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商业报道 | 陈子京
独角兽IPO潮来了。
5月8日,药明康德在上交所成功上市,作为中概股IPO回A首单,药名康德开盘封涨停,买单超20万手,目前市值270亿元。
作为医药界独角兽企业,药名康德的上市速度创下了IPO新纪录,从报送更新后招股书申报稿到成功过会,前后只花了50天左右。药名康德成功回A股,这标志着中国规模较大、全球排名前列的小分子医药研发服务企业正式开启A股新时代,也由此拉开了A股市场“独角兽”企业的上市序幕。
在当下全球资本市场频出新政争夺新经济独角兽企业的热潮中,独角兽正呈现出一股前所未有的躁动。不久前,小米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书,最快将于6月获批上市,小米有望成为香港第一家“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同时,最近市场也接连传出蚂蚁金服、滴滴出行、美团点评等超级独角兽企业筹备IPO的消息。
只不过,在这场独角兽IPO潮的狂欢之下,又有多少隐忧在蛰伏呢?
药明康德IPO的狂欢:开盘封涨停
5月8日,在上交所的上市仪式上,药明康德董事长李革用一幅独创构思蕴含深意的《大药精诚》画卷,表述了药明康德未来将与合作伙伴携手前行,最终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的梦想。
这并不是李革第一次谈及药明康德的梦想,为了重回A股,他在投资者交流会等多个场合中都提到这个梦想,以及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李革把这次回归A股当作二次创业,他的愿景是让药康明德“成为全球医药健康产业最高、最宽和最深的能力和技术平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
这次正式回归A股,应该是李革离梦想最近的一刻,在上市仪式上,无锡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黄钦,华泰联合证券总裁江禹,董事胡正国和他共同为公司上市开盘鸣锣。
作为中概股IPO回A首单,医药界独角兽企业、中国规模较大、全球排名前列的小分子医药研发服务企业,药明康德可以说是顶着多个耀眼的光环,深受资本、股民的青睐。
药明康德2月2日报送更新后招股书申报稿,3月27日即成功过会,前后耗时仅50天左右,仅次于此前36天便火速过会的富士康。而在过会半个多月后,药明康德成功“反超”富士康,率先拿到IPO批文。
药明康德成立于2000年,从业务来看,其是国内领先的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2007年在美国上市,到2014年,市值超过30亿美元。2015年8月,药明康德宣布私有化,正式踏上“一拆三”(新三板:合全药业;港股:药明生物;A股:药明康德)之路。
据此前披露的招股意向书显示,药明康德此次IPO发行数量不超过1.04亿股,每股定价21.6元预计募资使用额21.3亿元人民币。
如今顶着独角兽众多光环回归A股,受到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追捧。开盘后,N药明无悬念顶格秒停涨43.98%,报31.10元/股,截至发稿,共成交11手,买单超20万手,目前市值270亿元。
据申万宏源证券估算,就发行市盈率与行业市盈率比较而言,药明康德发行价相对行业市盈率存在较大折价,预计上市后上涨空间较大。目前,药明康德的中证行业市盈率为65倍左右,药明康德以22.99倍市盈率,21.6元/股发行,如果在市盈率达到65倍时开板,大概有连续8个涨停。
也就是说,如果药明康德是8个涨停,每中一签盈利即可接近4万元;如果涨停板达到16个,药明康德的每签收益将超10万元。
药明康德估值成长空间的背后,无疑是一场独角兽IPO的狂欢,不过药明康德究竟能否撑起这么多个涨停板,还得看后续市场反应,以及药明康德自己的天花板所在。
就在药明康德在A股市场狂欢的同时,另外一只医疗界独角兽平安好医生却并不好过,在经历上市前的狂欢之后,隐忧就已经浮现出来。
平安好医生破发,独角兽IPO潮隐忧浮现
就在昨天,港股第一只“独角兽”平安好医生破发了。
5月4日,平安好医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这也意味着全球AI医疗科技第一股正式诞生。此前公告显示,平安好医生每股发行价为54.80港元,共发行1.6亿股,计划融资85.64亿港元(约合11亿美元),是今年截至目前港股最大规模的IPO。
不过,平安好医生开盘价报57.30港元,较发行价上涨4.6%,总市值超过600亿港元。此后股价走低,当日5.6亿港元资金险守发行价,最终以54.80港元平收,涨幅是惊人的“0%”。
5月7日,这是平安好医生上市的第二个交易日,当日开盘后不久,平安好医生股价便不断下挫,盘中一度下跌超10%,最低触48.90港元,最终收跌3.74%,报52.75港元,其破发速度堪称惊人。虽然今日开始反弹,但仍未超过发行价。
同为独角兽,平安好医生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可谓不尽人意。不过作为独角兽,平安好医生头上的光环并不比药明康德少。
平安好医生作为中国平安旗下公司,有着中国平安旗下四只独角兽之一、中国互联网医疗上市第一股的称号。
公开资料显示,平安好医生成立于2014年8月,是国内最大的一站式健康医疗生态系统,通过移动平台提供随时随地的按需医疗健康服务;是平安集团两大战略业务之医疗科技唯一平台级入口。
事实上,顶着诸多光环的平安好医生在上市前也经历过一场狂欢,在市场热炒氛围之下,一些业内人士曾认为,平安好医生上市首日的涨幅可能在20%到30%之间。在正式交易前的配售期间,平安好医生获得投资者疯抢,超额认购654倍,冻结资金超3768亿港元,位列港股新股“冻资王”排行榜第十一位。
对于新经济公司股价表现不如预期,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港股与A股不同,很多外资投行将新股发行价定得较高,不少质地不错的股票上市后股价下跌。其次新经济股票大热还与被炒作有关。
毋庸置疑的是,在当前全球资本市场争夺新经济独角兽企业的热潮中,今年以来,中国独角兽IPO潮已经开始躁动起来,而平安好医生的破发则是这股独角兽IPO潮中的一次警醒。
当然,独角兽IPO潮仍在继续。几天前,连号称5年不上市的小米也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最快将于6月获批上市;同时,最近市场也接连传出蚂蚁金服、滴滴出行、美团点评、腾讯音乐等独角兽企业筹备IPO的消息。
另外,据美国“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最近几个月,至少十数家内地科技公司已就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进行IPO,与投行人士和潜在投资者进行商讨,这些公司总估值约5000亿美元。
目前,多家投行对蚂蚁金服的估值在1500亿美元左右。据媒体报道,滴滴将于今年下半年赴美国或香港上市,寻求估值在800亿左右。滴滴高层的理想估值在1000亿元以上,目前正在和中金等多家券商洽谈。
在中国独角兽企业排名中,这些都是名列前茅的超级独角兽企业,随着这些独角兽企业前赴后继IPO,掀起拥抱新经济热潮的同时,也将对互联网江湖格局进行新一轮的洗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