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教你看懂区块浏览器(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教你看懂区块浏览器(一)

我们有时候会看到箭头两边的地址数量不一定都是1vs1,这是为什么呢?讲到这里,需要插播一下比特币的找零机制。

最近比特币行情回暖,许多人开始关注加密货币市场,其中包括各种分叉币(即继承比特币源代码并作出技术升级的加密货币,比特币持有者可以按照1:1的比例获得等量的分叉币,如BCH(比特币现金),UBTC(比特联储)等等)。

虽然说加密货币玩的就是心跳,但是谁的钱都不是风刮来的。投资加密货币,有许多基础课不能跳过。

今天就以比特币的Blockchain区块浏览器和分叉币UBTC区块浏览器为例,教大家如何看懂区块浏览器数字背后的意思,从而掌握一手讯息,扬帆起航。

首先,我们打开Blockchain区块浏览器(https://blockchain.info/zh-cn/),可以看到最新区块和交易记录,每日交易量,比特币实时价格、市值以及算力。其中市值=已经挖出的比特币数量*实时价格;全网算力影响你挖出一个币的概率,比特币采用PoW(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你的矿机的算力在全网中的占比,直接决定了你有多大机会能挖到一个比特币。

举个例子,目前全网算力已经高达2799万TH/s,如果你手头上有一台算力为14TH/s的矿机,那你挖到一个比特币的概率差不多是0.0000005。

 

(图1)

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交易记录的信息。

从区块高度我们可以推算有多少比特币被挖出来,因为比特币存在减半机制,每21万个区块减半一次,奖励从50到25到12.5等等往下递减,图1区块高度达到521013,代表这是主链上第521013个块,可以计算出此刻比特币产量为17012662.5个。

图上区块大小不一,大多数在1M左右,这是因为中本聪在开始为了减少资源浪费和抵抗Dos攻击,将区块上限设定为1M。矿工将交易打包到区块中,手续费就是支付给他们的酬劳。图上521013区块的交易记录和大小都比其他区块少得多,这是因为存在矿工减少打包交易的情况,毕竟打包交易会占用矿工的算力和时间等资源,所以在利益驱动下手续费高的交易会得到优先处理。

图1中间的搜索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因为区块链上的数据都是公开可查询的,我们输入比特币地址等,就可以查到和该地址相关的进出项交易。如图2所示。

(图2)

绿色箭头代表该地址的进账,红色代表出账。图2里面的红框表示交易还没有被区块确认,当确认后方框变成蓝色,并显示目前有多少区块确认了这笔交易,一般认为当6个以上的区块确认,则这笔交易在算法上已经实现永久记录,不可篡改。

我们有时候会看到箭头两边的地址数量不一定都是1vs1,这是为什么呢?

讲到这里,需要插播一下比特币的找零机制。

在区块链中,每笔交易都由若干笔交易输入,和若干笔交易输出组成,交易输入的比特币数量不小于输出数量。输入数量要包含交易费哦,不然你的交易可能很久很久都没有矿工打包。

UTXO(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未花费的交易输出)组成此次交易输入,然后生成新的UTXO,生生不息,每一笔UTXO都具有可追溯性。

(图3)

如图3所示,箭头右方均为收款地址,其中一个为扣除手续费后的找零地址。每一个都是一笔UTXO,当其中一笔组成了新的交易输入,被花费掉了,该笔UTXO后面的绿色Unspent标志会相应变成Spent标志。

举个例子,如果你手头上各有三个地址,比特币数量分别为1.5,1.5和2。

你现在需要转4个比特币到其他的地址。

因为任意一个地址都不足以支付4个比特币,箭头的左方会出现三个交易输入地址。

箭头右方除了收款地址,还会自动生成一个找零地址,原来三个交易输入地址随之清零。

所有地址从表面上都无法区分哪个是收款地址,哪个是找零地址(尤其是多个收款地址的时候),而每一次转账如果有余额都会生成一个新的找零地址。这种模式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进一步提高了比特币的隐私性。

敲黑板,手续是按照数据量收费的,一般在交易的时候,都会在满足转账的需求下尽可能简化交易输入,因为交易输入越复杂,数据量越大,手续费越高。例如,5个1BTC会比1个5BTC的交易输入手续费要高。

关于比特币的Blockchain区块浏览器,到此介绍完毕,我们将在下一篇中教大家怎么看懂分叉币的区块浏览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教你看懂区块浏览器(一)

我们有时候会看到箭头两边的地址数量不一定都是1vs1,这是为什么呢?讲到这里,需要插播一下比特币的找零机制。

最近比特币行情回暖,许多人开始关注加密货币市场,其中包括各种分叉币(即继承比特币源代码并作出技术升级的加密货币,比特币持有者可以按照1:1的比例获得等量的分叉币,如BCH(比特币现金),UBTC(比特联储)等等)。

虽然说加密货币玩的就是心跳,但是谁的钱都不是风刮来的。投资加密货币,有许多基础课不能跳过。

今天就以比特币的Blockchain区块浏览器和分叉币UBTC区块浏览器为例,教大家如何看懂区块浏览器数字背后的意思,从而掌握一手讯息,扬帆起航。

首先,我们打开Blockchain区块浏览器(https://blockchain.info/zh-cn/),可以看到最新区块和交易记录,每日交易量,比特币实时价格、市值以及算力。其中市值=已经挖出的比特币数量*实时价格;全网算力影响你挖出一个币的概率,比特币采用PoW(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你的矿机的算力在全网中的占比,直接决定了你有多大机会能挖到一个比特币。

举个例子,目前全网算力已经高达2799万TH/s,如果你手头上有一台算力为14TH/s的矿机,那你挖到一个比特币的概率差不多是0.0000005。

 

(图1)

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交易记录的信息。

从区块高度我们可以推算有多少比特币被挖出来,因为比特币存在减半机制,每21万个区块减半一次,奖励从50到25到12.5等等往下递减,图1区块高度达到521013,代表这是主链上第521013个块,可以计算出此刻比特币产量为17012662.5个。

图上区块大小不一,大多数在1M左右,这是因为中本聪在开始为了减少资源浪费和抵抗Dos攻击,将区块上限设定为1M。矿工将交易打包到区块中,手续费就是支付给他们的酬劳。图上521013区块的交易记录和大小都比其他区块少得多,这是因为存在矿工减少打包交易的情况,毕竟打包交易会占用矿工的算力和时间等资源,所以在利益驱动下手续费高的交易会得到优先处理。

图1中间的搜索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因为区块链上的数据都是公开可查询的,我们输入比特币地址等,就可以查到和该地址相关的进出项交易。如图2所示。

(图2)

绿色箭头代表该地址的进账,红色代表出账。图2里面的红框表示交易还没有被区块确认,当确认后方框变成蓝色,并显示目前有多少区块确认了这笔交易,一般认为当6个以上的区块确认,则这笔交易在算法上已经实现永久记录,不可篡改。

我们有时候会看到箭头两边的地址数量不一定都是1vs1,这是为什么呢?

讲到这里,需要插播一下比特币的找零机制。

在区块链中,每笔交易都由若干笔交易输入,和若干笔交易输出组成,交易输入的比特币数量不小于输出数量。输入数量要包含交易费哦,不然你的交易可能很久很久都没有矿工打包。

UTXO(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未花费的交易输出)组成此次交易输入,然后生成新的UTXO,生生不息,每一笔UTXO都具有可追溯性。

(图3)

如图3所示,箭头右方均为收款地址,其中一个为扣除手续费后的找零地址。每一个都是一笔UTXO,当其中一笔组成了新的交易输入,被花费掉了,该笔UTXO后面的绿色Unspent标志会相应变成Spent标志。

举个例子,如果你手头上各有三个地址,比特币数量分别为1.5,1.5和2。

你现在需要转4个比特币到其他的地址。

因为任意一个地址都不足以支付4个比特币,箭头的左方会出现三个交易输入地址。

箭头右方除了收款地址,还会自动生成一个找零地址,原来三个交易输入地址随之清零。

所有地址从表面上都无法区分哪个是收款地址,哪个是找零地址(尤其是多个收款地址的时候),而每一次转账如果有余额都会生成一个新的找零地址。这种模式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进一步提高了比特币的隐私性。

敲黑板,手续是按照数据量收费的,一般在交易的时候,都会在满足转账的需求下尽可能简化交易输入,因为交易输入越复杂,数据量越大,手续费越高。例如,5个1BTC会比1个5BTC的交易输入手续费要高。

关于比特币的Blockchain区块浏览器,到此介绍完毕,我们将在下一篇中教大家怎么看懂分叉币的区块浏览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