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教育行业的发展潜力与人口休憩相关。一个城市越是外来人口较多,越是平均年龄偏低,其未来的教育服务潜在需求越多,而越是发达地区,则越需要优质的教育服务。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北京地区的人口状况。
本文主要内容节选自《2018年北京幼儿园行业研究报告》,欲获取报告全文请添加育投汇小秘书微信号(yutouhui000)咨询购买。
北京的常住人口
根据北京2018年1月份披露的数据,2017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下降0.1%。据北京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以来,北京仅有1997年常住人口减少。如果2017年常住人口负增长,这将是北京20年以来首次出现该情况。
由于汇聚了全国的高校及具备大量就业机会,北京对中国其他地区的人口有巨大的吸引力。但环境资源的约束以及大城市病也不断促使北京出台政策控制辖区人口总量规模。自1983年以来,北京已进行过四次人口规划,但是前三次总是提前到达规划上限,具体情况如下:
在最新的2017-2035年北京城市总规中,北京2020年的人口规模被设定为2300万,并要求长期保持这一水平,这意味着,未来北京的人口增长幅度有限,而这也将影响到北京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具体执行情况如何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北京的户籍人口
由于执行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北京的户籍制度也非常严苛。以北京公安局披露的外省市来京投资开办私营企业人员的落户条件为例,可谓难如登天。
2016年9月份,北京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城六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人口区域布局更趋合理,人口服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为了促进城六区人口下降,北京在积分入户政策上也给予迁出城六区的人员以相应加分项。
受限于严苛的入户政策,近年来北京的户籍人口数量一直变化不大。统计显示,2010年,北京户籍人口为1257.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4.08%,从2010-2014年,北京户籍人口比重下降严重,在2014年的比重为61.95%。此后又开始出现回升,到2016年户籍人口比重为62.84%。
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当中,北京的户籍人口比重明显偏高,上海一直徘徊在60%附近,深圳的在30%以上,而广州的也在60%以上,但低于北京。
北京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会影响人口的出生率,而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潜力又跟出生率密切相关。
从年龄构成看,在2017年北京0-14岁常住人口为226.4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0.4%;15-59岁常住人口1586.1万人,占73.1%;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358.2万人,占16.5%。
从各年龄段人口比例来看,2014-2017年,受二胎政策放开刺激0-14岁年龄段的人口比例在逐渐上升,与此同时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也在上升。只有15-60岁区段的人口比例在下降。老龄人口比重的上升由两个原因,一是自然人口的年龄增长,二是,由于大部分家庭的新出生人口采用的是隔代抚养,因此,这导致了外来高龄人口入京。
总体来看,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以2017年为例,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升至16.5%,较2016年的比例提升0.47个百分点,而0-14岁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则只上升了0.13个百分点。
要理解这一现象的成因并不难。在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下降了2.2万人,除去自然死亡的,剩下的就是机械迁移所致,而机械迁移的人口大部分为无户口的常住外来人口,从年龄来看,这部分人口的年龄通常在60岁以下。
按照国际标准,北京已经属于老龄化非常严重的社会。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这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北京的人口出生率
由于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北京的人口出生率一直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统计显示2010年北京的人口出生率为7.27‰,在2014年达到小高峰9.75‰,而在2015年大幅下滑至7.96‰,2016年又回升至9.32‰。整体来看,这一水平与全国水平差距甚大。
在2010年全国的平均出生率为11.9‰,此后小幅上升,至2014年迎来小高峰12.37‰,而2015年下降至12.07‰,但受生育限制(全面二胎)放开的刺激,在2016年又达到12.95‰。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1月20日数据,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虽比2016年小幅减少,但明显高于“十二五”时期年均出生1644万人的水平,是2000年以来历史第二高值。特别是二孩出生人数比2016年明显增加,比重继续上升,“全面两孩”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统计局公布的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分别为1786万人和1723万人,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的“十二五”时期年均出生人数分别多出142万人和79万人;出生率分别为12.95‰和12.43‰,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分别提高了0.84和0.32个千分点。2017年出生人口比上年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一孩出生数量下降较多。
国家统计局指出,2017年二孩出生数量继续增加,占比超过50%。2017年是我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实施的第二年,也是政策效果完整显现的第一年。受政策效应影响,2016年二孩出生数量大幅上升,明显高于“十二五”时期平均水平,2017年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至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比2016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