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2日,小米集团(下文简称小米)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被认为将是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招股书显示,中信里昂证券、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兼联席牵头经办人。
招股书介绍,小米本质上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小米独创了“铁人三项”商业模式: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把设计精良、性能品质出众的产品紧贴硬件成本定价,通过高效的线上线下零售渠道将产品交付到用户手中,并持续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互联网服务。
小米近年财务数据表现亮眼。招股书披露,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别为668.11亿元、684.34.亿元和1,146.25亿元;经营利润为13.73亿元、37.85亿元和122.15亿元。2017年,小米收入同比增长67.5%,经营利润同比增长222.7%。根据艾瑞咨询数据,就收入增速而言,2017年收入超过1,000亿元且赢利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中,小米同比增长67.5%,超过了阿里巴巴、腾讯和Facebook,排名全球第一。
招股书显示,小米公司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公司。根据IDC数据,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当中,除了小米之外,所有企业的出货量皆是下滑的,小米出货量逆势增长了96.9%。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拥有1.9亿MIUI手机系统月活跃用户,同时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费级IoT平台,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不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
智能手机全球第四,2017年第四季度手机销量同比增长96.9%
招股书显示,小米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并且增长迅猛。2017年小米手机销量达9,140万台,较2016年大幅增长64.9%,收入达到805.6亿元,较2016年大幅增长65.21%。根据IDC数据,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当中,除了小米之外,所有企业的出货量皆是下滑的,小米出货量逆势增长了96.9%。IDC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全球销量总体下降2.9%,小米排在全球第四,同比增长高达87.8%。
手机业务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小米在核心技术领域创新不断,实现了众多技术突破。2016年推出的小米MIX引领全面屏成为行业风潮,2017年通过发布并内置的澎湃S1芯片的小米5C手机,小米成为目前全球四家拥有自主研发手机芯片的智能手机厂商之一(根据艾瑞咨询)。截至2018年3月,小米的专利组合包括约16,000项正在受理中的专利申请及超过7,000项已发布专利,其中超过50%由海外授予。
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在招股书的公开信中向所有现有和潜在的用户承诺:“从2018年开始,每年小米整体硬件产品(包括智能手机、IoT及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净利率不会超过5%。如有超出部分,我们都将回馈给用户。”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苹果整体业务净利率为21.1%,华为整体业务净利率为7.9%。即便是公认净利率较低的家电行业,海尔为6.6%,美的为7.7%,都高于5%。
小米模式在全球迅速复制,2017年海外收入暴涨250%
招股书显示,小米在海外市场增速强劲,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海外市场收入分别为40.5亿元、91.5亿元、320.8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了250%。小米已进入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智能手机销量前五名。
来自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今年第一季度,小米在印度市场份额达到了31.1%,继续扩大印度智能手机市场销售排名第一的品牌的优势,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小米建成全球最大的消费级IoT平台
据招股书显示,小米还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级IoT物联网平台,连接了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不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2017年按连接数量计算,消费级IoT硬件全球市场份额小米占比为1.7%,身后是苹果0.9%,亚马逊0.9%,三星0.7%和谷歌0.6%。
招股书显示,小米投资或孵化超过90家专注于发展智能硬件及生活消费产品的公司,它们和小米共同构建起了手机周边、智能硬件、生活消费品三层产品矩阵,这就是深受业界关注的小米生态链业务。在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收入为86.9亿元、124.1亿元、234.4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了88.8%,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互联网服务是小米利润的重要来源
小米的互联网服务发展迅猛。招股书披露,截至2018年3月,MIUI月活用户超过了1.9亿,用户每天使用小米手机的平均时间约4.5小时。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分别为32.4亿元、65.4亿元、9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4.7%;毛利20.8亿元、42.1亿元、5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9.3%。2017年,小米互联网服务毛利率达到了60.2%,对小米整体毛利贡献较大。
由小米公司开发的移动应用程序中,月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的有38个,月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的有18个。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其他获客成本较高的互联网平台,小米通过硬件销售获得用户的过程本身是盈利的,具备很强的成本优势。可以看出,小米的互联网服务发展迅猛,用户规模、黏性及活跃度都达到全球一流互联网公司水平,有很好的变现能力。
小米商城是中国第三大3C与家电类电商平台,线下坪效全球第二
招股书指出,高效的线上线下新零售体系是小米增长策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艾瑞咨询统计,公司的线上直销平台小米商城(mi.com)发展迅速,按2017年成交总额计算已成为中国第三大3C与家电线上零售直销平台,小米在2017年还是印度第三大线上零售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电商行业引流成本非常高,小米商城是少有的靠产品的拉动力发展起来的电商平台。
招股书显示,小米扩大了直接线下零售网络,保持了与线上渠道相同的运营高效率,中国零售门店数量(自营、专卖和授权)在2018年3月底达到331家。根据艾瑞咨询统计,2017年小米之家店面的坪效在全球零售连锁店中排名第二。
财务数据:2017年收入1,146亿元,增速领跑全球大型互联网公司
招股书披露,2015年度至2017年度,小米经营利润分别为13.73亿元、38.75亿元和122.15亿元。2017年小米经营净利润同比增长221%,利润增长迅猛。小米2015至2017年收入分别为668.11亿元、684.34.亿元和1,146.25亿元。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2.2亿元。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就收入增速而言,2017年收入超过1,000亿元且赢利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中,小米同比增长67.5%,超过了阿里巴巴、腾讯和Facebook,排名全球第一。
小米股权结构:雷军的表决权比例超过50%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在股权结构上,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持股比例为31.4%,如计入总股本ESOP员工持股计划的期权池,则雷军的持股比例为28%,
根据招股书披露,小米实行双重股权结构,分为A类股份和B类股份。当股东表决时,A类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0票,B类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票。根据雷军持有A类和B类股票的情况,雷军的表决权比例超过50%,为小米集团控股股东。在经过多轮融资后,小米仍然保持管理团队的独立决策权,这有利于公司规划和执行长期战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