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四海为家

 阿巴斯活成了他童年理想中的样子

 

 

越南 1973
戴着头盔穿着防弹背心的阿巴斯。

“我曾自称为摄影记者,并且对此感到骄傲,”阿巴斯在2017年写道。童年时起,阿巴斯就觉得记者是个英勇的职业——“你会四海为家,你会去战场,你会记录历史”。而在他后来六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阿巴斯活成了他童年理想中的样子。

他去过越南、中东、南非、孟加拉、北爱尔兰等地拍摄战争和革命。在之后拍摄伊朗革命的七年间,阿巴斯逐渐对宗教在战争中的影响和角色越来越感兴趣。随后他去了新疆、摩洛哥、墨西哥,又在9·11之后游历了16个国家,在《以谁之名?》一书中质疑,全世界范围内频频战败的伊斯兰圣战分子,在穆斯林的世界中真的没有反而更加控制人心么?

赛亦德布尔附近,东巴基斯坦 1971
从巴基斯坦和印度军队的前线上逃出来的孟加拉难民中,一位正在哭泣的母亲和她的子女在一起。
贝尔法斯特,北爱尔兰 1972
一名在爱尔兰共和军的市中心炸弹攻击中受伤的女人正在接受急救。

 

阿巴斯说,如果你只拍战场的枪林弹雨,那你只是一个战场摄影师(battle photographer)。对阿巴斯来说,战场只是战争的一小片段;相反,他的作品更侧重在拍摄战争中的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阿巴斯通常在自己的书中和摄影展中抛出问题,把他的照片和文字称为“证据(evidence)”,并让他的读者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他说,我当然有自己的观点,我的作品也是很主观的,但我尽量多向人们展现战争的多方面,尽量多给我的读者“证据”,从这个角度说,我尽量做到公平。

1978年到1980年间,他用镜头记录了伊朗革命。自我放逐17年后,1997年,他又再次回到伊朗,著成了《伊朗日记:1971-2002》。在这部围绕着“革命”、“放逐”和“返乡”三个主题的这本书成为了用影像和个人日记方式理解伊朗历史的重要书籍。

放逐期间,1983年到1986年,阿巴斯游遍了墨西哥,他试图像小说家一样用摄影“书写”一个国家的故事,出版了《Return to Mexico: Journeys Beyond the Mask》。阿巴斯说,“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当我说我是摄影师的时候,我的意思是我用光书写故事”。这样的记录方式奠定了他后来作品集的基调和审美。

在伊朗革命之后,阿巴斯越来越执着于宗教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987年到1994年间,他首先选择探索了伊斯兰教的世界。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他的书籍和展览《Allah O Akbar: A Journey Through Militant Islam》获得了大量的社会关注。在 BBC 的采访中被问及他如何回应别人把这部作品看作“预言”时,他说,在跟踪了两年伊朗革命之后,他就发觉这种宗教热情并不会只限于伊朗境内,而一定会传遍至穆斯林世界的各个角落。

2008年到2010年间,阿巴斯深入记录了佛教;2013年完成了另一个印度教的长期纪实项目。两部成果于2016年一起在《Gods I’ve Seen》中集结出版。

说简单一些,阿巴斯执着于探索人们都在以上帝和宗教的名义做些什么,并用照片把这种延伸至政治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冲突用快门记录了下来。

因此,阿巴斯在后期就不再自称摄影记者了。虽然他的每一张照片都有着独立欣赏的价值,但每张照片都属于一个长期的、更大的纪实项目,来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

他说,“我不记录正在发生的故事。我记录以我的方式所看到的正在发生的世界。”


在支持宪法和首相沙普尔·巴赫蒂亚尔的游行之后,一个支持纱阿(伊朗君主)的女人被革命人群包围-
德黑兰,伊朗 1979
科威特 1991
在被美军空袭的坦克旁,一个死去的伊拉克士兵被漏井的石油覆盖,他的同伴在撤退前将他火化了。
 
喀布尔,阿富汗 1992
一名阿富汗伊斯兰党的圣战者看守着前往首都的路。
麦加,沙特阿拉伯 1992
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在仁慈山祷告。仁慈山被认为是亚当和夏娃相见的地方。
海地 2000
朝圣者在他们认为神圣的瀑布下,用草药和香料沐浴

 

0
表情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