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汶川十年】驰援都江堰:117个援建项目里的上海情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汶川十年】驰援都江堰:117个援建项目里的上海情谊

1.5万援建人员,总投资82.5亿元的117个援建项目,是上海在都江堰留下的珍贵情谊。

上海援建的都江堰市图书馆。摄影:杨舒鸿吉

“侬好。”

从未出过四川省的都江堰出租车司机张建光,如今能轻易识别“上海口音”。

他说,汶川地震之后,随着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灾后重建项目的开工建设,城里涌入了不少上海援建者。因为乘坐了他的出租车,所以一来二去就听懂了一些上海话。

十年前,都江堰市是“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 57支来自上海的专业队伍驰援灾区,1.5万人参与援建。上海方面共完成总投资82.5亿元的117个援建项目,在2010年8月率先全部竣工交付,

因为这场灾难,相隔千里的岷江与黄浦江出现了“交集”。在每一项对口援建工程中,两地市民互帮互助,共渡难关。十年一瞬,都江堰经历重生,两地千里,也因情谊更加紧密。 

张建光现在居住的小区名叫“壹街区”,位于都江堰市中心外5公里左右的上游村、双槐村。100个平方,3室一厅,住着他和妻子、丈母娘。在南充读幼师专业的女儿,则会在假期回来小聚。

夜班出租车司机张建光的日间生活几乎都是在家休息。他每天下午4点出门,直至工作到第二天凌晨2点。丈母娘卧病在床,他的妻子也早已辞职在家照顾老人。

10年来,张建光的妻子还在医院上班。一家人的生活平淡,拿着攒了10年的积蓄,从浦阳镇亲戚手中买到了一套110平、位于6楼的一套房子。但刚刚“搭建”好的幸福生活,在地震中终止。

地震引发的剧烈摇晃,惊醒了正在午休的张建光。因为有经历地震的经验,张建光的妻子引导着丈夫背着瘫痪的老丈人、扶着墙一路跑下六楼。感受到震动的强度后,她预感到这场地震的破坏性,本能地向数里路之外的灌口小学狂奔。按照他妻子的记忆,“小学6年级的女儿当时应该上课。”

幸运的是,她刚刚抵达学校,就在操场慌乱的人堆中找到了惊慌痛哭的女儿。待她们回到家附近,张建光已经从满是裂缝的危楼中抢救出了一些生活用品。张建光“将彩条布搭在一根木梁上,另外一端系在摩托车上,搭成了一个临时的家”。张家人在简易棚屋中靠几块腊肉度过了地震的头三天。

如今,在张家简单装修的家中,浅色的木地板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张建光指了指角落里一个旧的竹凳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个凳子就是从地震时倒塌的老房子中扒出来的,“一直都没舍得扔掉”。这个旧物件,承载的他们对于过去的全部回忆。除此之外,家具都是新的,意味“有个新的开始”。

“生活得很巴适,搬来搬去,终于定下来,就觉得人的后半生也安定下来了。”张建光说。

同样从地震中死里逃生的大学应届毕业生齐玉淘,震后连续奔走了8个小时,在几处废墟和灾民安置点内将失联的3位亲人一一找到。

齐玉淘对地震时的细节记忆犹新。因为强震,她所居住的楼房在震中开裂严重,预制板搭建的楼梯已经变形拱起。

成功逃生的一家人在楼外的一处安置点内,在雨中度过了震后的第一个不眠之夜。

震后,救援人员抵达灾区。张家人被安置进了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内。在那里,张家人度过了1年多的时光,直到2009年,他们通过摇号分配进“壹街区”的杜鹃园,这是由上海援建的受灾群众安置工程;齐玉淘则在震后被父亲接至成都,一家四口住在在亲戚提供的仓库内安家。2009年9月,她如愿考上“村官”,成为“壹街区”里的居委会干部。

随处可见的应急避难场所指示牌是大地震留给都江堰的印记之一。摄影:杨舒鸿吉

齐玉淘介绍,由上海市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壹街区”将上海“里弄”风格复制于此。“一条主干道及22条支路将14个院落串联”,品字型排列的楼体彼此相望,“像是在互相守护”。1.5平方公里的面积也让“壹街区”成为都江堰市目前单体容量最大的社区。如今壹街区已经安置了2952户共6969受灾群众,实现100%安置。

谈及“壹街区”的命名由来,齐玉淘透露,援建工程还在进行时,“为了感谢上海17个区县的帮扶,当时准备将壹街区内的道路以上海的区来命名,比如闵行路、静安路,以此永远铭记这份恩情。但是这个方案被上海援建指挥部婉拒。项目指挥部告诉社区干部说,两地人民同饮一江水,我们来援建那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今后的生活还是你们的生活,我们不用留名。“

最终,这座安居工程被命名为“壹街区”,寓意“一家人的社区”、也有“一流社区”的期望。

齐玉淘说,如今的壹街区还是隐藏了一些“彩蛋”来铭记那些帮助。比如以上海市花命名的“玉兰园”、以参与援助的上海籍作家余秋雨命名的“秋雨水塔”……

如何当好这个家?居委会干部齐玉淘在接手社区时便开始了自己的思考。在她看来,这2952户居民,就是2952个劫后余生的故事。“如何帮助他们从阴影中走出来,毫无此前经验可借鉴。”

后来齐玉淘和同事们以自身的体会出发,发现要时刻关心居民的心理状况,同时又不能让他们发现这种关心的刻意性。她说,社区里一位在震中失独的女性老人,邻里关系不睦,有着很强的自我封闭性。齐玉淘组织的社区义工多次上门走访,但每次都以“顺路过来看看,了解下最近的情况”来打消老人的抗拒。最终,在一场社区活动中,原本深居简出的老人现了身,让齐玉淘欣喜不已。

采访时,张建光和齐玉淘都不约而同地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希望能去上海亲自转转。齐玉淘说:“想等孩子大一点,带他去迪士尼逛一下。“张建光说,“想看看正宗的上海小区和我们小区到底像不像。”

壹街区进行紧张施工的同时,在2.5公里之外的高梗村,由上海市政协对口援建的、占地91.8亩、建筑面积22995平方米的小学被交付使用。

在8.0级的强震中,北街小学全体师生实现了顺利撤离,无一伤亡,但4层的教学楼损毁严重。震后第三天,在安徽省的驰援下,北街小学与当地的学校一起,被安排在临时板房搭建的“皖川小学”复课。随后,从上海增援而来的支教老师也陆续到位。

复课的同时,罗建得到消息,上海市政协将对口援建新的北街小学。此后3个月,罗建奔走于上海、都江堰援建指挥部与板房小学之间。

罗建回忆:“当时政协方面对新学校的建设标准提出了两个字要求,那就是最好。”新学校的建筑面积比原址学校扩大了3倍,不仅有容纳2000多人上课的新教学楼,还配置了美术史、音乐教室、体育馆及6座图书馆。

援建过程中,设计单位还反复征求学校方面的意见,对原设计方案就行修改。其中,考虑到震后有震中受伤的学生入学,设计方在学校里设计了无障碍厕所;同时,用来连接不同教学楼的连廊空间也进行扩容,方便紧急情况发生时发生时疏散学生。

2008年9月25日,援建项目组将经历过5次修改的建设方案提交给施工方,新北街小学正式奠基。

新北街小学紧锣密鼓建设之时,与它一墙之隔的工地上,罗建与上海支教教师郑健正在活动板房内为学生授课。

“郑老师斯文的、瘦瘦的,教学有方法,教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学生都很喜欢他。”罗建说,川蜀地区夏季闷热,活动板房又通风不好。一节课下来,老师们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湿透,学生们也只能靠不断补水来抗暑。但郑老师从未抱怨。

让罗建担忧的,还有生活的种种细节。为了联络两地教师的感情,学校组织了一次吃火锅的活动。罗建对上海人口味之清淡早有耳闻。“当时一桌子菜,郑老师几乎没怎么吃,但是他全程都不表露。”看在眼里的这份尊重和包容,让罗建感动至今。最终,郑健和板房学校的师生一道,完成了任期一年的支教任务后才返回上海。

清苦的板房学校时光就在这样的苦中作乐中悄然度过。而距其10米之遥的工地上,北街小学新校舍日渐成型。

“比想象中的要大,比想象中的要快,比想象中的要恢弘。”尽管早已看过设计图纸,并且日夜参与协助工作,但是新北街小学的施工进度和最终成果还是让罗建吃了一惊。

为了能让学生能在新学期用上新校舍,在北街小学工程的冲刺阶段,超过1000余名施工者同时开工,同时对校舍装修、绿化、管道进行最后的攻坚。

眼看着新学校拔地而起,罗建在当时的日记中写道:“面对救援的钢铁洪流,我们知道有一种爱叫义无反顾;面对拔地而起的美丽校园我们知道有一种建筑叫丰碑……”

2009年9月1日,都江堰市全市48所受灾学校统一在北街小学召开开学仪式。48所学校的校长从援建单位手中接过永久校舍的新钥匙。其中22所学校由上海负责援助建造。

北街小学正门。摄影:杨舒鸿吉

新北街小学的校区里,还保留了一颗约30年树龄的槐树。罗建说,“北街原校址有3颗百年的楠树,一直是学校师生的宝贝,寓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校区搬迁,3课古树却无法搬来新校园,成为北小师生深深的遗憾。后来在施工过程中,上海建筑集团施工队在现场施工时发现,原设计围墙处正好有一株树,为了尽量保存老校的记忆,施工方更改设计,硬是将老树保留了下来中。”界面新闻记者在采访时看到,这颗位于学校校门左侧的老槐树,又在春天如期吐出嫩芽。

新的北小交付使用,这所百年小学新生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在上海政协的牵线下,诞生于1903年的上海小学,与同岁的北小结成“姐妹学校”。作为合作交流项目,两校互派教师交流学习,学生共绘画卷。北小学生还受邀参加上海的科技节动漫节,并就课程建设进行全面交流……

重建后的北街小学如今成为了都江堰市小学阶段教育的“高地”。“北街小学是我们都江堰最好的小学。”出租车司机张建光说。

在北街小学教学楼2楼,连廊里挂着百余幅学生创造的精美书法、绘画作品。其中,5幅由40名小学生集体创作的巨幅木刻画让访客赞不绝口。

北街小学教学楼内的艺术长廊。摄影:杨舒鸿吉

“感恩”已经是震后北街小学师生的必修课之一。2011年3月,六年级四班的学生邹俊杰在给上海市政协的一封信中写道:“两年以来,震后的阴影已经在灾后重建的家园的温暖阳光下消逝。这片曾经洒过你们辛勤汗水的地方已经高楼林立。岷江、黄浦江水水相融,上海、都江堰心心相印。是你们教会我们感恩,是你们强健的臂膀浇筑了我们的新气象,感谢你们。”

而在校长周丽看来,感恩的课程更在于传递上海援建的爱心。过去几年,北街小学定期到四川甘孜、康定、阿坝州的结对学校去送教援教。“将上海给予我们北街小学的爱,尽己所能传递下去,这是我们的感恩社会的方式。”周丽说。

上海对口援建,建设周期为三年,但签约项目交付并不代表援建结束。一些由援助建设升级而来的合作交流时至今日仍在继续。得益于上海市职能部门软、硬结合的支持机制,部分交付项目成为区域第一、行业顶尖。

93岁的冯桂英终生未婚、未育。已无亲人的她三分之一的人生是在养老院中度过的。

都江堰市社会综合福利院院长刘萍霞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冯桂英所居住的老福利院因为修建时代久远,没有电梯和一些无障碍设施,老人们上下楼很不方便。

建成满20年的福利院楼体在地震中没能经受住考验。万幸的是,冯桂英和其余60名老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全部安全撤离。

在已经初现危情的大楼旁,福利院工作人员支起一口土灶,熬制稀饭帮助老人们度过了地震的头几天。

老人们无家可归,刘萍霞心中焦虑:“自己与老人们未来何去何从?”

6天后,她等来消息,成都市内的多家福利院将接收全部老人和孩子。同时,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将援建一处新综合福利院。

根据规划,新福利院总占地面积52亩,总建筑面积21986.37平方米,床位500张,绿化率达到45%,抗震烈度8度。除了面积翻了5倍,福利院在功能上还集成了医疗康复、全自理、半自理、全护理、电子阅览室、健身房、书画室等。

都江堰市社会综合福利院航拍图。图片来源:都江堰市社会综合福利院

界面新闻记者在交付的都江堰市社会综合福利院内看到,这些功能分区分别坐落在7座互联的单体3层建筑中。无障碍设施将它们逐个联接。这里房前有山,屋后有水的布置,酷似“江南园林”的设计风格。

2009年10月,新福利院顺利交付。但新的困难出现了:“如何管理,综合利用这座新设施?”

交付后不久,上海民政方面组织该福利院员工多次赴沪学习交流。正是在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交流期间,刘萍霞将“查房”制度带回了都江堰。

最初在刘萍霞看来,每天一次进入房间问询老人的生活情况,这是医院的做法。后来经过了解,她发现,这是了解老人居住情况、根据老人需求改善服务的重要方式。

在回都江堰后,她带领干部巡查走访,在查房过程中,她根据老人需求,开设了丝网花、书法等课程,还将大小节庆的文艺表演定为“规定动作”。随着一批年轻的工作者顺利上岗,福利院的人才储备也有了保证。

老年生活的丰富,福利院再也不是老年人空耗时光的场所。越来越多慕名入住的老人让刘萍霞意识到,让老年人活得多姿多彩也可以如此有成就感。

都江堰市社会综合福利院的“取经”成效成为其他市区单位模仿学习的对象。如今,都江堰市社会综合福利院不仅在面积、床位上稳居川西地区位居前列,在服务品质上也成为了佼佼者——入住老人的平均寿命也有提高。

采访当日,冯桂英上午刚在丝网花班制作了几朵玫瑰花的半成品。午休后,她准备起床去棋牌室和其他老人打上几圈麻将。

听闻记者来自上海,冯桂英拉着记者的手,指了指摆在床头的一个“海宝”的毛绒玩具告诉记者:“这就是当时上海的领导们给我发的,我一个住了30多年养老院的人,这是我形影不离的小伙伴了。”

冯桂香的“海宝”手臂上还挂着当年的标签。摄影:杨舒鸿吉

2010年,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海宝”就是当时这届展会的吉祥物。冯桂英掸了掸海宝玩具身上的灰尘,表示自己对礼物的珍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汶川十年】驰援都江堰:117个援建项目里的上海情谊

1.5万援建人员,总投资82.5亿元的117个援建项目,是上海在都江堰留下的珍贵情谊。

上海援建的都江堰市图书馆。摄影:杨舒鸿吉

“侬好。”

从未出过四川省的都江堰出租车司机张建光,如今能轻易识别“上海口音”。

他说,汶川地震之后,随着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灾后重建项目的开工建设,城里涌入了不少上海援建者。因为乘坐了他的出租车,所以一来二去就听懂了一些上海话。

十年前,都江堰市是“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 57支来自上海的专业队伍驰援灾区,1.5万人参与援建。上海方面共完成总投资82.5亿元的117个援建项目,在2010年8月率先全部竣工交付,

因为这场灾难,相隔千里的岷江与黄浦江出现了“交集”。在每一项对口援建工程中,两地市民互帮互助,共渡难关。十年一瞬,都江堰经历重生,两地千里,也因情谊更加紧密。 

张建光现在居住的小区名叫“壹街区”,位于都江堰市中心外5公里左右的上游村、双槐村。100个平方,3室一厅,住着他和妻子、丈母娘。在南充读幼师专业的女儿,则会在假期回来小聚。

夜班出租车司机张建光的日间生活几乎都是在家休息。他每天下午4点出门,直至工作到第二天凌晨2点。丈母娘卧病在床,他的妻子也早已辞职在家照顾老人。

10年来,张建光的妻子还在医院上班。一家人的生活平淡,拿着攒了10年的积蓄,从浦阳镇亲戚手中买到了一套110平、位于6楼的一套房子。但刚刚“搭建”好的幸福生活,在地震中终止。

地震引发的剧烈摇晃,惊醒了正在午休的张建光。因为有经历地震的经验,张建光的妻子引导着丈夫背着瘫痪的老丈人、扶着墙一路跑下六楼。感受到震动的强度后,她预感到这场地震的破坏性,本能地向数里路之外的灌口小学狂奔。按照他妻子的记忆,“小学6年级的女儿当时应该上课。”

幸运的是,她刚刚抵达学校,就在操场慌乱的人堆中找到了惊慌痛哭的女儿。待她们回到家附近,张建光已经从满是裂缝的危楼中抢救出了一些生活用品。张建光“将彩条布搭在一根木梁上,另外一端系在摩托车上,搭成了一个临时的家”。张家人在简易棚屋中靠几块腊肉度过了地震的头三天。

如今,在张家简单装修的家中,浅色的木地板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张建光指了指角落里一个旧的竹凳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个凳子就是从地震时倒塌的老房子中扒出来的,“一直都没舍得扔掉”。这个旧物件,承载的他们对于过去的全部回忆。除此之外,家具都是新的,意味“有个新的开始”。

“生活得很巴适,搬来搬去,终于定下来,就觉得人的后半生也安定下来了。”张建光说。

同样从地震中死里逃生的大学应届毕业生齐玉淘,震后连续奔走了8个小时,在几处废墟和灾民安置点内将失联的3位亲人一一找到。

齐玉淘对地震时的细节记忆犹新。因为强震,她所居住的楼房在震中开裂严重,预制板搭建的楼梯已经变形拱起。

成功逃生的一家人在楼外的一处安置点内,在雨中度过了震后的第一个不眠之夜。

震后,救援人员抵达灾区。张家人被安置进了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内。在那里,张家人度过了1年多的时光,直到2009年,他们通过摇号分配进“壹街区”的杜鹃园,这是由上海援建的受灾群众安置工程;齐玉淘则在震后被父亲接至成都,一家四口住在在亲戚提供的仓库内安家。2009年9月,她如愿考上“村官”,成为“壹街区”里的居委会干部。

随处可见的应急避难场所指示牌是大地震留给都江堰的印记之一。摄影:杨舒鸿吉

齐玉淘介绍,由上海市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壹街区”将上海“里弄”风格复制于此。“一条主干道及22条支路将14个院落串联”,品字型排列的楼体彼此相望,“像是在互相守护”。1.5平方公里的面积也让“壹街区”成为都江堰市目前单体容量最大的社区。如今壹街区已经安置了2952户共6969受灾群众,实现100%安置。

谈及“壹街区”的命名由来,齐玉淘透露,援建工程还在进行时,“为了感谢上海17个区县的帮扶,当时准备将壹街区内的道路以上海的区来命名,比如闵行路、静安路,以此永远铭记这份恩情。但是这个方案被上海援建指挥部婉拒。项目指挥部告诉社区干部说,两地人民同饮一江水,我们来援建那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今后的生活还是你们的生活,我们不用留名。“

最终,这座安居工程被命名为“壹街区”,寓意“一家人的社区”、也有“一流社区”的期望。

齐玉淘说,如今的壹街区还是隐藏了一些“彩蛋”来铭记那些帮助。比如以上海市花命名的“玉兰园”、以参与援助的上海籍作家余秋雨命名的“秋雨水塔”……

如何当好这个家?居委会干部齐玉淘在接手社区时便开始了自己的思考。在她看来,这2952户居民,就是2952个劫后余生的故事。“如何帮助他们从阴影中走出来,毫无此前经验可借鉴。”

后来齐玉淘和同事们以自身的体会出发,发现要时刻关心居民的心理状况,同时又不能让他们发现这种关心的刻意性。她说,社区里一位在震中失独的女性老人,邻里关系不睦,有着很强的自我封闭性。齐玉淘组织的社区义工多次上门走访,但每次都以“顺路过来看看,了解下最近的情况”来打消老人的抗拒。最终,在一场社区活动中,原本深居简出的老人现了身,让齐玉淘欣喜不已。

采访时,张建光和齐玉淘都不约而同地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希望能去上海亲自转转。齐玉淘说:“想等孩子大一点,带他去迪士尼逛一下。“张建光说,“想看看正宗的上海小区和我们小区到底像不像。”

壹街区进行紧张施工的同时,在2.5公里之外的高梗村,由上海市政协对口援建的、占地91.8亩、建筑面积22995平方米的小学被交付使用。

在8.0级的强震中,北街小学全体师生实现了顺利撤离,无一伤亡,但4层的教学楼损毁严重。震后第三天,在安徽省的驰援下,北街小学与当地的学校一起,被安排在临时板房搭建的“皖川小学”复课。随后,从上海增援而来的支教老师也陆续到位。

复课的同时,罗建得到消息,上海市政协将对口援建新的北街小学。此后3个月,罗建奔走于上海、都江堰援建指挥部与板房小学之间。

罗建回忆:“当时政协方面对新学校的建设标准提出了两个字要求,那就是最好。”新学校的建筑面积比原址学校扩大了3倍,不仅有容纳2000多人上课的新教学楼,还配置了美术史、音乐教室、体育馆及6座图书馆。

援建过程中,设计单位还反复征求学校方面的意见,对原设计方案就行修改。其中,考虑到震后有震中受伤的学生入学,设计方在学校里设计了无障碍厕所;同时,用来连接不同教学楼的连廊空间也进行扩容,方便紧急情况发生时发生时疏散学生。

2008年9月25日,援建项目组将经历过5次修改的建设方案提交给施工方,新北街小学正式奠基。

新北街小学紧锣密鼓建设之时,与它一墙之隔的工地上,罗建与上海支教教师郑健正在活动板房内为学生授课。

“郑老师斯文的、瘦瘦的,教学有方法,教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学生都很喜欢他。”罗建说,川蜀地区夏季闷热,活动板房又通风不好。一节课下来,老师们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湿透,学生们也只能靠不断补水来抗暑。但郑老师从未抱怨。

让罗建担忧的,还有生活的种种细节。为了联络两地教师的感情,学校组织了一次吃火锅的活动。罗建对上海人口味之清淡早有耳闻。“当时一桌子菜,郑老师几乎没怎么吃,但是他全程都不表露。”看在眼里的这份尊重和包容,让罗建感动至今。最终,郑健和板房学校的师生一道,完成了任期一年的支教任务后才返回上海。

清苦的板房学校时光就在这样的苦中作乐中悄然度过。而距其10米之遥的工地上,北街小学新校舍日渐成型。

“比想象中的要大,比想象中的要快,比想象中的要恢弘。”尽管早已看过设计图纸,并且日夜参与协助工作,但是新北街小学的施工进度和最终成果还是让罗建吃了一惊。

为了能让学生能在新学期用上新校舍,在北街小学工程的冲刺阶段,超过1000余名施工者同时开工,同时对校舍装修、绿化、管道进行最后的攻坚。

眼看着新学校拔地而起,罗建在当时的日记中写道:“面对救援的钢铁洪流,我们知道有一种爱叫义无反顾;面对拔地而起的美丽校园我们知道有一种建筑叫丰碑……”

2009年9月1日,都江堰市全市48所受灾学校统一在北街小学召开开学仪式。48所学校的校长从援建单位手中接过永久校舍的新钥匙。其中22所学校由上海负责援助建造。

北街小学正门。摄影:杨舒鸿吉

新北街小学的校区里,还保留了一颗约30年树龄的槐树。罗建说,“北街原校址有3颗百年的楠树,一直是学校师生的宝贝,寓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校区搬迁,3课古树却无法搬来新校园,成为北小师生深深的遗憾。后来在施工过程中,上海建筑集团施工队在现场施工时发现,原设计围墙处正好有一株树,为了尽量保存老校的记忆,施工方更改设计,硬是将老树保留了下来中。”界面新闻记者在采访时看到,这颗位于学校校门左侧的老槐树,又在春天如期吐出嫩芽。

新的北小交付使用,这所百年小学新生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在上海政协的牵线下,诞生于1903年的上海小学,与同岁的北小结成“姐妹学校”。作为合作交流项目,两校互派教师交流学习,学生共绘画卷。北小学生还受邀参加上海的科技节动漫节,并就课程建设进行全面交流……

重建后的北街小学如今成为了都江堰市小学阶段教育的“高地”。“北街小学是我们都江堰最好的小学。”出租车司机张建光说。

在北街小学教学楼2楼,连廊里挂着百余幅学生创造的精美书法、绘画作品。其中,5幅由40名小学生集体创作的巨幅木刻画让访客赞不绝口。

北街小学教学楼内的艺术长廊。摄影:杨舒鸿吉

“感恩”已经是震后北街小学师生的必修课之一。2011年3月,六年级四班的学生邹俊杰在给上海市政协的一封信中写道:“两年以来,震后的阴影已经在灾后重建的家园的温暖阳光下消逝。这片曾经洒过你们辛勤汗水的地方已经高楼林立。岷江、黄浦江水水相融,上海、都江堰心心相印。是你们教会我们感恩,是你们强健的臂膀浇筑了我们的新气象,感谢你们。”

而在校长周丽看来,感恩的课程更在于传递上海援建的爱心。过去几年,北街小学定期到四川甘孜、康定、阿坝州的结对学校去送教援教。“将上海给予我们北街小学的爱,尽己所能传递下去,这是我们的感恩社会的方式。”周丽说。

上海对口援建,建设周期为三年,但签约项目交付并不代表援建结束。一些由援助建设升级而来的合作交流时至今日仍在继续。得益于上海市职能部门软、硬结合的支持机制,部分交付项目成为区域第一、行业顶尖。

93岁的冯桂英终生未婚、未育。已无亲人的她三分之一的人生是在养老院中度过的。

都江堰市社会综合福利院院长刘萍霞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冯桂英所居住的老福利院因为修建时代久远,没有电梯和一些无障碍设施,老人们上下楼很不方便。

建成满20年的福利院楼体在地震中没能经受住考验。万幸的是,冯桂英和其余60名老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全部安全撤离。

在已经初现危情的大楼旁,福利院工作人员支起一口土灶,熬制稀饭帮助老人们度过了地震的头几天。

老人们无家可归,刘萍霞心中焦虑:“自己与老人们未来何去何从?”

6天后,她等来消息,成都市内的多家福利院将接收全部老人和孩子。同时,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将援建一处新综合福利院。

根据规划,新福利院总占地面积52亩,总建筑面积21986.37平方米,床位500张,绿化率达到45%,抗震烈度8度。除了面积翻了5倍,福利院在功能上还集成了医疗康复、全自理、半自理、全护理、电子阅览室、健身房、书画室等。

都江堰市社会综合福利院航拍图。图片来源:都江堰市社会综合福利院

界面新闻记者在交付的都江堰市社会综合福利院内看到,这些功能分区分别坐落在7座互联的单体3层建筑中。无障碍设施将它们逐个联接。这里房前有山,屋后有水的布置,酷似“江南园林”的设计风格。

2009年10月,新福利院顺利交付。但新的困难出现了:“如何管理,综合利用这座新设施?”

交付后不久,上海民政方面组织该福利院员工多次赴沪学习交流。正是在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交流期间,刘萍霞将“查房”制度带回了都江堰。

最初在刘萍霞看来,每天一次进入房间问询老人的生活情况,这是医院的做法。后来经过了解,她发现,这是了解老人居住情况、根据老人需求改善服务的重要方式。

在回都江堰后,她带领干部巡查走访,在查房过程中,她根据老人需求,开设了丝网花、书法等课程,还将大小节庆的文艺表演定为“规定动作”。随着一批年轻的工作者顺利上岗,福利院的人才储备也有了保证。

老年生活的丰富,福利院再也不是老年人空耗时光的场所。越来越多慕名入住的老人让刘萍霞意识到,让老年人活得多姿多彩也可以如此有成就感。

都江堰市社会综合福利院的“取经”成效成为其他市区单位模仿学习的对象。如今,都江堰市社会综合福利院不仅在面积、床位上稳居川西地区位居前列,在服务品质上也成为了佼佼者——入住老人的平均寿命也有提高。

采访当日,冯桂英上午刚在丝网花班制作了几朵玫瑰花的半成品。午休后,她准备起床去棋牌室和其他老人打上几圈麻将。

听闻记者来自上海,冯桂英拉着记者的手,指了指摆在床头的一个“海宝”的毛绒玩具告诉记者:“这就是当时上海的领导们给我发的,我一个住了30多年养老院的人,这是我形影不离的小伙伴了。”

冯桂香的“海宝”手臂上还挂着当年的标签。摄影:杨舒鸿吉

2010年,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海宝”就是当时这届展会的吉祥物。冯桂英掸了掸海宝玩具身上的灰尘,表示自己对礼物的珍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