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昆明这些随手出大片的蓝色梦幻花海,竟然统统不要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昆明这些随手出大片的蓝色梦幻花海,竟然统统不要钱

走一走昆明的街头,邂逅一树一树的蓝花楹街头、公园、路边、巷尾......怕是再也找不出这般梦幻的景了。若你也想见识蓝花楹的美,来到昆明,可以去这些地方赏花。

看惯了粉色的樱花,白色的梨花,红艳的杜鹃,

这时候带你去看一片紫蓝色的花海,

是不是格外耳目一新?

说到昆明,大家都会知道这是花的故乡。

每到春夏之交,4-6月(没错最盛的就是5月这几天)

这座城市就会被大片的梦幻蓝紫色笼罩。

让人恍惚中有种进入童话世界的错觉。

那充满浪漫和神秘色彩的紫,

美得如同一幅画,

让空气中都弥漫着恋爱的气息。

这一抹在夏天让你倍感清新的色彩就是蓝花楹。

在初夏之时,蓝花楹是昆明街头最美丽的花卉之一。

来自国外的她,在昆明落户已经有30年的时间了。

如今在昆明,上千株的蓝花楹,

形成了一个个紫蓝色的迷梦。

(图@图虫 跳跃的玛索)

美中不足的是,蓝花楹的花期只有10到15天。

但正是由于花期短,

才美得更加灿烂,

让人不禁想抓紧这转瞬即逝的绚烂。

蓝花楹的花语是

“宁静、深远、忧郁,在绝望中等待爱情”。

万千的花朵中,它是开得最安静的一朵,

安静的色彩,安静的语言,甚至连花香都难以捕捉。

走一走昆明的街头,

邂逅一树一树的蓝花楹

街头、公园、路边、巷尾......怕是再也找不出这般梦幻的景了。若你也想见识蓝花楹的美,来到昆明,可以去这些地方赏花。

|| 教场中路片区-梦幻的网红街

(图@知乎 小眼镜)

作为昆明第一条网红街,教场中路长约两公里的路段上种有数百株蓝花楹。

(图@图虫 小中医聂辉)

当梦幻的紫蓝色成为日常的行道树,这是一种多么奢侈的视觉盛宴。从学府路口顺教场中路走,一直到二环北路入口一段约2公里的路段上,数百株蓝花楹在这条道路上已形成一条颇具特色的蓝花楹景观林荫大道。路过的行人都会忍不住停下来拍拍拍。

|| 盘龙江边-沿江盛放的“紫色丝带”

盘龙江边的蓝花楹以油管桥到敷润桥为众,栽种了1至3排约数百株蓝花楹,犹如一条紫色的丝带,装点于盘龙江岸。

这些蓝花楹全种在江岸的西侧,每到初夏,从东岸望去,西岸一片绛紫,和江水的景色融在一起,再加上绿色的杨柳,在浪漫中透着勃勃生机。让人一见倾心。

|| 宝海公园-城市公园里的蓝色花海

(LOFTER@oldvineback)

作为昆明市区里最大的城市公园,宝海公园自然也少不了花海的点缀。如果不满足于沿路仓促的赏花,这里会是闲逛的最佳选择。

在公园里漫步、拍照,待到花快落的时候,一地幽蓝也是很好的背景哦。

|| 红锦路-居民区中的一方静好

(LOFTER@daviMar)

(@图虫 Horse小夕)

在北市区红锦路片区,蓝花楹不仅充盈着整条街道,在周边的荷塘月色、月牙塘公园、云南省财经学院内都有种植。这一片区的市民可以说是住在花丛中,很令人羡慕了。

在人行道上漫步,或是进入小区找个休息椅坐下来,当你静静享受这一方静好的时候,便已完美融入当地的生活。

|| 滇池路片区-绿化带中的“蓝雾”

(@图虫 林超的小屋)

在滇池路从广福路下段开始至七公里处的机动车隔离绿化带上,种植着为数不少的蓝花楹,远远看去,像一片片“蓝雾”,也像蓝紫色的大海。开车沿途经过这里,便足以“走马观花”地领略它的魅力。

|| 翠湖-拜访树龄最长的两株蓝花楹

昆明的翠湖,是市区里的一颗“绿宝石”,它以“翠堤春晓”而闻名。昆明树龄最长的两株蓝花楹便在这“翠堤春晓”小广场。在它们盛放的时候,为这个本来就拥有独到美丽的水体公园增添了色彩。

|| 登华街-青石板路上的紫色

(LOFTER@duoroumeng)

在登华街附近,保留了昆明最后一条青石板路,路边种有几十棵蓝花楹。在这历史韵味的古道上行走,伴有淡淡的花香,若是穿着汉服或古装前来,会让人不自觉穿越到旧时的光阴里。

(LOFTER@乖)

择一清晨在这样的花城里缓缓步行,能一路欣赏美丽的蓝花楹。阳光洒下来的时候,紫色蓝色的花朵在暖阳下轻轻摇曳,婆婆娑娑,这个世界梦幻美好如同梦境。

赏花之后,你不能错过的事还有这些——

逛一逛鲜花市场

收获鲜花比菜还便宜的快感

一般人买花会想到去花店,而且都是几株几株地买,只有在昆明,鲜花是称斤卖的。

作为鲜花的原产地,这里的花便宜到几块钱一大把,喜欢鲜花的小仙女哪怕是带不回去,也可以在这里体会一把簇拥花海的快感。

(论斤卖的玫瑰花 图@知乎 七个柚子多少钱)

更夸张的是,想求爱讨好女票的男生,甚至可以在这花上几百块就买上一卡车的花,惊呆你的她!

【鲜花市场】: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

漫步云南大学

在春城体悟百年高校历史

作为西南地区最早建立的大学之一,云南大学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正所谓“春城无处不飞花”,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漫步,欣赏平分秋色和谐共处的中西风格建筑,实乃一大幸事。

会泽院、至公堂,还有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音夫妇设计的映秋楼等建筑都令人赞不绝口,酝酿着浓重的学术氛围,分分钟产生重返校园的冲动。

除了鲜花饼

昆明的这些美食也不能错过

说起昆明的特产美食,大伙们都会第一时间想到鲜花饼、过桥米线......其实更多当地特色的美味都还不为人知。难得来一趟,何不去尝尝呢?

|| 辣辣小吃-当地人也要排队的豆花米线

(图@知乎 虞盛开)

大家可能只知道传统的云南过桥米线,但在昆明,豆花米线、小锅米线才是值得品尝的特色。要吃豆花米线的话,可以去昆明最大的菜市场之一——篆塘菜市场里,寻找一家总是有人排队的“辣辣小吃”就有一家米线店,找不到的话随便找个当地人问一下都能告诉你。

【美食坐标】:西山区新闻路篆新农贸市场内(近云南日报社)

|| 文化巷-33号口罐小锅米线-含着臭豆腐的米线

和其他米线做法相比,小锅米线是以调味多口感浓郁著称,当地有名的有端仕小锅、青和小锅,这家藏在小巷子里的小锅米线是当地人推荐的,会加一块它们特色的臭豆腐,绝对是你之前没吃过的味道。

【美食坐标】:昆明市五华区文化巷33号

|| 胡九小吃-适合清爽夏日的舂鸡脚

这是一道傣味的小吃,酸酸的口感,在夏天吃很清爽,配料里会放小米辣,一般吃傣味的店都会有。

【美食坐标】:文化巷6号(或其他分店)

|| 烤饵块-经典的昆明早餐

这是一种街头常见的昆明人的典型早餐,饵块是用米做的类似年糕的食物,烤软之后,里面可以配油条或火腿肠,再放上酱料和花生碎,味道不错,可以饱腹。

【美食坐标】:街头到处都有卖

|| N毒舌-拍过宣传片的烤乳扇

这家看似不起眼的小摊,其实大有来头。烤乳扇是烘烤的奶皮子,有着浓浓的原切乳酪味,大家一般会选择的是玫瑰烤乳扇。外地人可能会觉得略微硬的口感,却是保留了云南小吃独特的原味。

【美食坐标】:园西路4号(圆通北路口)

|| 端仕小锅-蒸饵丝和豆面汤圆

蒸饵丝和烤饵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云南人民日常喜爱的主食。与米线相比,饵丝更为柔韧留香。这家云南老字号的豆面汤圆也很经典,裹着黄豆粉的汤圆入口便是满足。

【美食坐标】: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文林街74号

赏花、食鲜花饼、逛鲜花市场......去到昆明,get花仙子同款的生活方式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昆明这些随手出大片的蓝色梦幻花海,竟然统统不要钱

走一走昆明的街头,邂逅一树一树的蓝花楹街头、公园、路边、巷尾......怕是再也找不出这般梦幻的景了。若你也想见识蓝花楹的美,来到昆明,可以去这些地方赏花。

看惯了粉色的樱花,白色的梨花,红艳的杜鹃,

这时候带你去看一片紫蓝色的花海,

是不是格外耳目一新?

说到昆明,大家都会知道这是花的故乡。

每到春夏之交,4-6月(没错最盛的就是5月这几天)

这座城市就会被大片的梦幻蓝紫色笼罩。

让人恍惚中有种进入童话世界的错觉。

那充满浪漫和神秘色彩的紫,

美得如同一幅画,

让空气中都弥漫着恋爱的气息。

这一抹在夏天让你倍感清新的色彩就是蓝花楹。

在初夏之时,蓝花楹是昆明街头最美丽的花卉之一。

来自国外的她,在昆明落户已经有30年的时间了。

如今在昆明,上千株的蓝花楹,

形成了一个个紫蓝色的迷梦。

(图@图虫 跳跃的玛索)

美中不足的是,蓝花楹的花期只有10到15天。

但正是由于花期短,

才美得更加灿烂,

让人不禁想抓紧这转瞬即逝的绚烂。

蓝花楹的花语是

“宁静、深远、忧郁,在绝望中等待爱情”。

万千的花朵中,它是开得最安静的一朵,

安静的色彩,安静的语言,甚至连花香都难以捕捉。

走一走昆明的街头,

邂逅一树一树的蓝花楹

街头、公园、路边、巷尾......怕是再也找不出这般梦幻的景了。若你也想见识蓝花楹的美,来到昆明,可以去这些地方赏花。

|| 教场中路片区-梦幻的网红街

(图@知乎 小眼镜)

作为昆明第一条网红街,教场中路长约两公里的路段上种有数百株蓝花楹。

(图@图虫 小中医聂辉)

当梦幻的紫蓝色成为日常的行道树,这是一种多么奢侈的视觉盛宴。从学府路口顺教场中路走,一直到二环北路入口一段约2公里的路段上,数百株蓝花楹在这条道路上已形成一条颇具特色的蓝花楹景观林荫大道。路过的行人都会忍不住停下来拍拍拍。

|| 盘龙江边-沿江盛放的“紫色丝带”

盘龙江边的蓝花楹以油管桥到敷润桥为众,栽种了1至3排约数百株蓝花楹,犹如一条紫色的丝带,装点于盘龙江岸。

这些蓝花楹全种在江岸的西侧,每到初夏,从东岸望去,西岸一片绛紫,和江水的景色融在一起,再加上绿色的杨柳,在浪漫中透着勃勃生机。让人一见倾心。

|| 宝海公园-城市公园里的蓝色花海

(LOFTER@oldvineback)

作为昆明市区里最大的城市公园,宝海公园自然也少不了花海的点缀。如果不满足于沿路仓促的赏花,这里会是闲逛的最佳选择。

在公园里漫步、拍照,待到花快落的时候,一地幽蓝也是很好的背景哦。

|| 红锦路-居民区中的一方静好

(LOFTER@daviMar)

(@图虫 Horse小夕)

在北市区红锦路片区,蓝花楹不仅充盈着整条街道,在周边的荷塘月色、月牙塘公园、云南省财经学院内都有种植。这一片区的市民可以说是住在花丛中,很令人羡慕了。

在人行道上漫步,或是进入小区找个休息椅坐下来,当你静静享受这一方静好的时候,便已完美融入当地的生活。

|| 滇池路片区-绿化带中的“蓝雾”

(@图虫 林超的小屋)

在滇池路从广福路下段开始至七公里处的机动车隔离绿化带上,种植着为数不少的蓝花楹,远远看去,像一片片“蓝雾”,也像蓝紫色的大海。开车沿途经过这里,便足以“走马观花”地领略它的魅力。

|| 翠湖-拜访树龄最长的两株蓝花楹

昆明的翠湖,是市区里的一颗“绿宝石”,它以“翠堤春晓”而闻名。昆明树龄最长的两株蓝花楹便在这“翠堤春晓”小广场。在它们盛放的时候,为这个本来就拥有独到美丽的水体公园增添了色彩。

|| 登华街-青石板路上的紫色

(LOFTER@duoroumeng)

在登华街附近,保留了昆明最后一条青石板路,路边种有几十棵蓝花楹。在这历史韵味的古道上行走,伴有淡淡的花香,若是穿着汉服或古装前来,会让人不自觉穿越到旧时的光阴里。

(LOFTER@乖)

择一清晨在这样的花城里缓缓步行,能一路欣赏美丽的蓝花楹。阳光洒下来的时候,紫色蓝色的花朵在暖阳下轻轻摇曳,婆婆娑娑,这个世界梦幻美好如同梦境。

赏花之后,你不能错过的事还有这些——

逛一逛鲜花市场

收获鲜花比菜还便宜的快感

一般人买花会想到去花店,而且都是几株几株地买,只有在昆明,鲜花是称斤卖的。

作为鲜花的原产地,这里的花便宜到几块钱一大把,喜欢鲜花的小仙女哪怕是带不回去,也可以在这里体会一把簇拥花海的快感。

(论斤卖的玫瑰花 图@知乎 七个柚子多少钱)

更夸张的是,想求爱讨好女票的男生,甚至可以在这花上几百块就买上一卡车的花,惊呆你的她!

【鲜花市场】: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

漫步云南大学

在春城体悟百年高校历史

作为西南地区最早建立的大学之一,云南大学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正所谓“春城无处不飞花”,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漫步,欣赏平分秋色和谐共处的中西风格建筑,实乃一大幸事。

会泽院、至公堂,还有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音夫妇设计的映秋楼等建筑都令人赞不绝口,酝酿着浓重的学术氛围,分分钟产生重返校园的冲动。

除了鲜花饼

昆明的这些美食也不能错过

说起昆明的特产美食,大伙们都会第一时间想到鲜花饼、过桥米线......其实更多当地特色的美味都还不为人知。难得来一趟,何不去尝尝呢?

|| 辣辣小吃-当地人也要排队的豆花米线

(图@知乎 虞盛开)

大家可能只知道传统的云南过桥米线,但在昆明,豆花米线、小锅米线才是值得品尝的特色。要吃豆花米线的话,可以去昆明最大的菜市场之一——篆塘菜市场里,寻找一家总是有人排队的“辣辣小吃”就有一家米线店,找不到的话随便找个当地人问一下都能告诉你。

【美食坐标】:西山区新闻路篆新农贸市场内(近云南日报社)

|| 文化巷-33号口罐小锅米线-含着臭豆腐的米线

和其他米线做法相比,小锅米线是以调味多口感浓郁著称,当地有名的有端仕小锅、青和小锅,这家藏在小巷子里的小锅米线是当地人推荐的,会加一块它们特色的臭豆腐,绝对是你之前没吃过的味道。

【美食坐标】:昆明市五华区文化巷33号

|| 胡九小吃-适合清爽夏日的舂鸡脚

这是一道傣味的小吃,酸酸的口感,在夏天吃很清爽,配料里会放小米辣,一般吃傣味的店都会有。

【美食坐标】:文化巷6号(或其他分店)

|| 烤饵块-经典的昆明早餐

这是一种街头常见的昆明人的典型早餐,饵块是用米做的类似年糕的食物,烤软之后,里面可以配油条或火腿肠,再放上酱料和花生碎,味道不错,可以饱腹。

【美食坐标】:街头到处都有卖

|| N毒舌-拍过宣传片的烤乳扇

这家看似不起眼的小摊,其实大有来头。烤乳扇是烘烤的奶皮子,有着浓浓的原切乳酪味,大家一般会选择的是玫瑰烤乳扇。外地人可能会觉得略微硬的口感,却是保留了云南小吃独特的原味。

【美食坐标】:园西路4号(圆通北路口)

|| 端仕小锅-蒸饵丝和豆面汤圆

蒸饵丝和烤饵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云南人民日常喜爱的主食。与米线相比,饵丝更为柔韧留香。这家云南老字号的豆面汤圆也很经典,裹着黄豆粉的汤圆入口便是满足。

【美食坐标】: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文林街74号

赏花、食鲜花饼、逛鲜花市场......去到昆明,get花仙子同款的生活方式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