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行业到底应如何定义背靠“新文创”的腾讯影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行业到底应如何定义背靠“新文创”的腾讯影业?

“基于新文创生态,影视业务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除了实现产业价值,同时需要承载起更大的文化价值。”

作者:秦泉

成立两年零八个月,腾讯影业的官方定位是“开放的内容平台”。但腾讯影业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影视公司仍然是业内议题,它似乎无法被单一或者简单的标签所概括。其“出生”于腾讯集团,拥有资本优势以及丰富的内容资源,在新文创生态中,腾讯游戏、阅文集团和腾讯动漫等都可以是其IP内容来源。

但相对于腾讯游戏、阅文集团、腾讯动漫,腾讯影业显然要更年轻一些。成立以来,腾讯影业布局了不少项目,去年2周年发布会,发布了43个项目,今年UP大会,再将内容垂直细分,发布“时代旋律”、“东方故事”、“次元破壁”、“中国科幻”、“国际探索”5个文化产品系列。

其中“国际探索”包括不断参与国际“大片”。从2016年《魔兽》开始,到《金刚:骷髅岛》《神奇女侠》,以及最近的《头号玩家》,腾讯影业不仅在全球大片的制作、宣发流程中摸索和学习,重要的是它的好莱坞影响力正在创建中。

但腾讯影业的市场影响力并未被确定。行业往往以主控作品来评价公司能量,在这个维度上,腾讯影业暂时还没有太多主投主控作品面世,但这并不影响它进一步深化影视布局,比如成立独立的发行公司腾影发行。

行业通识上发行能力被认为是一家电影公司强大与否的标志,这也是区分大制片厂和独立制片厂的关键要素。

从这一点看,腾讯影业的目的应该是成为大制片厂,有互联网特色的综合性影视公司。

“不孤立做电影”的具体含义?

从出身基因来看,腾讯影业可以归结为互联网电影公司。但几年过去,之前纷纷跨界入局的互联网影视公司已各有方向。阿里影业回到行业基础设施属性上,爱奇艺影业在学习Netflix视频网站入局模式上持续推进,同属腾讯的企鹅影视则重点发力网剧,而小米影业、58同城影业等更关注电影内容对业务传播营销带来的反哺效应。

腾讯影业目前虽没有亮眼成绩,在内部布局颇具规模。未来,这种内容张力,或许会成为腾讯影业的一大优势,毕竟影视行业说到底,还是内容行业。

另外,腾讯影业成立之初,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CEO程武就确定了“不孤立做影视”的思路,追求动漫、文学、游戏等业务的充分联动,希望探索影视内容的更多可能。背靠腾讯互娱,这是腾讯影业的先天优势。

例如,腾讯影业正在进行的《庆余年》就是IP多文本开发的样板,其先把小说进行剧集改编,再推出电影,然后辅以动漫、游戏的开发。目前《庆余年》第一季拍摄过半,预计明年播出。

“不孤立做电影”的另一个维度含义可能是,密切同行业内重要公司进行合作,这也是新兴电影公司迅速学习行业经验,快速融入行业的途径。

曾制作过《白鹿原》、《大丈夫》和《虎妈猫爸》的新丽被腾讯影业视作是“有优秀品控能力”的合作伙伴,不仅与腾讯影业联合承制《庆余年》,还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布局更多合作。

除了新丽和阅文以外,在《庆余年》这个项目中,出品方及联合出品方还有深蓝、华娱、海南台、海南电广传媒,他们都是腾讯影业在这个项目中的合作伙伴。

“毕竟这个项目要跑三到四年,这需要合作伙伴愿意跟我们一起来开发,最终做出一个有品质的系列剧集”,在腾讯影业副总经理、黑体工作室总经理陈英杰看来,《庆余年》不急于流量变现,而是同合作方一同把“蛋糕做大”,将IP价值放大。

一定程度上,这种多版权业态开发能放大IP价值,反过来对于之前的版权方也有着极大吸引力。腾讯影业在2016年拿到了《藏地密码》的影视剧改编权,因为看中腾讯多平台的协同效应,版权方同时也将游戏的改编权交给了腾讯做共同开发。

现在,继《择天记》《庆余年》等IP后,这条IP多版权开发的试验田中又迎来了重量级作品。在腾讯2018年UP大会上,腾讯互娱宣布同古龙著作管理委员会达成了十年全系列、全版权战略合作,这意味着接下来我们将看到古龙著作多种样态的作品呈现。

腾讯影业的耐心有多大?

除了IP全版权开发,腾讯影业在项目选择上,也很有特色,或者说,很有勇气。

比如,“次元破壁”是青年文化中的小品类,改编难度高但极富产业经济价值。在腾讯影业的计划中,国产漫画《西行纪》的动画剧集将在今年暑假上线,游戏改编剧集也在开发序列中,日本著名漫画《圣斗士星矢》和国民游戏《王者荣耀》、《剑网3》都将启动剧集的改编。

科幻片被认为是国内电影市场下一个爆发的品类,但开发难度甚大,风险也很高,而腾讯影业已储备和正在开发多部科幻电影,《拓星者》和《上海堡垒》将于今明两年陆续上映。

在这两个内容维度上,可以说,腾讯影业正在做先行者般的探索。这种探索有可能帮助腾讯影业实现弯道超车,对行业发展,也具有推动意义。

一定程度上,腾讯影业这股新力量潜藏了很多可能性,一来背靠腾讯集团,无资本压力,还拥有强大的数字文化内容及资源支撑;二来本身内容布局足够广泛,试验田足够大,成功的概率也会相对较高。

看似都是利好,只是,作为明星互联网影视公司,成立2年多了,发布了不少数量项目的腾讯影业也需要面对一个问题,“腾讯影业究竟什么时候能迎来一个丰收期?”

UP2018发布会上,程武为腾讯影业给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回答,预计将在2020年会有一批作品集中推出来。

程武曾说过,“做影视,最大的投资是耐心”。腾讯影业的“耐心”有多大,它的“耐心”又将引它到何方,这应该是许多人都想知道的答案。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行业到底应如何定义背靠“新文创”的腾讯影业?

“基于新文创生态,影视业务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除了实现产业价值,同时需要承载起更大的文化价值。”

作者:秦泉

成立两年零八个月,腾讯影业的官方定位是“开放的内容平台”。但腾讯影业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影视公司仍然是业内议题,它似乎无法被单一或者简单的标签所概括。其“出生”于腾讯集团,拥有资本优势以及丰富的内容资源,在新文创生态中,腾讯游戏、阅文集团和腾讯动漫等都可以是其IP内容来源。

但相对于腾讯游戏、阅文集团、腾讯动漫,腾讯影业显然要更年轻一些。成立以来,腾讯影业布局了不少项目,去年2周年发布会,发布了43个项目,今年UP大会,再将内容垂直细分,发布“时代旋律”、“东方故事”、“次元破壁”、“中国科幻”、“国际探索”5个文化产品系列。

其中“国际探索”包括不断参与国际“大片”。从2016年《魔兽》开始,到《金刚:骷髅岛》《神奇女侠》,以及最近的《头号玩家》,腾讯影业不仅在全球大片的制作、宣发流程中摸索和学习,重要的是它的好莱坞影响力正在创建中。

但腾讯影业的市场影响力并未被确定。行业往往以主控作品来评价公司能量,在这个维度上,腾讯影业暂时还没有太多主投主控作品面世,但这并不影响它进一步深化影视布局,比如成立独立的发行公司腾影发行。

行业通识上发行能力被认为是一家电影公司强大与否的标志,这也是区分大制片厂和独立制片厂的关键要素。

从这一点看,腾讯影业的目的应该是成为大制片厂,有互联网特色的综合性影视公司。

“不孤立做电影”的具体含义?

从出身基因来看,腾讯影业可以归结为互联网电影公司。但几年过去,之前纷纷跨界入局的互联网影视公司已各有方向。阿里影业回到行业基础设施属性上,爱奇艺影业在学习Netflix视频网站入局模式上持续推进,同属腾讯的企鹅影视则重点发力网剧,而小米影业、58同城影业等更关注电影内容对业务传播营销带来的反哺效应。

腾讯影业目前虽没有亮眼成绩,在内部布局颇具规模。未来,这种内容张力,或许会成为腾讯影业的一大优势,毕竟影视行业说到底,还是内容行业。

另外,腾讯影业成立之初,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CEO程武就确定了“不孤立做影视”的思路,追求动漫、文学、游戏等业务的充分联动,希望探索影视内容的更多可能。背靠腾讯互娱,这是腾讯影业的先天优势。

例如,腾讯影业正在进行的《庆余年》就是IP多文本开发的样板,其先把小说进行剧集改编,再推出电影,然后辅以动漫、游戏的开发。目前《庆余年》第一季拍摄过半,预计明年播出。

“不孤立做电影”的另一个维度含义可能是,密切同行业内重要公司进行合作,这也是新兴电影公司迅速学习行业经验,快速融入行业的途径。

曾制作过《白鹿原》、《大丈夫》和《虎妈猫爸》的新丽被腾讯影业视作是“有优秀品控能力”的合作伙伴,不仅与腾讯影业联合承制《庆余年》,还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布局更多合作。

除了新丽和阅文以外,在《庆余年》这个项目中,出品方及联合出品方还有深蓝、华娱、海南台、海南电广传媒,他们都是腾讯影业在这个项目中的合作伙伴。

“毕竟这个项目要跑三到四年,这需要合作伙伴愿意跟我们一起来开发,最终做出一个有品质的系列剧集”,在腾讯影业副总经理、黑体工作室总经理陈英杰看来,《庆余年》不急于流量变现,而是同合作方一同把“蛋糕做大”,将IP价值放大。

一定程度上,这种多版权业态开发能放大IP价值,反过来对于之前的版权方也有着极大吸引力。腾讯影业在2016年拿到了《藏地密码》的影视剧改编权,因为看中腾讯多平台的协同效应,版权方同时也将游戏的改编权交给了腾讯做共同开发。

现在,继《择天记》《庆余年》等IP后,这条IP多版权开发的试验田中又迎来了重量级作品。在腾讯2018年UP大会上,腾讯互娱宣布同古龙著作管理委员会达成了十年全系列、全版权战略合作,这意味着接下来我们将看到古龙著作多种样态的作品呈现。

腾讯影业的耐心有多大?

除了IP全版权开发,腾讯影业在项目选择上,也很有特色,或者说,很有勇气。

比如,“次元破壁”是青年文化中的小品类,改编难度高但极富产业经济价值。在腾讯影业的计划中,国产漫画《西行纪》的动画剧集将在今年暑假上线,游戏改编剧集也在开发序列中,日本著名漫画《圣斗士星矢》和国民游戏《王者荣耀》、《剑网3》都将启动剧集的改编。

科幻片被认为是国内电影市场下一个爆发的品类,但开发难度甚大,风险也很高,而腾讯影业已储备和正在开发多部科幻电影,《拓星者》和《上海堡垒》将于今明两年陆续上映。

在这两个内容维度上,可以说,腾讯影业正在做先行者般的探索。这种探索有可能帮助腾讯影业实现弯道超车,对行业发展,也具有推动意义。

一定程度上,腾讯影业这股新力量潜藏了很多可能性,一来背靠腾讯集团,无资本压力,还拥有强大的数字文化内容及资源支撑;二来本身内容布局足够广泛,试验田足够大,成功的概率也会相对较高。

看似都是利好,只是,作为明星互联网影视公司,成立2年多了,发布了不少数量项目的腾讯影业也需要面对一个问题,“腾讯影业究竟什么时候能迎来一个丰收期?”

UP2018发布会上,程武为腾讯影业给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回答,预计将在2020年会有一批作品集中推出来。

程武曾说过,“做影视,最大的投资是耐心”。腾讯影业的“耐心”有多大,它的“耐心”又将引它到何方,这应该是许多人都想知道的答案。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