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大的医药保健品分销商,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药控股,01099.HK)在距离2014年结束还有一个月的时候,这家中国医药集团(下称国药集团)旗下最核心的公司,再次传达了在医药分销及零售领域的雄心。
近日复星医药(600196.SH)的一则公告确认了一个消息:国药控股全资子公司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有限公司(下称国大药房)拟收购上海复星医药的控股子公司上海复美益星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下称复美大药房)、北京金象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金象大药房)等。这笔收购事宜尚处于磋商阶段,还须报请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审批。
目前,国药控股在医药分销与零售的营收规模上是绝对的龙头老大,但在零售门店上还逊于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如果能成功收购复美大药房和金象大药房,除了在门店上直追一心堂,国药控股也可加强在华东区域的零售网络,抗衡区域占优的上海医药集团。
此外还有消息称,国药控股正在收购吉林省的连锁药店——延边正道。延边正道是地理位置偏远的延边地区的区域龙头连锁药店,目前有约35家门店。
自2009年9月23日港股上市后,国药控股就迅速开始跑马圈地,在全国范围斥重金收购地区性的医药商业龙头企业。为了补充资金链,国药控股除了上市时以总市值87.3亿港元创造了全球医药行业内2003年后最大规模的公开发行纪录,成功募资超过100亿港元,还曾分别在2011年5月和2013年4月两次配售,融资超过73亿港元。
通过融资收购再融资再收购,到2011年,国药控股成为了国内首家业务超千亿元的医药商业流通企业。
不过,由于药品流通领域的毛利率长期稳定甚至还有略微下降的趋势,国药集团也考虑需要多元化发展。
在国药控股港股上市成功后,国药集团也计划让旗下另一生物制药平台中生集团整体赴港上市。中生集团是全球第四大疫苗生产商,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人民币,在国内计划免疫疫苗市场占据绝对的垄断地位。
然而从去年到今年,上市时间一再被延后,至今没有准确日期。据各种观点分析,香港IPO市场低迷、集团前董事长宋志平离任、新董事长郭建新上任后的调整等多种原因,都导致了中生集团的上市推迟。
而今年6月,国药控股借由投资昆山东方绿地医院首次进入以前从未涉足过的医疗领域。彼时,国药控股执行董事、总裁李智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昆山绿地医院是国药控股对医疗产业尝试的第一步,也是国药控股整体业务转型的开始,未来国药控股对分销主业不会继续前两年的大规模并购策略了。
但是,对于国药控股,医药分销业务始终是重中之重。2013年,医药分销业务占到国药控股总营收的94.46%,国药控股的母公司、中国最大医药央企国药集团80%的利润都来源于国药控股掌握的医药分销零售等商业业务。
今年8月18日,国药控股宣布以4.72亿元收购四川医药母公司四川医药集团66%的股权,从而完善集团在四川省的医药商业网络布局,并借此弥补在西南地区分销业务偏弱的劣势。
12月1日,国药控股宣布完成配售H股,公司通过发行约1.99亿股H股以融资约55.52亿港元。这笔资金将用于扩大医药分销及零售网络,并补充业务扩展后所需的流动资金。
国药控股也已经为更多的收购做好了准备。55.52亿港元实际用途将在下一个定期报告中披露,到底收购了几家企业、未来还计划进行哪些收购不日将揭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