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海涛 编辑:陈晨 排版:张璐 审校:戴耀邦
来源:创邑icity
涿州站,这座建于1899年的百年老站,虽然已经陈旧不堪,却依然在为京涿交流发挥余热。
从北京坐K字头的列车到涿州站需要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出了涿州站,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杂乱景象——车站台阶下的水泥路上雨水与污水横流,车站对面是一排卖小吃的简易板房,门前贴的红底黄字小吃种类名称代替了招牌。
这个古老的车站,见证了涿州古城的历史变迁与产业蜕变。
涿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经济发达、文化灿烂、古迹众多。涿州市与北京市交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素有“天下第一州”美誉。清朝乾隆皇帝御笔亲题“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第一州”。
由此可见,涿州自古以来便是京畿要冲。如今,涿州在国家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布局中地位更加重要。
见证涿州蜕变发展的,依然是一座车站。
在涿州站东南约8公里的地方,是2012年12月26日正式投入运营涿州东站,乘坐高铁从北京到此全程只需25分钟。现代化的建筑加上站前绿树和喷泉的点缀,让这里充满了活力与青春的气息。京广高铁,这条现代化铁路,成为联通北京、涿州与雄安新区的交通大动脉之一,源源不断地为京雄科创走廊输送科创血液。
两座车站就像涿州的两面,一面代表了涿州这座城市的古老历史,一面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大背景下全新的历史机遇。古城涿州作为京雄科创走廊的核心城市,正在崛起为一座“科技新城”。
筑巢引凤,积极迎接高新技术转移大机遇
面对全新的历史性机遇,涿州古城正在快速蜕变。
2015年中央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三地在协同发展中的各自功能与定位。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涿州作为紧邻北京的京畿要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更成为承接北京科技产业转移的理想地区。
2018年4月20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透露,在北京市今年的重点工程项目中,涉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项目达88个。在同一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批复向社会公布。从规划内容来看,以京九高铁、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京雄城际铁路为基础的京雄科技创新走廊雏形初现,雄安新区的定位中“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也会成为推动科创走廊形成的重要因素。以目前沿线的城市产业布局来看,京雄科创走廊将构成“双轴六核多节点”的空间布局。
涿州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现有的产业基础,与西轴线上的房山和高碑店一起,成为京雄科创走廊上的“六核”之一。
涿州市地处华北平原西北部,北京西南部,京畿南大门。东临固安,西接涞水,北通北京,南到高碑店。此外,京港澳高速、107国道纵贯涿州市全境。作为京广高铁的京外第一站,涿州上可承接北京部分外溢产业,下可受益于雄安新区成立后的辐射带动作用。
近年来,涿州市积极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始终把对接京雄作为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推进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努力打造“科创之城”、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
事实上,涿州最新的机遇,正是来自雄安新区。
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七方面重点任务中,提到“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和“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可以预见的是,雄安新区的产业进驻门槛会非常高。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环雄安地区将会变得非常有吸引力,涿州自然会进入这些企业的选择范围。
更重要的是,雄安新区让河北拥有了一个可以对京津要素具有吸引力的支点,这将大大惠及京雄科创走廊上的核心城市。
批复中明确提到,雄安的定位是“着眼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随着这些“非首都功能”产业集聚于此,这将帮助京雄之间形成畅通的要素流动通道,再结合未来雄安、北京在技术转化上的消费需求,拥有良好制造业基因的京雄科创走廊轮廓将会逐渐清晰。
批复还指出,雄安新区要“打造体制机制新高地和京津冀协同创新重要平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雄安将来会成为区域的增长极,对周边地区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这意味着,涿州将直接受惠于雄安新区的辐射红利。
面对新机遇,涿州强化五大战略承接功能
2016年3月18日,随着在涿州中关村和谷创新产业园中“涿州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奠基仪式”的开始,这标志着总投资106.8亿元的16个重点项目在涿州市正式开建。
这可以看作是涿州市引进科技创新产业的一个缩影。
目前,围绕协同发展功能新区的打造,涿州市将重点培育五大战略承接功能。
第一,医养健康功能。涿州市正在加快推进10平方公里的码头国际健康产业园建设;总投资62亿元的301医院涿州培训保障基地、总投资20亿元的质子肿瘤治疗中心两大医养健康项目。以此为龙头,拉动全市医养健康产业的发展壮大。
第二,科技成果转化功能。涿州市加强与中关村的战略合作,打造中关村涿州科技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合作范围约1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产业加速器、公共服务平台及中试园区建设,承接北京科技成果转化。
第三,农业硅谷功能。涿州市加快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申报与建设,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农业硅谷。目前,园区已落户15个农业高科技项目,国家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科技创新基地、国家葡萄种苗基地及葡萄酒实训研发中心、科教基地公共平台等项目已先后开工。
第四,总部基地功能。涿州市与中船重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定了总投资200亿元的中船重工集团动力股份公司总部等6个入园项目。与中国五矿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打造一院五中心。目前已有中石油东方公司、北京歌华、浪潮大数据、大童保险、旭阳控股等8家企业总部落地。
第五,高端装备制造功能。涿州市大力推进中船重工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建设,发展壮大松林店经济开发区先进装备制造业。依托凌云集团、航天惯性、新凯汽车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实施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工程,布局海洋防务科技研发、智能装备研发、现代服务研发等三大板块,促进涿州智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由此看来,涿州市通过各园区精准确定功能分区,正在积极培育主导产业链,加速新兴产业聚集。与此同时,涿州市政府为此将大了政策支持力度,一个全新的产业布局结果正在呈现。
政策支持,产业布局成果初现
涿州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培育创新主体,先后出台多项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为企业科技创新、研发投入提供依据和保障。2017年,涿州市累计投入科技创新资金200万元,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打造促进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同时,积极引进高端科技创新型人才,为后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人才在住房和子女优先入学等方面给予优惠措施。
这些投入和支持目前已初见成果。
涿州市现拥有各类科技人才近4万名。2017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1家,累计认定580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累计认定30家。4家企业获批保定市级众创空间。除涿州中关村和谷创新产业园外,总投资50亿元的深圳天安数码涿州未来科技产业园项目已经启动。2017年1—11月,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198亿元,同比增长0.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49.3亿元,同比增长3%。
在未来,涿州市将继续加大对科技产业园的建设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
2018年,涿州市将重点实施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深圳天安数码未来科技产业园建设,加快中关村和谷创新产业园、涿州人才港与双创基地平台建设。年内将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0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涿州市将依托北京新机场建设和开发区现有投资项目,加速高端临空产业聚集,加快推进医养健康、现代物和“智移云”产业发展。
为了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在做好五大战略承接功能的基础上,目前涿州市正在全力打造“四区两基地”。所谓“四区”,即协同发展先行区、高端产业聚集区、临空经济拓展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两基地”即非首都功能疏解承载地、首都重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目前,涿州市搭建了京南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林店经济开发区三个省级园区平台,并谋划启动了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临空产业园区和医养健康产业园区建设,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做优做强产业体系。
随着一个个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的逐步搭建,涿州市的全新产业蓝图已经轮廓初现。成为京雄科创走廊的“六核”之一,涿州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