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头号玩家》,玩的终究也是游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头号玩家》,玩的终究也是游戏

电影中的主角们在游戏“绿洲“里找彩蛋,电影外的观众们在电影中找各种彩蛋。

文 | Banate

编辑 | 馨羽

最近有一部怀旧电影,讲的是一个穷小子本来每天正常地过着无聊的生活,但有一天因为他有特殊的技能而遭到了恶势力的毁灭性追杀,弄得本来不快乐的穷小子最终家破人亡,然后穷小子用自己正确无敌的三观逆袭成功,打败黑恶老大,成为世界NO.1公司总裁,后来还迎娶了心仪女生的人生赢家故事。

听这故事梗是不是老套又中二的要命?但好莱坞名导和本土不知名导的差别就在这里,同样一个老梗故事,如果是其他人导,即便它被放在未来宏大的科幻背景里,也十有八九是一部烂片,而放在斯皮尔伯格手里,它一下评分就上了9.0,听说在北美市场远没有中国市场反响这样激烈,但也有8.0的评分。

上面说的这部电影就是近一个月火遍院线的《头号玩家》。为什么说这是一部怀旧电影呢,想必看过的人已经知道了,片中出现了大量的80后人的童年和青少年回忆,里面大量的游戏、电影、音乐梗,据说有人找出了一百好几十个,现在各平台仍有孜孜不倦者趴在电影的细节中挖彩蛋,痴迷程度不亚于电影里的玩家们。

电影中的主角们在游戏“绿洲“里找彩蛋,电影外的观众们在电影中找各种彩蛋。虽然有人扒出了2008年斯皮尔伯格拒绝了北京奥运邀请的事儿,还说从那以后就未看过他的片子,但仍然不防碍这部电影的票房。

受追捧的电影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比如团队的用心,后期制作的细致等,据说这个电影当时拍摄的时候是因为VR的迅速火爆,没想到VR衰落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电影的后期制作,想来斯大叔在上线前也是有些忐忑的吧。

话说前几天正好和家人想去体验一下VR游戏,没想到过年时在某网线上购的优惠卡失效了,一听说没有优惠,我们全家立马决定放弃。远远瞅了一眼带着VR眼镜的玩家,丝毫没有产生宁可不要优惠也要试一下的冲动来。可见,VR的没落真是势不可挡的。估计这部电影火了以后,VR能重新迎来一轮体验潮,但能持续多久未可知。

 

从电影院出来,仔细想了一下这整个故事,除了3D效果带来的身临其境和看到很多之前熟悉的梗有些小激动外,仔细回味,感觉有哪儿不太对劲。到网上一搜,看是否有人说这电影三观不正,得到的结果是好莱坞大片的英雄主义情结首要三观正确。好吧,那还有什么不太对劲呢?

未来有那样一个世界,玉米产量已经极低了,可能因为不用种地了,所以满街都是在玩VR游戏的人,也可能是因为人们都在玩VR游戏,然后玉米产量极低。总之,一部电影只看到过反抗组织的人在超市买过菜,但没见到大家吃饭,街上屋里的人都在玩游戏。

导演给未来做了一个悲观的假设:在离我们30多年后的世界,全民皆游戏。而最后玩游戏真正玩得好的,什么也没做,轻易地利用自己在游戏中的“网红“身份,摧毁了一个商业帝国,赢得了另一个商业帝国。

电影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贫富分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社会财富的增长主要依赖于AI昼夜不停地运转。大多数人在苟活,在虚拟世界“绿洲”中寻求慰藉,人们因为游戏装备而变得六亲不认,游戏供应商赚得盆满钵满,而穷人越来越穷,甚至因为游戏欠债而被科技化奴役。

如果说这样一部电影是献给那些80后游戏宅男的礼物,那么这样一部电影带给00后的孩子们,尤其是正沉迷于游戏的孩子们的不知道是什么。有点小小的担心!好多成年人在看到玩家被奴役无法摘下装备,无法休息的时候会觉得这是对沉迷于游戏的人最好的教育,但孩子们是否有这样的判断力,是否能把这样一部名叫《头号玩家》的,以资深玩家大获全胜,在游戏中收获财富、爱情、事业、团队、朋友,以及生活的全部的电影所揭示的深层次的思考,准确地GET到呢?仍旧是担心!

电影的最后是在告诉人们,游戏重要的是玩而不是赢,最好的玩家是与游戏创作者惺惺相惜的玩家,而不是一心想赢的玩家。甚至在第一个彩蛋,大家都奋勇直前用各种技能使尽浑身解数往前冲的时候,而真正的方法是后追。在第一个彩蛋处,就有它的人生哲学。还在那句话,成人懂,孩子们未必会懂,他们往往只关注热闹和游戏本身。

一个真正的玩家,想到登顶封神,只有和游戏设计者心灵相通,想他所想,知道他创作游戏和至爱的本意,知道他这辈子什么最后悔什么最遗憾,所以才能在他死后和虚拟世界中的他对话。这些,仍然不是孩子们能想得到的。

 

刘慈欣在《三体》中描绘了一个弱肉强食的“黑暗森林“,现实世界中的美国到底存在不存在一个”黑暗森林“我们不知道,但”丛林法则“是存在的,这点毋庸置疑。“暴力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暴力可以解决制造问题的人”,暴力最终没有获胜,但暴力被运用了,而且男主在家园亲人被暴力摧毁后,丝毫没有悲伤,这点也不乐见。

IOI公司通过窃听和大数据等手段分析,很快锁定了男主在现实世界中的身份,在谈判破裂后用无人机炸了男主的家,意图对其肉体消灭。网络的匿名化,以及科技的垄断,都会导致如果有一天世界秩序被破坏掉,任何人都有被毁灭的风险。暴力犯罪可以轻易逃脱司法制裁,因为警方的技术水平可能远不如某些财团,这就是电影中无人机横行,到处实施暴力犯罪,而警察却在最后和诡异地出现,围剿了已经放弃攻击的反派。太可怕了,如果世界有一天变成那个样子了,一帮在VR世界里躲避现实的年轻人真得能拯救世界吗,何况要争夺控制权,想都不能想像。这种悲观的幻想作品,充满幻想,但一点儿不科学。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故事,我们保留自己的看法。这部电影还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也算是故事外的惊喜。不喜欢玩游戏的人看不出来里面的彩蛋和游戏梗,但音乐一响起来,喜欢音乐的人的细胞就被调动起来了。这也是斯皮尔伯格的厉害之处,他的电影总能找来了解他想要什么的配乐大师Alan Silvestri。他俩合作过许多部电影,部部的音乐都是经典。

如果游戏彩蛋是一大亮点,那音乐彩蛋也是毫不逊色的加分项。导演斯皮尔伯格能用一部科幻片来满足你的怀旧情绪,这是他的高明之处,你说他大杂烩也好,讨巧也罢,这和他与《闪灵》的导演是不是好友无关,也和他是不是在找补2008年奥运会的缺席无关。总之,艺术感在音乐响起那一刻,从混乱的激烈的游戏场面中回归。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转发推荐!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头号玩家》,玩的终究也是游戏

电影中的主角们在游戏“绿洲“里找彩蛋,电影外的观众们在电影中找各种彩蛋。

文 | Banate

编辑 | 馨羽

最近有一部怀旧电影,讲的是一个穷小子本来每天正常地过着无聊的生活,但有一天因为他有特殊的技能而遭到了恶势力的毁灭性追杀,弄得本来不快乐的穷小子最终家破人亡,然后穷小子用自己正确无敌的三观逆袭成功,打败黑恶老大,成为世界NO.1公司总裁,后来还迎娶了心仪女生的人生赢家故事。

听这故事梗是不是老套又中二的要命?但好莱坞名导和本土不知名导的差别就在这里,同样一个老梗故事,如果是其他人导,即便它被放在未来宏大的科幻背景里,也十有八九是一部烂片,而放在斯皮尔伯格手里,它一下评分就上了9.0,听说在北美市场远没有中国市场反响这样激烈,但也有8.0的评分。

上面说的这部电影就是近一个月火遍院线的《头号玩家》。为什么说这是一部怀旧电影呢,想必看过的人已经知道了,片中出现了大量的80后人的童年和青少年回忆,里面大量的游戏、电影、音乐梗,据说有人找出了一百好几十个,现在各平台仍有孜孜不倦者趴在电影的细节中挖彩蛋,痴迷程度不亚于电影里的玩家们。

电影中的主角们在游戏“绿洲“里找彩蛋,电影外的观众们在电影中找各种彩蛋。虽然有人扒出了2008年斯皮尔伯格拒绝了北京奥运邀请的事儿,还说从那以后就未看过他的片子,但仍然不防碍这部电影的票房。

受追捧的电影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比如团队的用心,后期制作的细致等,据说这个电影当时拍摄的时候是因为VR的迅速火爆,没想到VR衰落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电影的后期制作,想来斯大叔在上线前也是有些忐忑的吧。

话说前几天正好和家人想去体验一下VR游戏,没想到过年时在某网线上购的优惠卡失效了,一听说没有优惠,我们全家立马决定放弃。远远瞅了一眼带着VR眼镜的玩家,丝毫没有产生宁可不要优惠也要试一下的冲动来。可见,VR的没落真是势不可挡的。估计这部电影火了以后,VR能重新迎来一轮体验潮,但能持续多久未可知。

 

从电影院出来,仔细想了一下这整个故事,除了3D效果带来的身临其境和看到很多之前熟悉的梗有些小激动外,仔细回味,感觉有哪儿不太对劲。到网上一搜,看是否有人说这电影三观不正,得到的结果是好莱坞大片的英雄主义情结首要三观正确。好吧,那还有什么不太对劲呢?

未来有那样一个世界,玉米产量已经极低了,可能因为不用种地了,所以满街都是在玩VR游戏的人,也可能是因为人们都在玩VR游戏,然后玉米产量极低。总之,一部电影只看到过反抗组织的人在超市买过菜,但没见到大家吃饭,街上屋里的人都在玩游戏。

导演给未来做了一个悲观的假设:在离我们30多年后的世界,全民皆游戏。而最后玩游戏真正玩得好的,什么也没做,轻易地利用自己在游戏中的“网红“身份,摧毁了一个商业帝国,赢得了另一个商业帝国。

电影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贫富分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社会财富的增长主要依赖于AI昼夜不停地运转。大多数人在苟活,在虚拟世界“绿洲”中寻求慰藉,人们因为游戏装备而变得六亲不认,游戏供应商赚得盆满钵满,而穷人越来越穷,甚至因为游戏欠债而被科技化奴役。

如果说这样一部电影是献给那些80后游戏宅男的礼物,那么这样一部电影带给00后的孩子们,尤其是正沉迷于游戏的孩子们的不知道是什么。有点小小的担心!好多成年人在看到玩家被奴役无法摘下装备,无法休息的时候会觉得这是对沉迷于游戏的人最好的教育,但孩子们是否有这样的判断力,是否能把这样一部名叫《头号玩家》的,以资深玩家大获全胜,在游戏中收获财富、爱情、事业、团队、朋友,以及生活的全部的电影所揭示的深层次的思考,准确地GET到呢?仍旧是担心!

电影的最后是在告诉人们,游戏重要的是玩而不是赢,最好的玩家是与游戏创作者惺惺相惜的玩家,而不是一心想赢的玩家。甚至在第一个彩蛋,大家都奋勇直前用各种技能使尽浑身解数往前冲的时候,而真正的方法是后追。在第一个彩蛋处,就有它的人生哲学。还在那句话,成人懂,孩子们未必会懂,他们往往只关注热闹和游戏本身。

一个真正的玩家,想到登顶封神,只有和游戏设计者心灵相通,想他所想,知道他创作游戏和至爱的本意,知道他这辈子什么最后悔什么最遗憾,所以才能在他死后和虚拟世界中的他对话。这些,仍然不是孩子们能想得到的。

 

刘慈欣在《三体》中描绘了一个弱肉强食的“黑暗森林“,现实世界中的美国到底存在不存在一个”黑暗森林“我们不知道,但”丛林法则“是存在的,这点毋庸置疑。“暴力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暴力可以解决制造问题的人”,暴力最终没有获胜,但暴力被运用了,而且男主在家园亲人被暴力摧毁后,丝毫没有悲伤,这点也不乐见。

IOI公司通过窃听和大数据等手段分析,很快锁定了男主在现实世界中的身份,在谈判破裂后用无人机炸了男主的家,意图对其肉体消灭。网络的匿名化,以及科技的垄断,都会导致如果有一天世界秩序被破坏掉,任何人都有被毁灭的风险。暴力犯罪可以轻易逃脱司法制裁,因为警方的技术水平可能远不如某些财团,这就是电影中无人机横行,到处实施暴力犯罪,而警察却在最后和诡异地出现,围剿了已经放弃攻击的反派。太可怕了,如果世界有一天变成那个样子了,一帮在VR世界里躲避现实的年轻人真得能拯救世界吗,何况要争夺控制权,想都不能想像。这种悲观的幻想作品,充满幻想,但一点儿不科学。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故事,我们保留自己的看法。这部电影还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也算是故事外的惊喜。不喜欢玩游戏的人看不出来里面的彩蛋和游戏梗,但音乐一响起来,喜欢音乐的人的细胞就被调动起来了。这也是斯皮尔伯格的厉害之处,他的电影总能找来了解他想要什么的配乐大师Alan Silvestri。他俩合作过许多部电影,部部的音乐都是经典。

如果游戏彩蛋是一大亮点,那音乐彩蛋也是毫不逊色的加分项。导演斯皮尔伯格能用一部科幻片来满足你的怀旧情绪,这是他的高明之处,你说他大杂烩也好,讨巧也罢,这和他与《闪灵》的导演是不是好友无关,也和他是不是在找补2008年奥运会的缺席无关。总之,艺术感在音乐响起那一刻,从混乱的激烈的游戏场面中回归。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转发推荐!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