开放申请。每课时学费400美元,每周两次授课,每学期8周,每年3个学期,每年学费19200美元,为期三年。

清华大学:当前国内仅有清华大学开设了区块链相关课程,另有一些高校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清华大学首次面向研究生推出了计入学分的区块链课程《赛博智能经济与区块链》,已经在2017年9月开课,由王小云、徐恪、韩锋等人主讲。整个课程涉及范围甚广,包括了区块链的P2P原理、数据存储、非对称加密、可视化自动合约等等。

浙江大学:4月20日,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区块链研究中心成立,同时,学院将于下半年面向部分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一门名为《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的课程,着力于培养区块链技术高端人才。这是国内首家开设此类课程的高校,浙大计算机学院很早就开展了区块链科研工作,但只有参与科研的学生学习区块链技术,没有相关课程教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签约引进慧科集团“区块链+”学程教育解决方案。根据双方协议,对外经贸大学将把“区块链+”学程教育解决方案嵌入共建的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互联网+”与战略决策专业体系中。

从美国高校开设的区块链课程看,授课内容主要聚焦在区块链基础知识、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和零知识证明系统等。而除了技术方面外,部分加密货币课程还涉及与此相关的金融知识、监管问题等,帮助学生在掌握书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

二、区块链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优势

优势一:区块链技术在大数据中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 ,数字数据产生数量巨大,且增长速度迅猛。大数据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而教育大数据更是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视野,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移动学习终端等设备对学生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

然而,大数据时代使得在线学习、移动学习中,学生会产生大量的学习行为数据,这些数据的存储、保护、管理对技术要求相当高。区块链技术是基于一种去中心化,无需信任的数据真实性保障方法,给大数据中数据存储、数据保护、数据管理等方面均带来无限的光明。

优势二: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存储中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中学生学习行为数据产生量已超乎人的想象。目前,特别对性能和容量要求较高的架构和算法也难以实现如此海量的数据量。区块链技术不仅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存储,而且可对数据进 行真实性保护,实现极高的信息抗篡改安全性。

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产生的海量数据直接储存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上,学生对于某一模块的点击率、互动交流情况、作业提交、学生互评等、区块链不仅可精准有序地将其存储于区块中,而且可将这些数据盖上带有时间戳的印章。教育工作者可以随时查询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分析数据,更好地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

优势三:区块链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数据管理中,由中心机构对其进行综合管控,成本较高、效率较低,而且该中心机构一旦瘫痪,该系统中的所有节点都停止运行,显然目前的互联网系统存在很大问题。而区块链技术运用去中心化的系统管理,系统中各节点两两之间直接交互,每个节点对系统维护负有责任,大大降低了成本,减轻了系统管理负担。互联网环境下,学习者无需通过平台后台审核,就可直接与其他学习者直接互动,学习者有责任共同维护该学习系统。

还有,大数据确实给教育提供了海量的数据信息,然而事实上,互联网公司都会宣称互联网本质是共享、透明、去中心化。可是,每个教育平台都不会把自己掌握的大数据作为该企业的资源,他们和社会是不会分享的。

三、区块链技术对教育行业的影响

影响一:区块链技术重构高校学生征信管理模式

区块链技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用加密和共识算法建立了信任机制,让抵赖、篡改和欺诈行为的成本巨大,保证了数据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实现了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一致性。 当前,在高等教育学生征信管理体系中还存在学生信用体系不完整、未建立历史数据信息链、 数据维度有限等问题,导致政府、企业无法获得完整有效的信息,这直接导致大学生无法便捷、公平地享受应有的服务。学历造假、论文造假、求职简历造假,用人单位、院校缺乏验证手段,蒙受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损失,降低了学校与企业间、院校与院校间的信任。

影响二:区块链技术重构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模式

在教育领域,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一个能够配合虚拟经济的教育智能合约系统,处理教育服务的购买、使用、结算、验收等任务,而无需中间人的干预。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企业或者高校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提供云端支持服务—— 这种服务可以对已有的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动态更新,从而更好地适应混合学习、泛在学习等学习方式。学习平台的使用者将无需登录中心网站即可获得访问知识的许可,也不会因为某个时点网站的经济、法律或政治原因被迫下线而失去已有的数据和资源。

影响三:区块链技术重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发展模式

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数字经济系统是一个点对点协作系统,它对所有参与者开放,每个参与者都享有知情权,都可以分享经济价值和验证交易行为,这将实现跨机构、跨组织、跨个体、跨智能体的平等开放的经济协作,促进共享经济发展。应用在高等教育领域方面,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可以实现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图书文献、教学实验平台等高等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学习者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升 教育信息化支撑教育教学的水平。

四、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的挑战

挑战一:受现行观念/制度制约

即使是区块链应用最成熟的比特币,不同国家持有态度也不相同,不可避免地阻碍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区块链去中心化、自我管理、集体维护的特性颠覆了人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区块链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制度、理论方面均亟待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其与目前监管制度相悖,仍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解决这类问题。

挑战二:技术层面亟待提高

区块链技术虽然可以靠加密技术保护数据的隐私,然而由于刚刚兴起,其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撑仍未到达成熟的地步。在金融货币中,时有发生丢失和失窃等安全事件,那是否教育领域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我们不得而知。区块链技术对技术要求甚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搭建数据库,当面对巨额的投资时,某些公司企业便会失去动力,降低了市场对于区块链的接受度。这样的现象,势必会打击我们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积极性。

挑战三:教育领域实践经验少

目前国内外在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尚未普及标准且大多数研究聚焦在金融领域,其在教育领域的推广运行将面临缺乏政策保护与实践经验两方面的挑战。首先,由于缺乏政策保护与引导,去中心化属性对传统教育管理机构将造成强烈冲击,在利益分配上使得传统教育平台遭受重大损失,导致相关机构和部门对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持谨慎态度,不利于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与应用。其次由于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较少,专家学者对其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应用更多持观望态度,缺乏推动其进一步应用的动力。

当前,区块链专业人才的极度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有专家预测今年人才缺口将达顶峰,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只能靠培训和教育。而在教育中,除了教师短缺外,区块链课程设置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因行业变化快教科书编写非常困难。因此,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大可不必畏首畏尾,而是主动与时代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对接,科学设置专业,为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做出努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全球超50所大学涉足区块链背后的影响及挑战研究

当前,区块链专业人才的极度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有专家预测今年人才缺口将达顶峰,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只能靠培训和教育。

随着各行各业都纷纷开始进军区块链产业,区块链毫无疑问成为了2018年全球最大风口。从2014年起,包括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欧美顶尖大学就已率先开设了区块链课程或成立了区块链研究院/实验室等,而国内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也相继开设区块链课程。本色财经(微信号:bensecj)通过对已涉足区块链的大学进行盘点,同时分析区块链对教育领域的启示、影响及挑战。

作者:清风

一、全球高校涉足区块链一览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开设区块链课程以及成立区块链研究院、实验室等的高校超过50所,以下为对部分高校涉足区块链情况进行盘点。

斯坦福大学:该校开设的新课程名为《加密货币:数字货币和它的朋友们》,这门课程的主讲人是密码学方面的专家,计算机科学教授Dan Boneh。他支持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技术是一个保护信息不可缺少的工具,这门课于 2015年9月21日推出。

剑桥大学:该校提供的区块链课程侧重的是区块链技术与经济方面的交叉,剑桥大学新兴金融中心在2016年底推出了区块链课程。

麻省理工学院:学院不仅作为最早一批开设此类课程的大学,而且还作为现有比特币协议的维护者。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同时也支持了多位比特币核心开发人员,该实验室还将提供一个围绕区块链的“高水准技术”课程。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台湾创业公司Bitmark Inc最近宣布,它将资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员进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该企业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鼓励个人用户捐献个人数据,以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这个项目标志着首个Bitmark系统的公共应用。

杜克大学:该校的数字货币课程在纽约大学之后展开,课程题目为 “创新、破坏和加密冒险”,专注于区块链技术的商业潜力。该课程提供给杜克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和法律商业学院的学生。

普林斯顿大学:该校开设了名为比特币与加密货币技术,而关于比特币及其相关未来产品使用和实现问题,通过该校的在线提问系统即可得到解答。

英格兰坎布里亚大学:英格兰北部兰卡斯特市的坎布里亚大学宣布接受数字货币作为学费,成为全世界第一所接受数字货币支付学费的公立大学。2015年2月16日,该大学宣布推出一个免费的在线大师级的课程,将着眼于未来货币数字货币。

爱丁堡大学: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已与区块链创业公司IOHK合作成立了一个新的技术研究实验室,并且该实验中心将落户于爱丁堡大学的信息学院。

康奈尔大学:康奈尔区块链研究小组(IC3)是一个在分布式系统、博弈论、密码学、编程语言和安全领域进行区块链研究的团体。该团队由康奈尔大学、康奈尔科技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教师组成。

德雷珀大学:该校于2014年10月22日开始为学员提供免费的数字货币在线课程,也是第一所接受数字货币支付学费的教育机构。该课程分为七个部分,旨在提供比特币的基础知识,包含了几个主题,包括协议,生态系统内发生的不同的创新,并在技术上针对更广泛的观众提供全面且可访问的课程。

纽约大学:早在2014年,纽约大学就已经开始开设了区块链相关课程,名为“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经营与法律”。今天,该课程依然继续,只是内容更加丰富,涉及了所有关于区块链的技术基础。

尼科西亚大学:尼科西亚大学是塞浦路斯最大的独立大学,也是南欧最大的英语语言大学之一。这所大学宣布成为世界上第一所接受使用数字货币支付学费的大学,同时也是第一所开设数字货币硕士学位的大学。尼科西亚大学接受比特币支付所有的课程,而不仅仅是那些数字货币的硕士课程。

伍尔夫大学:一群来自牛津大学的学者宣布将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区块链大学——伍尔夫大学。学校将不会拥有实体校园,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允许学者向未来学生宣传其专业知识的应用平台,第一所学院——安布罗斯学院,将于2018年夏天向所有学生开放申请。每课时学费400美元,每周两次授课,每学期8周,每年3个学期,每年学费19200美元,为期三年。

清华大学:当前国内仅有清华大学开设了区块链相关课程,另有一些高校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清华大学首次面向研究生推出了计入学分的区块链课程《赛博智能经济与区块链》,已经在2017年9月开课,由王小云、徐恪、韩锋等人主讲。整个课程涉及范围甚广,包括了区块链的P2P原理、数据存储、非对称加密、可视化自动合约等等。

浙江大学:4月20日,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区块链研究中心成立,同时,学院将于下半年面向部分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一门名为《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的课程,着力于培养区块链技术高端人才。这是国内首家开设此类课程的高校,浙大计算机学院很早就开展了区块链科研工作,但只有参与科研的学生学习区块链技术,没有相关课程教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签约引进慧科集团“区块链+”学程教育解决方案。根据双方协议,对外经贸大学将把“区块链+”学程教育解决方案嵌入共建的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互联网+”与战略决策专业体系中。

从美国高校开设的区块链课程看,授课内容主要聚焦在区块链基础知识、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和零知识证明系统等。而除了技术方面外,部分加密货币课程还涉及与此相关的金融知识、监管问题等,帮助学生在掌握书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

二、区块链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优势

优势一:区块链技术在大数据中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 ,数字数据产生数量巨大,且增长速度迅猛。大数据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而教育大数据更是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视野,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移动学习终端等设备对学生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

然而,大数据时代使得在线学习、移动学习中,学生会产生大量的学习行为数据,这些数据的存储、保护、管理对技术要求相当高。区块链技术是基于一种去中心化,无需信任的数据真实性保障方法,给大数据中数据存储、数据保护、数据管理等方面均带来无限的光明。

优势二: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存储中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中学生学习行为数据产生量已超乎人的想象。目前,特别对性能和容量要求较高的架构和算法也难以实现如此海量的数据量。区块链技术不仅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存储,而且可对数据进 行真实性保护,实现极高的信息抗篡改安全性。

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产生的海量数据直接储存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上,学生对于某一模块的点击率、互动交流情况、作业提交、学生互评等、区块链不仅可精准有序地将其存储于区块中,而且可将这些数据盖上带有时间戳的印章。教育工作者可以随时查询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分析数据,更好地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

优势三:区块链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数据管理中,由中心机构对其进行综合管控,成本较高、效率较低,而且该中心机构一旦瘫痪,该系统中的所有节点都停止运行,显然目前的互联网系统存在很大问题。而区块链技术运用去中心化的系统管理,系统中各节点两两之间直接交互,每个节点对系统维护负有责任,大大降低了成本,减轻了系统管理负担。互联网环境下,学习者无需通过平台后台审核,就可直接与其他学习者直接互动,学习者有责任共同维护该学习系统。

还有,大数据确实给教育提供了海量的数据信息,然而事实上,互联网公司都会宣称互联网本质是共享、透明、去中心化。可是,每个教育平台都不会把自己掌握的大数据作为该企业的资源,他们和社会是不会分享的。

三、区块链技术对教育行业的影响

影响一:区块链技术重构高校学生征信管理模式

区块链技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用加密和共识算法建立了信任机制,让抵赖、篡改和欺诈行为的成本巨大,保证了数据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实现了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一致性。 当前,在高等教育学生征信管理体系中还存在学生信用体系不完整、未建立历史数据信息链、 数据维度有限等问题,导致政府、企业无法获得完整有效的信息,这直接导致大学生无法便捷、公平地享受应有的服务。学历造假、论文造假、求职简历造假,用人单位、院校缺乏验证手段,蒙受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损失,降低了学校与企业间、院校与院校间的信任。

影响二:区块链技术重构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模式

在教育领域,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一个能够配合虚拟经济的教育智能合约系统,处理教育服务的购买、使用、结算、验收等任务,而无需中间人的干预。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企业或者高校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提供云端支持服务—— 这种服务可以对已有的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动态更新,从而更好地适应混合学习、泛在学习等学习方式。学习平台的使用者将无需登录中心网站即可获得访问知识的许可,也不会因为某个时点网站的经济、法律或政治原因被迫下线而失去已有的数据和资源。

影响三:区块链技术重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发展模式

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数字经济系统是一个点对点协作系统,它对所有参与者开放,每个参与者都享有知情权,都可以分享经济价值和验证交易行为,这将实现跨机构、跨组织、跨个体、跨智能体的平等开放的经济协作,促进共享经济发展。应用在高等教育领域方面,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可以实现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图书文献、教学实验平台等高等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学习者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升 教育信息化支撑教育教学的水平。

四、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的挑战

挑战一:受现行观念/制度制约

即使是区块链应用最成熟的比特币,不同国家持有态度也不相同,不可避免地阻碍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区块链去中心化、自我管理、集体维护的特性颠覆了人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区块链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制度、理论方面均亟待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其与目前监管制度相悖,仍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解决这类问题。

挑战二:技术层面亟待提高

区块链技术虽然可以靠加密技术保护数据的隐私,然而由于刚刚兴起,其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撑仍未到达成熟的地步。在金融货币中,时有发生丢失和失窃等安全事件,那是否教育领域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我们不得而知。区块链技术对技术要求甚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搭建数据库,当面对巨额的投资时,某些公司企业便会失去动力,降低了市场对于区块链的接受度。这样的现象,势必会打击我们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积极性。

挑战三:教育领域实践经验少

目前国内外在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尚未普及标准且大多数研究聚焦在金融领域,其在教育领域的推广运行将面临缺乏政策保护与实践经验两方面的挑战。首先,由于缺乏政策保护与引导,去中心化属性对传统教育管理机构将造成强烈冲击,在利益分配上使得传统教育平台遭受重大损失,导致相关机构和部门对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持谨慎态度,不利于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与应用。其次由于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较少,专家学者对其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应用更多持观望态度,缺乏推动其进一步应用的动力。

当前,区块链专业人才的极度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有专家预测今年人才缺口将达顶峰,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只能靠培训和教育。而在教育中,除了教师短缺外,区块链课程设置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因行业变化快教科书编写非常困难。因此,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大可不必畏首畏尾,而是主动与时代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对接,科学设置专业,为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做出努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