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卜度安·哈弗:中国葡萄酒在短时间取得巨大进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卜度安·哈弗:中国葡萄酒在短时间取得巨大进步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酒庄在科技方面的使用还有就是中国葡萄酒的质量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有些超乎想象得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进步是不可思议的。

作者:张瑜宸

编辑:付诗淳

《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的双语记者对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酒类大赛组委会主席卜度安·哈弗进行了专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 华夏酒报:

据我所知,您多次到访中国,参观过一些葡萄酒产区,也品尝过中国的葡萄酒。对中国的葡萄酒和葡萄酒庄印象如何?

● 卜度安·哈弗:

因为工作便利关系,多次来到中国,参过一些中国酒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酒庄在科技方面的使用还有就是中国葡萄酒的质量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有些超乎想象得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进步是不可思议的。我今年品尝过很多的中国葡萄酒都达到了国际标准。像去年的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中国获奖数超过了80枚,超过了30%的酒都获奖了,这比以往任何一届都要高。

○ 华夏酒报:

相比国际葡萄酒巨头,您对中国酒庄有什么建议?

● 卜度安·哈弗:

我认为中国葡萄酒不需要出口,因为国内市场就很大。首先,中国葡萄酒需要做好酒标,酒标是葡萄酒最醒目的标志,但是中国葡萄酒标对大多数外国人来说,很难读懂。其次,就是中国葡萄酒的价格偏高且成两级分化,像宁夏产区,有的葡萄酒很贵,售价高达100美元,有的就比较便宜,20美元。但总体来说,在市场上,价格偏高,需要定制一个合理的平均价格。

○ 华夏酒报:

说到宁夏,我们注意到这些年这个产区涌现出很多精品酒庄,他们不以量取胜,重在品质。并且精品酒庄的数量在增加,您怎么看?

● 卜度安·哈弗:

这在市场上也是个趋势,相比过去,大家更注重生产质量好的葡萄酒。消费者也是如此,更加追求葡萄酒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更加在意酿酒者,酿酒的产地,风土,甚者想去参观葡萄酒庄,和酿酒师面对面交流。精品酒庄在旅游方面做的很好。

○ 华夏酒报:

说到风土,您认为中国有自己的风土吗?是不是应该建立自己的风土体系?

● 卜度安·哈弗:

是的,为什么这个地方产的葡萄酒比其他地方要好?彼此又有什么样的区别?这些都是风土告诉我们的。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一步,中国的各个葡萄酒产区会形成有自己风格特征的风土体系,从北到南,从东到西。

○ 华夏酒报:

那有没有哪个中国酒庄让您印象深刻?

● 卜度安·哈弗:

哈,很多酒庄我都很喜欢。上个周,我去参观河北秦皇岛一家新酒庄让我印象深刻。之所以喜欢,是因为该酒庄种植了马瑟兰。就中国普遍而言,还是以赤霞珠、梅洛等品种为主。酒庄种植酿制新品种我认为很好。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宁夏产区的葡萄酒,他们的葡萄酒品质更好。

○ 华夏酒报:

您同意葡萄酒新旧世界的划分吗?您认为各自发展的趋势怎样?

● 卜度安·哈弗:

新世界之所以叫新世界是因为他们的葡萄酒历史不长,像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他们有很长的酿酒历史。尽管如此,并不能说明新旧世界的葡萄酒谁更好。我同不同意这个划分不重要,市场反馈已经做了决定,大家普遍认同新旧世界的划分。中国就属于新世界,因为酿酒时间并不长,只有少数的酒庄历史悠久。总的来说,在葡萄酒地区和领域,只有时代划分。未来,我认为新旧世界会出现融合。消费者从新旧世界都能买到酒,他们不在乎地域,更关注质量。

○ 华夏酒报:

大奖赛已经举办24届了,总结这24届,葡萄酒行业发展有哪些变化?

● 卜度安·哈弗:

每一届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都是葡萄酒工业发展的最好记录者,我们见证了葡萄酒市场的转变升级。25年来,我们从只有一个国家的葡萄酒参赛发展到现在有来自超过50个国家的葡萄酒参赛。15年前,我们还没有来自中国、乌拉圭、摩尔多瓦的葡萄酒参与到大赛中,现在参赛的葡萄酒越来越多元化,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此外,我们也见证了葡萄酒风格的转变。以前,葡萄酒的颜色更深,口感更强劲,现在,消费者偏爱口感柔和顺滑,果味浓郁的葡萄酒。同时,我们也能看到葡萄酒的酒精度也在逐渐降低,维持在14°左右。

○ 华夏酒报:

今年葡萄酒大奖赛第一次走出欧洲,走进亚洲,落地中国海淀。鉴于中国葡萄酒的迅速发展,以后大赛有没有计划再度在中国举办?

● 卜度安·哈弗:

我希望如此。这次大赛之所以选在中国举办,首先最重要的是,葡萄酒大奖赛举办地要是个新国家,而且产业足够多元化。目前,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升级,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并且市场份额逐年递增,这对我们的媒体和买家来说,市场才是他们最关心的和最看重的。

○ 华夏酒报:

我知道主席也是个美食家,您在中国美食和葡萄酒搭配上有没有自己的心得?

● 卜度安·哈弗:

我个人非常喜欢中国菜。欧洲和中国的消费者的餐饮文化有非常大的不同。中国菜更偏爱将食物混合搭配,多种肉可以一起烹饪,所以口感更多样化,有的甜,有的脆。而欧洲饮食文化是,每种肉制品单独烹饪,所以就会有与之相搭配的葡萄酒。而中餐因为混搭,在葡萄酒的搭配上更加有难度,各有各的好,如果,非要挑一种酒来能与中国的任何菜系搭配,那就非白酒莫属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卜度安·哈弗:中国葡萄酒在短时间取得巨大进步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酒庄在科技方面的使用还有就是中国葡萄酒的质量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有些超乎想象得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进步是不可思议的。

作者:张瑜宸

编辑:付诗淳

《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的双语记者对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酒类大赛组委会主席卜度安·哈弗进行了专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 华夏酒报:

据我所知,您多次到访中国,参观过一些葡萄酒产区,也品尝过中国的葡萄酒。对中国的葡萄酒和葡萄酒庄印象如何?

● 卜度安·哈弗:

因为工作便利关系,多次来到中国,参过一些中国酒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酒庄在科技方面的使用还有就是中国葡萄酒的质量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有些超乎想象得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进步是不可思议的。我今年品尝过很多的中国葡萄酒都达到了国际标准。像去年的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中国获奖数超过了80枚,超过了30%的酒都获奖了,这比以往任何一届都要高。

○ 华夏酒报:

相比国际葡萄酒巨头,您对中国酒庄有什么建议?

● 卜度安·哈弗:

我认为中国葡萄酒不需要出口,因为国内市场就很大。首先,中国葡萄酒需要做好酒标,酒标是葡萄酒最醒目的标志,但是中国葡萄酒标对大多数外国人来说,很难读懂。其次,就是中国葡萄酒的价格偏高且成两级分化,像宁夏产区,有的葡萄酒很贵,售价高达100美元,有的就比较便宜,20美元。但总体来说,在市场上,价格偏高,需要定制一个合理的平均价格。

○ 华夏酒报:

说到宁夏,我们注意到这些年这个产区涌现出很多精品酒庄,他们不以量取胜,重在品质。并且精品酒庄的数量在增加,您怎么看?

● 卜度安·哈弗:

这在市场上也是个趋势,相比过去,大家更注重生产质量好的葡萄酒。消费者也是如此,更加追求葡萄酒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更加在意酿酒者,酿酒的产地,风土,甚者想去参观葡萄酒庄,和酿酒师面对面交流。精品酒庄在旅游方面做的很好。

○ 华夏酒报:

说到风土,您认为中国有自己的风土吗?是不是应该建立自己的风土体系?

● 卜度安·哈弗:

是的,为什么这个地方产的葡萄酒比其他地方要好?彼此又有什么样的区别?这些都是风土告诉我们的。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一步,中国的各个葡萄酒产区会形成有自己风格特征的风土体系,从北到南,从东到西。

○ 华夏酒报:

那有没有哪个中国酒庄让您印象深刻?

● 卜度安·哈弗:

哈,很多酒庄我都很喜欢。上个周,我去参观河北秦皇岛一家新酒庄让我印象深刻。之所以喜欢,是因为该酒庄种植了马瑟兰。就中国普遍而言,还是以赤霞珠、梅洛等品种为主。酒庄种植酿制新品种我认为很好。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宁夏产区的葡萄酒,他们的葡萄酒品质更好。

○ 华夏酒报:

您同意葡萄酒新旧世界的划分吗?您认为各自发展的趋势怎样?

● 卜度安·哈弗:

新世界之所以叫新世界是因为他们的葡萄酒历史不长,像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他们有很长的酿酒历史。尽管如此,并不能说明新旧世界的葡萄酒谁更好。我同不同意这个划分不重要,市场反馈已经做了决定,大家普遍认同新旧世界的划分。中国就属于新世界,因为酿酒时间并不长,只有少数的酒庄历史悠久。总的来说,在葡萄酒地区和领域,只有时代划分。未来,我认为新旧世界会出现融合。消费者从新旧世界都能买到酒,他们不在乎地域,更关注质量。

○ 华夏酒报:

大奖赛已经举办24届了,总结这24届,葡萄酒行业发展有哪些变化?

● 卜度安·哈弗:

每一届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都是葡萄酒工业发展的最好记录者,我们见证了葡萄酒市场的转变升级。25年来,我们从只有一个国家的葡萄酒参赛发展到现在有来自超过50个国家的葡萄酒参赛。15年前,我们还没有来自中国、乌拉圭、摩尔多瓦的葡萄酒参与到大赛中,现在参赛的葡萄酒越来越多元化,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此外,我们也见证了葡萄酒风格的转变。以前,葡萄酒的颜色更深,口感更强劲,现在,消费者偏爱口感柔和顺滑,果味浓郁的葡萄酒。同时,我们也能看到葡萄酒的酒精度也在逐渐降低,维持在14°左右。

○ 华夏酒报:

今年葡萄酒大奖赛第一次走出欧洲,走进亚洲,落地中国海淀。鉴于中国葡萄酒的迅速发展,以后大赛有没有计划再度在中国举办?

● 卜度安·哈弗:

我希望如此。这次大赛之所以选在中国举办,首先最重要的是,葡萄酒大奖赛举办地要是个新国家,而且产业足够多元化。目前,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升级,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并且市场份额逐年递增,这对我们的媒体和买家来说,市场才是他们最关心的和最看重的。

○ 华夏酒报:

我知道主席也是个美食家,您在中国美食和葡萄酒搭配上有没有自己的心得?

● 卜度安·哈弗:

我个人非常喜欢中国菜。欧洲和中国的消费者的餐饮文化有非常大的不同。中国菜更偏爱将食物混合搭配,多种肉可以一起烹饪,所以口感更多样化,有的甜,有的脆。而欧洲饮食文化是,每种肉制品单独烹饪,所以就会有与之相搭配的葡萄酒。而中餐因为混搭,在葡萄酒的搭配上更加有难度,各有各的好,如果,非要挑一种酒来能与中国的任何菜系搭配,那就非白酒莫属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