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小长假国产电影纷至沓来之际,4月28日便上映的《战神纪》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作为小长假唯一一部魔幻片,上映之后却得到了与预期完全不相匹配的上座率和票房,成绩之惨淡不免令人唏嘘。
《战神纪》根据成吉思汗的青年经历改编,在个人风云故事中加入了大量传说的元素,让原本荡气回肠的蒙古传奇又多了一层魔幻的外衣。在魔幻和历史的不断杂糅中,或许《战神纪》能通过对新奇视角和大场面的展现,讲述一个让人惊喜的草原故事。然而与期待相反的是,《战神纪》不仅没能展现草原电影应有的气魄,对主人公特征的扁平化处理更让一众角色的形象十分单薄,让许多人为之失望。
作为一部魔幻传记片,对主人公性格的全方位展示是电影的重点,不论是好莱坞的《亚瑟王》还是动画大片《贝奥武夫》,我们都能从中看到英雄的坚毅、困顿、迷茫和无畏。而在这部《战神纪》中,成吉思汗被刻画成一位武功较为不错的草莽英雄,除了有略胜于常人的身手外,性格更是无任何突出长处,其中电影较为着重刻画了成吉思汗对妻子的爱恋。当然,领袖气质和断绝力并没有随着陈伟霆的升级打怪共同成长,在一次次行动中孤胆英雄的鲁莽特质几乎成为了他标配。
造成如此表象的不仅源于演员对角色拿捏的分寸,更在于导演对角色特质的赋予上。过度泛滥的感情戏极度压缩了主人公其他性格的展示,除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情长之外电影更被眼泪和狗血所充斥,在成吉思汗和孛儿帖贯穿始终的苦情戏无限增加了电影多余时长外,另一对反派男女间的情感纠葛再次挑战着观众的忍耐限度。此外成吉思汗对草原的豪情壮志和苍狼的王者之心,也在一次次悲伤营救中被消磨殆尽,最终小爱取代了大爱,成为左右人物和电影走势的方向盘。
因为失去了对电影内核的深度挖掘,这部展现蒙古壮烈历史的作品只能浮于表面。人物的单薄可以归结于导演掌控力的薄弱,但是电影特效的失水准则暴露了投资方的硬伤。在电影特技水平快速进展的当下,国产魔幻片中仍存在着与时代不相匹配的低级特效,在《战神纪》中这一弱点再次被放大,并成为了许多观众率先吐槽的目标。这集中体现在大场面的处理上,在雪崩时人与自然抗争的桥段和最后人魔决战的场面中,违和感无处不在。加上演员与特效连接度的断裂,拼凑出的交战场景更加缺乏可信度和真实感,再配上人物单薄的性格,苍白感由内而外。
在东方魔幻片发展不充分的当下,该片对西方魔幻电影的借鉴痕迹无处不在,蒙古传说被强行加入西方魔幻阵营。其中英雄魔鬼、正义邪恶交战的设定更是西方电影的全盘移植,除了把电影故事背景搬到蒙古草原之外,其他套路更如西方主流魔幻片一样千篇一律。成吉思汗的血凝石何尝不是魔戒的代替品,反派魔兵似《指环王》魔界大军重现,魔王的变身如“蝎子王”的二次变身。搬抄不仅让故事无法依托于地域特有元素进行自圆其说,更丢了蒙古草原应有的魂魄。
虽然《战神纪》槽点多多,但我们依然可看出导演试图拍出一部合格东方魔幻电影的企图心,无奈在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具备的情况下,折戟沉沙也势在必然。当然《战神纪》也展现出了一点进步,自圆其说的故事和有始有终的剧情稍微修补了电影的缺憾,而最后的神魔大战虽然过于拧巴,至少已勾勒出魔幻电影应有的起承转合。在分段落的构建上,《战神纪》虽然平庸,但不至于失败得那么彻底。
在主创人员名单中,我们看到70岁高龄的让·雅克·阿诺。作为本片的监制,阿诺也算是延续了《狼图腾》后对蒙古草原的深厚情结。然而《战神纪》的陨落似乎代表了他对草原遐想的破灭,这在某一层面也证明了东西方魔幻融合之难度。东方魔幻若想杀出重围,于华语类型片中构建新一块板图,路途遥远且艰巨、且行且珍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